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x幂级数展开:被妖魔化的外资之一 被外资"控制" 没有想象中的可怕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30:47
近日,重庆法院一审判决百事可乐公司归还天府可乐公司浓缩液乙料的成分、配方及与生产工艺有关的资料。双方这场历时16年的纠纷被媒体上升到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高度,认为是一场民族品牌保卫战。其实,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有关外资控制中国产业、威胁中国产业安全的言论一直不绝于耳。外资控制中国产业有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订阅到












外资控制论在保护国企垄断利益?

近日,重庆法院一审判决百事可乐归还天府可乐浓缩液乙料的成分、配方及与生产工艺有关的资料。这场历时16年的纠纷被媒体上升到外资控制中国产业的高度,认为是一场民族品牌保卫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在2006年两会期间大声疾呼,如果任由跨国公司恶意并,中国民族工业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将逐步消失。另据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李德水炮轰外资“斩首” 外资控制论开始抬头
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曾公布出以下数字,“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玻璃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而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5家电梯生产商已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
事实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在2006年两会期间就大声疾呼,如果任由跨国公司恶意并购自由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将逐步消失,国内龙头企业的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将被跨国公司完全控制,我国大批骨干企业也将不复存在。
另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95%的市场份额,利乐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外资控制论的逻辑 控制中国产业三路径
业内人士指出,外资控制产业命脉常用的有三种手段,第一种手段是通过收购民族品牌以控制市场,从而消灭潜在竞争对手。1994年,上海牙膏厂的“美加净”与联合利华合资之初,出口量为全国第一,但合资后3年内没有投放广告,到2000年年销售量已经下降了60%,市场地位大不如前。
其次,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不满足于合资模式,随着政策的放宽,他们开始使用各种手段,将合资公司转为独资,从而控制整个企业。比如,美国铁姆肯公司与Torrington公司曾分别将烟台轴承和无锡轴承厂从中外合资变为外商独资。
而第三种手段,外资通过摧毁并购方的技术研发能力,以便永保其技术优势,并将中国的竞争对手长期困在价值链的最底端。德国博世并购江苏威孚前,江苏无锡威孚曾大力发展自主技术,并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在被收购后,则完全丧失自己的技术研发平台。
外资控制论意在保护国企垄断利益
其实,宣扬外资控制论有保留国企垄断利益的嫌疑。2006年,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Mittal)和安塞乐(Arcelor)的并购案曾给中国钢铁业者和政府带来极大震动。首钢董事长朱继民认为,一旦收购成功,他们将进一步控制中国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地巴西的铁矿石资源,从而控制铁矿石市场。
2006年7月底,一份名为《安塞乐-米塔尔合并的启示》的报告由国内著名钢铁专家石启荣起草并上报至国家发改委,随后,发改委主任马凯与副主任张国宝先后对报告做出批复;8月,相关部门明确拒绝了安塞乐对莱钢股份的收购要求;同时,涉于稀土资源问题,米塔尔收购包钢最终流产。
 
外资控制下民企仍有突围机会

2009年,霸王在内地的市场份额约为7.6%,霸王洗发水的市场份额也仅次于宝洁旗下的潘婷、飘柔、海飞丝,位居市场第四。

九十年代后期,在长虹、海尔等中国本土厂家发动的一轮轮"价格战"攻势下,"日本制造"且战且退,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

2009年3月,出于保护中小果汁饮料生产商的利益,商务部决定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
 
