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让青春更美丽作文:文学理论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0:32:46

文学理论笔记

 

文学观念与文学文本
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依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来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
文学整体:指文学理论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和各个时代的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
1、历史上对“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多种多样)
广义 孔子《论语·先进》 “文学”:古代的文献
     西方 1800年前 欧洲        :著作或书本知识
狭义的“文学”观念形成: 西方: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之后
狭义的“文学”观念的不同理解: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

*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看(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感物说、模仿说
感物说(中):文学是感受万物的表达。
大自然:刘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陆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社会:  钟嵘——强调现实生活的各种人生境况与社会矛盾所触发的感受
模仿说:“模仿”,最初指祭祀活动巫师表演的歌舞,后由祭典用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
        亚里士多德——《诗学》:
        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
        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模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具有各自的特点;
        不排斥想象和虚构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的观点在西方文学理论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镜子说

*实用说:出现很早,影响久远。
         “把艺术品主要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从事某事的工具,并常根据能否达到既定目的来判断其价值”(艾布拉姆斯)
         功能角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
“文以载道”——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毛诗序》:“正得失,动天地,……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教育目的)
西方 贺拉斯:道德教化功能,“寓教于乐”,强调“快感”“感人”对文学的重要性
     西方世界主要的审美态度——实用主义观点

*表现说:“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艾布拉姆斯)
中——“诗言志”、“诗缘情”(陆机):把情感视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
西——18世纪末浪漫主义兴起时产生。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西方表现说文学观的宣言),突出了个性、天才、想象的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

*客观说:“在原则上把艺术品从所有这些参照物中孤立出来看待,把它当做一个由各部分按其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自足体来分析,并根据作品存在方式的内在标准来评判它。”(艾布拉姆斯)
        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
        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的文学观

2、多种文学观念并存的原因
*文学观的形成受主体的知识背景和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的限制
*文学本身在构成上的复杂性和发展中的多样性
多种“文学”观念都越来越强调文学的特殊性,强调审美、想象、情感、形象、虚构以及语言等因素对文学的规定——即形成狭义的审美的文学观。

二、        审美与文学
*最初:人们从语言形式上理解文学的审美性
     魏晋时:文辞美是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一个基本标准
            曹丕:“奏议宜雅,书论宜理,诗赋欲丽”。
            萧统:“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西方 斯威夫特:把恰当的词放在恰当的位置。

历史上,将文学的审美特点归纳为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是中外文学理论界定文学审美属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尤其是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缺点:忽视了文学审美性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类的劳动具有合目的与合规律相统一的特点。
人类活动及其结果有双重的内容和意义:(P9)
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又以它的人文内涵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的对象;
人类社会实践改变了生存环境,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显示人的力量与才智的对象。

审美关系:社会实践使人与世界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即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关系”,这种关系为我们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感受和理解人生的意义,并从中获得与物质享受全然不同的精神上的喜悦和快慰提供了可能。这种关系即美学上的审美关系。由此获得的感受和认识,称为美感或审美意识。
美,最根本意义上讲,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P10)

?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写丑的东西,而取决于能否从审美关系上去认识和表现这种对象。(05年论述题)

*文学是“人学”。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的文学在把握人生和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08年论述题)
含义:1、文学的审美性而言的,即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蕴,表现人的价值的特点。
      2、就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特点及表现领域来说,从审美关系上理解和表现人与人生,使文学展现了一个唯有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世界,文学对人的表现的思考因此有了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和领域。

文学对人生的把握,对人生意蕴的追寻和感悟,是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感受人生的现实。
生活现实的蕴涵丰富而杂多——不具有明确性、纯粹性——非理性、非逻辑——审美方式(感性、直观)

三、虚构与艺术真实
*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的属性。

*马克思:精神生产的意识形态的一般性质和特点
1、        是“摆脱”世界用想象去虚构一种“现实”。
2、        是理想和愿望的表现,源于人的精神追求。
关注文学的理想性,关注隐藏于文学活动中的精神追求。
    
*文学由幻想和理想构成,是对现实人生的展现,也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理想的展现。如:弗洛伊德对“白日梦”的阐述(P15)
文学要超越现实,表现理想,根本上源于文学的审美性。如巴赫金:“孤立”“隔离”(虚构)——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
文学的幻想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文学的虚构性、审美性的联系:
1、        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
2、        审美关系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沉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

*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
相当真实地描绘生活中,显示主体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主体的个性和情感。
文学(艺术创造)实质上是用生活材料来表达艺术家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文艺是因为有了主体精神才拥有了生命的活力。

*怎样理解和判断文学的真实性
1、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现实。
中:“神似”
西:个别之中显示一般
3、        判断:三个不同的测度
A反映的测度: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
B表现的测度: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
C心理的测度: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
*艺术真实不完全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还和审美活动及接受心理有关。艺术真实是其构成的三要素(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造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的统一。文学的真实性是检测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第二节 文学的形象性
一、        文学形象的含义:P22
*中:古文论——
     “言不尽意”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道的复杂)
《周易?系辞》:“立象以尽意”。
西: 苏珊?朗格:概念化的语言符号无法表现主观的心理世界

*传播学:形象——具有语言符号所没有的功能
                只暗示或喻示某种意义
                模糊、宽泛、含蓄(较之概念语言)
                与文学形象的不同——不是一种凭借感官就可以直接把握的实体或实像,而是语言激发想象的结果。
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意象”(描述存在,隐喻存在,来自语言的表现。)
                 “形象”(强调图象意义,诉诸于视觉想象的物象。)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义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

二、        语象、形象、意象
*语象:主要指对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
比喻——“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维姆萨特P26
         好的比喻是喻体和喻旨的并列对照而产生新的意义。

*通感:一种心理语言现象。(06年论述)
      语言唤起的想象与联想,由此形成丰富感受超出某种感官的感觉范围,出现“感觉挪移”的现象,形成五官感觉彼此打通的“通感”。
      汉字本身的象形特点,也能造成一种视觉化的效果。

*具体可感性为一切艺术形象所共有,但不同种类的艺术却因媒介的差异而使这种可感性有了区别,形成各种艺术形象独具的特点:
1、文学形象在表现形态上有自己的和语言性质密切相关的特点
2、表现形态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形象的包容性和表现性

*形象:抽象型的形象;
       是语言的描绘使人联想到某种物象(特点);
       接近生活形象,是叙事文学最为常见的一种形象类型;
       目的在于通过摹写引发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想象,给读者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意象: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
       作家主观之“意”,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意象型形象的主要构成因素;“象”,是为表现内在的思想感情而创造的。象因意生,象的存在时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
中:重视“意”的显现与客观景物之间的关系。
西:把“意象”理解为一种主观经验的直接显现。
意象的主要表现对象:思想感情和内在精神
意象的特点:化虚为实,以实显虚
            刘勰:“神用象通”“拟容取心”
            王夫之:情景说P30

*意境:与意象有关又高于意象的诗学范畴
       王昌龄《诗格》
老子关于“無”的阐释——“意境”的理解
佛教思想——“境界”
意境的三重结构:1 由意象构成,特点为情景交融
                2 境生象外,特点为虚实相生
                3 韵外之致,特点为鲜明生动,深邃,形而上

三、        文学形象的特点
*间接性 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能间接地被感知
        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基础
        为文学形象的创造与接受留下广阔空间
*心象性 文学形象实质上以意象或心象的形态存在的
        使文学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转化为使人能够感知的审美对象。
        说明文学形象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概括性 包含远远大于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
        使文学摆脱了如何处理个别、具体、感性和普遍、概括、理性之间的关系矛盾、困境
        是艺术概括的结果,是通过对富有特征性的具体事物的表现来显示某种普遍意义的

*符号性 视文学形象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意义
        强调文学形象的符号就是强调对文学形象蕴意的理解
中:艺术形象=作家表达审美意识的物质承担者、载体、化身
西:罗兰巴特—符号学理论P37

第三节        语言的艺术
一、        文学和语言
*艺术的分类
根据:变现媒介的不同
四类: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文学属于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塑造形象的媒介
*语言 从发生学上,是人类出于交流需要才创造出来的一套符号系统,目的在于将其作为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复杂性(与人类关系):a对个体而言,语言具有先在性,语言先于个人而存在;b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c是前人经验和心理的储蓄P39
      语言成了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一种中介,语言并非只是一种工具,它还影响人的经验,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语言与文学:
传统文论——修辞学层面上讨论,“语言工具论”范畴
当代文论——“文学文本”范畴

*语言先于个体存在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体现:P41
A结构
B话语
C互文性
如:中国古典诗歌“俯视/仰视”结构

二、        审美和言意矛盾
*语言本身固有的文化内涵,有可能遮蔽个性思想感情的酝酿和表达,于是产生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

类型:一、“文不逮意”,“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表达之间的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
      二、语言本身携带的意义太多、太复杂,显得不够单纯、透明,遮蔽甚至歪曲了“意”的表达,“语言的遮蔽性”。
      三、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

*文学的语言活动必须克服两种困难:
A、来自文学传达过程中言意矛盾
?讲究语言修辞,对日常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强化文学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B、由更深刻更内在的言意矛盾造成,发生于感受和思想生成的过程——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涵,以语言本身固有的结构和逻辑,影响、规范和限制个人意识的发生
?面对现实,投入生活,坚守、执着于个体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和感受

*文学语言层的美学功能(05年论述题)
三、语言艺术的特点
*文学的基本特征:以语言为媒介把握现实生活,表现文体的思想感情。
*语言是一套抽象的符号系统,人们用语言描述某个对象,实际上是把具体的对象符号化、抽象化、概括化。
*文学以语言表现唤起表象、情感、想象的方式作用于读者,直接与接受者发生关系的是语义和语音;读者依赖想象进入文学世界。

特点:A、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具有审美把握人生的巨大的容量
B、能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变现人的心理活动
       1 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形象符号传情达意,使难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情绪、感受获得一种具象化的变现
       2 利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一特点,展示思维活动,特别是对其过程,传达只能用语言才能准确表达的思想

后记:未完待续,工作很忙!

