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高达g世纪ios版:安德义德行卷6——修身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8:54:12

安德义德行卷——修身篇解读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作者:安德义

【题解】

什么是儒家文化,我们可以从不能的角度给它下定义。从来源角度的定义:是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创立的一种学说。从功能角度的定义: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从关系角度的定义: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从内涵角度的定义:是以“仁”为核心而进行道德规范的学说。是以“礼”为核心而进行道德规范的学说。从外延角度的定义:区别于道家、法家、墨家以及阴阳家等学说而以“仁”为核心的独立学派。

《大学》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具体的内容则是三纲八目,三纲有“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一 、彰明宏扬光明的品德,二、在于亲近百姓,三、使人们达到完美无缺的至善的最高的境界。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研究事物,明辨事理,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致知,就是从研究事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诚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意念必须诚实,发自内心,不自欺欺人。正心,使心灵端正宁静,不为物欲所蔽,正大光明,无所偏倚。修身,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众人所拥护。齐家,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管理国人。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平天下,就是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为政者具有“絜矩之道”,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三纲八目尽管是封建社会对为政者提出的具体要求,今天读来仍觉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是我们祖先之石呢?何不用来攻治当今执政者之玉呢?

【原文】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①,先治其国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⑤;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⑦;致知在格物⑧。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⑩。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⑾,其所厚者薄⑿,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⒀!

《大学》第1章

【注释】

①天下:指古代中国全部领土。  ②治:治理好。  ③先齐其家:使家族齐心协力。  ④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德。  ⑤心:心思。  ⑥先诚其意:使意念真诚。诚,真诚;意,意念,想法。  ⑦先致其知:先获取知识,知识明确。致,获取;知,认识。  ⑧格物:格,研究;物,指事物,研究事物。  ⑨庶人:西周以后称农业生产者。秦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⑩壹是:都是。  ⑾“其本乱”句:本乱,意为“修身”败坏。末治,意为国家治理成功。  ⑿其所厚者薄:厚,厚重指“修身”。薄,轻薄指治国平天下,看得轻。  ⒀未之有也:即未有之,意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之,代词。

【翻译】

古代凡是想在天下宏扬光明品德的人,必须首先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想治理好自己的邦国的人,必须首先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整顿好自己家庭并使之和谐的人,必须首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端正自己的思想的人,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必须首先获取丰富知识,获取丰富知识在于研究事物。

事物研究透了,知识也就来到了;知识来到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自身品德才能修养好;自身品德修养好了,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了,邦国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以修身养德为根本。

一个人,他修身的根本已乱而枝末却能治理,这是不可能的。正如该看得很厚重的修身,却未能看重,该把它看得很轻的东西,却又把它看得很重,如此,想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解读】

本章谈儒家三纲八目。八目以修身为根本。

向天下昭示推行光明品德,必须先治其国。治国是第一步,由外而内,由大而小。“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其国之大,其家之小。然而治国犹如治家,“治大国者如烹小鲜”,这“小鲜”便是“家”。要想把国治好,则必须先将家治好。齐家,使家庭和睦,和谐,融洽。有人曾经用讥讽的口气问孔子:“你学问如此渊深广博,声名远播,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呢?”“子奚不为政?”孔子回答说:“《尚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使家庭和谐,齐家即是为政做官,何必要我亲自去做官呢?说的也就是齐家方能治国。“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齐家看似很容易,如“烹小鲜”,其实很难,难在“修己”,难在“克己”,难在“修身”。儒家文化的一切要义均在“修身”,修身是儒家文化的根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是一切罪福的种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心平,正心则心无杂念,心无旁骛。“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念诚恳,勿自欺,起心动念,以诚为准则。“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能感天动地,化育万物。“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使意念诚恳,达到“至诚”的境界。又必须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又不断修正自己,使意念端正。“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获取知识在于进一步研究事物,通过对事物的详细认真的研究,知识也就来到了。

以上所谈即是儒家提出的三纲八目中的八个条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前面是八目由大而小,由远而近的顺推,环环相扣,环环因果;以下则是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的倒推。顺推是互为因果,倒推也是互为因果。大学作者,据传是曾参。曾子意在由正而反,由反而正的正反互推,强调其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倒推如次:“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倒推的内容,我们不去细加分析。八目之中,尤以“修身”为根本。作者反复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原文】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②;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第7章

