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食人族 高清迅雷:科学网—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胡耀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00:57

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胡耀邦

——献给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殚精竭虑的人们

 

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共产党人的良心:胡耀邦

                       

 

浏阳河的水,激起片片浪花,滋润着岁月的梦想;岳麓山的风,扬起阵阵水雾,飘渺着历史的沧桑。一骑青衣,从苍坊的栅栏里奔出,绝尘而去;一股清风,从京城的围院里穿过,拂面而来。一位矮个子的中国人,站在中国最高的舞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在改变着这个国家的风貌,他在创新着这个民族的思维。

他的一生代表了共产党人的良心,他宁可让一家苦,不肯让一路哭。他牵肠挂肚着人民的利益,他高瞻远瞩着国家的未来。政坛六十载,勤廉求是,呕心沥血为党国;人间千万年,谦恭公明,永垂不朽是人生。说不尽辉煌,写不尽光芒;道不尽风雨,描不尽萧瑟。跌宕起伏的人生,串着那么多的精彩,亦挂着那么多的辛酸。一个朴实的老者,面含着慈祥的微笑向我们走来——胡耀邦。

一 、 胡耀邦同志生平简介

1915年11月20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时文乡(现为文家市镇中和乡)苍坊村。

1930年5月,回乡担任少年先锋队队长兼儿童团团长,开始革命生涯。

1950年2月,出任川北区(省级行政区)党委书记、行政公署主任和军区政委。35岁的胡耀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1952年夏,出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

1962年11月10日,出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1964年11月,出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

1966年,文革开始后,胡耀邦同志遭到错误批判并遭受肉体摧残。

1975年8月,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三书记,并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1980年2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1年6月,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7年1月,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

1989年4月15日晨,胡耀邦同志与世长辞,走完他革命的一生。

二 、 胡耀邦同志为人之道

俗语云:做事先做人。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位功成名就的人身上都会有其人性光芒的一面,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必然是建立在他的性格、他为人处事的基础之上。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和他的行为形式、方式、模式往往决定了他在事业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胡耀邦同志身上的的确确处处展现着他人性的光芒,这些光芒点不仅仅是他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助其登上成功宝殿的垫脚石。

(一)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胡耀邦同志出生于一个世代农耕的贫困家庭,即使在胡耀邦入住中南海后,他的胞兄胡耀福依旧在家务农。1982年,胡耀邦侄子胡德资被岳阳市某工厂招工,胡耀邦认为他是“走后门”,要其回村务农。如今,胡德资与兄长胡德全都已年过半百,仍在耕种着自家的几亩农田。两家的子女也大多在外打零工。1989年胡耀邦去世后,胡耀福赶往北京奔丧,没有买到坐票蹲在车厢接口处,想起亲弟弟不禁抽泣,列车员经过问何故,他大哭道:“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车长大惊,赶忙安排卧铺。

胡耀邦作为声名显赫的高官,却让哥哥一直在乡下种地;当大官的弟弟死了,当哥哥的如寻常百姓一样奔丧,赶火车连座位都没有,然而并没有藉此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这在当下不少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1992年9月6日,83岁的胡耀福老人逝世的时候,有人送来一副挽联,“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做赤子;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人”。这副挽联不仅隐含着胡耀邦同志的大公无私,更深层次的隐含着这个民族的高贵精神。

胡耀邦最高曾担任党的总书记,可他的家属、家乡和亲友却从来没有占过他半点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粮食紧张,城市人口的定量都很低。胡耀邦要求全家人每天都要吃两顿粗粮,不许吃补助和细粮。有一次,炊事员老张给胡耀邦正在上学的小女儿满妹带午饭时悄悄装了点米饭,被胡耀邦知晓后把老张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后来,满妹当了兵,她身边的战友,几乎都被推荐上了大学。苦闷的她给父亲写信,希望父亲能托托关系,让她也有个上大学的机会。胡耀邦很快回信了:“你原先分配在工厂,后来当兵我是不知道的,内心也是不赞成的,因为是走的后门。现在又提出想上大学,我认为你应该靠自己的能力。我们家的人不应该走后门,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那时的满妹完全不能理解父亲,把信撕得粉碎。打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指望能沾父亲的半点光。