       C、其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

第二章 文学文本与文学种类
一、文学文本的含义和结构
*作品:传统文学理论,是某个作家创作活动的产物,它从属于某个主体,作品不能脱离作家而独立存在。
文本:“本文”,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是一个符号或符号系统,是按照一定的代码规则形成的一个自足的有机结构。

文本与作品的区别:“文本”概念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了“作品”的独立性
作品-作家个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形成作品蕴意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来源。
文本-强调的是语言结构对文本意义的规定和“文本”作为符号系统的开放性。

*文学文本是一个符号体系,也指向或蕴涵着某种意蕴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层次
1 语言层
包括语音和语义两部分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可以不和具体意义相匹配而存在于文本中,造成独特语音效果
-韦勒克强调“谐音、节奏和格律”

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语言通过“能指”即自身的特点,给读者以审美的感受(尤其是诗歌)

文学文本在语义层面有和非文学文本不同的特点:
文学文本:语义表达基于内涵的丰富性,信息的综合化合体验个性化的要求,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段,有意违反已有的语言成规。
         具有多意朦胧、含蓄蕴藉的特性
         语境的建立以与日常语境相脱离为前提
非文学文本:追求明确而单一的效果

2 现象层
文学文本语言符号所指是一个文学形象体系,由此构成文学文本的形象层。(非文学文本-抽象的概念)
体现:抒情类文学文本-连贯流动的情感对应物
      叙事类文学文本-行动的人物、发展的情节、变换的环境
特色:抒情类-以实出虚、以有寓无,在虚实相生中塑造朦胧又完整的文学形象。
      叙事类-其形象层的形象体系同样是虚构和想象的产物

3 意蕴层:文学文本的“蕴涵意指”
          文学文本的灵魂所在(其价值最终取决于它所蕴涵和显示的审美意味)
          文学文本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它是否丰富、深厚,直接影响文本的审美价值
与现象层的关系:融合统一
              特点-多意、含蓄(只可意会)

二、文学文本的体裁分类
辨识与文学文本结构形成相关因素的差异,是理论区分文学种类和文学体裁的主要根据。
体裁:文本的明显可辨的种类特征
*体裁文类理论的意义:(文本体裁分类受重视,是文学发展相对成熟,文学观念趋向自觉,文学理论逐渐完善的标志)
1 具体文本与总体文学的中介
具体的文学文本都是个性化的,个体化文本只是获得稳定的,非个性化的形式即取得某种体裁后,才能形成特定的意义。
体裁分类理论的批评阐释与文学整体的理论框架之间建立了联系,其理论成为具体文本、总体文学之外的第三种研究成果的结晶。
2 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的纽带
作者-必须学会以体裁的眼光观察现实
读者-体裁似乎赋予读者一个确定的角色,用一套程序来引导读者的阅读
体裁为作者提供了一套“文学语法”,从而规范着创作过程和结果,读者也必须具有理解这一套语法的“文学能力”,才能完成体裁样式所规定的阅读任务。
3 文学传统和个人写作的桥梁
体裁理论,实际上把当前的文本与历史形成的文学规范相对照和联系,通过成规和惯例来把握文本的特点。
体裁理论能够反映个人创作于文学传统的内在联系
P62卡勒-“创作一首诗或一部小说的活动本身就意味着介入某种文学传统,或者至少与某种诗歌和小说观念有关”。

*中国二分法:韵文和散文-基于语言形式因素;
外国二分法:史诗和戏剧-亚里士多德《诗学》
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四分法:弗莱-戏剧、叙事诗、抒情诗、小说(表现形式)
        中国-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第二节 诗歌
一、诗歌与抒情
*诗歌: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
诗: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本
主要特点-抒情性、韵律性、想象性(西方曾更注重其叙事性)

*抒情性表现:首先,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情感生活成为诗歌特有的内容。以人的内心情感的流动和变化为线索展开。
其感情,凝聚了诗人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解,有强烈的感染力。
抒情不等于毫无节制的感情宣泄,而是提炼、升华诗人自己的情感为普遍的审美意义。
*想象性:情感的运动为想象和幻想的活跃提供了内在动力
         唯有丰富的想象才能成为情感的表现找到外化的形象

二、诗的语言和结构
*“诗是语言的精粹”(朱自清)
诗的语言:凝练而富于变现力,具有节奏和韵律
         对日常生活语言的“背离”a扭曲、变形语言
                                 b“破坏”规范句法
*节奏:诗人情感支配下,由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以及音节的停顿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
       是传达情感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本身就是情绪、情感的构成部分。
       体现在句子内部,也体现在句与句、节与节之间的联系和结构上。
*韵律、格律:在字数、节奏、押韵、音调等方面的某些固定要求。
*语言与形式关系研究
西方形式主义-强调、关注
黑格尔:“……一种着意安排的艺术就会损害真正的诗的效果”
对日常语言的“背离”与“回归”的矛盾P69

*结构:表层结构-分行、分节排列
       深层结构-跳跃式

三、诗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那种蕴涵着特点意念,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意”指意念、意蕴。“象”指经过意念、意蕴点染的物象。“意象”,即表意之象。
特点-是一种为表达某种意蕴而创造的形象。
西方:偏向于主观印象在意象构成中的作用
      T?艾略特P70-“客观对应物”-由意生象
意象的创造与运用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和文学惯例的影响,还受已存在的诗歌意象体系的制约,甚至和人类共通的心理有关。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应具有鲜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王国维-意境论集大成者)
A在构形和表意两个环节上,表意居于主导地位。
  表意一般还具有超越性、哲理性的特点——
超越性:指意境所包含的意蕴不但超越了具体物象而且多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可再三玩味体验的空间。
哲理性:其包含的意蕴往往已不是或不仅仅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评价,而是对整个社会、人生、宇宙、历史的一种哲理性感受和领悟。
B其绘形受主体意识的投射、点染;还有虚化、集合性的特点
虚化:P71
集合性:

第三节 散文
“边缘文体”
一、散文与感受的抒发
散文的产生始于文字记事
*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根本区别并不是在于是否讲究语言形式之“美”,是否讲究修辞技巧;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人生审美感受或感悟的抒发,而非文学则不以这种审美表现为目的。
文学散文是一种以抒发对人生审美感受为内容的文学体裁。

*散文把感受的抒发作为基本内容和行文脉络P74
散文不仅在内容上要求真实、直接、自然地表达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和体悟,更揭示其产生的过程和缘由。取材广泛、丰富,几乎没有对象上的限制。表现方式、手法,兼用叙述、描写、抒情,没有惯例、成规。限制仅在于必须融进作者自己对生活对象的真实感受和体悟,反对虚构。传达审美感受往往直接,保持原生形态,自然亲切。

*抒情性散文:较多情感成分,注意意象和意境的营造。(散文诗)
记叙性散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分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
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在叙事或描写的语境中,融合较多的抒情成分,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历史的审美感受和体悟。

*杂文、小品、随笔P76

二、自然和自由的形式
*与诗歌比较P76 结构方面
*以主体内心情感和思绪流动起伏为线索,具有心理结构或情绪结构的特点。没有一定的模式或成规,具有灵活性。

*语言
质朴自然,随性而谈,娓娓动听;有相当高的精炼和想象性的要求;风格整体上要求自然和放松;重视修辞方式和语言技巧(格律)。

*为作者个性张扬提供广阔的空间。

第四节 小说
一、小说与叙事
*中-小说源:《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亦远矣”
           汉-一文体,“丛残小语”(桓谭) 雏形
           唐-独立的文体
西-新奇的故事 novel——roman,中世纪,传奇故事——fiction,谎言和杜撰虚构之辞

小说的本质特征:叙事性、虚构性

*叙事:即讲故事,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用话语讲述一系列事件的过程。
叙事原则:接续与转换
叙事顺序:叙事需要按照一定的秩序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和关系。
叙事的特征:1 展示连续发展的,趋向于一个充实和圆满结局的系列事件,这些事件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顺序排列起来的。
            2 “逆向的因果关系”,“反向语言”。
从叙事层面看,小说具有运用叙事话语相对完整地客观展示普通人生的特征,从而使小说明显地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叙事是小说的本质特征之一。

*虚构
不等于虚假,在文学艺术中,虚构处于真实与虚假之间,
1 一种叙述因为它是虚构的而具有了文学性。文学叙述赖以存在的条件是,叙述者或叙述手段的存在,以及所叙述事件的不存在。
2 真实生活构成了小说家和读者的经验世界,而小说的虚构则是在经验世界上的改造和变形,或者说是被作家心灵折射之后的结果。

强调小说的虚构性,主要目的不在于显示它与真实的界限,而在于说明小说叙事的可能性和自由性,展现小说对于可能世界的构建与描绘,虚构是小说叙事又一本质特征。

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二、故事和人物
故事构成小说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是现代小说形成之前的一种叙事形态。
小说对故事的叙述实际上是通过情节展开的。

