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大著名导演:年味儿[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6:43:20
高建雨 发表在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1.html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
年味儿
高建雨
2011年12月29日,我们去赞皇县筹备省直“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路上,天气阴冷,飘着细细的雪花,路边一个村子的乡亲们在路旁支起锅台,准备杀猪过大年,很多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有烧锅的,有磨刀的,一口块头很大的猪伏在块头更大的案板上,被褪光了毛待宰。
这浓浓的年味儿,不禁使我感叹:一年又要过去了!新的一年马上来了!乡亲们的生活有欢笑,丰衣足食,就饱含着幸福啊!
也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过大年的年味儿: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包饺子、做豆腐、蒸干粮、拜年、上坟、走亲戚,很多小伙伴们一同玩耍,真是丰富多彩,年味儿十足,快乐无限,也成为一直以来美好的回味。
先说穿新衣。那时候物资紧张,收入也少,平时都是穿父亲、哥哥穿小了的衣服,或亲戚送的旧衣服。到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就会买点新布料,用当年的新套子,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各做一身新衣服,还有新棉鞋,穿在身上,暖暖和和,鲜鲜亮亮,更重要的是那种被宠爱的感觉、可以炫耀的感觉,美美的。现在我们随时都能买新衣服穿,穿上可能更鲜亮,但好像少了当年那饱含温情的快乐。
放鞭炮,也必不可少,尤其对我们男孩来说。哥哥他们喜欢放二起,威力巨大,响声震天,吓跑了鬼怪,驱散了邪气,也令我们在寒冬中振奋!我喜欢放小鞭炮,一挂有一百个“头”或几百个“头”,噼里啪啦,声音清脆,照样过瘾。在这方面,大人们并不吝啬,舍得花钱,只要注意安全就行。后来,鞭炮的档次更高了,品种更丰富了,有闪光雷,有各种烟花,我们自制的烟花也很好,自己在墙角刮硝,哪怕冻裂了手,也不退缩,然后潾硝、煮硝水,使硝结晶,烧木炭,配硫磺,只要比例得当,配成的烟花燃放效果同样很好。然后找一个带眼的铁管,把配好的烟花粉放进去,砸实,倒过来,在铁管的眼儿处放置烟花粉,用带火星的棉花柴点燃,烟花就绽放五彩,带给人们欢乐喜庆。
收压岁钱,在我们来说,最高兴了。那时长辈们虽然不富裕,但是都出手大方,也重亲情,嫂子、妗子、姥姥、姨等亲属女眷都会主动给孩子们压岁钱,一毛两毛甚至五毛。我们能得“一大笔”收入呢,当然这是互相的,我的奶奶妈妈也要给人家家的孩子。通常这笔压岁钱就归了我们自己,自由支配,我用来买文具、小人书,有种自己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记得当年我攒了很久才够买心仪已久的《阿凡提的故事》,我就一遍一遍看那本书。至今阿凡提和巴依老爷、和国王、和吝啬的人斗智惩恶扬善的故事,还记得不少。现在,人们富裕了,给压岁钱也更大方了,在一定意义上,给压岁钱也转化成了一种社会交往内容,而这,对很多低收入家庭来说,也成了一种不小的负担。可能没有变的只是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后快乐依然。
