横截面是哪个面:【引用】文人篆刻的宗师——文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4:07
2011-11-09 22:31:25|  分类:书法理论资料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http://diwuxueshi.blog.163.com/blog/static/329958342011109103125881/?followBlog
本文引用自浮生若梦梦无言《文人篆刻的宗师——文彭》


文彭(1498年-1573),明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寿承,号三桥,別号漁阳子、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長子,工书法,初学钟、王,后法怀素,晚年全力傾于孙过庭,以篆、隶最见精粹,尤精篆刻。他的篆刻婉约停匀,平正静穆,典雅秀润,雅而不俗,清而有神。文彭的行书所刻的双刀边款,受到后人高度评价。他在篆刻艺术上开宗立派,成为文人篆刻的开山祖师,影响深远。文彭是继王冕之后最享盛名的篆刻艺术家。王冕虽发现用石刻印,但没能流传开来。自文彭开山,文人篆刻艺术流派从此崛起。
明代中叶是中国篆刻史的一个转折点,文彭正是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中国篆刻,自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至秦汉魏晋六朝,主要在于实用,还没有文献足以证明其艺术价值。自隋唐至宋代,虽然书画艺术达到绚烂之境,印章艺术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到了元代,赵孟頫、吾丘衍虽为篆刻学的兴起奠定基础,而真正从实践上“直接秦汉之脉”、在印学领域中扛起“复古出新”大旗的却是文彭。
文彭在印学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力追秦汉,复古纠偏。
面对明前期平板闷塞、浅陋怪诞的印风,主张超越宋元,恢复秦汉印中简括、空灵、平正、端庄的自然古朴的面貌,追求高雅古朴的格调。他主张治印:“刻朱文须流利,令如春花舞风;刻白文须沉凝,令如寒山积雪。落手处要大胆,令如壮士舞剑;收后处要小心,令如美女拈针”。从文彭传世的印章中,可以看出典雅、古朴、秀润、简洁、自然的风格。
重视传统,借古立新。文彭主张化今为古,借古典之成果,创造自己的新格局。他从古代印章经长期的风化、剥蚀的极平常现象中,由残悟全,领略到印章质朴、自然的“残缺”之美,并引进自己的治印领域,主张以正确、纯洁的篆字,匹配古色古趣、风化剥蚀的边栏。这自然是一对冲突的审美情趣、若能浑融无迹地统一起来,其艺术效果更能引人入胜。这种注重形式艺术的审美观,对时人后学影响极大。后来治印人敲边去角的整印手法,盖来源于此。
改革技法,运用新材。文彭所篆的印初为牙质,大半他写好了印面文字,请李文甫代镌刻。后来文彭遇一老翁携带佳石出售,遂向老翁购得印石四筐,归而剖琢,其中多为“灯光冻”。自从得了这批佳石之后,他就不再刻牙章了。早于文彭近200年的王冕曾用花乳石刻印,但没有推广开来。自文彭以石作印后,石质印材被广泛使用,文人治印,风气大盛。文彭以精湛的技艺,成为印坛吴门派首领。他的学生何震也开创了皖派,此后篆刻流派纷呈,印艺大进。
在篆刻技法特别是刀法上,文彭也很有特色。从文彭现存的印作看,刀法娴熟,能很好地体现笔意,同时又颇见刀味,所谓“非刀非笔,亦刀亦笔”者是也。另外,文彭还开创了在印侧用双刀法刻边款的先例。其边款字结体疏朗、骨气洞达,笔调秀润雅正,于淡雅中见深沉。刻边款的发明,丰富了治印艺术的观赏内容和审美标准。文彭把印章中的“刀”与书法中的“笔”结合起来,意义十分重大。后人所谓“印从书出”就是从此发展来的。
文彭所刻印章,印文不限于姓名、别号,常常精撰一些诗句文言,刻入印章,表现高雅情趣。他开拓了“闲章”的使用范围。以之用于书画上,则为书画添彩,填补了书画中多余的空间,平衡了书画的重心。文彭又在边款中加刻年月、题记,刻入各种书法字体,阐明印章的意趣。文彭刻印虽多,只是因为时隔太久,传世绝少。高氏乐只室所藏的朱文牙章“七十二峰深处”,是现存的唯一原作。文彭也没有印谱专集传世,今人只能在他的画作和墨迹上寻求印迹。
图一、“文彭之印”,印中的“文”、“彭”都有三撇,以其长短不同,连与不连,使形势略异。“印”字中的三钩,由圆朱文发展出来的。经此一用,后世篆刻家多加仿效。
图二、“文寿承氏”印,利用对角虚实结构,非常巧妙,匠心独具。
图三、白文印“玉树临风”,线条挺洁,雅而不俗,清而有神。
图四、“琴罢倚松玩鹤”印,首创以双刀冲刀刻行楷书。这里所用双刀刻款是指先在石章旁边写上款字,然后依墨下刀,每一笔都是双面用刀;所用“冲刀”是指刀角入石后,按一定的方向运刀冲进,要求指与腕密切配合,犹如“以刀代笔”。
图五、“七十二峰深处”印为象牙章,篆法圆转灵活,气韵流动,风格清丽。

延伸阅读
文徵明及其儿子文彭的艺术经历
文徵明 (1470—1559),享90岁。这种年纪,在中国古代,大概已经可以算是神仙了。可见书法是有益于长寿的。初名:璧,而“徵明”是他的字。自号:蘅山居士,长州(今苏州人)。这使我想起去年苏州的一位长寿书法家瓦翁逝世,享年99岁。
文徵明是明代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是继承了白居易、苏东坡的特点;而其文则受业于吴宽;学画于沈周;学习书法则师从李应贞。又与祝允明(枝山)、唐寅(伯虎)、徐帧卿相研习,最要好。世称“吴中四才子”。
根据书法历史研究,文徵明年少的时候,拙于书,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顿悟笔意,行草取法晋唐,有智永的味道。“骨气深隐,体兼众妙”。他写的大字仿效黄庭坚(山谷),落笔奇伟,丰筋多力。他写的小楷特别好,师法欧阳询,刚劲古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他的书法传布广远,影响很大。
在文徵明的作品中,已经刊印的有《滕王阁序》、《感怀诗》、《临兰亭序》等。均是文徵明的行、草名作。细品其气韵之神采,运笔之变化,于散缓识奇趣,可有大得。
文彭是文徵明的的大儿子。生于明代神宗万历年,1498—1573 享75岁。字寿,官当得不小,为南京国子监博士。他开书法家治印的先河,书法继承乃父的风格;学习钟王,而后又学习怀素。晚年则全学孙过庭。善于书写真、行、草书,尤其工于篆隶,咄咄逼其父。小楷多肉而圆,线条圆润精熟,体势舒展自然,篆隶笔法随性流露,自然天成。古代书坛评价:文彭体体有法(指真、行、草、篆、隶。一个人的一生,能够通晓那么多的体,真正不容易!)。而且能够自成一家,但是,又有评价是:“其工力远不及其父”。
文彭草书雪赋册 13.5×20.5CM,共11页,文不全。辽宁省博物馆藏。
文彭墨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