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 官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3:36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二)

研究生課程導師講稿http://www.xjass.com  2011年04月01日 11:40:49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二、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與經驗

(一)區域經濟發展基本理論

關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比較著名的有早期的古典區位理論,近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平衡發展理論和不平衡發展理論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學家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提出的梯度發展理論、點軸開發理一淪和網絡開發理論等,在此就其各自有代表性的理論觀點作些簡單介紹。

1.古典區位理論

古典區位理論是關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空間法則的學說,它產生于資本主義商業和運輸業大發展的18世紀,形成于19世紀初至20世紀40年代。其代表性理論有杜能的農業區位論、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和廖什的市場區位論。

約翰?馮?杜能的農業區位論又稱為“孤立國”理論。它假定: 在一個大面積的區域里只有一個圓形疆域國家;這個國家只有一個城市且位于圓心,其余均是農業用地; 城市與郊區只有陸上大道相連;國內所有的土壤和氣候特征相同;運輸費用與農產品的重量同生產地到消費地的距離成正比。其推導的結論是, 生產地到消費地之間的距離是引起農業生產變化的主導因素消費地越近, 土地經營越集約;距離消費地越遠,土地經放。根據這個“集約化經營程度理論”, 在城市消費中心成一系列生產不同類型產業或產品的同心圓。

阿爾弗雷德?韋伯 (A. Weber) 的工業區位論, 首次引用了“區位因素”概念, 認為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主要有運輸因素、勞動力因素和聚集因素。通過運輸、勞動力、聚集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與計算, 得出工業產品生產成本最低的點就是工業企業最理想的區位。

克里斯塔勒吸取了杜能、韋伯兩種區位理論的基本特點, 設想了基本相同的假設前提。其提出的中心地理論旨在揭示城鎮的等級、職能以及在空間中的分布關系。他提出了“中心地”、“中心性”、“中心貨物與服務”等概念, 認為城市的等級和體系的出現受行政管理原則、市場經濟原則和交通原則三個原則綜合支配。中心地的規模與所影響的區域的大小、人口規模是通過中心貨物與服務需求這個環節而建立起相互關系的,同時行政管理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在三原則的作用下, 一個地區或國家從大到小各種等級城市應該都有, 一般應當形成的城市等級和數量是: A 級城市 1 個, B 級城市 2 個, C 級城市 6~12 個, D 級城市 42~54 個, E 級城市 118 個。鄉鎮應均勻分布在整個國家區域範圍內, 他們彼此間的距離相等, 這樣就必然位于正六邊形的角上。這就是克里斯塔勒的區域內城市等級與規模關系的六邊形模型。

廖什于 1940 年發表了其名著《經濟的空間分布》。他在文章中將生產區位和市場結合起來, 不是從單個企業的利益角度尋求最佳區位, 而是從企業存在的體系即從總體均衡中揭示整個系統的配置問題。他提出了區域聚集和點聚集的問題, 認為生產的目標是謀求最大利潤, 但最低成本、最小噸公里的區位點不一定是利潤最大的區位點, 因此, 選擇正確的區位,就要謀求最大市場或市場區域。後來貝克曼 (Beckman) 發展了廖什的研究, 認為對當地商品的需求會影響一個等級結構中的城市規模, 但米爾斯和拉夫 (Mills 和 Lav) 則證明廖什的六角形市場區域是不恰當的。

上述四大理論的共同局限是只尋求單項的區位決策, 在既定的假設前提下進行純理論推導, 其著眼點僅在于客體和有關區位因素的空間分布與空間聯系, 基本不涉及動態變化, 沒有將區位理論與總體區域經濟問題的研究結合起來, 因而也就沒有將最佳區位與最佳發展結合起來。

2.平衡發展理論

(1)納克斯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美國發展經濟學家納克斯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深人探討了發展中國家為何經濟落後卻又停滯不前的原因,提出了著名的“貧困惡性循環論”。

