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刻帝手表:辽宁地区辽代建塔综述(5)——葫芦岛地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19:44
五、葫芦岛(24处)
  1、安昌岘舍利塔。位于南票区暖池塘镇安昌岘村东海拔约 200米的小山上。八角形实心七层密檐式,现存高度为17.14米。根据塔南5米金天德四年(1152年)《锦州安昌县永和村东讲院重修舍利塔碑铭并序》石碑载,“锦州西百里旧有县曰永和,先隶榆州,自本朝抚定后,废县为村,今拨属安昌县所管,元(原)于城东依山有讲院一所,其佛殿僧房斋堂厨舍庄严排设,各有次序,而昔尝立砖塔于艮峰之上,多历年所风摧雨注,周围毁缺,虑其颠仆,众议重修”,“为此舍利,当栖重修塔中将以永为一切众生敬礼祈福之处,乃舍助清财,请命平坡净觉寺僧善冲与本院首座僧誓隆等主其事,特剥旧基,而增修之,叠起七层,高逾六丈,其陶土坊工匠成于心授,夫于手当,始兴修奉安舍利”。由此可知,在金天德四年时,在辽塔的基础上,“特剥旧基,而增修之”重新修建舍利塔。此塔在天德四年时,残损已很严重,说明此塔原始修建的时代应较早,应该是辽代早期。并且在塔下有规模较大寺院。为塔寺合一。为辽代榆州永和县所属。
  2、兴城白塔峪塔。位于兴城市白塔峪乡塔沟村西。八角十三级密檐。残高约41米。白塔峪塔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塔原建于寺院中。该塔为密宗金刚界塔。辽代于今兴城河中、下游流域置严州(治所今曹庄镇大海口),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设兴城县(治所桃花岛郡今钓鱼台街道海口)。
  3、兴城磨石沟塔。位于兴城市红崖子乡磨石沟屯。八角九级密檐,现存高17.23米。此塔塔身比较特殊,各正面的中部有一砖雕圆券门,门外两旁各立一肋侍。四隅面中部皆雕砌砖碑,碑首为降龙图案,龟跌座,中间是方形碑面,其上分别刻有粗体梵文。根据其形制,推断此塔为辽代中晚期修建。
  4、绥中妙峰寺双塔。位于绥中县永安乡塔子沟村的北山之上,大塔建筑为八角九级密檐式,高约20米左右,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4年)。在大塔的东南面、西南面塔身题铭:“辽天祚皇帝宣赐舍利塔”。小塔为六角五级密檐式,高约9米,塔身除西南面为头着花冠、手执莲花和宝物的观音菩萨像为,其余五面,均为佛像砖雕,各佛像造型基本相同,均结跏趺吉祥坐于莲台之上,唯手印略不相同。佛像肉髻低平,面容清俊,静穆庄重,古意盎然,与辽代其他塔砖雕佛像相比,相对瘦削,我分析此造像时代可能略早,当为辽代中期兴宗左右。
  在古塔东侧的山脚下,有辽代庙址,墙基部位全是辽代的勾纹砖和大石条,还有古井一口。
  5、绥中前卫歪塔。位于绥中县永安乡塔子沟村北。八角密檐空心。现仅存三层,残高十余米。根据塔的形制,此塔当修建于辽代晚期。前卫歪塔座落于辽代来州境内。《辽史.地理志》载:“来州,归德军,下,节度,圣宗以女直五部岁饥来归,置州居之”。
  6、双塔沟塔。位于南票区沙锅屯乡双塔沟村村部西南2理处的大塔山山顶,塔基周长为11.5米,塔高11.2米,占地面积约11平方米,该塔为青砖砌筑,六角实心密檐式,七层,塔上佛像不存,上面有宝盖飞天,两侧方角柱上有砖雕斗拱,塔檐以上叠涩而成,其间有较短的塔身相连,塔顶已破损严重,塔座西部曾经被凿开,现在以被村民用水泥补上。根据该塔形制,断定该塔为辽塔。
  7、双塔沟小塔址。该塔址位于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双塔沟村村部西2里处的一座小塔山山顶上,塔址面积约9平方米,地表散落少量青砖和布纹残瓦。根据村民介绍,该塔原为双塔中的小塔,早年倒塌,现无人见过这座小塔的原貌。根据采集的标本分析,初步断定该塔址为辽代塔址。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8、黄土坎塔址。位于南票区黄土坎乡黄土坎村高家屯屯西150米处塔沟中部,现塔址处已辟为果园,第二次文物普查记载的塔基土堆已被严重破坏,不见遗迹。根据第二次文物普查档案,推测年代为辽代。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9、寺院沟塔基遗址。位于绥中县秋子沟乡时杖子村寺院沟屯东侧山坡上,遗址三面环山,南侧有一水沟。遗址面积100平方米。地表遗物有沟纹砖残断和布纹瓦残片,遗物数量较少,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记载此地遗物较为丰富,此地原为塔基,但现在塔基形制不可辨别。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10、白塔子遗址。位于建昌县玲珑塔镇白塔子村西5米平地上,遗址南北长10米,东西宽7米,占地面积70平方米,遗址尚存塔基,南北长10米,东西宽7米,高3米,在塔基上及附近有各种规格青砖、青砖块、灰色布纹瓦片,数量很多,还有青砂岩雕刻的石人2个,头已残缺。根据塔基上遗物和采集标本分析,该塔为辽代时期修建。