【注释】

①身:这里指“心”,即思想。忿懥:愤怒。  ②不得其正:不能端正。

【翻译】

如果要修养品德,必须先端正思想:心有愤慨,就不能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端正;心有忧患,就不能端正。虚明空寂,私心全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是修养品性须先端正心思的道理。

【解读】

本章谈修身在于正心。

“修身”是八目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基础又在于正心。正心表现于内,修身现形于外。心不正,其身难正,即便是正,顶多不过是道貌岸然一伪君子罢了。“身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不得其正。“忿懥”,情绪激动;“恐惧”,情绪害怕;“好乐”,偏爱私好;“忧患”,忧心忡忡,心不能宁静,真正做到心正,要达到的境界是清明虚静,心灵空寂,湛然空虚,心不在焉方是正心。正心正到空处,方是正。无一丝尘渣杂念,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自心而发,心不在焉,而无可发之基础。心正至“无”的境界,不仅是忿,惧,乐,忧不存,而且连由外物而起能影响内心之正的视、听、味均不在焉,方能达到空明虚静的修身而正心的纯然境界。

【原文】

3、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②,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③。故好而知其恶④,恶而知其美者⑤,天下鲜矣⑥。古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⑦,莫知其苗之硕⑧。”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大学》第8章

【注释】

①“人之其”句:之,即“于”,对于。辟,偏激。  ②哀矜:哀怜。  ③敖(ào)惰:傲慢,轻视。  ④好而知其恶:好(hào),喜爱。恶(è),坏处。  ⑤恶(wù):讨厌。  ⑥鲜(xiǎn):少。  ⑦之:代词,指代下面的话。  ⑧硕(shuò朔):壮,大。

【翻译】

所谓整顿好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好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他们所亲爱的人常有所偏,对于他们所贱恶的人常有所偏,对于他们所敬畏的人常有所偏,对于他们所怜惜的人常有所偏,对于所轻视的人常有所偏。所以喜爱一个人而又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又能知道他的优点的人,天下很少。所以谚语里有这样的说法:“(由于溺爱)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由于贪得无厌)没有人认为自己田里的苗是壮的。”这就是说自身不修养好,就不能整顿好自己的家族。

【解读】

上章谈修身正心,本章谈修身齐家。正心而修身,正心是修身之本。齐家而修身,齐家是修身之用。“齐家”就必须“修身”。人类的感情极易偏颇,如对他所亲爱的就偏爱,对他所讨厌的就偏恶,对他所敬畏的就偏敬,对他所同情的就偏怜,对他所轻视的就心存偏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在一个“公”字,全在一个“中”,公则平,正则家齐,正则国治,正则天下平。

心正,身正,家正,国正,天下正。

修身之要在于“克己”。克己之私,克己之偏,克而能做到,喜欢而能知其恶,厌恶而能知其美。知道儿子的过恶,知道庄稼的丰硕。

【原文】

4、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①,亲亲为大②。义者③,宜也④,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⑤,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⑥;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⑦。

《中庸》第20章

【注释】

①人:这里是爱人的意思。  ②亲亲:第一个“亲”字是动词,即“爱”的意思;第二个“亲”字是名词,指亲族。  ③义:儒家道德观念之一,指思想和行为要符合周礼的规定。  ④宜:适宜、合适、妥当。  ⑤杀(shài):差别。  ⑥事亲:事,侍奉,服侍。亲:父母。  ⑦天:这里指天命。

【翻译】

所以治理国家在于得到按周礼办事的人,要得到按周礼办事的人,就要修养好自身。要修养好自身,就要实行人道;要使人道修明,就要实行仁。仁属于人的内在品质,仁就是爱人,爱自己的亲族就是最大的仁。义就是要做事适宜,尊敬贤人是最大的义。爱亲族要有差别,尊敬贤人分等次。这就是礼产生的原因。居下位不能获得上级的支持,百姓则不能获得并治理,所以君子不能不修身,想要修身,不能不侍奉父母;想侍奉父母,不能不了解贤人;想要了解贤人,不能不知道天命。