*情节与故事的不同P83(09年论述题)
故事突出的是事件本身,所以故事的吸引力及蕴意取决于事件本身。
情节是对事件所以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的描述。

情节叙述的特点P83

*传统小说理论:强调人物、情节、环境三个基本要素,三者关系,构成其主要内容。
人物塑造离不开情节,情节的展开也不能没有人物。
(现代小说理论看法不同)P84

*情节上:功能性人物观-体现其在情节中的作用
         心理性人物观-是独立存在的意义

*人物分类:
A共时层面:a福斯特-扁型人物、圆型人物
            b韦勒克-静态型的、动态型或发展型的
B历时层面:a博尔赫斯——史诗-英雄-人类典型
                         小说-    -人物的毁灭、角色的堕落
            b中国传统小说人物形象发展过程:魔化-凡化-变形化

三、叙事理论
*现代叙事理论讨论重点:小说的叙事方式上
                       叙事作品是如何说的——叙事作品的组织形式和表现方式
主要研究课题:主人公、叙述者、叙事方式、叙述行为
*研究涉及三层面:
(一)故事层面
     故事层面上,叙事理论的关注焦点是在小说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
语言学:A表层结构:指这些句子本身的组织形式
        B深层结构:是隐含于句子内部的更为简单和抽象的规则公式
叙事学深层结构-从文本中抽象出来的一系列被叙述的事件及其参与者,体现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倾向,小说人物的角色地位及人物与行动之间的内在语义关系等。
叙事学表层故事-体现了从有限数量的基本结构中生成故事的无限变体,体现了叙事者按照一定的时序原则和因果原则对故事的支配。

(二)叙事层面
叙事层面关注的是叙述者及其叙事行为的问题

叙事层面上的文学分类:
A有叙事人但无故事——抒情诗
B有场面和故事,无叙述人——戏剧
C有故事又有叙述人——叙事文学

叙事学理论有研究的一个要点:叙述人与作者的关系
小说中的叙事人并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造的一个特殊角色
强调叙事人和作者的区别,意味着叙述者和他的叙述行为实际上是构成叙事内容的一种成分,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叙事者的分类:P87
“热奈特”等人分:“超故事”叙述者-处于所叙述故事的“上面”
                 “内故事”叙述者-为“超故事”叙述者所讲故事中的一人物,他又讲了一故事
                 “异故事”叙述者-不参与故事,不再故事中出现
                 “同故事”叙述者-参与故事,在故事中出现
“全知”特质的叙述者——最常见(鲁迅《药》)

(三)文本层面
主要讨论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距离等问题。

叙事时间:文本时间-故事时间
          两者关系的处理-叙述技巧在叙事虚构作品中,时间为故事和文本之间的年月次序的关系。
热奈尔:A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B进速  (加速、减速)
        C频率   (事件在叙述中发生的次数和重复次数)

叙事视角/距离——小说语言处理方面
叙事距离:在叙述文本中体现为所提供的细节的数量和精确程度,细节多、精确则叙事者与读者离场景近,否则,则远。
叙事视角:又称“透视”“聚焦”
         关注“谁在看”“谁在讲”的问题
         可分A外部视角 外部叙述者聚焦结果 B内部视角 故事中人物的角度
*巴赫金 复调小说理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09年
        强调小说人物自身意识的独立性,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 “杂语”“多声部”
*米兰?昆德拉 复调性——结构层面上
        小说中有关章节对同时展开的多条故事线索的结构性处理

*里蒙-凯南 文本内部的复调
           文本外部的复调

*文本的互文性(09年名词解释):文本外部或文本之间的多声部复调结果
       指一个文本之内引用、融入、指涉其他文本

第五节 剧本
特殊性:是戏剧性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演出而写,服从于戏剧艺术的整体特征
一、戏剧艺术与剧本
*戏剧:狭义-drama 话剧
       广义-包括传统舞台演出形式,戏曲歌舞伎
       是以演员扮演剧中人物,通过动作和对话等方式塑造的舞台形象作为审美观照对象的表演艺术,是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

剧本:为戏剧提供文学底本及舞台演出记录,也称“台本”,具有过渡性、中介性。

*戏剧-处理演出时空和剧情时空的关系
西-写实的方法、“三一律”
   闭幕、暗转换场等方式
   写实布景
   动作在固定的空间和延续的时间中发展
   尽可能与日常生活接近
中-虚拟性 写意性
   语言和动作结合交代与体现时空变化
   借助简单道具
   动作、语言与日常生活有一定差异
   有特定意味的表演程式

*剧本需充分考虑舞台表演方面的特点,同时考虑观众的接受条件和习惯。
首先,剧本在篇幅上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和小说、报告文学相比,要求人物、事件及场景相对集中,使观众在有限的时空里对作品内容留下较清晰深刻的印象。
再次,剧作家必须充分注意戏剧的艺术特点,包括各种不同的戏剧样式的特点。
注意观看演出的观众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

二、戏剧结构、冲突和情境
*戏剧结构-讲求集中性
“三一律”:规定剧中的情节、地点、时间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内完成。

集中性要求:A幕(闭幕)、场(暗转)的划分
B把许多应交代的时间,人物推到幕后,通过人物叙述来表现。

*戏剧冲突: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表现,也是戏剧、剧本的基本特征之一。
强调戏剧冲突,是为了适应戏剧舞台演出的需要。
戏剧冲突具有集中性、激烈性、必然性
必然性,即形成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在于矛盾双方内在的对立和冲突
内在对立-人物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对立,而不是与之无关的偶然事件
意志冲突-矛盾冲突的性质具有内在的、必然的特点

*戏剧情境(07年):是指孕育和表现戏剧冲突的情节和境况;
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时间的具体情况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包含了戏剧情节构成的诸多因素、环境条件、人物关系……

*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戏剧:
(一)悲剧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主人公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不屈从与环境的压迫,而进行的抗争和奋斗。
(二)喜剧 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
阿里斯托芬 四种A以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物为对象的讽刺和幽默喜剧
                B表现社会生活的肯定**物的抒情喜剧
                C把人生最深层苦难扭曲为笑的荒诞喜剧
                D通过逗乐的举动和夸张戏谑来引人发笑的闹剧
(三)正剧 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的戏剧样式
十八世纪,狄德罗、莱辛倡导,博马舍正名
矛盾冲突总是以先进战胜落后、正义战胜邪恶获得解决,以正面人物战胜反面人物获得胜利而告终。

三、戏剧语言
*戏剧的叙事具有抒情性
*人物语言在戏剧文学中的重要性
戏剧的叙事主要依靠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在戏剧抒情和叙事中承担多项任务,展开剧情、推进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与台下的观众形成交流。

*有动作性、个性化的特点,富于潜台词
个性化: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气质、职业、经历、性格和所处的特定情境
动作性:人物语言不仅让观众听,更要让观众能够看,能够影响其他人物、人物关系,使矛盾冲突发生变化。
潜台词(01、08年):指有些话戏剧人物没有说出,但观众可依据剧情,意会到话中有话,另有所指,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没有直说,给观众留下意会、回味、想象的余地。
——为了表现戏剧冲突。
*要求尽可能通俗易懂、明朗动听
*不能封闭于剧情之中,仅限于剧中人物的交流,还应包括和观众交流、对话的成分。
06年论述题 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
02年       荒诞派戏剧特征

第三章 文学的形态类型
第一节 文学思潮、流派和形态类型
文学的形态类型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而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流派活动对文学类型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文学思潮与流派
*文学思潮:(07年)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特点:以张扬某种文学观念为标志,探索和建构与时代变迁相适应的审美范式是其显著特点。

*文学运动:指称思潮现象,强调“思潮”对于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文学活动的影响的广泛性和持久性。
形成:A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一种思想所倡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主张,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进程和创作时间的深化才逐渐清晰起来的。
      B文学活动本身的矛盾冲动是促成思潮发生的内部原因,也是探讨思潮形成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文学思潮形成的内部原因:是指思潮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在文学活动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的变化,与之相应的文学规范和创作准则的提出,……

*文学流派:(06年99年)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了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流派形成的基础和标志,相近的文学见解,共同的艺术追求,特有的群体风格特色。

*流派与思潮的关系:P103
联系:常常同时出现,几乎形影相随
     表现为一种文学思潮促成了某个流派甚至多个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或表现为某个文学流派以其广泛、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某种文学思潮的产生。
区别:思潮的特点体现在对某种文学观念的倡导上,思潮以文学思想的更迭体现了文学活动对社会变革的回应。
     流派则是创作活动的产物,致力于创作实践和通过创作成果显示群体特色是这种文学活动的特点。

形成:(一)从文学的生存环境看,某些社会历史条件对流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矛盾尖锐复杂、思想文化解放——促进作用)
     (二)与文学生活直接有关的因素构成了流派形成的内部原因
      A从文学本身来讲,体现了成规延续的师承关系被许多学者视为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
      B(地域文化因素的作用)思想倾向相近,有共同关心的文学和社会问题,在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有共同语言,一致认同和遵循某种创作准则,才促成流派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原因。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出现时文学走向自觉,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

二、文学形态类型的风格特征
*目前,不少学者承认的文学创作类型分法:浪漫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分类涉及-A文体种类的划分
             B风格类型的划分

文学形态类型的形成实质与文学观念有关:
表现形态是某种文学观念在艺术创作中具体体现
表现形态是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外在体现。