他的家乡浏阳县托胡耀福到北京找胡耀邦给家乡批点化肥。胡耀邦态度非常明确,在原则问题上不退让,甚至又不惜与哥哥闹翻了脸。胡耀邦说:“我不是家乡的总书记,不能为家乡谋特殊利益。在我这,要马列主义有,要特殊化没得。”他铁面无私,光明磊落,直到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因为他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而转为城市户口或者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他没有给家乡人批过一张条子,没有给过家乡人一点特殊。他的亲友,一不干政,二不要官,三不经商,四不出国,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做一名共产党员不难,难的是做一名好共产党员,难的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胡耀邦同志尽情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官员的真实本色,天下为公,心中时刻装着的是人民大众的利益,是国家的繁荣富强,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二)胸襟开阔,相肚撑船

1977年,邓小平同志主政后,作为邓小平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的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刚一上任,他就一心想要纠正“文革”中被“四人帮”颠倒的思维和扭曲的思想,在他的主持下,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

在胡耀邦主持平反的冤假错案里,有不少人是当年整过胡耀邦的。但他宽容大度,一样给这些人平了反。

在平反“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中,“六十一人叛徒集团”里还包括原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当初曾把挂职到陕西省委主持工作的胡耀邦整得死去活来,被迫灰溜溜离开陕西。但当刘澜涛被打成叛徒后,胡耀邦却毫无芥蒂地花大力解救他于水火,丝毫不责怪刘当年的过错。

胡耀邦同志待人宽厚,从不落井下石。原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吴自立,是一位老字辈的红军,曾在四十年代的延安干部会上当众嘲讽胡耀邦,“我参加革命那阵,你还穿开裆裤呢”,把耀邦骂个狗血淋头。后来吴被打成“彭德怀分子”,1972年七十多岁了还遭尽毒打关押,特地给毛主席写信,派儿子去送,儿子找到了胡耀邦。当时胡耀邦自己还在遭受着红卫兵无休止的批判,却不怕犯“包庇彭德怀黑干将”的错误,毫不计较吴自立与自己私交不好,积极帮助转交信件,终于改善了吴的处境。

胡耀邦同志的儿子胡德华曾跟他开玩笑:“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的肚子里能跑航空母舰。”邓小平的女儿毛毛说过,“你瞧耀邦叔叔打牌,他的牌拿在手上,另外三家都能看到。”既无害人之心,也无防人之意,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胡耀邦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

(三)毫无官架,平易近人

胡耀邦同志从团中央书记到党中央书记,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一直都是那么和蔼、热情、谦虚、平易近人,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在外人看来,兴许显得不深沉,然而在了解他的人看来,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也是以后构成他好名声的一个重要基点。

1965年,胡耀邦带队到陕西参加农村“四清”运动。春节假期,工作队员们一起回西安,在宝鸡过节。大年三十,大约下午五六点钟,大家被安排在宝鸡一间礼堂里吃年夜饭,当工作队员都到齐了,胡耀邦站起来笑着对大家说:“今天吃团圆饭,我宣布两条纪律:一条是今天吃的饭叫五爪抓饭,南方出身的工作队员,习惯用筷子吃饭,但今晚用筷子就没有饭吃。”说完,他掩起衣袖,展开五指,抓一把饭就吃,引起全场大笑;接着,他宣布另一条:晚饭后都去跳舞,男队员不跳,明天照样有饭吃,女队员不跳明天没饭吃,这更引起哈哈大笑,全场鼓掌。