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11、什大营子塔址。位于建昌县牤牛营子乡什大营子村北300米小山包上,呈正方形,边长20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塔址南隅有一个被人盗掘的大坑,直径1米,深0.8米,北隅有一个小坑,直径0.8米,深0.4米,在坑的断面上有文化层,厚0.5米,根据文化层内、地表遗物分析,该塔址为辽代修建。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12、后山塔址。位于建昌县汤神庙镇马营子村后山屯刘汉友后院,北高南低,东西10米,南北10米,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该塔址原来有2座石塔,全用石块雕刻组建,双塔已经倒塌,夷为平地,无任何痕象。但该塔的石雕构件尚存10余块。该塔址所在的后山屯,原名叫塔子沟。根据地表石雕构件分析,该塔为辽代修建。
  13、塔子沟塔址。位于葫芦岛市建昌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黑山屯西塔子沟古占文房西200米山脚下,在塔基处有一个园坑,直径2米,深2米,在坑壁上可见2米厚文化层。在文化层内和附近地表上有灰色布纹厚瓦片、灰色布纹瓦片、带兽齿陶质建筑构件、带云卷雕砖构件、雕砖磨砖构件,沟纹砖规格有39*23*7厘米,37*18*5.5厘米,遗物数量较多。根据地表遗物和采集标本分析,该塔为辽代修筑。
  14、土金塔塔址。位于葫芦岛市建昌县要路沟乡天命寺村土金塔屯西山顶上,塔址内长满柴草,塔址东西20米,南北20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塔址内有一个大坑,坑壁上可见文化层厚0.5-1米,在文化层内和地表上有灰色沟纹砖块,灰色布纹瓦片,泥质素面灰陶片,青砂、岩建筑构件,灰色陶质建筑构件。遗物数量较多。根据1980年第二次文物普查和地表遗物分析,该塔址为辽代。
  15、玲珑塔址。葫芦岛市建昌县玲珑塔镇政府玲珑塔村西湾子遗址北150米山坡上有辽代遗址。在皮匠沟屯南20米坡地上也有辽代遗址。在后杖子屯西30米坡地上也有辽代遗址。根据地名,分析,此地当有辽代塔址。
  16、大石塔屯遗址。位于兴城市郭家镇大石塔村大石塔屯西南台地上。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长60米,地表遗物不丰富,2003年这里曾抢救发掘一残破辽墓。据地表遗物特征分析,认为此遗址为辽代。根据地名和地面遗址,分析此外在辽代当有石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17、塔底下遗址。位于兴城市药王庙乡裴屯村塔底下屯西边的一级台地上。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长50米,地表遗物不丰富。文化层厚约0.7-1.0米。依据地表遗物分析为辽遗址。根据此地地名和辽代遗址分析,当有辽代塔。
  18、北塔地遗址。位于兴城市东辛庄镇东关站村的北塔地,现为村民耕地,地表暴露遗物较多,从标本的特征上分析,为典型辽代期器物特征,根据地名和遗址推断此地曾建有辽塔。
  19、白塔城址。位于兴城市白塔乡白塔村,东西长100米,南北长100米。据二普资料记载,当时现存西墙,西北角台。西墙长60米,高3.6米,基宽2米,西北角台长10米,下石上砖内夯土,夯土内夹杂辽沟纹砖。由于村民多年在城内建房,城址已大部分损毁,根据地名及遗址分析,此地在辽代当建有辽塔。塔的具体形制和体量以及建筑年代不详。
  20、大龙宫寺塔遗址。位于菊花岛乡东南唐王洞景区,东西长50米,南北宽21米,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现存柱础石14块,据史料记载,大龙宫寺始建于辽代,是辽代高僧觉华所建,八角井位于兴城市菊花岛乡唐王洞景区。井壁用规则的长方形条石砌成,平面呈八边形,每边长1米。井口处内直径2.4米,外直径2.9米,井深18米,井口至水面约6米。井底部砸在岩石上,略成瓮状,上砌八角形井壁,直到井口,辽代僧人凿此井。根据1972年在兴城白塔峪村出土的石碑记载,在觉华岛上,建有辽舍利塔。分析此塔当建于此处。
  21、白塔村遗址。位于兴城市白塔乡白塔村北台子山上。根据地名,推断当地有辽代塔。
  22、塔山村遗址。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乡塔山村东楼台。根据地名及遗址推断此地在辽代当建有辽塔。
  23、东塔山遗址。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新台门村东塔山南坡上。根据地名及遗址推断此地在辽代当建有辽塔。
  24、新台门砖塔遗址,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新台门村西塔山山顶,塔址已被毁,解放战争时被挖成园形工事,土坑周围散落有布纹瓦和沟纹砖等遗物。根据散落遗物特征分析,属于辽代塔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