包饺子,是过年的象征。大年初一前夕,要包很多很多,够吃很多天的。这样,春节直到出正月,基本不再作干粮了,人们能得到彻底的休息。当时,我奶奶带着我包,我们俩是家里包饺子的主力。从五六岁起,我就学会了包饺子,包得越来越好,和面、擀皮,也越来越好,这也成为我今天喜欢和全家人包饺子的根源。那时候我们至少要包两类馅的,一类是素馅的,用炸豆腐、粉条、白菜、葱作馅,有时候放一点猪腥油渣或者是油饼渣;另一类是肉馅的,肉馅还分生肉馅的和熟肉馅的。生肉馅的或者是生肉加姜末、葱末,或者是生肉加瓠子;熟肉馅的通常加白菜或韭菜尤其是黄韭。奶奶是巧手,我们做的饺子非常受欢迎,全家人都会饱饱地吃,年后亲戚们来了,也都放开肚皮美美地享用。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受到亲人们欢迎,我从心里高兴。现在每到过年,我们家依然包饺子,侄女去上大学前夕,我也在家包饺子,邀请哥哥全家来,就像过年一样的感觉。
做豆腐,也是当年过年的一大盛事。几家合起来凑黄豆做豆腐,先把黄豆泡透,用磨磨碎,把汤汁放在大锅里煮,不断往外撇汤,加入卤水,慢慢就凝固了,中间的细节,都忘了,总之,出了老豆腐、小豆腐和细嫩的豆腐。老豆腐味道不是很好,但是也很解馋,小豆腐类似豆腐渣,很粗糙,但是在粮食缺乏的年代,通常蒸成小豆腐饼子吃,硬硬的、类似死面,如果大方一点的话,给牲口们当饲料,其实也很好,就当它们也过个年得到犒劳。细嫩的豆腐最珍贵,通常要省着吃,或炸豆腐,或做成豆腐丸子,或蒸熟后腌着吃,我奶奶别出心裁把嫩豆腐放进豆湿中,过一段时间进了盐味,特别好吃。那时候给亲戚们或通家之好的乡亲送几块豆腐,是很贵重的礼物了。现在天天能吃到豆腐,但是纯正口味的,不多了。
蒸干粮,是过大年前夕另一项重要内容。通常蒸好多馒头、窝窝,放满几个大瓮,每顿饭腾着吃,这也是考虑到过年充分休息,也是考虑到别总是省着舍不得吃。放了寒假,我就和我娘到邻村东小王四队的打谷场上,用石碾子碾小米,用小米面做窝窝。为了克服单调,我们蒸干粮的时候也弄些花样,比如蒸枣花、蒸豆包,或者把面团成小猪、小狗、小刺猬的形状,煞是可爱。这样蒸熟后吃起来,欢笑就更多了。哈哈。现在老家的人们,基本上不蒸干粮了,我的巧手的奶奶也过世了,但当年的记忆,依然清晰,也勾起我对她老人家的思念。
上坟,也是过年的一项内容。不忘祖先、不忘前辈。我们拿着饺子、黄表纸,还有冥币,到祖坟祭拜。也有的乡亲拿着鞭炮,在那里燃放。在祖坟旁磕头,一边叙说一年来的生活情况,虽然知道故去的先人们无法听到这些信息,但是,我们依然虔诚地叙说,表达对他们的思念,表达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和工作的心声。
走亲戚,是我们最乐意的。能得压岁钱,能吃好吃的,能得到亲戚长辈们的呵护,还能和亲戚家的孩子玩成一片,到大姑家所在的大车城村还能看戏并在戏台下买零食。所以,在寒假过年的日子里,我们就不停地走亲戚。或者和哥哥姐姐一起去,或者由我奶奶、我娘领着去,或者和村里别的小伙伴同去(他们也有亲戚在外村)。我经常去我姥姥家、大姑家、二姑家、老姥姥家,我一直是受到她们疼爱和欢迎的,我对她们也充满了感情。所以直到今天,我也一直怀念她们,和这些亲戚走动得很好。
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更有意思。大家玩纸牌、玩风筝、玩链子枪、玩捉迷藏、一起溜冰,或者一起看课外书,一起听收音机,一起到村外的砖窑上登高望远,全然忘我,无忧无虑。
从这浓浓的年味儿,得出了什么结论?
以我的理解,时光不可逆,珍惜现在所能拥有——生活和亲情,是最明智的。阅历的传承、记忆的传承、亲情的传承、民族的传承,其实,正是快乐的源泉,生活的真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