1985年秋天视察西北时,胡耀邦一行住进当地一个兵站的两层楼。随行工作人员安顿他上楼休息后,便在楼下打起扑克来。玩了一会儿上楼去,却发现胡耀邦不见了,大家全都慌了神儿,赶紧问门口的哨兵:“看见总书记出去没有?”哨兵摇摇头。找了半天还是没有,只好又问那个哨兵:“看见个小老头儿出去没有?”哨兵说:“看见了,一个人往那边的村子去了。” 当工作人员找到胡耀邦时,发现他正盘腿坐在一户农家的炕上,跟一群老汉们聊得兴高采烈呢。

如果不是真实的历史资料显示,兴许我们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当时的省委书记竟然没有一点官架子,带头用手抓饭吃,跟普通的工作人员开玩笑,跟平民老百姓毫无拘谨的畅聊,完全把自己融入大众,融入老百姓,对于一个在我们想象中应该是很神秘的高官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四)谦恭谨慎,艰苦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胡耀邦同志曾在川北工作。“文化大革命”后,在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长不久,便获悉要编写川北日报报史,于是专门作出批示:如果讲川北历史请不要突出我个人的作用,个人的作用任何时候都是第二位的。如果只突出写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并且夸大其作用,这样做就歪曲了那个时期的历史事实。

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他在当选为主席后发表讲话说:“我是在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当选为党中央主席的,原来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心愿,应该由邓小平同志来担任这个职务。现在党中央委员会决定由我来担任主席,我觉得我有责任向全会说明一个问题:虽然我担任这样一个重要职务,但有两点是没有因此而改变的,第一,老革命家的作用没有变;第二,我的能力和水平没有变,我还是昨天的我。”以上讲话赢得了与会同志的热烈掌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胡耀邦同志露面的机会更多了,但是他一直保持低调,不让舆论过多地宣传自己。

在几十年革命岁月中,胡耀邦同志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作风,这在各地考察中也有生动的体现。他每次都是轻车简从,一般不坐轿车,而坐旅行车,以便在车上与随行人员、陪同干部交谈,探讨问题,深入思考。针对某些地方接待上级搞排场、讲铺张的不良现象,每次出发前,他都要随行秘书通知要去的地方:一、不准站岗放哨;二、不准请客送礼;三、所住招待所不管已住着什么人,都不准清理搬家;四、当地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不准到外地去调好车;五、只要当地党委几个干部去接一下,不要人多,更不准组织什么欢迎队伍。他对于那种夹道迎送、前呼后拥、警车开道、戒备森严以及游山玩水、大吃大喝,甚至带着妻儿老小同行的现象非常厌恶,不止一次地说:这是一种腐败现象,只会败坏党的形象。我们共产党人不能搞这种低级趣味,把自己同人民隔绝开来。正因为胡耀邦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所以他能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地深入到县、镇和乡村去调查、去研究,直接走进农家去与群众促膝谈心,甚至打开农民家的饭橱、粮囤、衣柜了解真情。

1989年4月20日,就在胡耀邦逝世的第五天,有一位记者来到他家,走进他的卧室,被屋内的情景惊呆了:卧室的面积约15平方米,临窗的写字台上,放有3部电话机、一个普通的铁制台历、一副老花镜和十几支铅笔,他生前所用的茶杯竟是一只空的装咖啡用的玻璃瓶。记者掀开床单,只见褥子上还打了补丁。再掀开枕巾,枕头是用一件破旧的白色针织背心缝制的,里面填装的是一些旧布。床头柜上放着的一盏用了十几年的青瓷座台灯,破裂的灯口处包了一层厚厚的胶布。胡耀邦住院时换下的最后一套衣服也摆放在卧室里:一套洗得已经褪了色的灰色中山装、一件衣领已经发黄的衬衫、一双白色线袜、另外的两件针织背心,一件留有汗迹,另一件破了十几个小洞。

看到这样的场景,再把它和一个曾经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会禁不住落泪。国家在改革中不断前进,人民在改革中不断富裕,而我们的老书记,一间如此寒碜的15平方米的房子,既是他的卧室,又是他辛勤工作的办公室,连他的生活用品也也都是如此的破旧。记住,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曾经的最高领导人的居所,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 、 胡耀邦同志为政之术

