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雄 林姐:新规划或致罗湖空心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8:11:41
http://sz.bendibao.com/news/2007年12月4日来源:本地宝
“无论从经济还是历史方面,罗湖对深圳都有特殊的地位,不能轻易被放弃。”昨日,针对公示中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关于“未来确定福田中心和前海中心为城市中心”的提法,市民和网友中关于“罗湖是否被冷落”的讨论仍在继续。
根据记者实地走访和奥一网调查结果,在明确表达支持或反对意见的市民和网友中,超过六成反对规划中上述提法,认为这将使罗湖被边缘化。有研究人士提出,罗湖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近年来通过产业升级转型率先探索出路。而规划一旦确定,将可能以政策性的方式重新分配产业资源,“反而容易导致罗湖出现产业空心化”。
11月21日,深圳市规划局公布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草案提出:未来深圳整体在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上将呈现“三轴两带多中心”的组团结构,并建立起三级城市中心体系――两个城市中心、5个城市副中心、8个组团中心。其中,两个城市中心便是福田中心和前海中心。福田中心由福田中心区和罗湖中心区组成,主要发展市级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功能。
逾六成被访市民和网友反对
上述提法导致不少罗湖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昨日,记者实地走访了罗湖的多个社区,发现近七成的被访居民表示对上述提法持有异议,认为将可能导致罗湖被边缘化。48岁的黄女士家住教育新村,在她看来,罗湖对深圳而言,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在罗湖定居的有很多上世纪80年代初来的建设者,对他们而言罗湖有不能取代和忽视的意义。”
24岁的周小姐家住罗湖大厦,她更重视罗湖本身的品牌效应。“福田中心由福田中心区和罗湖中心区组成,单是名称上就容易混淆,我不赞成。”她说,罗湖本来就是名声在外的牌子,对于不少内地和国际友人来说,一定时期中,提到“深圳”就想到“罗湖”,这是不可取代的。
奥一网昨日也在网友中进行了相关调查,到昨晚8时该话题已经引起了众多网友关注,相关评论近50条。在明确表达支持或反对意见的网友中,超过六成的网友表示反对规划中上述提法,建议重视罗湖未来的发展。“罗湖是呼应香港北扩的最重要节点,”有奥一网友表示,现实中罗湖口岸至今高峰期日近40万人次。港人心中都有罗湖情结,从深港一体化发展的角度也应该重视罗湖未来的发展。
“草案或易致罗湖产业空心化”
在关注罗湖发展的市民和网友中,不少人除了明确表示希望重视罗湖未来发展外,也对罗湖在城区二次开发、老区改造和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发展的建议。
家住木头龙的张先生在银行工作,他认为,罗湖作为深圳金融中心,优势目前还是很明显的,“继续加快发展已经取得优势的金融业、商贸业等支柱产业,应该是罗湖未来发展的重点。”有奥一网友表示,福田区毗邻龙华,南山与宝安相连,罗湖未来发展的空间,可以考虑与布吉中心联动。
一些专家和研究人员也加入到讨论中来,对规划可能给罗湖发展带来的影响各抒己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罗湖公务人员表示,近年来,罗湖一直为防止产业空心化、保持高速发展在探索出路。
他表示,罗湖率先提出以“功能罗湖”的先进理念打破空间缺乏、难以为继的紧约束,为深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有研究人士表示,从目前罗湖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以往担心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没有阻碍罗湖的发展。但作为深圳未来总体规划,一旦按草案的提法确定,将有可能以政策性的方式重新对全市产业资源作出调整,“那可能反而容易导致罗湖出现产业空心化”。
■罗湖威水史
频频刷新“深圳速度”
正当罗湖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勇走新路的时候。《草案》对罗湖的定位无疑兜头一盆冷水。“――罗湖一公务员
回顾罗湖的历史,曾经在深圳“一马当先”的领跑者地位,至今仍让不少早期拓荒牛念念不忘。根据区志办资料显示,从1979年罗湖区正式成立,它就是特区开发最早的地方,仅用1年多的时间,特区的建设者们挖掉了90万立方米的罗湖山,填平了周围的坑洼,使0.8平方公里的“罗湖”被整体填高1.07米。这也揭开了罗湖飞速发展的序幕。
一马当先
罗湖成开拓深圳主战场