竹内敏雄-体现作家精神特质的艺术风格为区分文学形态类型的根据

*艾布拉姆斯 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
1 将文学比喻成“镜子”,用镜子的反映来说明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所以作者关注艺术形象与现实的相似程度,追求艺术创造的真实感,形成表现形态上的写实风格;
2 把文学说成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强调文学是诗人的情感、幻想和理想追求的表现,文学被解释成心灵的表现,是主体情感的自然流溢。

*文学形态类型形成后,成为规范创作和接受的一种因素。
*文学形态类型形成中,思潮和流派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
04年论述题 现实主义具有哪些特点?是否具有“细节的科学的特点”
*现实主义的三种意义:
A指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是一个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概念,指发生在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思潮、运动或流派,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历史过程。
B指一种审美理想或文学精神,根本特点在于它尤为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包括了一切严肃对待现实人生的文学。(98年 与浪漫主义的不同)
C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构艺术世界,把文学视为现实生活的再现。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写实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的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它的“写实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客观性”

A真实性:要求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的特点是“写实性”的标志,也是其基本内涵。
a注重艺术表现的具体、细致、精确,如重写实白描和细节刻画
b其写实性以艺术概括为基础,以求表现更广泛的人生内容,揭示隐藏于琐碎生活现象之中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B客观性:主体创作态度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表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规定。
要求作家必须忠于现实生活,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生活,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去表现生活。
是对“总体性”即社会整体而言的,而非只是记录生活现象,丝毫无介入。
让人洞悉人生的艺术魅力,具有了近乎历史文献的价值。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二、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
*19世纪前期,开始在欧洲形成
1826年出现“现实主义”专用的文学理论术语
1842年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严格摹写现实”……创作主张已涉及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
1855年法国画家库贝贝其画展的展览目录前言——“现实主义宣言”,强调面对现实
1857年《现实主义》一书出版  论文集
1857年《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遭审判
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后期影响最大的文艺思潮

*柏拉图-模仿说-模仿的是“感觉世界”-失去再现真实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诗学》-模仿说-对外在世界的复制或再造-一直在西方传统文学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

*重要性
对叙事文学的研究:体现在与人物形象创造有关的典型理论上。

*“典型”概念
(一)典型:指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二)典型问题的论述(06年 阐述15分)
1 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2 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
典型人物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从而成为人们关照生活理解人生和洞悉人性的社会蕴涵的对象。

(06年)典型人物身上所显示的人生或人性的普遍性,是人的社会性,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影响。

从环境的典型性上理解人物的典型性:
一方面强调了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和促使他们行动的原因
另一方面,又通过环境的典型性,揭示了影响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社会环境的丰富内涵。

3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典型的独创性在于他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对象中发现奥妙,并以这种发现和敞开提升了读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感受和理解。

典型形象的永久魅力,就在于以审美的形态显示了人生和人性的社会价值。
*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是通过典型化的途径来实现的。
典型化: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自然主义 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兴起
          是对批判显示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理论的形成深受实证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遗传学的影响。

(05年)自然主义就是以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

自然主义文学只表现生活现象是“怎样”的而不去追问“为什么”的原因,其基本出发点是追求“绝对的真实”。作家如左拉。

第三节 浪漫主义文学
表现理想和幻想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浪漫主义文学与表现
*“表现”为浪漫主义文学形态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对“表现”的张扬是反对新古典主义的产物
是资产阶级反对王权和贵族的民主运动、民族觉醒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抒情性”和“个性化”的方面
(一)抒情性
根源于它的“表现论”的文学观P124

把表现性视为浪漫主义的一种质的规定,还在于表现和抒情促使浪漫主义形成了其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特点。
(对情感的表现让浪漫主义诗歌拥有了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感受方式)
(二)个性化
浪漫主义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个人理想和幻想的表现。根据作品和它所反映的世界关系来判断文学的价值的。

浪漫主义把个性主体视为文学的灵魂所在。
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境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建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个人的愿望。
强调个性表现使浪漫主义文学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表现性”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使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和艺术表现的方式上,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推动了重情感分析和个性研究的批评模式)

题材:神话传说,奇异故事,异国风情
     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民间文学的资源(传说民歌、民谣)

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大胆的夸张,奇异的想象,强烈的情感,华丽的语言,浓郁的色彩……

*浪漫主义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形成影响:柏拉图-灵感说、迷狂说
           朗吉弩斯-天才论

浪漫主义文论是西方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一次蜕变,从模仿论的文学观向表现论的文学观的一次蜕变。

*从范式的转换的角度看,浪漫主义文论对想象、自然和诗歌艺术的阐释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想象
浪漫主义之前,以文学创造的机械论为基础
浪漫主义强调想象的创造性

浪漫主义文论对想象的研究:A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这种文学类型的标志性特征
                         B促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的确立
2自然
*浪漫主义文论所说的“自然”的第一含义:把自然视为人的本性
浪漫主义文论要求文学表现真情实感

“原始主义”:推崇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认为只有在那个时代才有语言和人性的纯朴

*浪漫主义文论所说的“自然”的第二含义:相对于“社会”来说,浪漫主义文学一方面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题材,另一方面,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表现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

*“自然”,在浪漫主义文学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神秘感——神话、宗教的意象

*浪漫主义对想象自然和诗歌艺术的理论阐释是相互关联的 如韦勒克的话P129
浪漫主义自然观——象征、神话——洞察实在——相信人类心灵的创造力的认识论——有生命的自然界、真正的象征主义


第四节 现代主义文学(09年名词解释 08年论述)
*产生于19世纪末,衰落于20世纪中叶
包括了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论小说和超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
表现动荡不安的20世纪的西方社会思想、心理、生活
显著特点:对传统的颠覆

一、现代主义文学与象征
*作为文学类型的现代主义在表现形态上具有“象征”特点,是从总体特征上说的。

象征最主要特点:它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的
现代主义文学所说的“象征”不仅是一种表现技巧或表现手段

*导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生的两个重要原因:
传统理念和信仰的丧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迷惘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哲学和思想基础

基本内容:表现有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全面异化产生的精神创伤、表态心理、绝望情绪和虚无思想
示意符号和表现形态——象征(不仅是一种表现技巧或表现手段)

现代主义所塑造的形象:A往往带有某种象征意味,不仅是形象本身,而且还是一个符号,含有大于其本身的意义和内容
                      B要求读者更关注其暗示、隐含或象征的意味

二、文学传统的颠覆
现代主义文学以形象、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与变异,显示了现代主义对传统的颠覆

主要体现:
1在内容上的“向内性”
包含两层意思:a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观性,即现代主义在整体表现上的主观化;b指现代主义把自己的表现对象转向人的心理生活、思想生活、及至潜意识心理和非理性世界

现代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生活,特别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更能够揭示人性和人生的意义。

2在表现上的“隐喻性”
指现代主义文学常常用间接的、暗示的、象征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艺术形象
使形象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其蕴意隐含于象征符号中

作品和形象所蕴涵的意义,往往不是其直接呈现的意义,不是其本身具有的意义,而是一种引申的、隐含的或象征的意义。

3形象的“符号化”
也可理解为形象的象征性,指现代主义文学形象一般都有符号特点,都有某种象征意味和一定的抽象性。
读者不能按照想象直接呈现的内容来理解形象,而要把形象视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感悟其隐含的内容。

对文学主题的把握、理解和拓展上,涉及“异化”的主题
对异化的反思、揭示和批判,是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的集中表现。
A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极端冷漠、残酷、自我中心成为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准则
B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人对于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的反对,表现了个人全面反对社会的倾向
C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理性与本能的对立,感官与精神的对立,以及由此形成的双重及至多重人格。
“寻找自我,追问'我是谁’,表现人性的失落,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现实人格分裂等等”——表现的题材和主题
D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常以现代都市生活与自然的对立,以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以技术、物质对人类的压抑甚至控制这类题材来表现

*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和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反映了由此造成的社会和精神危机,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但,它所表现的对人类社会和前途的彻底失望,确实一种消极的情绪。

*艺术特征:(08年+及其艺术成因)
表现方式和手段上有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
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极大膨胀了文学的主观成分
内容和形式关系上,倾向于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

A重主观表现;
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
——晦涩难懂 –变现、变异+主观
B重艺术想象;
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相当大的主观性-离奇、乖巧、跳跃性
C重形式创新
语言形式上,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式、排列方式,来暗示人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

 

第四章 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关注创作问题的原因:
1创作构成了文学活动的起点,了解创作对理解文本有重要的意义
2创作过程体现了审美创造活动的一些列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文学的性质和特征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作家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家,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
个性主体的存在时决定文学创作是否具有独创性的基础和前提

文学创作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作家表现他对人生感悟而力求超越种种既定文学规范的过程

一、文学创作与个人体验(文学创作两个基本要素:作家、人生体验)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一种审视、感悟和反省。

*西方文论-柏拉图——诗灵神授说,人们对于艺术创造的神秘感;人们对艺术创造神秘性的探索和猜测。
          康德——创作天才论,强调主体创作特殊才能,否定生活经验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刘勰——感物说,强调自然物色是作家生活经验中的最基本元素,强调创作活动的“感物”特点,突出诗人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把外物世界视为激发创作必不可少的审美对象。

*高尔基:我之所以想说是为了“释去重负”
钱钟书: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04年名词解释),《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的人生体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