【解读】

本章谈修身与为政的关系。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为政就是做人,做人就需要修身,修身以道。这个道就是“仁”,就是“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仁”就是“人”,人的本性就应该具备仁,人若无“仁”,即不是“人”。仁的核心内容,根本点就是爱人。爱有等差,从“亲亲”开始,仁爱父母就是“孝”,仁爱兄弟就是“悌”,“亲亲为大”,即是孝悌为首。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提出的众多的美好品德,都可以用“仁”来进行归纳总结。但“仁”也不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仁”内需有“诚”为基础,外需要用“义”来约束。“义者宜也。”“宜”即恰当。“仁”也有一个是否恰当的问题。“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天下没有绝对的仁爱,没有绝对的不仁爱,符合“义”的仁爱就是恰当的仁爱。《中庸》的“义”除了应该含有对“仁”限之以“义”的含义之外,作者将其进一步细化了。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首先表现在对待贤者上面。“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亲亲有等差,尊贤有远近,礼由义而生,凡弑上生于义不明,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贵贱有序,民尊上敬长矣。”(《大戴礼记•盛德》)孔子在《礼记•仲尼燕居》中说:“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者制中之器,礼者,义也,义者宜也。义者制仁使之合中。人、仁、义、礼四者环环相生,相依相存。为政修身修道,亲亲尊贤,居处下位而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民不可得而治矣”。君子欲得民而治,即治国平天下,“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修身以事亲为贵,“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事亲之情当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事亲以知人为贵,“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由知人以推致知天,天乃寥阔无边,茫茫宇宙,当然也包含人类不可或知的“天”。

治民,修身,事亲,知人,知天五者以修身为核心。

为政,修身,修道,亲亲,尊贤五者以修身为核心。

【原文】

5、子曰:“好学近乎知①,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②,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③,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④,子庶民也⑤,来百工也⑥,柔远人也⑦,怀诸侯也⑧。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⑨,敬大臣则不眩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⑾,子庶民则百姓劝⑿,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⒀。

《中庸》第20章

【注释】

①知:同“智”。  ②斯:此,这个,代词。  ③经:原则。原意为织布时拴在机上的直纱,纺织物的经线。引申为思想行动的标准。  ④体:体贴、体恤、体谅。群臣:指一般的官员。  ⑤子:此处用作动词,像爱护儿子那样爱护老百姓。庶民:普通百姓。  ⑥来:同“徕”,劝勉,慰劳。百工:各种从事制造的工匠。  ⑦柔:温和。此处有笼络、善待的意思。远人:从远方而来的人。  ⑧怀:安抚。此处指对诸侯不可采取强硬手段,而要妥加安抚。  ⑨诸父:伯父、叔父的合称。  ⑩眩:迷惑、糊涂。  ⑾士:春秋末期,“士”用于知识分子的通称。  ⑿百姓:春秋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所以当时的百姓指贵族阶层。战国以后,社会阶层发生急剧分化,百姓逐渐成为一般民众的通称。劝:勉励,这里指受到勉励的意思。  ⒀畏:敬服。

【翻译】

孔子说:“努力学习就接近明智了,尽力行善,就接近仁德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刚勇了。”知道了这三条,就知道了修身的方法。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道了治理国家天下的方法了。

大凡是治理国家,一般有九条原则。这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关心百姓,劝勉工匠,善待外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树立起符合周礼的道德;尊重贤人,就不至于在某些事情面前迷惑不解;爱护亲族,伯叔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敬重大臣,治理的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前来报答;爱护百姓,他们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会充足;优待远方来的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

【解读】

本章谈修身的运用。

“好学近乎知。”好学毕竟不是智,学而当思,思而有悟,学而能思,学而能悟,则是智;“力行近乎仁”。力行毕竟不是仁,行而当果,行而当毅,行而无违,行而能恒,则是仁; “知耻近乎勇”。知耻毕竟不是勇,耻而当自知,耻而当自明,耻而能讼,则是真勇气。好学不倦,力行不怠,知过能改,三者用于修身,“则身安誉至政从矣”。“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也就是《中庸》中所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大法则,九大法则以修身为第一大法,其次是“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大道确立;“尊贤”则方向明确,明辨是非;“亲亲”则叔叔伯伯,兄弟秭妹,内亲外戚不怨;尊敬大臣,则不眩惑于朝庭是非;体恤群臣,天下读书人当尽忠以报国;视庶民为子女,则天下百姓积极努力向上;来百工,则天下艺人云集,财用富足;柔远人则四方朝贡,八方来贺,垂拱而天下治;怀诸侯,则天下叛乱之人,觊觎之贼敬而畏之。所以修身有九条。修身所以用九条。《大学》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