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应变不变量:做一个会感恩的人(一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2:59:01

-南平市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年心理卫生讲座之十二

  国家心理咨询师 张大济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 剑 修

 

各位家长和青少年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跟大家谈一下自己对感恩的一些心得体会。人怎么样才会快乐呢?我觉得,人生因感恩而快乐,饮水思源,常念相助之人,常怀感恩之心就是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不感恩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为什么不感恩?谁需要我们的感恩?我们怎样感恩?如何传承感恩?带着这些问题,我经常在思考。

一、什么是感恩?

在西方有“感恩节”,其起源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事过境迁,感恩节成为西方,特别是美国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节日。感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以及“知恩不报非君子”,“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什么是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是一个有爱心和有责任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感恩是无分别心,不仅高官世富能帮助人,比你卑下的人照样能帮助你。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二、为什么要感恩?

人生人生,就是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两次哭声之间就是人生。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赤裸裸的来了,得到并享受着人间的无限美好,大家试想,一个赤裸裸的生命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一切的一切对我们都有恩情!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三、不感恩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为什么不感恩?

在当今社会,懂得知恩图报的人似乎已越来越少,不少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会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感恩意识的缺失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案例:曾听到过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单亲母亲,为了让儿子过上好日子,能念上好学校,起早摸黑地去摆地摊挣钱。好东西,她自己舍不得吃,挣了钱,舍不得买新衣服穿,40多岁不到,看起来却比同龄人老了十几岁。她的儿子不但不心疼、不感激妈妈,还处处嫌弃她,抱怨她。开家长会嫌她老,不让去。和同学碰到摆地摊的妈妈,假装不认识。有一次,妈妈病了没做饭,他一声不吭地就走了。这个故事真让人听闻心痛。像这样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碰到。)他们为什么不感恩?我想,第一责任人是孩子的父母。我们的父母在给予孩子物质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让孩子把父母的给予当成了理所当然。还有,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对待长辈、对待金钱的盲目追求、对待劳动的片面看法都时刻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方面的责任也不同程度存在,一切以学习成绩为第一,什么体育课、劳动课、音乐课、思想品德课全都可以为考试让路。有时候,孩子最应该学习的做人、诚实、劳动、责任心却被老师抛到了脑后,一切以考试、升学为第一。当错过了父母和学校双重感恩教育的孩子再到社会上,孩子自然是“五颜六色”。总的来说,整个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道德体系建设的缺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不感恩的人是什么人呢?他们有一个特征:冷漠。冷漠的人对人对物都没有情感,他们认为不值得付诸情感。用一味中药称之,他们“独活”。一个心中不知感恩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人,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有的人。

 

四、谁需要我们的感恩?我们怎样感恩?

树没有了树根,树就死了;人没有了人根,就已经不是人了!树有树根,人也有人根;树根是在地下,而人的根又在哪里?打婴儿出生那会,先出来的是头部;等医生接过婴儿后,打了一下屁股,哇哇地叫喊声响起,把他抱起后头往上,由此而来“人根朝上”,上有父母,师长。人的根主要是父母的“孝道”。

所以首先要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这个恩,就是“恩重如山”,并“重于泰山”,我们要永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孝就没有教,“教”字怎么写?一个孝心的“孝”加一个文化的“文”字,孝乃文化的传承,谓之孝也。“育”字怎么写?古代的育字,书文解字中是一个每天的“每”加一个流水的“流”去掉三点水。怎么解释?一个人,谁?我们的母亲流着鲜血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并且哺育他,这叫做育,所以我们上报母亲的四重恩德,哪四重恩啊?父母的生育之恩,父母的哺育之恩,父母的教育之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小的时候生病时有父母,他们不会计较我们生病,害怕的时候有父母,他们会用生命来保护我们。这个世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只要在父母高堂还在就是儿女的福份。有多少人已经没有这个福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呀!感恩不能等,孝心不能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时而亲不待啊,人生有三个不能等,第一个就是孝顺不能等啊,趁父母还健在,我们要多给父母一点爱,他们是我们在世界上唯一能够叫父母的人。不要等到清明节时,看着一打打的黄纸和冥币变成黑色的蝴蝶飞到四面八方的时候,才想起跪在父母的坟前说我爱你们,一切晚矣……请你现在、立刻把爱说出口。父母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亲爱的人,家永远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归宿。今后我们可以这样做,要真正行动起来:

