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地圭介 平安:财政收入增加与居民收入提高如何平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9:35:48

财政收入增加与居民收入提高如何平衡

2011年12月13日 02: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郭一信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1年已接近尾声,今年呼声甚高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仍未出台。

“宜早不宜晚”,这是目前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共识。然而,尽管各方已经形成共识,但牵涉到众多分配格局的重新划分和多方利益的协调,改革进程显得步履维艰。据了解,相关改革方案经国务院会议讨论未获通过后,目前仍在多部门间讨论修改中。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目前只是一些零散的举措,还未形成整体性的大动作。

对此专家呼吁,收入分配改革涵盖领域众多,需要长远思路和总体设计,未来包括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以及发挥税收调节手段等,都是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见习记者 郭一信 ○编辑 王晓华

收入分配总体形势严峻

“十二五”规划中,对收入分配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而根据2011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情况来看,进展并不乐观。

根据统计,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7.8%,低于同期GDP增速9.4%。此外,2011年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也低于总体收入的增长水平。

实际上,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已连续数年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曾达12.2%,高于当年GDP增速11.4%的水平,而此后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影响,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双双放缓,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幅度更大,使当年收入增速首次低于同期GDP增速。

随后,GDP增速逐年恢复,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却仍旧持续走低,从2007年的12.2%一直下降到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的7.8%,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间的差距五年间不断扩大。而自去年以来,各类收入中劳动报酬收入的增速也一直低于总体收入增长水平。

居民收入增势持续疲软的同时,则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强势增长,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5%,前十一月财政收入已达97309亿元,全年财政收入有望首超万亿,同比增速将超24%。除了公共财政收入以外,包括其他的预算外收入、政府性基金、社保缴费等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已达到32%以上,比1998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

“政府收入猛增使政府部门储蓄快速增长,但居民储蓄倾向并没有显著上升,”清华大学财政与税收研究所所长白重恩表示,据其统计,国民储蓄率自2004年以后进入快速上升通道,随后5年间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储蓄提高超过20个百分点,政府部门储蓄占GDP比重5年间也提高了一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长时期存在的过度储蓄和消费不足的不平衡,使GDP的持续增长缺乏内在动力。白重恩对此表示,从居民身上找高储蓄的原因不切实际,政府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以致政府储蓄过多,才是造成储蓄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一减一增加大税收调控力度

“‘十二五’期间税收保持良好的增势毋庸置疑,”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教授行伟波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领域发展,税收制度改革也进入深水区,需要税收增长让渡较大的空间进行税制调整与优化,合理降低税收总量在总体社会收入中的比重,把更多资源留给民间创造力。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亦表示,未来要重点通过财税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专家认为,未来税收改革必须紧紧扣住“结构性减税”,重新构造我国税收制度体系。

2011年以来,围绕结构性减税进行的一系列税收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增值税的进一步转型和扩围,以及各地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提高等,除了提高企业留存收益以增加其资源投入自由度外,也在基础层面调整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公平问题。上海相关主管部门曾表示,增值税试点全部到位后部分现代服务行业的综合税率将大体降低一半,其中相关行业中的低利润企业将明显受益。

而此前财政部10月31日发布通知,提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各地可由原来3000元起征点提高到5000-20000元间。据了解,近期各地都已陆续按规定完成了起征点的上调,其中大部分省市地区都将起征点提高至此次修改的最高上限20000元,对于小型、微型企业减免税收将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地区因此而产生的税收减免效果将翻倍。

此外,今年完成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也进一步降低了个人税负。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介绍,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工薪收入纳税比例由此前的28%下降到7.7%,2011年个税收入将因此减少约1600亿元。

对于未来税制改革的整体思路,专家皆表示应进一步降低间接税税负,增加直接税比重。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岳希明表示,目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实际上对收入分配调节起到累退的效果,反而使消费比重大的低收入群体纳税比例高。

对此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一方面要继续推行结构性减税,包括推动增值税试点扩大,继续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扶持,以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减税等;另一方面在结构性增税上,专家指出继续发挥房产税的作用调节不动产财富也十分有必要。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的测算,目前贫富差距的1/3要归因于房价的上涨,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应坚持。贾康表示,现在重庆和上海高端的不动产都已明显出现了成交量下降,价格趋稳,这说明房产税正在发挥作用。 “十二五”期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扩大试点的覆盖面,主要一线城市都将先后跟进。

增加财政在民生上的支出

与在税收环节发挥收入调控作用同样重要的,则是在财政支出环节上增大民生投入,以提高居民收入。

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马珺表示,“十二五”期间是建立和保障民生、实现和谐税收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在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上,缩减政府行政管理和投资性支出,加大对民生建设的社会性投入,以及继续完善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的财政投入机制,通过加强对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投入,为弱势群体创造向上流动的条件。

我国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表明,2011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安排,已占中央财政支出总量的19.5%。而算上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广义民生支出和对地方改善民生的转移支付,民生支出合计目前已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

但专家指出,上述财政投入中仍有一大部分属于购买性支出,即校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提高居民福利收入的直接效用较小,“‘十一’五期间购买性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已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马珺表示,“‘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收缩购买性指出,扩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并使财政支出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倾斜。”

岳希明认为,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的受益群体是全体公民,对于居民间收入分配起到的调节作用并不大,而目前对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直接发挥效用的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仍不高,且瞄准程度也不强,未来应加强社保类财政支出。

此外,社会对于加强国企利润对社会回馈程度的呼声,也越来越大。2011年前十月中央企业已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655亿元,而根据年初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今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仅为844.39亿元,其中大部分将用回在国企自身上,用于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类的支出仅占100亿元不到。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对此提议,加大央企利润对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并进一步划分央企垄断利润,“央企因垄断国有资源而取得的高收入主要是通过不正常的过高价格产生的,通过划分出过高价格中的市场价格部分和垄断价格部分,将垄断利润归为国有以进入二次分配环节,可有效实现调控。”

加大初次分配转型力度

而除了再分配环节外,初次分配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所识。吴敬琏此前指出,过去几年中把分配改革的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而没能够从初次分配着手,堵塞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源头,这是造成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九五”到“十一五”期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了15.9%,其中劳动报酬占比、居民经营性留存占比和财产收入占比都有所下降,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影响最大,对整体下降的贡献接近60%。专家表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十二五”规划中着重提出提高劳动报酬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因为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

“特别是工业部门中劳动报酬收入占比,在过去十年间下降到原先的4/5,”白重恩表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有经济改制、技术改进、产业结构重组等,其中工业部门中的市场垄断增加也是造成工业部门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垄断力越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越低,未来应减少市场垄断,包括降低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等,对于提高工业部门劳动报酬占比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白重恩表示经济结构转型对于收入分配格局也有重大影响。据其测算,此前除了各国民经济部门中劳动报酬占比最高的农业部门外,过去十年间,工业和建筑业的劳动报酬占比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却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结构中原本劳动报酬占比较高的农业部门和劳动收入占比有所提高的第三产业,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劳动报酬占比近年来一直走低的工业部门,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不断提升。白重恩表示,上述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居民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对总体下降幅度的贡献程度甚至超过了60%。

对此专家建议,未来继续加大扶持第三产业力度有利于增加居民劳动收入,除了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调整相关税费和土地等要素价格外,继续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等,对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