1979年12月至1982年11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基建工程兵投入特区建设,罗湖成为了他们开拓深圳的主战场。1982年5月,位于罗湖区人民南路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开始平土打桩,大厦53层,高160米,为当年国内最高楼宇。“3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不但开创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成为闻名的“深圳速度”,也让罗湖成为深圳标志性名片。是年,深南大道动工兴建,深南东路贯穿罗湖,道路中央和两边树木成荫,繁华似锦,成为国内城市道路的代表之作。
频创纪录
“深圳速度”不断被刷新
以罗湖为代表的“深圳速度”之后不断被刷新。1994年,地王大厦在罗湖破土动工,主楼69层,高383.95米,建成时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高楼。大厦在钢结构吊装过程中,创造2.75天一层楼速度,成为20世纪90年代新的“深圳速度”。
除了市政建设的飞速发展,罗湖在深圳历史发展上也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曾经一段时期,罗湖还包括着整个特区内,”罗湖区区志办赵老师说,198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深圳成立特区人民政府,归省直接领导。特区外恢复宝安县建制,归深圳特区领导。翌月,深圳市委决定深圳经济特区内的原罗湖区、南头区、沙头角区3个区合并,成立中共罗湖区委和罗湖区人民政府,为一级党委和一级政权机构。直到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内划分为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四个行政区,属县级建制。据此精神,罗湖区成立区委,为中共深圳市委的派出机构,行使地方一级党委职能。
群雄并进
财政收入及GDP所占比例均下降
随着深圳整体的发展,罗湖的领跑者地位受到了其他各区的冲击。1997年10月,从罗湖区分出盐田区。随着皇岗口岸的开通,福田中心区的崛起,罗湖“一马当先”的发展局面,变成了各区“群雄并进”。
据统计,罗湖区199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多元,占深圳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6.32%;2006年超过19.8亿元,占3.95%.同时,该区GDP占全市总量的比例,近年来也出现下降。从2000年占全市比例的13.4%,下降到去年占全市比例的10.18%
“这不能说明罗湖发展慢了,实际上罗湖用全市4%的土地资源,和5%的固定资产,达到全市10%以上的GDP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但它发展中所提前面临的问题,加上其他各区发展的加速,导致罗湖以往一骑绝尘的地位发生变化。”有观察人士分析道。
产业转型
提前应对产业空心化
此前,有研究人士提出,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未来将是影响罗湖,乃至深圳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城区所面临的“紧约束”困局、发展的四个“难以为继”,这些都并非仅限于罗湖,也是深圳目前所面临挑战的缩影,只是罗湖最先遇到。于是罗湖必须成为深圳破解困局、探索道路的“工兵”。
在有关研究人员的眼中,罗湖的努力已初现成效。罗湖率先提出“功能罗湖”,首先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罗湖将金融、商贸、黄金珠宝和文化作为四大支柱产业,提出发展高端服务业。经过发展,今年罗湖金融业的增长速度每月保持35%,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超过深圳金融业占GDP比重8%的平均水平。
经过发展,目前罗湖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90%,第二产业比重达9%.“发达的第三产业已经作为支撑罗湖继续高速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以应对产业空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观察人士认为,目前罗湖已基本摆脱了粗放型的模式,商业频效为全市最高。
随着深港创新圈的构建,和深港国际大都会理念的提出,观察人士认为,罗湖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深圳与香港连接、交流、发展的最前沿节点,“罗湖的地位不容忽视”。
分享给你的朋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