政坛是一个很复杂的权力场,在核心权力的吸引下,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其实可以这么讲,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政坛中摸爬滚打几十年而不倒并且还能登上权力的顶峰,那么这个人必然有其独到的人格魅力和闪耀的政治智慧。

胡耀邦同志六十年的革命生涯,充满了险滩与急流。也曾被胜利的鲜花围伴,也曾被失败的脏水泼身。人生起起伏伏,这条从政之路竟也是如此艰难。当国家需要他时,当人民需要他时,他毅然决然在政治的道路上走下去,他要给这个国家带去发展,给人民带来幸福。而他所凭借的,正是他的政治智慧。

(一) 重民、爱民、亲民

胡耀邦同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时时刻刻铭记着人民群众的疾苦,在他任总书记期间,一有空就深入基层,访贫问苦,调查研究。那些有名的穷山恶水、荒漠边陲、严寒高原、世界屋脊他大都走到了。到1986年5月,全国2000多个县他已去过1500多个。

耀邦同志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他认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亲自下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材料,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实际。

1959年春,他到河南检查工作,曾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停留,门两旁写着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他念罢此联后,对陪同人员说:“让我来改一改!”说完,他高声吟诵起来:“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心在人民,利归天下”,这正是胡耀邦同志高尚情操的写照。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共产党人的良心”。

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任中央主席和总书记期间,经历了6个春节,其中4个是在基层同群众一起度过的。他所到之处往往不是大中城市、富庶之地,而是“老少边穷”等贫困落后的地区。他深入矿山井下、穷僻山乡、牧民帐篷、边防哨卡,一头扎进老百姓中间,同他们拉家常、议致富、话未来。自胡耀邦开始,这种春节下到基层访问、给群众拜年的工作方式,逐渐作为一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制度延续了下来。而胡耀邦同志“重民、爱民、亲民”的领导方式也渐成定制。

(二) 勤政、廉政、明政

1962年11月10日胡耀邦带职下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1964年11月,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省区)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那时的陕西一穷二白、生产落后、农民生活困苦,胡耀邦上任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夜以继日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一位前来探望他的老同志说:“我进了潼关以后,看到关中的麦子长势喜人,看来今年要大丰收。陕西肥了,耀邦瘦了!”
    凡是熟悉胡耀邦的人都知道,他干起工作来几乎是到了不要命的程度,说他夜以继日地干工作一点都不夸张。胡耀邦为了党的事业,几乎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他的家就紧挨着中南海,但他只有在每周六晚上才回家吃饭,其余的时间除了出访、出差,全都是住在办公地勤政殿。在担任总书记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办公到深夜,很多人都知道,胡耀邦办公室的灯熄灭得最晚。考虑到他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工作人员劝他注意休息,可他却说:为人民办事情,耽误一分钟都是罪过。从1979年到1985年6年多的时间里,胡耀邦同志共批阅群众来信2000多封,平均每天都要批阅一封。

胡耀邦同志提倡消费,同时也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反对不合乎生产力水平和豪华奢侈的高消费,他更痛心疾首地反对生产领域中的浪费。对浪费资源、盲目投资、不计成本、没有效益、不惜民力、长官意志的经济增长模式,他有着一种天然的恶感,并把它归之于体制问题。碰到一些反反复复、劳民伤财的胡子工程,他总爱说一句话:“张书记挖,李书记埋,王书记上台又重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拉动内需的今天,对消费和浪费认真做一区分界定尤其重要。