納克斯指出, 所謂不發達地區, 就是指它們的資本同它們的人口和自然資源比較起來相對不足的地區。而這些地區之所以不發達, 是因為它們存在著“貧困的惡性循環”。收入低的國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個惡性循環。從資本供給方面看, 國民收入低導致儲蓄少, 儲蓄少導致資本匱乏, 資本匱乏又導致生產率低, 生產率低又導致收入少。因此, 資本匱乏、收入低下、儲蓄少三者就互為因果, 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從資本需求方面看, 國民收入低造成購買力低, 購買力低對資本投資缺乏引誘力, 缺乏引誘力又導致投資不足, 投資不足造成生產率低, 生產率低又導致收入低。因此,收入低下、投資不足、購買力低三者互為因果, 又形成另一個惡性循環。上述兩個惡性循環相互制約, 相互疊加, 任何一個循環都無法自行突破, 轉為良性循環。因為如果要增加儲蓄,從而增加投資, 又會由于儲蓄增加而引起購買力縮減, 導致投資引誘力降低; 如果要提高購買力, 從而增加投資引誘力, 又會導致儲蓄減少, 從而抑制了投資。這樣, 即使有了投資引誘, 也缺少儲蓄來用于投資。同理, 即使有了儲蓄, 又缺乏投資引誘來加以消化。因此, 這兩個循環很難打破, 更難以由向下的循環轉變為向上的循環。

納克斯認為, 要真正打破這兩個貧困惡性循環, 就必須在各個部門、各個企業之間謀求平衡增長。

(2)羅森斯坦?羅丹的“大推進”理論。在打破貧困惡性循環方面, 羅森斯坦?羅丹提出了“大推進” (bigpush) 理論。他寫道:“要想有任何成功的機會的話, 用于一個發展項目的資源就必須有一個最低限度水平。起動一個國家進入自我持續增長,頗有點像一架飛機起飛。在飛機升空之前, 有一個超越地面的臨界速度。”並“一點一點”地向前推進, 在功效上並不能與各個部分相加的總和相等。一筆投資的最低限度數量是成功的一個必要的———盡管不是充足的———條件。這就是“大推進”理論的論點。

羅森斯坦?羅丹認為, 要使發展中國家超越貧困惡性循環的陷阱, 必須實行全面工業化。要迅速實現工業化, 使停滯不前的經濟有所發展, 發展中國家就必須全面地大規模地進行投資, 特別是對基礎設施大幅度投入, 給經濟一次大的推動, 使國家從貧困的泥潭中爬出來。

實行“大推進”的原因是因為經濟中存在三種不可分性: 一是“生產函數的不可分性, 特別是社會基礎資本供給的不可分性(即資本的聚集性)”。二是需求的不可分性 (需求互補性)。三是儲蓄供給的不可分性。

綜上所述,“大推進”理論的結論是: 對經濟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是至關重要的。應當按照同一投資率和增長率來全面發展工業, 把現有的資源均等地分配于一切工業, 從而實現投資的最優布局。

3.不平衡發展理論

(1)佩魯克斯(Francois Perroux)的“增長極”理論。增長極之類的想法在早期的工業區位理論中就已提到。但真正將其作為概念和理論提出來,是在熊彼特的創新和大作用單元理一論的影響下,由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瓦?佩魯克斯完成的。佩魯克斯以抽象的經濟空間為前提,將推進型產業作為經濟增長極,強調了增長極的結構特點和產業間的關聯效應,注重經濟部門和產業活動的集中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形成增長極呢?佩魯克斯認為,要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在該地區必須有足夠創新能力的企業和企業家群體。

二是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經濟效益。

三是必須有適當的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環境。

(2)繆爾達爾的“地理上的二元結構理論”與“循環累積因果理論”。 繆爾達爾認為,發展中國家一般都存在著“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即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並存。經濟發達地區(增長極)的發展對不發達地區產生兩種效應:一種是回波效應,一種是擴散效應。經濟發達地區優先發展,不僅對自身和經濟落後地區具有促進作用,而且也存在著對落後地區產生不利影響。發達地區人均收人、工資和利潤水平及其他要素的收益都高于落後地區,必然會吸引著落後地區的資金、勞動力、技術、資源流向發達地區,這就是回波效應(極化效應)。這種效應使發達地區越來越發達,落後地區越來越落後。

(3)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長”理論。艾伯特?赫希曼是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 他在 1958 年出版的《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正式提出了“不平衡增長”理論。赫希曼表示, 他“由衷地反對平衡學說”。他認為, 發展是一種不平衡的連鎖演變過程。“我們的目的是使不平衡存在, 而不是使其消失。要使經濟向前發展, 發展政策的任務是保持緊張、不成比例和不平衡”。

赫希曼提出了聯系效應的概念, 其中前向聯系效應是指一個生產中間產品的企業或產業的建立, 將導致利用其產品作為某種新生產活動的半成品投入的新企業或新產業的建立和發展。後向聯系效應是指一個生產中間產品的企業或產業的建立, 將會導致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及動力等的產業的建立和發展。

