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赤松:民不富,国何以为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20:35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有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硬道理”撑着,所以就有“一部分人”理直气壮地先富了起来。可这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都是哪部分人呢?是不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英明决断的初衷所期望的那部分人呢?估计已经没有人能够回答的清楚了。
  据报道,富有的中国游客在英国今年的打折促销季中消费的奢侈品预计会达10亿英磅。十亿英镑是个什么概念?就是按照一比十的汇率计算的话,也是100亿人民币。为此,笔者特意咨询了一下英国的打折促销季的时间,答案是主要在每年的一月份。而且据说英国的许多著名的品牌商店都在跃跃欲试,进行充分准备,防止中国人的英镑像蝗虫般涌进来的时候,自己的商店不会被一扫而光。
  100亿人民币,仅仅在英国的一个短短的促销季,仅仅是来自中国的客商。看来,我们中国真的富裕起来了,真的可以扬眉吐气地屹立在英伦三岛上,向全世界声嘶力竭地高呼:看见了吗?老子有英镑了!
  最近还有一条不曾见诸报端的消息在坊间流传着,据说,中国大批的贪官污吏们利用各种手段转移到英国伦敦的财产,在经过第一轮从动产到不动产的转换以后,现在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变动:将集中在伦敦的资产变卖后,正在向远离伦敦的许多风景秀丽、少有人知的小镇分散。也就是说,聪明的中国贪官污吏们,已经把脏钱洗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无影无踪了。而这些英镑,大概不在促销季那十亿英镑之内的。
  笔者以为,那些拿着英镑,潇洒得让见惯了大世面的英国人都目瞪口呆的中国人,应该就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吧。而“那一部分人”都是什么人?具体有多少人?估计除了计算与统计非常科学与缜密的国家统计局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以外,没有不清楚不知道不明白的了。
  与此同时,大部分的中国人,却没有那么潇洒。他们没有见过英镑,只知道人民币越花越不值钱,只觉得自己的薪水和退休金,已经难以招架物价飞涨的速度,虽然工资一涨再涨,但是,面对其势汹汹的生活必需品的不断涨价和新“三座大山”的重压,囊中羞涩的他们,除了每天为温饱奔波操劳,生活中尽量节省着每一分钱以外,大概只有怨声载道、唉声叹气的份了。他们,应该就属于还没有富余起来的那一部分了。这一部分大概有多少人?计算与统计非常科学与缜密的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过,我们也就不会看到一个确切的数字的,但是用大多数这个概念还是不会错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当“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了,而且已经富裕得已经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呼的时候,可另一大部分人,却依然在温饱线上徘徊。在一部分人轻而易举地吞噬与挥霍着人民的血汗的时候,可另一大部分人却在提心吊胆地艰难度日,步履维艰。这种明显的贫富差距,已经形成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大特色。
  本来我们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是本着“先富带后富”的原则的,可令人遗憾的是,当“一部分人”踩着另一大部分人的脊梁富裕起来以后,(我们姑且不问是利用什么手段富裕起来的)并没有按照“先富带后富”的约定,去为贫穷的那大部分分担忧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而是一方面反过身来,对自己的同胞进行无情的剥削与欺诈,另一方面又花天酒地的享受着无尽的荣华。此种现象,估计是连那些改革的领导者们也是没有想到的。
  我们要问:那一大部分人,也就是那些被迫失去土地的农民们,那些贷款买房成了房奴的城里人,那些为了共和国的建设,辛劳了了一辈子的退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们,那些没有钱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正在绝望地等死的病人,那些为了孩子的学费而东拼西凑不惜借贷的家长们,还有那些为了给孩子结婚,拿着积攒了一辈子的钱,越积攒越赶不上房价飞涨,无可奈何地望房兴叹的父母们,他们完全可以享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成果的,可为什么他们迟迟享受不到呢?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汉?晁错)两千年前的封建帝王,都知道要为老百姓广开财源,让百姓富裕起来才能安国定邦。而两千年后的今天,在GDP已经达到几万亿的今天,在我们“三公消费”已经达到九千亿的今天,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贪官污吏们动辄贪污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为大多数没有富裕起来的大多数人“开其资财之道”而寓富于民呢?
  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无数涓涓溪水才能汇成涛涛大河。这个道理想必“圣王们”都非常清楚的。
  民不富,国何以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