一是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二是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三是生活节俭,不乱花钱,不攀比,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五是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六是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考虑父母的意见。

七是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

八是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九是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地指出。

 

人的根还有就是老师的“师道”,所以其次要感谢教育过我们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曾传授过知识和道理的老师们。如果没有这些老师的教诲,就没有今天的我们。这个恩,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是父母胜过父母的恩情。但是,很多同学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纪律随意讲话做小动作,看见老师就象陌生人,连招呼也不知打一下,对老师的教导以及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有些不知好坏的学生背地还给老师起外号、骂老师,不服从老师的教育等等,真的让人心寒!所谓的师道,就是要喜欢自己的老师,尊重自己的老师。要知道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下课了,同学们都到操场上活动了,可老师们还要回到办公室,为你们批改刚刚考完的试卷。放学了,同学们都离开教室回家了,可老师们还在灯下备课、写教案、耐心地批改作业……他们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他们,可又有多少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呢?人们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老师是我们生命的神灵!我们应该像当年毛主席尊重、感激他的老师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的劳动,尊重老师的创造。

 

有很多经历千辛万苦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士,在回答别人要感谢谁的时候,几乎都会说: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亲朋,感谢领导等等。然而,人们却往往忘了另一个需要感激的人,那就是自己,所以第三是对自己也一定要心存感恩。

首先是要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

认识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认可和接纳自己则更难。我们会认为喜欢自己应是理所当然的事,难道世界上还有不喜欢自己的人吗?如果我们换几个说法,不少的人都具有自卑心理,大家就容易认可了。其实”自卑”就是对自己某方面不满意的心理状态。不能接纳自己的人,由于他对自身的某方面(或全部)不满意,他可能拒绝认识自己。比如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穷困,因而装成很富有的样子;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的限度,盲目地去从事力所不能及的工作。这些人把真正的自我伪装之后,希望在别人眼中建立另外一个形象。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可能运用好些方法,来避免认识自己的真正面目。一种常被采用的方法,就是离群索居不和别人来往。我们常以四周他人对我们所表现的行为,作为”镜子”,以了解自己的情况。如果一个人不希望了解自己,就不用去照”镜子”;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远离”镜子”,不与他人接触,就看不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了。远离人群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减少了和别人比较的机会。

另外一种防卫自我的方法是,当事者将其对自身的不满甚或自责的态度,全部转移到外界去,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去。如把本来”我不喜欢自己”或”我讨厌自己”等心理,转变成”别人不喜欢我”或”别人讨厌我”。即使真的别人不喜欢你,也不一定表示自身确有过失。但人若为自己所不容,则只能说明你不能接纳别人。一个人既认为四周的人在谴责他,在轻视他,又不容易喜欢周围的人。那么,他与别人的关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接纳别人,因为他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能喜欢别人,从另一方面讲,只有喜欢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喜欢别人。

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不仅是难于接受别人,有时还会有其它方面适应的困难。因为喜欢自己的人,常会努力保护自己,爱惜自己。他会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珍惜自己的品德和名誉,不肯陷于自己与不义,也不会无端地把自己暴露与危险之中。他会洁身自爱,以取得别人的尊敬。他会设法适应环境,并且会努力谋求自身的充分发展。不能接纳自己的人由于不觉得自身有什么可贵可取的地方,经常会自暴自弃。

小品中小沈阳有一句台词:人生可短暂了,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所以人的生命可脆弱了。“人生是条单行道,不买来回票”,生命就在当下,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感恩生命,对生命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属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求完美,学会放弃,因为我们原本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朵花。(排列在花店门口,有很多漂亮的花,看着各式各样的花,虽然人的喜好各有不同,但是每一朵都很漂亮,在这当中谁最美丽,没有如此的纷争,在桶中炫耀般地,绽开着挺起胸膛,即使如此,为何我们人类,却要如此互相比较呢,每人皆不尽相同,却在那之中想成为第一名,是啊,我们皆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朵花,每个人拥有不同品种,单纯地为了让那朵花盛开,而努力着就好,原本就是最特别的Only One)。就如上面所说的“不成为NO。1也没关系,原本你就是特别的only one。”我经常在想:“我要是不是我就好了,我好羡慕谁谁谁之类的问题。”现在想来,觉得还真的是好笑呢!如果我不是我的话,那我就不纯在了吧!我如果是别人,我还是我吗?