外资控制下 多行业民族品牌崛起
我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资进入中国的产业分为鼓励类产业、限制类产业(不能超过51%股权比例)和禁止类产业三类,其中前两类产业大部分为竞争性产业领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只要法律能够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仍有机会在外资控制下突围。
以日化产业为例,据赛迪顾问研究调查的数据表明,早在2006年,宝洁旗下的洗发水已占据中国60%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作为一家本土品牌,霸王的出现却给宝洁带来挑战。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霸王集团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其营业额还只有3.9亿元,2009年就增长到17.5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5%。2009年,霸王集团在内地的市场份额约为7.6%,霸王洗发水的市场份额也仅次于宝洁旗下的潘婷、飘柔、海飞丝,位居市场第四。
在饮料产业也出现类似的案例,可口可乐公司占4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百事可乐公司以约32% 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但在两巨头的围堵下,加多宝集团凭借一款凉茶产品异军突起,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数据显示,在罐装饮料市场,王老吉2008年已经超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量第一,其市场份额达到24.6%,销量达到120亿元。
中国家电业曾以“价格战”逼退日本制造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家电市场几乎被松下、东芝、日立等日本品牌占据。凭借技术优势和大面积宣传,"日本制造"是那一时期中国家电市场中最热门的词汇。但是日本家电在中国的辉煌并没有延续下来。随着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疲软,加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和欧、美、韩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日本制造"的影响力开始走下坡路。
九十年代后期,在长虹、海尔等中国本土厂家发动的一轮轮"价格战"攻势下,"日本制造"且战且退,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2002年3月,日立宣布在中国停止生产和销售低价彩电产品,并与合作了21年之久的福日公司撤资分家,从而彻底退 出中低端市场。日立的这一举动被认为是日系家电产品在中国家电市场败退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统计显示 ,2004年日系家电只占中国家电市场总份额的15%,创历史的最低。
反垄断法可以保护竞争产业中的民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改变了在华投资新设企业的单一投资方式,转而将跨国并购、收购中国企业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途径。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显示,2000年外资以并购形式对我国的投资只占直接投资的5%;而2004年这一比例快速上升为11%,2005年接近20%。
从美国凯雷并购徐工、法国赛博并购苏泊尔,再到法国达能与娃哈哈之间并购纷争,国内产业经济安全令人感到担心,反垄法因此应运而生。
2008年8月1日起,中国《反垄断法》开始施行。反垄断法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按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从目前的施行情况来看,反垄断法对于竞争性领域的垄断行为,特别是外资的垄断行为已经初步发挥作用。2009年3月,出于保护中小果汁饮料生产商的利益,防止垄断发生,商务部决定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2009年9月,针对辉瑞并购惠氏案,商务部要求辉瑞剥离部分动物疫苗;2010年9月,针对诺华收购爱尔康可能产生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商务部要求其放弃旗下的眼科药品。
 
外资控制中国产业没有行政垄断可怕

全国获成品油批发经营权的企业有2700多家,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所控制的约60%。

美国在1984年把AT&T分割成7家独立的电信公司,消费者从而获得了比AT&T垄断时期便宜得很多的超值享受。
 
行政垄断限制竞争,民企没有机会
中国国企完全靠行政垄断或者控制的行业包括石油、发电、采矿、航天和邮政、电信等。以石油行业为例,据商务部网站所公布的《全国成品油批发企业名单》显示,全国获成品油批发经营权的企业有2700多家,但其中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所控制的约60%。
在电信领域,2008年5月,电信业进行新一轮重组,原六家基础运营商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进一步强化了垄断优势。由于没有民企参与公平竞争,垄断带来的恶果是高收费。《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0》称,2008年,中国宽带用户平均月资费是83.8元。考虑到收入差距这意味着中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
在煤炭领域,2008年,山西省率先发起政府主导下的煤炭资源整合"风暴"。数据显示,整合后,山西省矿井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来自浙江产权交易所矿业权交易中心的报告显示,年产能低于90万吨的煤矿由山西省七家国有煤炭集团和少数几家当地民营企业接管,而作为整合的补偿甚至少于投入的1/4。
反垄断法并不反行政垄断,民企无法公平竞争
尽管2008年8月1日起中国施行《反垄断法》,但其主要反的是竞争领域的垄断行为,包括石油、电信等在内的几大垄断行业则不在此列,这意味着,在垄断企业的利益范围内,民营企业并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而在国际上,美国在保护公平竞争,限制垄断方面则做得更为彻底。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垄断法(即"谢尔曼反托拉 斯法案")。191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拿石油巨头"标准石油公司"开刀,裁定其违法垄断,最后将其支解为37家新公司。
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自成立起,就一直垄断美国的电信市场。美国人花了很长时间争论如何分拆这个庞然大物。美国国会最终在1984年成功地把AT&T分割成7家独立的电信公司,分拆后,7家公司马上开始竞争,消费者从而获得了比AT&T垄断时期便宜得很多的超值享受。
 
外资"控制"中国产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建立、健全有关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民企仍旧有机会突出重围。相反,真正应该担忧的是,在行政垄断下,民企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空间,很难获得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