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仪器使用:孩子是如此‘厌恶数学’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9:58:16

孩子是如此‘厌恶数学’的

——对一起厌学事件的剖析
   案例展示:

“我本来很喜欢数学,也考过满分,还拿过班上第2名呢。但是,现在,我一看到数学题就恶心,一想起数学课就头疼……”这是一位男孩子所写的“内心独白”。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一看到数学题就恶心”呢?


先看看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个难忘的“片断”吧:

  片断1: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小男孩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智力测试”——那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次分班考试。老师所出的考试题目是:“一个鱼缸里有10条鱼,死了一条,还剩几条?”小男孩很自信地用减法写出了答案:“9条!”。其余的几道考题也挺“怪味”的,都是跟此相关的所谓“脑筋急转弯”题目。小男孩回答得“自信满满”,像期待节日来临一样,急切地期待着公布考试结果。然而,公布的结果却令家长和小男孩大跌眼镜、大失所望:小男孩居然“没有答对一道题”,被认为是“智力一般的孩子”,分在了普通班。

 

  片断2: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小男孩的数学成绩还是比较优秀的,还经常考满分呢。到三年级时,课程难度逐渐加大,家庭辅导没有及时跟上,自信不足的小男孩对有些数学问题总是“听不太明白”,一道题需要听好几遍才能弄懂。这样“慢”的反应速度,必然影响了做题的效率和教育者的耐性,不仅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且还常常被老师“请家长”,这样的孩子让家长很没面子,火气上升。后来,为了配合学校,小男孩的父亲每天一下班就静坐在儿子的书桌旁,两眼直盯着儿子写数学作业。小男孩的父亲是个急脾气,看不惯孩子如此磨蹭,一道题讲了好几遍,孩子还是不大明白,爸爸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抬手就给小男孩一巴掌。每天写作业,小男孩都免不了接受“巴掌”的洗礼。渐渐地,小男孩开始自卑,自信全无,本来是做对的题目,小男孩也不敢相信自己,他越来越惧怕写数学作业了。


    片断3:小男孩的数学成绩并非“特别差”,每回测试都能考八十多分。老师和家长对这样的成绩始终不满意,极少鼓励、表扬他。家长认为:表扬会让孩子飘飘然的。有一次,小男孩“考了全班第2名”,家长并没有表现出惊异之色,更没有热情地表扬孩子,而是冷冷地说:“瞎猫子撞见死耗子!”此后,小男孩的脸一直阴沉沉的,对数学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一提到数学就厌烦,数学成绩不断下降,到小学六年级时,已经成为班里的“后进生”了。


   片断4:回想儿子很小的时候“经常缠着爸爸背口诀、一起玩数学游戏”的场景,这位父亲番然醒悟,后悔不迭。他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之所以如此“厌恶数学”,与他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观念密切相关。他想重新开始,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希望重新看到孩子自信的目光,骄傲的笑脸;他想好好赏识孩子,告诉孩子:“你真棒”……可是,面对屡屡错失的教育良机,他自感回天无力,悔之晚矣。

在看过这些小片断之后,相信每位读者朋友都会有所感触的。笔者以为,导致孩子如此“厌恶数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怪味题“测伤”孩子

小学一年级分班考试的时候,孩子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智力测试”。可以说,从幼儿园的各类益智游戏、趣味竞赛,到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简单加减法,小男孩都处于优势,所以,他对这样的考试“自信满满”,相信自己一定考得非常不错呢。

先不说学校举行这样的“测试”是否合理,有没有科学依据,仅从测试的那些怪怪的题目,以及死板、刻薄的答案,就足以让人觉得:这是一次“恶毒的测试”,是给孩子强行“帖标签”的测试。孩子的心灵纯洁得如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张,不恰当的“智力测试”,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上了烙印,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刀痕。小孩子本来就不会评价自己,他们特别看重老师、家长及周围人群对自己的评价。科学、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良评价会给孩子幼小心灵留下阴影,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孩子满怀希望、憧憬、激动、幻想、甜蜜、幸福,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自信地踏上人生的第一级台阶,期盼美好,期待着成功,期望着赏识,期望着快乐,期望成长的每一天都幸福无忧。透过家长和孩子牵手走过的每一簇幸福身影,我们看到的是阳光般灿烂天真的孩子和满怀期待的父母,是一串幸福的音符。