(三) 诚实、踏实、求实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胡耀邦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三书记,并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在他任内,在邓小平等老同志的支持下,他以马克思主义者无私无畏的惊人魄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先后组织推动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组织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等工作。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等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通过平反冤假错案,使数百万蒙受不白之冤的党员、干部、群众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接着,又对解放后在各种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甄别。一些蒙冤多年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如瞿秋白、张闻天、李立三等也先后得到平反昭雪。随着这些冤案的平反昭雪,数以千万计的因亲属、工作关系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得到解脱。
  这样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为古今中外所没有,如果没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没有坚强的党性、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办不到的!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不仅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和组织准备,也为改革开放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胡耀邦同志在主持中央工作的七八年间,多次到地方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考察,深入基层,直接向基层干部和普通老百姓调查访问,具体指导。他认为,在中央的人深入实际的最好办法就是到基层跑一跑,多下去,多接触干部群众,多看、多听、多问。他把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为做好领导工作的头等大事。胡耀邦同志心中装着960万平方公里上生息着的10多亿人民。他在主持中央工作的几年间,常常抓住一切机会到各地考察。全国的321个地区(州、市),除西藏5个、青海2个、云南3个外,他都走到了。全国2112个县,有1600多个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他任中共中央主席和总书记的7年间,有6个春节是同基层人民群众一起过的。

实地考察,注重实际,形成了胡耀邦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的一大特色。他把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处于执政党地位,要领导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搞建设,避免犯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的错误,克服各级干部官僚主义、讲空话的顽症,就要经常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他语重心长地劝勉各级干部:经常到基层去接触群众搞调查研究,你的心里才会装着人民,才会时刻想着人民;你才会经常听到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了解到最新鲜的情况和问题;你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取和集纳群众的智慧,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头脑,作出切实而正确的指导,真正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好事。他说,这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也是一种精神境界问题,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四) 嘹望、期望、远望

胡耀邦同志看问题往往看得很长远,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他认为,中央和省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领导工作的失误,提高干部的素质,促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对于改革的目的,胡耀邦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藏富于民,让人民富起来。一直以来,他既不认可苏联和东欧那种加重群众负担的高积累模式,也不赞成高度竞争追求高额利润的资本主义模式,而是希望中国走出一条以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来推动农、轻、重生产为序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及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对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发展道路和“真理标准”大讨论、反对封建主义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索,以及对就业、住宅、城市建设和消费等重大民生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思考。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于中国当下的改革与社会发展来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1980年2月底,胡耀邦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在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几年时间里,胡耀邦多次深入西藏、青海、甘肃、贵州、云南等西北、西南地区考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率先提出了开发我国西部的战略构想。

胡耀邦同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革命事业的接班人。1984年12月25日,胡耀邦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胡耀邦同志说:“在培养干部方面,我们六年走了三步:选拔、锻炼、进领导核心,下一步如何培养?一要老同志支持,二要个人努力。要给他们压担子,老同志要少管一点事。”他告诫新进领导核心的同志:第一,要努力学会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多拿点时间想点全局的问题,读点书,马列主义、中外历史、政治经济学、文学等都要读一点,要熟悉全局情况,学会支配时间。第二,要发扬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风格:一是光明正大,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二是身体力行,模范带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80年代中国领导层的年轻化,一大批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正是在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四 、 结语

每一个领导者,不管是在生前还是其生后,总会有一定的争议,所谓树大招风,于胡耀邦同志来说亦是如此。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不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因此我也无法对他的争议附加一个额外的评论。作为一个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我看问题同样也是辩证的去看待,具有全局观的思维模式。但在本文的写作中,我只对胡耀邦同志一生中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方面进行介绍、概括和总结。我想每一个能居高位的领导者,自然而然会有他自身的杰出能力和独特魅力,而这些出众的地方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地方。所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便是此意。

斯人已去,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大浪淘沙,留下的终究会是熤目的珍珠。我所看到的,依旧是那么一位很平实的老人,在咆哮的黄河边构思改革框架,在巍峨的青藏上忖度民富之路,在昏黄的灯光下绘制盛世蓝图,在狭窄的围院里展望复兴大计。胡耀邦同志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他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小组成员:舒全峰、谭群燕、张会松、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