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野犬动漫织田出场:東西方碰撞下的日本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23:31
觀看報紙版   東西方碰撞下的日本文化
2006-6-18
大公報 荷里活電影在日本觀眾心中已成為電影主流

 

全球化令日本緊閉的國門被推開,西方文化隨經濟開放大舉進入。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外國人日多,日本年輕一代也耳濡目染日益西化。衍生出的後果是:日本傳統文化逐漸在本土式微,與此同時,東洋異國風情卻被外國承傳

唐納德.里奇在日本已居住了半個世紀,這位美國作家,翻譯員與電影學者,過去大部分時間都是用於向英語國家解釋日本的情況,但最近里奇發覺自己有了一個全新的角色──向日本人解釋日本。

這新角色令里奇感到困窘。他在東京大學與學生探討戰後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一九五三年的作品《東京物語》時,學生們竟然無法明白當時的日本。里奇說:「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家庭制度,因為它已經不存在。他們仍能明白電影裡使用的傳統複雜日本敬語,但這種語言在他們聽來似外來語,恍惚來自一個已消失的世界。」

「消失」這個詞,在今天的日本經常給提到。

廿年情勢幾番新

《新聞周刊》記者克里斯蒂安.卡里爾說,他與家人於二○○四年來到日本之前,想像不到會見到一個怎樣的國家,腦袋仍然載滿八十年代西方對日本所描述的印象,而這些印象是獨特和充滿異國風情的。

「我在猜想究竟我們能否適應一個緊抱自己獨特文化的社會,」他說:「它的終身職業制,它的公司擁有自己的歌曲,它出奇地少有的罪案和律師。旅遊指南警告我們日本社會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從通過鞠躬的角度表達出來。據說日本在飢餓地消化世界文化的同時,亦頑固地保有著傳統。」

但結果他看到的卻是另一個繁盛和現代的西方國家,夾雜著一些有趣突變──一個即使突然降落在歐洲也不會感到格格不入的亞洲國家。

他一位住在東京超過十年的歐洲朋友對他說:「當我和其他外國朋友聚會時,我們經常談到有關所見到的不可思議的事。但這只是因為怪誕的事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怪誕。」

西方節日大流行

他們感到最驚奇的是,日本作為一個極度內向國家的形象不再適用了。卡里爾的同母異父兄弟米高,回想他六十年代在京都的日子,那時,一名美國學童會被視為罕見奇珍般。但卡里爾他們的經歷卻大大不同:他們搬進新住所後,發覺自己在日本要準備度過的首個假期竟然是萬聖節!

儘管毫無疑問,他們是住在東京都會區,但仍被數以百計穿著萬聖節服裝的狂歡者的興奮情景感到吃驚。大部分歡度萬聖節的人都是日本人。他們首次感受到日本人接受外國習俗,也歡迎外國人的胸懷。

對在美國和西歐住久了的人而言,到日本生活再沒有什麼困難了。但凡城市生活中常見的標誌,日本都有:同樣有亡命的自行車快遞、商店季節性減價促銷,也同樣有信用卡。當然,日文仍是看不明。但是,近年地下鐵的指示牌,除日文外,全都加了英文,街上很多標記也如是,所以,在東京到處走,再不用對著周圍的日本漢字一臉茫然、舉步維艱了。日本有三份高質的英文報紙,也有無數英文網上刊物。日本人亦利用科技,讓外國人不再覺得他們神秘、難懂。東京差不多所有公司的網站都為客人特設地圖,可供列印閱覽。

外國人日漸融合

叫卡里爾嘖嘖稱奇的另一發現是,當地移民、外國人和來自秘魯或巴西等地的日裔人越來越能彼此融合。卡里爾家附近有間超級市場,收銀員是印度人。有外國客人不曉日語、狼狽不堪的時候,他便幫得上忙了。東京西部一間商舖,店主是菲律賓人,入了日籍。他店舖的陳設與街頭的環境很和諧,不易察覺這家店有什麼特別。還有無數華人和韓國人,他們通常都躲在餐館櫃台和廚房門後幹活,有些是非法勞工。東京的服務行業少不得他們。

無數美國商人(很多都是以前為摩門教傳道時學得一口流利日語)正在為人忽略的經濟角落中尋找商機。外國大人物,如日產總裁卡洛斯.高恩、新力的主席兼行政總裁霍華德.斯丁格和熱愛棒球的經理博比.雅倫泰,都令日本的外國人日益受注目。當然,日本的移民還僅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比其他國家少得多,但是他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二零零三年,日本每二十對新婚夫婦中,便有一對有非日裔配偶,在東京,比例更高達每十對中便有一對。

外語充斥日街頭

外國人日多促使日本社會加速西化。

在東京一個住宅區內,一家咖啡店在當眼處貼有一張誘人的甜品照片,宣傳句是用英語寫的:「It will become a fortunate feeling(它將變成一種幸運的感覺)。」

一輛貨車急速駛過,車身上面有一條替電單車用品店網站「www.fallingbones.com」宣傳的句語。

一張宣傳某樂隊將在富士搖滾音樂節露面的新聞稿宣告:「They finally flap to the world(他們終於喚起世界)。」

一位束馬尾的年輕姑娘歡快地走過,她身穿的T恤宣稱:「Strip to your birthday suit(脫光吧)。」

又一位紮馬尾的天真少女走過,她頭戴白色棉質水手帽、身穿牛仔褲、腳穿網球鞋,她的粉紅色T恤宣告:「Eat Me(吃我吧)!」

雜誌內一張宣傳東京青山購物區的全版彩色廣告充滿詩意:「Another day is downing.What fits the awakening city is an exciting and throbbing encounter(又一天要開始了,適合這個甦醒中的城市的是一種刺激、悸動的相逢)。」