然而,经历了这样的“智力测试”之后,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孩子便有了“等级”划分,“智力超群”的孩子被编排在重点班,“智力一般”的孩子被编在普通班。还没有进入比赛呢,孩子就已经被人为地划分了等次,差距也就由此开始。很明显,在有“等次”划分的学校里,师资的配备也是存在着差异的。因为这样的一次“测试”,许多孩子与优质教育资源擦肩而过,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啊。面对这样的“起点”,孩子的自信还在吗?家长的期待还在吗?教育的公平还在吗?在这样的“起跑线”上,孩子能不自卑,家长能没压力吗?面对赤裸的“等次”教育,家长是无言的,无助的——家长们无力左右学校。在不公的教育现实面前,原本自信的孩子也会怀疑:我真的很笨吗?老师会喜欢我这样的笨孩子吗?我是不是聪明的孩子?……可以说,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孩子此前的一切“自信”都被击得粉碎,几乎荡然无存了。这样的分班测试,这样的智力考核,如同儿戏,缺乏依据,极不负责,贻害无穷,必须废止。

我们经常在影视、小品、书刊、少儿读物中见到一些怪异的“脑筋急转弯”题目,把这些怪异的内容作为“智力测试”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小学生智力测试中,以此来评判孩子的“智力”情况,并当作分班依据,显然是不妥当的。人的智力是由观察力(或称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包括想象力)、推理力、判断力等五个主要因素组成的,这五种能力是一个综合体,不能单纯地仅从某个方面的表现,来评判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作为普及教育的学校,怎么能简单地依据几道“脑筋急转弯”题目,给刚刚入学的孩子帖上影响他们一生的智力水平“标签”呢。教育者做违背教育规律之事,犹如执法者犯法一样,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里翁效应”应该给每位教育工作者以警示:

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他们随机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奔涌,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小男孩在开学的第一次测试中就被帖上了“不行”的标签,还被编到了普通班,孩子的自信自然是被打倒了一半。

2:硬巴掌“打伤”孩子
从案例来看,这位家长与其说是每天在陪孩子写数学作业,不如说家长是在监视孩子,在平他心里的那口气。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老师经常“请”家长,这让家长很没有面子。为了挽回面子,也为了赌回这口气,小男孩的父亲每天都“盯”着孩子写数学作业,希望孩子争口气,能快速写完家庭作业,能提高理解能力,加快运算速度。这位家长的教育心态存在问题,教育孩子缺乏耐心、耐性,缺少期待,他不是从如何科学合理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增强上进心、求知欲,激励自信心,这样的长远目标出发来帮助孩子,指导孩子,而是成天死“盯”着孩子的学习,打着、逼着孩子提高成绩。这样愚蠢的做法,只能使孩子更加讨厌数学,更加恐怖写作业。


孩子本来对数学知识学得不透彻,他需要的是耐心的辅导和细心的讲解,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给他信心,教他方法,指导要领。然而,在学校里,老师很明显已经没有这样的耐心或精力了,否则,老师不会频频“请”家长的;在家里,父亲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心态明显失调,加之不懂教育心理,违背教育规律,动辄对孩子抬手动粗,恐吓训斥,在这样恶劣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不厌学才怪呢。试想:谁能成天生活在被人打骂的恐怖环境里,还能心情愉悦地提高成绩?从这一点来看,是不良教育心态和教育方式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加速了孩子的成绩下滑,是硬巴掌打伤了孩子的自尊。


3:冷目光“杀伤”孩子


在爱的阳光里,小苗才能茁壮成长。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小男孩其实比一般的孩子更渴望亲情的呵护,渴望父爱的阳光。在学校里,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小男孩免不了经常被老师冷落或批评。小男孩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很强,同时也较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尽管学习比较吃力,他依旧不甘居落后,希望得到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及时帮助,赶上前行的队伍。然而,在学校里,这样的“帮助”机会很少,而且来得也很晚(一直到小男孩六年级的时候,家长才建议老师,给小男孩找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帮一下。很明显,在此之前,这样的帮助几乎不存在)。等小男孩进入六年级之后,在知识方面的差距已经远远地落下来了,想一下子赶上去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在家里,父母的“帮助”又是那样的冰冷、乏味、恐惧——孩子找不到他所渴望的那份温暖的情怀,温柔的阳光,得不到他所企盼的东西。就拿孩子所考的那次很不容易的“全班第二名”的考试成绩来说吧。对于一个“反应速度较慢,学习方法又不是特别得窍”的小男孩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令孩子骄傲和自豪,令家长心满意足了吧。他多么希望看到家长激动的笑容,听到家长的赞扬或赏识啊!然而,家长回应孩子的,只有冷冰冰的一句:“瞎猫子撞见死耗子!”。

