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甲深度强袭 纸膜:32.全篇的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1:14


【原文】凡土物九十,其种三十六。

【译文】全文论述的土壤总计九十种,可种植的谷物总计三十六种。

【说明】本节是全篇的总结,《管子.地员》是关于古代生态地植物学的重要文献,后世的农学著作如《农政全书》,收录《地员》篇,清代学者王绍兰有《管子地员篇注》,此外尹知章、刘绩、宋翔凤、戴望、张佩伦、何如璋、安井衡、孙诒让等对《地员》篇也多有校注。《地员》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平原、丘陵、山地、湖泊等不同的地形特征及其植被。它首先叙述了“渎田”土壤的类型和植物生长,其中还夹杂了一段关于音乐的论述,是对音律的解释,帮助我们学会怎样去听音。然后论及丘陵、山地的地形特征及其植被,最后以湖边依次垂直分布生长的十二种植物作结。第二部分论述了“九州之土”,把九州土壤分上、中、下三等,每等三十种,共九十种,并说明了其适合生长的农作物和植被。《地员》篇不仅是研究古代农业的重要文献,而且对确定其成书的历史地理环境也具有重要价值。

《地员》的土壤等级划分,是着眼于土壤对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而以土壤的肥力差别为基础的。先秦时代的人们不是孤立地看待土壤和土地,而是把它放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并着重从土地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中去考察它。所谓“草土之道”就是对这种思想与理论的概括。中国的传统土壤学,实质上也是生态地植物学。

土宜或地宜的概念出现颇早。人们从事农业,首先必须选择耕地,并利用不同土地经营不同的生产项目;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除了平原和盆地外,更多的是高原、山地和丘陵,母岩和地形的差别,导致各地土壤的差异,有时在数米之内土壤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农业生产中的因地制宜显得更为重要。土宜或地宜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和这样的过程中孕育生长出来的。传说“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淮南子·脩务训》),这表明人们从事农业伊始,即已进行选择耕地的活动,这是地宜概念产生的前提,至于当时是否已经有“相土地宜”的明确概念,则容或有后人附益的成分。《诗经·大雅·生民》:“诞后稷之稼,有相之道。”所谓“相”,是视察的意思,这是说周弃懂得观察和选择土地的方法。《史记·周本纪》则径说周弃“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这可视为地宜说的滥觞。当时人们是怎样“相地”即选择耕地的呢?主要是看地形和看土质。《诗·大雅·公刘》;“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原隰,彻田为粮。”这是看地形。《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这是看土质。当时耕地主要选择在平原(原)和低地(隰)比较湿润肥美的地方。堇和荼是两种生长在湿润肥沃土地上的植物,可以作为农田指示植物;现在农民识别土壤,仍以生长苦菜的地方为良好的土地。《大雅·緜》的记载说明,当时的人民已经懂得利用指示植物来选择耕地了。选择耕地除了要求湿润肥美以外,还要看是否向阳(“相其阴阳”)和水泉的流向(“观其流泉”),前者为了使作物获得充足或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后者是为了使农田沟洫的的布局与水泉流向一致以利排水。两者都是畎亩规划的依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晋国打败齐国以后,为了东进的方便,要挟齐国“尽东其亩”,遭到了反对。齐使宾媚人说:

    先王疆理天下,物(视也)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

亩。”(《小雅·信南山》)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

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乎?

这是“土宜”一词时代比较明确的最早记载之一。但从宾媚人的话看,不晚于西周时代“地宜”的观念已经产生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按照“土宜”发展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农夫的常识,同时也是政府有关官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