 

二是不能输给自己。我们奋斗在人生的旅程中,不应轻易的服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然而很多时候,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天灾人祸,面对尔糜我诈,是我们在心理上先否定了自己,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失败。(案例: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乎大家凝神苦思,伸纸命笔。其中一个满脸沮丧神情的青年,交给巴尔肯一纸通篇只有3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巴尔肯问他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作色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划了3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删节号“……”和一个大问号“?”。接着博士用他那特有的鼓励口吻,对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在生活的艰难跋涉中,我们要监守一个信念:可以输给别人,但不能输给自己。因为打败你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你自己。一个人可以输给自己的对手,但绝不能输给自己。若不输给自己,命运总有一天会向你低头。

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感恩,我们还要感谢同窗同学,共事同事,亲朋好友,感谢在生命中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要谢谢你”。这个恩,就是与我们天天见面的“点滴之恩”,我们应当以“涌泉相报”。当然,感恩还要感谢粮食,感谢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干净的空气。这个恩,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很多,我们不报答不热爱大自然,大自然一定会惩罚我们或我们的子孙后代。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只有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才能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的价值,塑造完美的人生。

 

五、如何传承感恩?

一是家长要积极崇尚子女感恩观。有首歌这样唱:“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一个家。如果家长不能长期把时间放在教育子女上,子女的教育就会慢慢地形成问题,这时候他们的放松是因为子女还没有出现问题,他们没有发现子女有大的问题。这时,他们可以有放松的条件,所以他们才能够找到这个借口说,没有时间。但是等到子女慢慢地积累出问题了,他们再想教育的时候,已经晚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上万物生于道。有道才有路,叫道路;有道才能理,叫道理;有道才有德,叫道德。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教给子女感恩之道。

二是父母的榜样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榜样直接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如果你当好了一个称职的好父母,你会培养出千百个无私奉献的好父母!央视有一个公益广告叫《真情传递》,“女儿为年迈的老母洗脚,孩童见此,转身端来一盆水,稚嫩地说:‘妈妈,您洗脚……’”一盆洗脚水感动了千万人!我们深深地记住那位年轻母亲的面孔,其间脉脉流动着感恩的真情,并把这份宝贵的感恩真情传递给了下一代。播种一种感恩思想,收获一种感恩行为;播种一种感恩行为,收获一种感恩习惯;播种一种感恩习惯,收获一种感恩个性。感恩的个性可以改变人的心态,从而改变人的命运。

三是要鼓励子女进行感恩大行动。“感恩”并不遥远,也很简单,不需要用一些很伟大很突出的事来表达,有时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声谢谢、一个帮忙就是感恩,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感恩,如:教师节时做心意卡、记住父母的生日、每天回家帮做一件家务、以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等。

 

六、小结(感恩之心,感恩之力,感恩之行)。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我对唐僧师徒四人名字有新的感悟。为什么叫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人生的第一境界悟空,我们是光着身子来到这个充满恩情的世界得到的太多太多,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和你无关,人生漫漫来去无牵挂一定要悟空,心怀感恩之心。有了心之后一定要给力,但是怎么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什么大做?什么小做?什么不做?这就要悟能,掌握感恩的能力。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悟到空以后不能出家当和尚,而是更要积极的做一点事情,那就是要感恩行动,把感恩的事做好做了,所以叫悟净。这是人生的三昧真经,唐僧把人生的三个宝藏藏在徒弟的意志里,所以唐僧就叫唐三藏或者叫唐三藏。

心怀感恩,快乐工作。学会感恩,让我们成长;懂得感恩,让我们成熟;不忘感恩,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爱心和有责任的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