我们在为孩子的过去深感惋惜的同时,不得不为孩子的未来思考:如何帮助这个家庭?如何帮助这个孩子?如何才能尽快地帮助孩子走出自卑,走向自信?

 教育补救措施:
1,家长须深刻反思,转变观念,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家长的教育心态和教育观念,影响着家庭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败。通过分析此例,家长应该彻底转变观念,深刻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摒弃那些过时落后的教育观念,清除不良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温馨、和谐、健康、快乐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问题多源自问题教育者。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只有正确的教育心态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才可以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成长营养。

2,关注心理成长,给孩子自信的阳光。


家长越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视度高,就越容易陷入家庭教育误区,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在笔者的调查中,受访的大多数家长承认,他们关注较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很少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成长,更不懂得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是由于心理问题在作怪。大多数家长的教育心态较“功利”,家庭的一切,甚至父母的情绪,都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息息相关。孩子的学习成绩考好了,家长心里高兴,情绪高涨,免不了要夸奖孩子,答应孩子的过分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考差了,家长的脸立马就拉下来了,不是责骂就是殴打孩子,有的甚至很长时间不理睬孩子,连基本的需求也不满足孩子。自卑、烦燥、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心理问题困扰着孩子,更困扰着家长,然而家长却全然不知,总以为是孩子不争气,不好好学习,很少想到会是因为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等这些潜藏的心理问题突出地爆发之后,家长真的着急了:我的孩子出问题了!而此时,已经不是通过家长一方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显而易见,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同样重要。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有了健康的心理,孩子的发展才有保障,根基才能牢固。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忽视身心发展,不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容易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犯拔苗助长的低级错误。做一位合格的家长,就应该熟悉儿童心理,懂得教育规律,关注儿童心智发育。

3,学校要关注家长心理成长。
家长的心理素质、教养方式、教育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方向。然而,这些正是目前大多数家长所欠缺的。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非常困惑,苦恼很多,就是找不出原因,想不出办法。在这一点上,学校教育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应该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学校可抽出优质师资,投身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向全体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先进教育理念,传授科学教育方法,扩散教育研究成果,使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依托。其次,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把更多家长吸引到家长课堂,接受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水平,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再次,家长学校的大门应该向社会开放,家长学校的师资力量要精挑细选,合理配置,让那些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讲师,定期为家长举办亲子活动,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满足不同层次家长的成长需求。


没有高素质的家长队伍做后盾,学校就缺少长足发展的强力后劲。重视家长培训,关注家长心理成长,学校教育就会如虎添翼,稳步发展。


4,给孩子找个好老师,把所缺的课程补上来。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将是人生之一大幸事。我觉得,好老师是航标,是明灯,是人师,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好老师带给学生的,不单纯是知识,更多的是对孩子品格的塑造、思想的熏陶、人格的锻造。建议家长给孩子选一位好老师,通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最帖心的关怀和帮助。相信在这样的老师指引下,孩子会很快走出自卑,焕发自信的。

5,加强家校联系,保证信息畅通。

这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通讯手段和交流平台,为家长和学校的交流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家长,要勤和学校联系,常走进校门,还可通过电话、短信、E-mail、聊天媒体媒体等跟老师沟通,向老师讨教育儿方法,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6,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学习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没有孩子自主参与的任何“救助”或“补救”行动,都将是徒劳无益的。调动孩子的热情,鼓舞孩子的斗志,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习惯,都可以使孩子卸下包袱,轻松、愉快、自信地开始新的生活。在前行的道路上,这个孩子已经跟其他孩子拉开了一段距离,只要他信念不减,永不放弃,在外力的强劲助推下,内心一定会再燃希望之火的。建议家长多从兴趣方面引导孩子,尽量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当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之后,家长就轻松一些了。目前来看,家长需要做很多细致而耐心的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前行路上的加油者,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