赫希曼認為, 經濟發展不會在所有地方同時出現。經濟發展中常常由于各種因素使經濟增長集中于起始點附近地域。除了一個地方的區位優勢之外, 其他優勢來自靠近工業氣氛濃厚、對創新與冒險特別能接受的增長中心, 這些增長中心就是“增長極”。經濟增長在區域間與國際間由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傳遞。這種傳遞是通過極化效應與淋下效應實現的。同樣, “極化效應”是指經濟、技術等由增長極向發展極集中的趨勢。而“淋下效應”則是指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技術、信息等的擴散作用和輻射作用。淋下效應與極化效應相比, 最終將取得優勢, 因此落後地區在淋下效應作用下, 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最終實現地區間的均衡發展。

4.發展中國家形成的幾種相關理論

(1)梯度開發理論

梯度開發理論最早源于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弗農等人提出的“工業生產生命周期階段論”。後由胡佛(Hoover)等人和中國經濟學者結合實踐總結發展為區域經濟開發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內容是:

ヾ一個國家各區域的發展往往不是齊步走或平衡發展,而是存在著發展次序的先後和發展水平高低的梯度。

ゝ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所處梯度主要是由該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劣,特別是主導專業化部門在工業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決定的。產業結構優化,則主導專業化部門處于工業生命周期上升階段的地區,處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高梯度地區。反之,則處于低梯度地區。

ゞ高梯度地區是新產品、新技術、新思想和新的生產經營管理與組織方法的發源地。產業結構的更新,促使地區經濟向高梯度地區發展和集中。

々產業結構的更新和地區經濟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命周)男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多層次轉件和推進。

ぁ梯度推進過程,是在動態上產生的極化效應、擴散效應共I作用的結果,既產生經濟向高梯度地區進一步集中,對周圍地I : .I}戈配和吸引作用,又帶動周圍地區經濟發展,但同時也會造成兩極分化。

あ在區域經濟發展次序上應優先支持和促進高梯度地區經濟的發展,從而取得較高較好的經濟收益,帶動和促進低梯度地區經濟的發展。

(2)點軸開發理論

點軸開發理論是生長軸理論和中心地理論的發展和延伸。它是運用網絡分析方法,把國民經濟看作由點、軸組成的空間組織形式,亦即點和軸兩要素結合在同一空間的經濟結構模型。

點軸開發理論認為,工業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城市或企業的優勢區位,並呈點狀分布。點軸開發論者發展區域經濟的思路是:

ヾ一國或一定區域範圍內,各地經濟基礎和區位優劣是不同的,要選擇若干資源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要交通干線經過的地帶,作為發展軸予以重點開發。

ゝ在各個發展軸上,又要根據各個點的實際資源和區位優劣等狀況,確定若干重點發展的“點”(增長極或中心城鎮),並確定規劃好其發展的功能和方向。

ゞ根據各發展軸和增長極的經濟發展資源要素狀況,研究確定增長極和發展軸的等級體系,集中力量優先開發若干等級較高的發展軸和中心城鎮,逐步擴散推廣發展其他等級較低的發展軸和中心城鎮。通過發展軸和中心城鎮的建設和發展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3)網絡開發理論

網絡開發理論是點軸開發理論的發展和延伸,它適用于通過點軸開發使區域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的地區。

網絡開發理論旨在進一步延長、拓寬增長極和發展軸,強化“點”、“軸”在經濟發展中的輻射作用。通過網絡發展,一是擴大增長極(軸)的輻射帶動力,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和經濟結構優化,帶動落後地區加快發展;二是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協調發展。

(二)國外關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

1.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過程

世界上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 其區域經濟發展既不是毫無波折的平衡增長的過程, 也不是一邊倒的絕對非均衡增長的過程一般來講, 它們都經歷著一個由“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根據對一些國家的區域經濟發展的軌跡考察,可以將國外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過程概括為以下三個階段:

ヾ增長極出現和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分化階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以及勞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經濟增長點或增長極開始在某些部位或某些區域顯現。這些增長點和增長極按照經濟發展規律, 一般分布在大中城市、交通通訊沿線、資源聚集點或政治文化中心等地。如美國的東部和中部城市地區、日本的三大都市圈、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加拿大以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為中心的中部地區等。