文学创作的历史告诉我们,创伤性生活经验似乎较之欢愉性生活经验有着更高的审美价值,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创作是主体与生活的结合、融合,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对象化”特点。
文学创作的对象化是指作家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体验中的对象。生活不仅仅是认识对象,更因为作家的感同身受,因为作家切身经验的体认,而成为主体化、情感化和个性化的对象。

从创作缘起于作家和生活对象的遇合关系上讲,生活经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激发创作激情的缘由,而且也是制约和规范作家创作的因素。

二、文学创作与文化传统
文学创作不仅与作家及其人生经验有关,而且还收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学惯例的影响。

本土文化和文学的传统和惯例
外来文学和文化带来的种种规范和模式

*文学经典对后世有影响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无形之中影响甚至决定后人的创作

*历史传统的影响
艾略特——P149“他(诗人)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不朽的地方”
         诗是非个人化的,强调形式、技巧因素(与传统、惯例有关)
布鲁姆——强调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生命和发展维系于不断地创新,维系于对传统的不断超越
          “创造性的误读”“戏谑性模仿”(超越的方法)

*文学运动、思潮的影响
中国文论——“复古”倾向/思潮
        刘熙载:“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

*母题与原型(影响因素)
(一)母题:(04年)指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
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份、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扥,中国文学中的幻化、离魂、闺怨、复仇等

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与叙事类型化特征相关的最小单元和成分

母题以它的构成显示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化、浸渗和凝聚

“垂死化生”(中古神话)“殉情幻化”“离魂”P150-151
(二)原型: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月亮、香草……

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个人无意识:曾经意识到,但以后因遗忘或压抑而转入无意识层面的内容
集体无意识:存在却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由遗传获得的普遍性精神机能

原型并不直接作用于创作,而是规范当下的创作,具有整合、归纳现实经验的作用
原型整合现实经验,也是接受心理的需要
(三)母题与原型的区别:
原型是一种源于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主要表现为形象类型,而母题则是在叙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基本的叙事单元,具有叙述模式和形式结构的特点。
共同之处:都是文化或文学传统的组成部分,生成于族群积累的人生经验,并在这些经验中积淀族群共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

三、文学创作与创作个性
*对于作家的创作来说,有无创作个性至关重要,它影响到一个作家的创作生命和艺术成就。

创作个性是一个作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它显示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个性特点
*创作个性是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为一个作家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艺术表现上都有的自己的特点,并将这种特点保持下来,成为他的特点和标点。

*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个性影响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影响他对题材的选择和表现题材的方式

“文如其人”——未必(为什么P155)
      生活实践有可能使一个人的气质从反面影响他的创作,选择和自己个性相反的对象,利用文学的虚构性,以心理补偿为动机来创作

中国文论“才性”

*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和作品中的创作个性(07年论述题)
(一)审美理想与趣味上的个性化
指一个作家在切入生活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生活材料的理解上,有他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在艺术形象和作品意蕴的提炼上的个性化
创作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挖掘、表现什么样的主体、意蕴……
(三)还体现在作家的艺术表现中
艺术表现形式各样,用何种体裁样式,语言操作的方式,修辞造句,甚至某种句法某些用词——个性显示

*(01年)创作个性即体现于创作时间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第二节 创作心理
一、动机、艺术触发与灵感
*创作动机:指促使创作欲望和创作行为发生的(主观意图)心理原动力

文学理论关注创作动机的原因P157

亚里士多德-模仿天性(人有模仿的本能;在模仿中获得快感)
现代心理学-欲望的表现和宣泄
弗洛伊德-以想象和虚构来弥补现实的缺憾
李渔-戏曲的虚构和人们的愿望
厨川白村-文学是“苦闷的象征”,释放或转引“苦闷
荣格-集体无意识是作家进行创作的潜在动机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屈原-缺乏性动机:对痛苦的宣泄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丰富性动机:对欢乐的渴望
鲁迅-与群体的需求、意志连接一起的动机

        创作动机的生成原因相当复杂
*艺术触发:指在创作动机的驱使下,现实生活的某种因素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使之进入创作实际操作的过程。
标志:作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非写不可

从时间上,可分为当下性和长期性
当下性的艺术触发:创作冲动的即时形成
长期性的艺术触发:创作欲望的萌生经历了一个过程

与艺术触发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素材的积累、孕育、消化,是创作出于继续待发的状态
2某种生活因素的介入,冲撞,激发了积累的素材和经验
艺术触发源于生活素材和作家意向的碰撞

*灵感:创作过程中由于思维紧张、情绪高涨而导致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对创作的认识而言是一种飞跃

灵感的产生: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本质特征)
灵感的形成和作用还要以一定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灵感的状态时非理智的,带有直觉性
灵感的静态特征—中国文论:陆机-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刘勰-陶钧之思,贵在虚静

二、艺术构思与想象
*艺术构思:(07、08年名词解释)即创作构思,是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指创作主体以想象的方式,对创作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使之凝聚成一个体现创作意图的艺术整体的思维过程。

重要性:只有通过构思活动,才有可能将生活素材转化成审美对象,使种种想象结构成整体意象,为进入写作打好基础。
目的和特征:创造性,即通过想象、虚构、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

*陆机《文赋》之处艺术构思三特点
(一)“精鹜八级,心游八仞”
以现实生活的经验和材料作为想象的基础
刘勰-神与物游
(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与限制,它可以穿梭于古今之间,可以在瞬间之中把握。
(三)“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已成叹”
想象过程中包含丰富的情感活动
刘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四)“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想象推动构思深化,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都在丰富多彩的想象过程中逐渐形成

*艺术构思的具体目标:孕育形象、酝酿意蕴、安排结构
创作冲动的萌发源于作家的感悟,对感悟的咀嚼、品味、分析,是对意蕴或主题的酝酿和把握。
意蕴或主题的酝酿,是在形象孕育和结构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意蕴或主题的提炼、开掘过程亦是意象、形象的孕育过程。
结构对意蕴或主题的显示,对意象和形象的创造,有相当的影响;艺术形式结构的安排在艺术构思中有重大的作用。

艺术构思中的想象受限制:
1受生活经验的限制
2受制于创作的意图和目的
3受文化传统和创作成规的制约

三、审美情感与理解
*中国文论始终都把感情视为文学构成和文学创造的基本要素
《诗经》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为情造文”        李贽“童心说”        公安三袁“性灵说”        汤显祖“至情说”……

西方文论-黑格尔:强**感是艺术作品生命之所在
         托尔斯泰:主张用情感来界定文学
         ……

*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1情感推动、引导想象的展开
2影响着对生活材料的感受和理解
3对作家理解人生、判断价值形成深刻影响

*艺术理解的作用表现在作家对情感积累的再开掘,再认识、再理解和再思考

创作心理活动的表现
1作者在情感驱动下的想象,通过想象实现对生活的超越
2要求作者以“他者”的身份,通过艺术理解对自己的情感活动和想象活动进行某种审视和判断。

艺术理解的参与        文学创作心理活动有了思维的特点和性质

文学创作可以理解为一种形象思维或艺术构思的过程。
艺术思维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但又能达到理性把握。

第三节 形式和风格
一、形式的凝聚
*形式的凝聚:指文学创作过程中,用以表现艺术构思的成果(即作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一定形式

*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古典文论讨论形式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形式从属于内容
韩非-否定形式,“文为质饰者也”,“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嵇康《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本身并不含有或哀或乐的情感内容,只有“单复”(旋律的单一与繁复),“高  (土+卑)(乐音的高亢与低回),“善恶”(悦耳与刺耳)等形式的因素。
亚里斯多德-有机论(organism),文本结构观
黑格尔(05年分析题)认为形式和内容互为存在的前提,且相互转化。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等理论流派强调语言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认为语言形式决定了文学和文本意义。

从文学创作角度,形式主义文论强调语言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建构功能——文本的意义来自形式的排列组合,叙述的方法、角度和语言修辞效果。

艺术形式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1内容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
2完美的艺术形式能深化、提升和拓展内容。

*形式的“凝聚”作用:艺术创造本身是这样一过程,生活材料被置于某种艺术形式之中,成为审美的对象,让原来生活与其中的人通过艺术作品,对自己、对他所熟悉的生活,产生全新的感受和认识。艺术形式“照亮”“强化”了生活材料。

*“陌生化”理论(反常化,奇特化)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
指通过用陌生或反常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作品里德陌生或新奇对象,从而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

*对形式“凝聚”功能的运用:以独特的结构形式来组织叙事。
如,俄国?布宁《轻轻地呼吸》

艺术形式是审美意识物化的基础,也是实现艺术提炼、艺术概括的基本方式。形式的“凝聚”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正在于此。

二、风格的形成
*(文艺学)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文学理论)文学风格:一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作风及其表现,即个人风格;二指某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所体现的风范格局。

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刻印在自己作品中二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徽章。

*丹纳:同一个艺术家的风格有“相像之处”
同一时代,同一地域,甚至同一民族的整体风格
钱钟书-诗分唐宋
不同地域的作家作品有不同的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的形成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作品评的语言形式。

就个体作家而言,风格具有一以贯之的稳定的统一性,又有开放的动态的多样性

中古文论“文体形态”研究的路径P183
一据才性以明体貌
二据文体以明体貌

风格研究之难处:分类之难;言说之难

中古文艺学的风格品评源于人物品评
《世说新语》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风格言说——人格化,意境化)

*风格的多样性与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密切相关。

 

