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跃进 迅雷下载: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3:38:18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六)

研究生課程導師講稿http://www.xjass.com  2011年04月01日 11:59:18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六、中國區域經濟發展 戰略轉型

(一)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目標與原則

1.戰略轉型的目標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目標應該是:使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後富,達到區域互促與互動,最終實現區域共同富裕和各區域經濟快速協調發展。

首先,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發展、平均富裕。

其次,使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率先發展起來,但決不能使布展過于失衡。

其三、區域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共享繁榮。

2.戰略轉型的原則

一是工業化、信息化相互促進的現代化原則。

二是區域協調發展原則。

三是共同富裕原則。

四是外向型經濟與內向型經濟並行原則

五是優勢互補原則

六是可持續發展原則。

(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戰略: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戰略

1.實施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有利于克服東、中、西部各自為政造成的發展弊端。

(2)有利于克服中國現行三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帶來的不良影響。

(3)有利于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形成特色經濟與經濟特色,提高區域經濟整體發展的速度、質量與效益。

2.實施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戰略具有現實可行的基礎

(1)我國客觀上存在著東、中、西部三大經濟發展區域的差距性。

(2)發展上存在著人才、資源、資金的互補性。東、中、西部地區在經濟發展的人才、資源、資金上具有互相依賴、互相補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特征。

(3)現實中存在著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可能性。

3.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

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重點應放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協調上:

(1)區域分工上的協調。

(2)人才、資金、資源合作上的協調。

(3)產業結構上的協調。

(4)發展水平上的一協調。

4.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協調機制和實施路徑

(1)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市場調節機制和實施路徑。

(2)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宏觀調控機制和政府引導路徑。

(3)東、中、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平等協商機制和互惠式路徑。

(三)戰略轉型的重點:由梯度發展轉向城市網絡化發展

1.城市在現代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城市是國民經的中心,是區域經濟的增長極。

第二,城市是區域的創新者和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第三,城市是現代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是區域經濟中信息經濟、知識經濟的主要載體。

2. “十”字架型城市網絡化︰由梯度發展向城市化發展的戰略選擇

(1)輻射理論的興起

現代經濟發展中的輻射理論是指現代化和經濟發展水平有差距的城市和地區之間, 在技術、資金、人才、信息、思想觀念、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通過道路、交通、通訊等媒介進行相互傳遞、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這種輻射包括點輻射、線輻射和面輻射三種類型,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2)由梯度發展向城市化發展的轉變

城市化的發展正是順應和實踐了輻射理論的論點, 也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擺脫梯度發展戰略的困擾找到了新的發展突破口。由城市化發展而形成的城市網絡, 實現中心城市聯網輻射, 實現網絡化發展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克服了梯度發展戰略帶來的地區發展差距過分懸殊的缺點, 試圖在不平衡發展中尋找盡可能的平衡, 有利于實現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 實現協調發展戰略的目標。

二是克服了梯度發展戰略人為劃分東、中、西部發展先後順序的弊端, 既注重區域間的先進與落後、區別與聯系, 又注重發揮各區域內部城市和發達地區的輻射作用, 便于實現“分兵突圍、各個擊破”的目標, 從而調動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積極性, 實現區域經濟的全面振興與發展。

三是有利于提高我國城市化的水平, 形成城市化與工業化、現代化的互動發展。

(3)“十”字架型框架:中國城市網絡化發展的現實選擇

根據中國地理環境特點、區域經濟和城市化發展的水平, 我國實現城市聯網輻射的城市網絡化戰略, 首先要實行“十”字架型戰略, 即形成以上海 (南京) —重慶 (成都) 為橫軸、以北京(天津) —廣州 (香港) 為縱軸, 以武漢為交點的“十”字型交叉的城市網絡布局。首先在“十”字架的四個頂點和中部交點形成五個特大城市, 然後在五個特大城市周圍又經過輻射形成城市群, 構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群網絡。

京 (津) 特大城市及城市群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城市群, 也是中國的政治、科教、文化中心, 也是重要的旅游城市, 他們的整合提高可以形成北方主要的城市輻射源。

上海 (南京) 和廣州 (香港) 兩個特大城市及城市群, 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東部經濟發展的龍頭, 它的形成不僅對東部, 而且對全國全流域的經濟發展都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重慶 (成都) 是西部地區的特大城市及城市群, 是西部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 在很多方面將引領西部經濟發展的潮頭, 重慶 (成都) 城市圈將很快接受由長江黃金水道和滬蓉高速公路從東部和中部傳來的經濟信息輻射, 增強在西部的經濟輻射能量。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 又是東西部和南北部水、陸、空交通的交匯點, 具有“九省通衢”、接南匯北的交通地理優勢。武漢不僅是重要的工業基地, 而且又是重要的科教城市, 在武漢及其周圍形成特大城市群, 不僅對中部地區, 而且對東部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具有十分強烈的輻射作用。

在上述五個地方形成特大城市群具有現實的城市基礎、經濟基礎和區域布局基礎, 只要合理規劃、加強引導、支持發展, 是完全可以形成的, 而且兼顧了東、中、西部地區的利益, 也符合協調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

(作者系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