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故事及感悟:媒体称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约四分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46:3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上,积极借鉴别国在发展文化产业和推动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不无裨益。

  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上世纪20年代末爆发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开始提倡发展文化产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到如今,其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约四分之一,成为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韩国和日本先后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并在亚洲遭受金融危机之时制定“文化立国”战略,将文化产业确立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

  韩国的传统制造业当年受到重创,政府认识到单一产业结构必然带来经济的脆弱性,并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总值已占到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2%左右。

  日本的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日本文化产业在其经济总量中占到了约7%的比例,从业人员约215万人,约占日本就业人口的5%。

  政府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无论在文化底蕴丰厚的欧洲、在以创新著称的美国,还是在“后起之秀”的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立法、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同处欧洲的法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都把发展文化作为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成立了诸多相关机构和组织,形成了政府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比较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

  美国也构建了全面的立法体系,保护文化产业用以安身立命的知识产权。美国政府虽未成立管理文化事务的专门机构,但却不遗余力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金投入文化产业,使美国成为当今文化投资最大、国际文化资本流入最多的国家。美国对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1965年成立的国家艺术拨款委员会专门向非赢利性文化机构提供资助。据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对艺术的年投入为10多亿美元,州、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赞助在50亿美元以上。

  使产业运作步入良性轨道

  发达国家在产业运作、创意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美国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运作模式,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依靠商业运作,让最好的文化产品流行于市场,为社会认知和接受,继而影响民众。

  美国非常注重文化创新和开拓产业资源,不断汲取世界其他文化的精华。《花木兰》、《角斗士》等由外国传统文化题材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热卖,凸显了其文化产业的汲取能力。但美国并非简单复制外国文化,而是针对市场需求大胆创新,进行“美国式改造”。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做法是:在全国各地建立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集约经营,使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形成规模优势,并确立自己的品牌。韩国不仅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特别注重扶持以高科技和新媒体平台为依托的文化产品。目前,韩国在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其规模在文化产品出口中排在首位,去年占到了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52%,同比增长了28.8%。

  据统计,韩国全国各大专院校开设的有关文化产业学科的专业总数超过900个,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渠道非常多。

  力推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产业不仅构成一国重要的经济支撑,还是一国软实力的体现。文化产品的输出不仅能使一个国家获取商业利润,更可输出一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韩国建立了“活力韩国”、“国家品牌委员会”等多个外宣平台,其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2010年出口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1%。日本有民间的“内容产品海外流通促进机构”和政府的“酷日本室”,负责拓展海外文化市场。

  对于中国如何提高文化传播水平,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高青教授认为,商业传播和非盈利传播并重,将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习惯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与现实潮流相结合,让受众产生持久的兴趣,才能产生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