第五章 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时文学活动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原因
一、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接受环节才能进入社会,创作因此才有了意义
二、接受活动以再创造的方式参与了文学生产,直接规定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形成了在审美活动层面上的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接受的过程是把文学文本从一物质对象转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
接受过程不但成就了作品,且对文学创作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形成与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
文学作品的意义或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它和接受活动的关系,当文学作品孤立存在时,其价值和功能此刻都处于潜在的状态。

海德格尔P188
英伽登P188
        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不能自己释放出来,而有待于读者的阅读

接受活动是激活并使文本意义得以衍生的具体手段

曼古埃尔“阅读就是书写的礼赞”

*语言符号        解读和想象        获得形象感               
通过文本语言层 、形象层呈现的描绘、比喻、象征、隐喻……的理解和感受+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再创性的艺术想象                 接受过程
                获得文本的本身蕴涵的意义,又有了自身的发现和创造

二、接受与创作的互动
接受再文学活动中的中介作用集中体现在接受与创作的关系上

*文学接受制约着文学生产即文学创作体现在
1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
2指文学接受具有推动文学创作的作用,具体体现为接受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动机。

*创作对接受的影响和制约
文学创作是接受活动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文学创作,就没有文学接受
文学创作引导接受活动,创作要求文学接受必须有审美的特点,按照文学的方式来接受和理解作品

文学接受和文学创作是文学互动两个统一的组成部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一种互动性关系

三、接受与文学功能的实现
*文学可以发挥多种社会功能
首先与文学的性质及其构成有关。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认识作用;审美方式        教育功能
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出于一定文化环境中的读者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得以形成的。

读者的接受活动是文学功能实现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心理结构,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不同的目的和愿望,受各自心理定势的制约,以及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等等,都会使借助艺术形象来传达意义的文学作品,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效果。

*传统文论,作品的意义——来自其表现的生活内容给予的暗示,或来自作者主体的赋予
现代形式主义,作品——文本时独立的自足体,其意义存在于文本的结构形式之中,对于接受者来说也是,是意义已经确定的对象。

文学文本意义的传达和理解必须通过形象符号,决定了接受活动在文本意义生成中的能动作用
文本意义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结果,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意图

*文学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往往与文学接受者的不同需要有关
(求知动机、学习动机、娱乐动机、欲求动机、审美动机等)

从根本性质上说,文学接受时一种不带功利目的的审美活动,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即怡情悦性。
        不意味着文学接受的实际只形成这一性质的需要,也不能排斥或拒绝别的接受的需要。

*文学接受分类:阅读和欣赏,阐释和批评,个体接受和群体接受

1个体接受:指读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文学作品的接受
            具有独特性、偏爱性等特点

“期待视野”(09、06年名词解释)(姚斯——“方法论顶梁柱”)P195
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

在接受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使读者敏感地感知作品中与自己具有“同构性”的内容和形式(极易和作品产生“共鸣”)
期待视野包括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价值的期待
期待视野构成层次: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
                 时代要求和审美趣味
                 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2群体接受
指一定时期里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员都趋向于接受某些观念、某些内容、某些种类、某些形式的文学作品。
具有公共性和沟通性等特点

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和公共关心问题的推动下,在一定时代文学风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赢下形成
社会心理——文学接受上的“从众”
            是社会群体接受对个体接受的一种制约和支配
共同关心问题——被众多接受者阅读        形成群体接受
文学风尚——一定时期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文学风气、习惯,流行得很快,消失得也快。
民族审美文化积淀——是一种“先在”的东西
                    从深层次上制约接受者的审美情趣,影响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艺术惯例——制约作家,规定接受者的接受

*个体接受与群体接受时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节阅读和欣赏
文学接受最基本的形式:阅读和欣赏

一、消极接受和积极接受
*一切阅读都是阅读主体的积极地主动地活动,所谓消极只是相对来说有些被动罢了。

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获取美感愉悦的精神动机。

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指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切身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及艺术形象
这种再创造以再现性的想象作为手段。
(杜夫海纳 反对观点P199)

*文学接受过程可分:审美期待的设置、审美格局的调整、审美空白的填补、审美意象的生成与升华等阶段
1审美期待的设置
欣赏主体对欣赏客体的欣赏就是欣赏作家对生活的独到的观察和认识。读者应持“在半路上迎接作家”的态度。

读者审美期待的形成于阅读动机P201
A补偿性动机
B求知性动机
C审美创造动机

*决定欣赏的成效:欣赏者有没有与欣赏对象一致或相近的情感状态或精神状况,主体与对象在精神心理上有无上述相似性
和作为欣赏客体的艺术形象保持一致的心境就是欣赏主体暂时潜入作品,把自己化身为作品里面的人物,和他们融为一体,以他们的身份去体验他们的经历、情感和思想而“入乎其内”(P202)

欣赏者要选取一定的欣赏时间:
A要有时间的注意和集中
B欣赏主体所选择的欣赏时间应与作品的性质构成相应的关系
C欣赏主体所选择的欣赏时间应与作品的性质构成某种一致的关系

2审美格局的调整
理论上说,读者与作品阅读交流得以进行,读者的审美心理应与作品间有一种“同构关系”

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与文学创作的距离会阻碍文学欣赏的进行——故要调整审美格局

审美格局是一个多层面的有机复合体,对于不同层面的障碍要对症下药,进行不同的调整。
首先要调整由于主体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而导致的欣赏上的“偏食”
若读者的审美结构落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则要求读者不断地接触现实生活、感受时代社会的脉搏,不断积累接受文学所必备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
要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这是审美格局调整的关键,
读者能否接受某一种或某一类文学作品,能接受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读者所积淀的文化结构同作家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结构是否有统一性以及统一到何种程度。

3审美空白的填补
“召唤结构”(02年)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

要求读者将过去的常规阅读改变为空白阅读,使文本中的空白成为阅读主要关注的对象,做到有意识地去发现空白,充分挖掘,玩味文本中那些沉默无言的因素,分析空白在文本中的作业,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到文本的创作中去。

4审美意象的生成
三个阶段
(—)审美感知,是审美的基础
文学接受的三个特点:
A间接性 感觉器官只有“眼睛”,眼睛视觉成为“外视觉”或“生理视觉”,不能直接获得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象的感觉
B主观性 接受者将“外视觉”或“生理视觉”接收到文字符号的刺激后便展开想象,将自己记忆中所储存的感觉材料调动起来,使之在头脑中浮现,从而获得对审美意象的感觉。这种感觉成为“内视觉”或“心理视觉”,是一种想象性的视觉,其所带有的主观性是不言而喻的。
C差异性 文学接受的感觉与作家原来赋予的审美意象的可感形式及其特征是有差异的

审美意象的感觉是个别的、分散的,为了完整地感知审美意象,必须将其上升到审美直觉
文学接收过程中的直觉也存在间接性、主观性、差异性,但它不同于感觉的最大特点在于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
*“通感”(09年简答 06年论述) 审美感知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或叫联觉
指接受主体在想象中将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通道联系起来,使各种不同的感觉材料交叉刺激,互相补充,彼此渗透,相互转换,从而形成生动鲜明、完整统一的感知映像的心理活动。
(二)审美体验,指接受者对感知到的审美意象进行体察和查验的审美心理活动,是其构成意象生成的第二阶段。包括两方面:P205
A体察审美意象
B查验艺术境界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三)审美判断 审美体验的理解升华阶段
“出乎其外”: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

审美判断是由感性直观直接升华为理性“顿悟”的思维活动,它没有思辨推理过程,也离不开面前的“这个”审美意象。

其表达方式一般是,作品中的“这个”具有或不具有某种价值属性
它是具体的个别的审美对象在同样具体个别的审美主体的意识中直接产生的一种理性效应

文学接受就是读者接受作品的“邀请”,调整好自己的审美格局,满怀期待地进入作品之中,通过空白的填补,调动自己的想象和情感“入乎其内”,又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索“出乎其外”的过程。

二、语感、体认和想象
*作为积极接受的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接受者的接受心理有着不同于阅读心理的特殊性。
阅读者的心理活动受制于科学的认识活动
文学欣赏中的心理活动属于审美心理活动,一般阅读所排斥或拒绝的那些主观的、情感的、想象的心理因素,在文学欣赏中不仅允许存在,且相当活跃。
*语感、体认和想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语感指个人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如判断听到的话语是正确、有没有歧义,以及对话语隐含意义的领悟。
语感因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具体经验、专业和职业等活动领域的不同而不同。
是否具有敏锐的语感,是读者能否进入欣赏境界的关键。

(二)文学欣赏中的“体认”:欣赏者调动自己的情感,把生活经验、思想经验等投入到艺术形象中,入乎其内地以己之身,以己之心去察觉、感受艺术形象,并作出审美取舍,即文学欣赏中的“体认。
文学欣赏中的“体认”,以现实生活的“体认”为基础,是现实生活中的“体认”在文学欣赏中的体认。

“体认”的过程是情感投射的过程,是“同化”的过程,“移情”的过程。

“同化”的含义:(P209)A西方解释学方法论术语,意为重新体验或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命运,想象自己处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会如何思想,如何行动,实际上是使那些异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东西,使他人的经历情感成为自己的经历、感受。
B指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当作品所传达的审美信息与它的审美心理结构相一致时,他的审美心理结构得到强化、巩固。

审美心理结构的“顺应”问题:
文学接受中那些读者不愿意放弃那些自己一时读不懂得作品,而是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补充和更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使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能够适应作品,让自己能够读懂那些作品的情形。

