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笙导演介绍:应从顶层设计职教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7:23
 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与中职高职协调发展、逐级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密切相关。建设中职高职一体化发展和中高职衔接体制,建立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不断学习、终身发展的机制,还有许多教育制度设计上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明晰思路。

  尽管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采取各项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类型,其体系远没有普通教育完善。

  比较理想的教育体制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纵向两轨并行,横向互相沟通、形成立交,“两轨并行”实现不同类型的人才通过不同类型的教育来培养,“互相沟通”则实现教育体制的灵活开放,两者结合则是实现教育公平完整的体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人才按类型分轨发展,但允许个体根据需求和能力跨轨发展,不过在制度建设层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轨应成为两类人才培养和发展的主流。因此,构建与普通教育体系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必然的教育制度设计。

  我国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轨制教育体制,即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按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的比例,分两个途径继续学业,但问题是职业教育一轨与普通教育一轨极不相称。普通教育有完善的高中—本科—硕士—博士逐级递进的升学体制,而职业教育升学体制很不健全,止步专科高职,对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衔接的体系缺乏系统研究,对本科高职的内涵和定位尚无权威界定,包括对“本科高职”这个名称,亦或“本科层次高职”,甚至本科能否有高职、应该有怎样的高职等,目前均无公认说法,研究生层次高职更是莫衷一是。

  概念上模糊、理论上苍白、规范上缺失,导致实践上的无奈,造成我国规范意义上的本科高职至今没有形成,从而制约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发展本科高职的呼声很大,但是并没有明确定位于本科高职的高等学校类型,中职往上找不到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可以与之对接的高等学校。中职升学与普高升学只是殊途同归,回到学术性高等教育的老路,并未彰显职业教育体系特征,中职技能专长并没有通过继续升学得到延续和发展。

  研究本科高职的内涵性质对职教体系建设极其重要。本科高职从其字面和内涵理解,应该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可以肯定,本科高职与传统学科性本科培养人才类型应有明显区别,同时这类人才在职业领域应有明确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

  一些高等教育研究者将应用型本科中偏重技术应用的本科专业或本科高校单列出来专门研究,称其为“技术本科”,将其界定为高等技术教育,明确其定位于培养介于工程师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中间人才——技术师,倡导其办出鲜明的高等技术教育特色。其实,技术本科培养的所谓技术师也是工程师,只不过主要职责是在工作现场,而不是在研发和设计领域,主要解决技术师承担的工艺问题,被称为现场工程师或工艺工程师。当然,研究者并没有确认技术本科就是本科高职,或者将本科高职界定为技术本科,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不过就高等性和职业性来看,技术本科归于本科高职有其合理性。

  还有一种类型的本科教育值得研究,即“本科技师”。作为一种职业资格,技师是一类高技能人才,但是加“本科”定语的本科技师人才尚未成为一种规范的人才类型。虽然实际中已经出现专门培养技师的技师学院,但是技师学院并不是本科高校,其本科教育只能套学其他高等学校成人本科来实现。

  从满足产业发展、培养更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出发,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可以通过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专门开设本科技师专业,开发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当然,本科技师专业与传统学科性本科并不等同,也不是学科性本科与技师培训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类新型本科专业,因此本科技师必须进行一定的学科教育,其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不能套用传统学科性本科;同时,本科技师培养也不同于传统的职业实践岗位上培养技师的模式,而后者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支撑,存在实际多岗位实践的局限,技能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从与中职专业和课程衔接、人才类型的一致性和人才培养的延续性来看,中职与技术本科及本科技师对接,更能体现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层次的连贯性。因此,将技术本科和本科技师作为本科高职的研究对象是可行的。建议国家层面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本科高职中,从制度设计层面,给予技术本科和本科技师更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