凡此種種,都在顯示一種英語、德語和法語的奇異混合體,以一種放肆的姿態,進入了日本人的慣用語。例如,讀音像英語「職業」亦即「career」一詞的「kariya」。英語「公寓大樓」亦即「mansion」一詞,更連字帶義照搬至日語,變成「manshon」。

敬語已日漸式微

這種音譯西方詞彙的獨特日語,稱為「片假名」。「片假名」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年輕一代的日語文法又越來越不嚴謹,令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擔心,這些新詞彙未必能為廣大日本人所理解。所以,政府一個小組建議出版一種手冊,教人如何說正確的日語。

國際日本語普及協會編輯的流行教科書《大忙人的日本語》的編寫人松井解釋:「語言確實從幼年開始在家中教育,而不是在學校教育,兒童跟父母溝通,也越來越少使用日語中(必須使用)的敬語了。」

這些年輕人也是最先在他們的俚語中摻雜外來片語的一群。雖然外來詞彙沒有被直接視為不敬,但年輕人隨便而又迅速地加以接受的同時,也越來越傾向少用更分雅俗和較有敬意的日語語法形式了。

早在九世紀,日本第一次開始發展外來文字在日語的版本和讀音。當時佛教僧侶開始創造標明日語漢字讀音的振假名字母。自從日本在十九世紀對外開放,還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的佔領,英語和歐洲其他語言已逐漸被吸收到日語去。許多漫畫和動畫都出現西方字詞(雖然有時與它們的原意有出入)。

外來語愈來愈多

首批源自西方的字詞在二十世紀初出現,主要是醫學辭彙,然後是時裝術語。這種字詞在日本叫做gairaigo(外來語)。日本人要把外文字詞變成片假名詞語(用日本大寫字母拼出外語詞的音節),因為原有的日文字全都不太能準確表達某些外語詞的意思。

研究和監察日語的蛻變和外來語的影響,是有近六十年歷史的日本語國家研究所的研究項目之一。據所長杉戶清樹說,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今,片假名的使用增加了兩倍之多。

自二○○二年八月起,一個由該研究所的成員、大學教授、新聞從業員和作家組成的委員會每年大約舉行五次會,討論某些新「片假名詞語」是否有必要存在。近幾年共研究了一百七十六個片假名詞語的存在需要,暫未有任何詞語被反對使用。

但他們的研究顯示,多數日本人都覺得這種新詞語難懂。

故此,難怪很多日本人對日本特質受侵蝕感到憂心忡忡。

禮失只好求諸野

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批評者說,他的市場改革正使日本社會陷入「非日本特質」的貧富兩極分化。全球化的力量成為一切的罪魁禍首,包括青少年染髮和地鐵裡的無禮行為。執政自民黨一位匿名成員最近在《朝日新聞》論壇版撰文說,全球化和市場改革正嚴重削弱家庭紐帶和消滅「多樣化的地方小社區的獨特性」。

這類不滿當然絕非新鮮。自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打開日本的國門以來,許多作家和政界人士一直都哀嘆日本失去自我。但是,日本文化的守護者們所面對的變化浪潮,從未像現在這樣迅速和廣泛。就拿日本最根深蒂固的相撲來說吧。選擇進入相撲界的年輕日本運動員正穩步減少,大多數人都選擇打籃球和踢足球。這已迫使向來極保守的相撲界也迫不得已要接納愛沙尼亞人、捷克人、俄羅斯人和保加利亞人。這些人正在相撲的最高水平上各顯神威。目前未逢敵手的冠軍,是一位蒙古人。相撲協會的官員對外國相撲手隊伍日益壯大的影響力大感不滿,這並不難理解。然而,隨著日本人口下降,相撲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卻有賴於外國人是否願意多增加數十公斤體重和繫上腰帶參加這種運動。

這是當代日本的常見現象:狂熱的外國人把已不再吸引日本人的各種日本傳統承接下來。例如日本清酒正受到洋酒和啤酒在國內的普及的威脅,清酒業的命運可能有賴於新崛起的美國和英國釀酒商和出口推廣商。又例如美國人珍妮.富士在日本經營一家日本傳統旅館,常被稱為「穿和服的金髮女郎」。

無數外國巧匠和學者紛紛抵達日本,欲拯救日本人已不再感興趣的一些日本傳統文化,更諷刺的是,他們往往受到日本人的嘉許,認為他們有勇氣。

最後,同樣諷刺的是,隨著日本愈來愈像世界其他地方,世界其他地方也愈來愈像日本。也許令人悲哀,但這卻無可避免。莫斯科的壽司店如雨後春笋。里奇的侄兒每天在休斯敦消費的日本文化,絕不少於任何在日本八淨寺的人。有些似乎非日本莫屬的業界發明,已走向世界,例如日本的「不斷改善」管理法和準時生產習慣已成為包括沃爾瑪和珠三角的主導管理和生產方式。在美康涅狄克州出售賣座電影的錄像店的貨架上,日本動畫與迪士尼產品也互相輝映。

法國導演蒂安貝唐被日本女作家小川洋子短篇小說《無名指的標本》內的神秘氛圍吸引,她花了四年,將文字轉化為電影語言,碰撞東西文化產生火花,賦予故事人物新生命,成就了電影《無名指》。

 

  觀看報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