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x光明兽人图片:农村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探讨——以海盐县为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13:54:00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认识的进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是率先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因此,农村发展低碳农业,大有可为。

  一、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首要抉择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农村地广人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地方没有污水、垃圾收集与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畜牧粪便、滥施农药、化肥及其它农业废弃物,随处可见,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发展低碳农业,能有效控制农村污染源,新能源——沼气池的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缓释化肥和低毒农药普及,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直接降低碳排放。随着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日臻完善,农村环境村庄规划、村庄连片整治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使生活污水、垃圾便于集中处理。通过农业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确保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发展,如:加强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病虫、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应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温室大棚栽培等低碳农业的发展,都可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2、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农业生态区园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作物业、畜牧业、渔业交替、清洁生产等手段,同时与一定的工业或服务业(旅游观光业、餐饮业、物流业、沼气)等结合起来,把一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自从丹麦的卡伦堡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园,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园区不仅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降低碳排放,而且在降低农业园区整体成本,提高园区农业效益上也大有优势。

  3、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低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高,以设施为载体,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大,是高效农业的标志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低落碳农业不再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是以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五要求为目标,形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培植骨干企业,注重产业集聚,加快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能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

  4、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二新”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是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民心工程,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

  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村镇规划。低碳农业要求土地和产业的双集聚,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高起点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优先安排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以及其他愿意进区的农户建设农民居住点,着重优化农村空间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民聚居化,城乡一体化。为低碳农业发展创造空间。

  发展低碳农业,能优化人居环境。低碳农业要求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电力、通讯、广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住宅小区真正实现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和整体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发展低碳农业,把握农村节能的减排契机

  1、以新能源开发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

  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农村节能低碳经济可以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换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低碳生活。

  海盐县共有农村常住户8.49万户,常住人口28.68万人,能源——碳的主要来源是木柴、稻草、油菜杆和石化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老虎灶,用以煮饭、烧水、炒菜,做饭时分,放眼乡村,家家生火,户户冒烟,堪比小厂林立,由于炉灶设计不合理,燃料燃烧不充分,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的含碳量又高,热量的利用率也不高,燃烧后产生大量的CO2,燃料的消耗量相当大。其排放的碳,就单个家庭而言微不足道,但总量可谓触目惊心。据专家测算,来自农业的COD的排放量已占全国总排放量43.7亿TN的67%。因此,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低碳炕,加快省柴煤灶(炕)的升级换代,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已是低碳生态的当务之急。

  农村低碳减排的一项最引人注目的工程是发展农村沼气。在这方面,海盐县已做了有益的探索。该县是养殖大县,母猪年存栏8.34万头,生猪存栏56.59万头,羊年存栏8.15 万头,家禽年产295.75万羽(其中肉鸡244.12万羽,肉鸭51.08万羽),有规模的养殖场有十多家,其中,名扬上海的青莲膳博士,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圈养方式,年出栏132.956万头,全县年产生禽畜粪便数百万吨,不加处理,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而大力扶持、推广户用沼气池建设,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利用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扩大沼气用户,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不失为解决的上策。一个10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500立方米,年处理人畜禽粪几十吨,可解决农户10个月的生活燃料问题,年节省薪柴3吨,节电600度左右。沼渣沼液还是优质肥料,一个沼气池年产沼肥相当于200公斤优质复合肥。如果8万多个农户都能充分开发利用沼气池,年节省薪柴可达25万吨、节电4500多万度、节肥1.3万吨,节支增收1.2亿元以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如果发展用户7万个(占总户数的70%),年产沼气每年可替代标煤2万吨,减少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22万吨,降低碳排放上千吨。政府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采用每建一池补助一、二千元的方法,激发农民开发利用再生新能源的热情,使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新时尚。

  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还加大了对生物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海盐县有许多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但海盐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还不高,仅占农户的26%,如果政府加大推广力度,使普及率达到90%,就有7﹒8万户农户使用,推广太阳能23﹒4万平方米,年可节燃煤近4万吨。

  2、以绿色有机农业开发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

  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耕作制度节能低碳,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是农村低碳经济新要求。

  以肥料研制为例,我国在肥料技术研发上支撑了施肥的低碳化。据测算,生产1吨氮肥需消耗1﹒4吨标准煤,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250万吨标准煤。大力推广适合本县大田作物的缓释肥,缓控释肥在低碳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改变了化肥因溶解过快、养分流失而难以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养分不同需求的缺点,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农作物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节本增收减排。

  另外,海盐县低碳农业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清洁生产。一推广节肥节药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全县有测土施肥服务站7个,专职测土配方施肥咨询员7个,有庄稼医院200家,有效地帮助农民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确定化肥的合理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二积极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大量使用沼渣沼液等绿色优质有机肥料,大幅度减少化肥,全县有注册有机绿色品牌农业5个(膳博士肉、六里香茶、澉浦蜜桔、嘉兴万好船菜系列绿叶蔬菜和友邦绿色农产品),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碳含量;三倡导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积极探索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  

  3、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

  现代农业园区是指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一般包括设施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等,低碳农业近使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园区建设。海盐县目前有各种农业产业园 13个,其中有以水果为主的葡萄、梨、桔子园 5个,面积1﹒6万亩,以生产各种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园4个,面积13万亩,以观光休闲为主的有 4个,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水面达3万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虾、鳖)面积1万亩,全县农业生态园区累计共投入1﹒43亿元,拥有资产4381.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840.45万元,流动资金540.97万元。2009年农民销售农产品7.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园区实现利润530.13万元,这些园区已成为农民种植、养殖的示范基地,也成了推进农村节能低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治环境污染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低碳农业的示范实例。

  4、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与土地规模经营密不可分,海盐县在土地流转和农业招商中,一直秉承这样一条原则——低碳、高效、绿色。低碳农业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一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海盐县50亩以上规模流转已达7639亩,催生了34个规模经营主体,平均经营面积达到224亩;二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全县统防统治面积已达29920亩,比上年13900亩增长了1.15倍;机插秧面积达到7170.5亩,比上年3050亩增长了1.35倍;三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县流转土地平均租赁费在53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每亩280元增加了近一倍。大量农民挣脱了土地束缚,全身投入二、三产业发展,一些农民通过返聘成为各种形式的农业工人,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四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由原来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企业化管理转化,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已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公司,41个新型农场主和大户投资到农业中来,09年已投入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