*“体认”中的“同化”不等于移情式阅读
移情式阅读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是抱理解和欣赏的态度,而是做“个中人”,寻找作品中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将自我的情感移入到这样的人物身上,以此一人物自居于作品之中,并以此来评说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

(三)文学欣赏中读者的想象要靠语言的刺激来激起
语言文字这种特殊材料不具直观性,所以,人物形象的相貌在读者的头脑中是模糊地,没有定型,不稳定。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想象可将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三、欣赏的再创造
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召唤结构(德?美学家 伊瑟尔)
A是文学作品如何调动读者的能动作用,促使他对文本中描述的时间进行个性的加工
B是本文在何种程度上为这样的加工活动提供了预结构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有两种基本结构:空白和否定(伊瑟尔)
不确定性的存在,使文本具有开放性,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为读者提供想象和解释的自由。

召唤结构实际上包含着不确定性和一定的确定性,两者的交织决定了读者接受活动既是选择的和自由的,又是非随意的。

期待视野,表现为期待定向,使读者的鉴赏有了相对确定的范围,此范围构成了接受可能实现的限度。
构成期待视野的因素:艺术修养、生活经验、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期待视野的扩大时读者有可能鉴赏各种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

审美的欣赏关系的形成:
要求鉴赏活动的主客之间,即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之间,应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即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的审美表现,与文本的召唤结构,应处在同质同构的关系中,使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能够一致或相近。

优秀文学作品都有其艺术的独创性、新颖性       
读者,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期待视野,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的一种理性的方式
一、批评和阐释
*文学批评(03、04、00年)(literary criticism):广义上涵盖非常宽泛,从新书的评价道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狭义上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进行(00年)
只有在阅读欣赏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有了真切的感受、体验,并根据自己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思想体验、以及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才能够在头脑中复制出文学作品的整个生活画面,并使之作为“内心视象”浮现在自己的眉睫之前,从而予以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够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

*阐释:从广义上,是弄清楚整个作品的含义,把语言看做是传达作品含义的手段,包括详细阐释作品的各个方面,如作品的类型、构成结构、主题、效果等。
       狭义上,阐释一部作品就是用分析、释义和评论的手段来阐明作品中的语言的和形象的意义。

文学批评对作品进行阐释时,前提条件是批评者放弃自我意识,走进作品的情境中去,实现与作家、与作品的融合,注重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传达,这种阐释不应是批评者由文本的一点因由任意想到的,而应是批评者从文本所感受、体验、领悟、理解到的,对文本原意的传达和阐释。
        阐释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客观地传达作品

*批评是评说作品:
A所传达的含义是否值得传达(思想内容)
B作者是怎样传达的(艺术形式)

文学批评探讨和阐释:
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品的审美意识形态
形式结构、语言体裁、表现技巧等方面

批评的形态:
A读者的批评(读者反应批评)
是根据批评主体划分出的一种批评类型,它把读者当做批评主体,有蒂博戴提出。
具有随意性、印象式、大众式的特征

职业批评:在文学理论、美学理论以及其他人文科学的一系列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的指导下,通过对作品的仔细阅读,反复分析,认真比较和对其他与作家作品相关的材料的详尽充分的占有,揭示作品具有的审美价值、社会功能,基于科学的评价和判断,实事求是地确立该作品在作家的创作中,在同时代作家中,甚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职业批评出来要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和科学定位之外,,还有一种对读者的担当意识。

B审美批评:是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文学批评,认为美事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属性,把文学作品看做是超越功利的审美对象,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从分析作品对读者产生的愉悦情感的强弱、长久短暂的程度入手,具体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判断作品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

非审美批评:关注文学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往往把文学作品当做一个可以运用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去分析、评价、判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种种现象和内容,揭示这些现象和内容所具有的种种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意义。
非审美批评的局限:不具有文学批评的性质P219

二文学批评的意义(07年论述题)
文学活动系统包括:文学创作和作家,文学接受和读者,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美学理论以及文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等。

文学批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面对:作家-作品-读者(动态环节)

(一)对作品的评价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
评价:是判断作品的功能、价值、意义
第一步是阐释性的,即真实而客观地把握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全部经验事实,并对这些经验事实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阐释,也是破译,即将语言符号破译为艺术符号,将能指破译为所指。
第二步是反思性的,意在超越文学作品的外部经验形态,洞悉作品的深层底蕴,从作品既有的价值意义中探求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和内在本质。

(二)对创作的规范功能(对作家的创作而言的)
文学批评通过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其思想和艺术方面的高下优劣、成败得失,给予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并代表社会和读者向作家提出要求和希望,帮助作家认识自己创作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进一步明确创作方向,提高创作水平。

文学批评对创作的规范作用最终要上升到从整体上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构建一整套观念体系,为创作设置相应的方向,引导、制约和规范现在和将来的文学创作的高度。

(三)对读者的引导功能:指文学批评引导读者的鉴赏
读者有不同的层次,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读懂作品,看出作品的内在的意义,明白作品的技巧。

*整个文学活动来说,文学作品的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批评的引导。

(四)对文学理论有突破、超越、丰富和发展的功能
文学批评从批评实践中从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中提出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从而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三、批评尺度和价值判断
*有了批评的尺度,文学批评才能够依傍一定的准则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审美趣味、美学追求作出相应的批评和判断

从文学史上看,所有批评家在进行批评的时候都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定的批评标准。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文学批评的标准应该依据文学本身的性质或结果及这些所赋予的价值和功能来制定,同时,批评时还应该比较和区分那些相同、相似的情形

文学批评是又标准的,只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持的标准不同而已。

*文学批评的尺度是用来衡量、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高低的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是根据人们对文学的性质、特质、构成和功能的认识以及对文学的要求制定出来的,期中最主要的是审美价值观念。

*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具有多样性
可以从审美价值方面去评价和判断外,也可以从其他价值方面如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宗教、心理、语言甚至从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去批评、判断

文学批评的尺度具有历史的相对性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批评尺度(WHY   P226-227)

文学批评的尺度又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文学作品的客观存在本身规范和限制着批评必须围绕文学来进行
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的文学批评,如果没有共同的批评尺度和规范,批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第六章 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空间
一 文学与人生
*文艺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文学艺术能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可以触及到认得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造就完整的个性。
文学还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文学让人类获得娱乐感
文学价值的娱乐功能指读者在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情绪的平衡,感觉的快适和心灵的愉悦,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调剂余休息的一种审美享受。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的突出表现:对社会心理的影响{07年论述题 神会心理对文学活动的影响}
(一)社会心理对文学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强化和扩大的(消费制约生产)
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作家创作的作品广泛流传,读者有选择的余地——读者的选择与接受及时反馈给作家,成为作家下一部作品的“内在动机”——作家作品广泛流传……
(二)文学的追求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某周矛盾
起因:社会心理本身的特点
社会意识包含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1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带有不系统、不定型和自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大众流行的情感、感情、心态、习惯、爱好、情趣、成见等。——社会意识形态P232
2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生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是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局部的把握——社会意识形态P233
3社会心理的特点使它对文学活动产生极为复杂的影响
积极的一面:“文变染乎世情”,社会心理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动力
消极的一面:让文学只停留在被动适应社会心理的水平上,迎合庸俗的趣味,影响了文学健康发展
(三)社会心理不仅影响着创作,且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
接受活动中常见,社会心理对文学的改写现象
*文学对人与人生的表现有异于非文学对人和人生经验的理解

文学的目的就是唤起人对生活和世界的复杂感受,使人去感受事物、感受世界、感受人生,而不是把活生生的人变成毫无感受的机械人。

二、文学与道德(08年论述)、性别
*道德是调节和制约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通过教育和宣传造成社会舆论,影响和形成人们的自我道德意识,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

道德,是文学史上,人们判断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毛诗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一风俗。

不同的善恶观念事实制约着审美意识,影响文学价值取向的变更
从表层上看,文学的发展与道德的变化几乎同步,因为人性的显示往往体现在道德选择上,人生的价值也常需用道德衡量。道德的无处不在,使其以人生和认为为对象的文学结下难分割的关系
深层上的原因,二者作为意识形式有着许多内在的相似性,这集中地反映在文学与道德对人性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理解和阐释上
道德为文学审视人生和认识人性提供了一种视角,成为文学理解和评价社会生活的基本尺度之一

道德与文学之间还存在某种不协调甚至冲突,最突出体现在价值标准上的差异
道德的价值标准时理性的,明确的
审美方式把握人生的文学却是通过感性的体验来理解人生

对于文学来说,道德的冲突域矛盾正是人性复杂和人生两难的真实显现,审美意义就在于人类由此深化了对自身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男权中心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道德偏见
男权中心的文学掩饰并美化现实中男女不平等关系,以维持父权制社会的稳定秩序

文学中的性别歧视是人类文化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

“女性视角”
其提出构成了女权主义评判解读作品的基点
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观照作品,它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

女性主义批评因其革命性和破坏力而给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带来了一股活力,它从性别和社会性别的角度向人们昭示被称为普遍真理的东西的霸权性和虚伪性,动摇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的传统,为女性文学争取了一席之地

三、文学与阶级、种族
文学作品作为审视意识的产物,表现出一定阶级的倾向性
文学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1研究、判断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阶级性,应该从他的创作实绩触发,要从他的全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倾向和思想的总和,而不是以庸俗社会学的贴标签的方法,在作家的出身和其作品的阶级倾向性之间当然地画符号。
2有时,文学家及其所代表的阶级之间会发生矛盾,甚至“对立和敌视”的现象