在增長點 (極) 涌現的過程中, 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落後地區也就相應出現。如日本的山區農村、美國的西部、印度的北方邦和東北部地區、前蘇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巴西東北部、北部和中西部落後地區等。這些地區也有些共同特征: 一是落後性,與發達地區形成較鮮明對比;二是經濟結構二元性, 少數較發達城市與廣大落後農村並存;三是經濟發展水平低, 其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所佔比重很低, 有些地方甚至是未開發的處女地; 四是社會發育程度低, 商品經濟不發達, 科教文衛水平落後;五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 如亞馬遜河流域的民族多達 160 多個; 六是資源較富集, 由于未開發, 一般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如水利水電、森林、動植物、天然礦產等。

ゝ開發大城市或發達地區階段。這一階段又分為兩個小階段, 一是對大城市或發達地區自身經濟潛力的挖掘與開發階段,也就是要充分利用當地具有的經濟基礎或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 充分發揮其對周圍地區的極化效應, 將其建設成為具有雄厚經濟實力和強大凝聚力的增長極。但是當這些發達的增長極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 由于人口密集、產業聚集, 產生了交通擁塞、住宅狹窄、環境污染、生活質量下降等一系列“大城市病”後,對發達地區的開發也就進入了第二個小階段, 即調整其極化效應功能, 開始發揮其涓流效應的階段。這時的主要目的是解決過度密集所帶來的一系列城市病問題, 調整工業和城市功能布局, 促進新老產業更替, 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政府制定開發區規劃, 限制人口和傳統工業向鬧市區集中, 鼓勵其向城市周邊地區擴散; 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和大企業集團的總公司設立于大城市, 促進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由制造業中心向高新技術產業中心、服務業中心和全國產業的指揮中心轉化, 保證大城市的品位和向更高層次的持續發展;制定衛星城市和中小城市的發展規劃, 為大城市的向外擴張和產業、人口的外遷提供較好的條件; 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為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之間建設快捷的通道, 為實行區域性整體聯動、連片開發奠定基礎。

ゞ開發落後地區階段。當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 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 二元經濟結構也愈來愈明顯, 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開始由發展不足的矛盾轉化為區域發展結構失衡的矛盾。這時區域經濟發展的任務是: 一方面要保證發達地區的持續高速發展; 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加快對落後地區的開發, 逐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關于世界各國對落後地區的開發有很多成功的典範, 其措施各異, 各具特色, 將在下面的章節中進行具體論述。

經過上述三個階段的發展之後, 區域經濟發展就完成了一個由“不平衡到相對平衡”的循環。在這個循環的發展過程中, 新的經濟增長點或增長極又開始涌現, 又形成新的不平衡, 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環, 周而復始, 就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過程。

2.開發落後地區的戰略措施

盡管世界各國對落後地區的開發采用不同的開發模式,政策和措施各異,但也有許多相同之處:

ヾ確立開發目標,實施導向開發。

ゝ加強開發立法,實施依法開發。

ゞ進行體制創新實施管理開發。

々制定開發政策,實施扶持開發。

ぁ積極利用外資,實施外向開發。

3.區域經濟發展典型案例

(1)美國西部開發

美國西部開發的客觀需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和印第安人的皮貨貿易;

二是18世紀以來土地投機活動的發展;

三是殖民地小農處境的日益惡化。

美國西部開發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第一,實施聯邦“公共土地”政策,鼓勵開發。

第二,設立專門優構和配套相關法規政策保障體系。

第三,利用軍事工業拉動生產發展。第四,以高新技術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2)巴西亞馬遜河流域開發

一是制定計劃,實行分步開發。

二是廣籌資金,實行注人式開發。

三是建設發展極,實行帶動開發。

四是移民墾殖,實行移民開發。

(3)日本國土開發

二戰後,日本根據當時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國際環境和國民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先後進行了四次國土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前蘇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開發

(三)區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經驗對中國的借鑒

1.大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經驗

ヾ不平衡發展戰略。

ゝ自發開發與引導開發相結合。

ゞ優勢互補與共同發展相結合:。

々內向開發與外向開發相結合。

ぁ因國制宜,一國一策。

2.對中國的啟示

ヾ堅持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基本戰略。

ゝ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兩個杠桿的雙重作用。

ゞ正確處理“效益、公平與平衡”的關系。

々走內外結合的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之路。

(作者系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研究員)

 

 稿源︰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作者︰ 阿不都熱扎克?鐵木爾 責編︰ 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