从社会学角度,归属于不同集团、不同群体的作家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这样他们必然会把他们的不同集团、不同群体的意识渗透到文学的审美描写中,从而表现出不同集团、群体的意识和思想的倾向性
也必然会表现出普遍的共同的情感和愿望,从而超越一定的集团或群体的倾向性

在一部作品的审美描写中,往往既含有某个集团和群体意识,同时有渗透了人类共通的意识——某个集团或群体的意识与人类的共通的意识并不总是不相容的
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对立统一,包括阶级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学与种族的关系:(即文学与民族传统的问题)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作家,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作品也必渗入民族的因素:民族的语言文字、神话、宗教、习俗、思维、审美理想……

西方普遍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历史
一、文学发展与政治(05年)、经济
*政治、经济既可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自身的影响深入到文学活动的意识形态层面,又可以通过政治制度或者经济规律,制约甚至决定文学的历史走向和整体面貌。

政治、经济对文学活动的作用具有制约性和规定性的特点
另一特点:要求文学带有直接的功利性,使文学活动必须在多种社会关系中运作

*(05年)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往往最为直接和重要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为突出的特点:要求文学必须关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关注社会的运作和发展的方向,而不仅仅着眼于审美
具体体现:
(一)制度、设施和方针政策对文学的影响,强制性
对文学产生直接的作用
史上:政治开明——文化繁荣政策——文学发展顺利,如唐P240
(二)政治思想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不带有强制性
具有更为内在、更为隐蔽的特点
更多情况下,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浸透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在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或情感态度上

文学史上许多作品、作家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其表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热情(希勒《阴谋与爱情》)
在一定意义上,某些作家作品之所以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与人生,依赖的正式政治上的敏锐

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落后于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再表现时代和人民的信念与追求,而开始变成政客手里的工具时,政治思想会因为失去活力、锐气和热情而成为文学创造的桎梏

对于作家来说,特定政治意识形态往往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的构建,会成为他观照、理解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尺度或标准,进而制约着他对生活材料的取舍和艺术形象的创造

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政治思想,包括对腐朽、僵化的政治思想的怀疑,都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新的生机,强化作品思想的力量

对于读者来说,读者以政治的观点和方式来理解、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发掘了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常见而明显的现象)

“后殖民主义”:指少数国家凭借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积极向他国进行文化输出
说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全球化日益加剧而日益复杂。

*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
无论各社会意识形式会对文学活动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发展变化,它的根本性质,归根到底还是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经济基础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制约着上层建筑,决定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当然也最终决定着文学

经济基础对文学本身的影响往往是间接地,但却有根本制约性,有两层意思:
1指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它本身和各种社会意识其实都不具绝对独立品格,它们最终都要受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的制约
2经济基础对文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宏观趋势,整体面貌和基本属性,即体现在对文学活动的宏观控制,对文学一般性质和主要特点的制约上,而不是说文学发展演变的任何细节,文学的一切特点和具体原因,都取决于经济基础

体现:(经济基础对文学活动的根本制约性的理解)
1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文学的时代面貌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性质与特点的形成,最终都要受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的制约

从根本上看,无论是作家本人的,还是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都不会超出其所属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规定的范围

经济基础的内部矛盾也会反映在文学中,对抗性

物质生产方式也会对文学形式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a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社会生活的改变丰富和扩充了文学的内容,而新内容的表现必然促使与之相适应的新形式的产生,于是出现了文学体裁,结构方式和艺术语言等方面的创新。b经济基础为新的文学形式的发展与成就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2经济基础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演变
经济基础的变更影响文学的发展变化
文学现象的变化和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斗争,社会矛盾及思想文化的冲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P252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绝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步子前进,两者的发展水平并不一定成比例,主要有两种情况:
1 某时代产生了一种艺术形式,而后虽然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了,但这种艺术形式反而衰微甚至消亡了,对于后人来说,这种艺术样式也因此成为不可企及的、划时代的典范。
2 从横向比较而言,指处于同一时代的各国之间,某些物质生产水平较低的国家,倒有可能取得远比物质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更高更大的成就。(WHY P254-255)
不平衡现象其实是社会物质决定艺术生产的特殊表现形态

某些重要因素在文学发展演变中的作业也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或者任何一个作家的文学创造,都必须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资料为出发点,其中包括人们对文学性质与特点的认识,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以及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的继承等。
上述各因素不过是经济基础制约文学活动的中间环节

二、文学发展与文化
文化是一种具有规范性、整体性、历史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系统,或者说,文化是具体的,由价值系统构成的传统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典章制度、民俗风尚、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政治、伦理、文学艺术等。
(一)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一种思维成果,必然会成为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的思想源泉。
哲学为文学理解人生和感悟人生提供了思路、思想和方法。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的特点:持久、深刻、内在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哲学思潮的演变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面貌。但它更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静静地发生着,但是它的持久性却能决定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P257如……

考察文学活动的深层追求,可发现哲学给予文学的影响具有深刻、内在的特点:
典型性、象征性,对某种寓意的追求,都表现了文学对“哲学性”即把握事物普遍性的追求
随着哲学意识的渗透,随着人们对文学的“哲学意味”的自觉探寻,文学越来越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的超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成了文学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也成了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远比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要复杂来的多

就宗教本身来说,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复杂与多样的。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渗透宗教意识的文学作品不过是宣传教义的一种工具。(消极)

宗教的神秘经验中,潜藏着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人生追求,只是它以虚幻意识的方式,以自我异化的形态扭曲着表现着。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主体的自我意识是文学本体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审美活动的对象化便是突出的表现
在人类渴望认识自身,寻求精神家园这点上,宗教与文学艺术确实很相似。这是许多作家选择宗教题材或主题的原因

宗教的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与文学的审美活动也有着相似之处
形象和情感体验为宗教交流的常用的媒体手段
宗教把诉诸情感和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极大地精致化、系统化

宗教高扬幻想、直观、感悟、体验和内省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套辩证、细腻的宗教认识论的概念、范畴和运思模式,探讨语言传达神秘经验的方式和技巧。
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且深化了文学理论对艺术思维和语言问题的认识

中古文论:“以禅入诗”和“以禅喻诗”
*(09年)“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或禅思引入诗中,从而达到神话作品的蕴意和含蓄性的目的。
禅意、禅思的引入却是给诗歌带来了空灵深远的意境,延绵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原有的冲和澹泊的艺术风格
诗与禅的契合出自两者企求目的的某种一致,即诗与禅都执著于从感性的经验世界中体悟人生
禅所追求的终究还是一个虚构的对象,而审美却是立足于现实的人生,是对显现于人生实践中的生活、生命和生意的肯定和欢欣

*“以禅喻诗”主要指用禅思的妙悟来理解和阐释诗歌创作奥秘。其立论的根据在于诗与禅在把握对象世界的运思方式和语言策略上极为相似
“妙悟”式思维方式:用种种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那些被认为不可表达和不可传递的东西,把表达和传递定位在接受者的领悟上,禅宗把日常语言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含混性作为充分的展开和运用。
主张“以禅喻诗”者认为“妙悟”式的运思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可使诗歌创作达到“超越”“圆成”的境界

(三)文学本身也和意义、价值、感情与经验相连,因而必然会与个社会意识形式发生关系。
联系大小:P261-262
1取决于某社会意识形式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2取决于文学本身对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消化程度

(四)文化交流与文学
地区性
国际性

文化全球化P263

“世界文学”

三、文学发展与传播媒介(09年论述题)
*人类文明发展史,既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传媒技术从根本上制约着文学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质量

*传播媒介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语言媒介阶段
语言传播最为便捷、最为普遍的、覆盖面最宽的传播方式,有益于文学的起源和最初的发展
(二)文字媒介阶段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文字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通过它,历史事实、生产生活经验都得以记录下来,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提高了人们改变生活的速度

(三)电子媒介阶段 人类传播史上又一次革命
冲击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并对人们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图像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的

*文学的变革和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两级
一是雅文学与俗文学
一是狭义文学与广义文学

一、雅文学与俗文学(03年论述,俗文学的思想性、教育性有无?)
俗文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古典时代的民间文学——现代的通俗文学——今天的大众文学(边缘——接近文学的中心)

俗文学总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联系在一起,是多数人的文学

俗文学的兴起P267

雅文学,是站在当时所能站到的思想高度对“世界”进行解剖和分析,肯定和赞美有价值的东西,否定和批评无价值及负价值的东西;它总是努力超越“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平庸、琐屑和灰暗的一面,用当时的思想之光、理解之焰以及美学精神烛照它所面对的“世界”,竭力显示“世界”的内在的真实。

俗文学对现实“世界”则持一种超越的态度,试图以世俗化的“理想”来弥补现实人生的缺陷。

俗文学有别于雅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有:
首先,俗文学的根本特征在于通俗性
包含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就内涵来说,体现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妇孺皆懂的东西,是一种“下里巴人,和者盖众”的东西,一种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
俗文学的通俗性并不排斥文学性

其次,俗文学富于传奇性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再次,俗文学富于娱乐性

二、狭义文学与广义文学
传统文化对文学的界定——宽泛,有助于人们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了解文学的发生和演变,也有助于理解文学所能包含的丰富内涵

中古文论:P270
西欧P271

狭义文学的出现——人们对文学的特殊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