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生的孩子是谁的:笔 法 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25:22

笔法是书法史上一向为人关注的话题,自古就被视为秘笈。为了获得或秘藏笔法,钟繇有锤胸盗墓之举,书圣则要儿子“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不仅因为它关系到对书法艺术技法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到书法的审美。古人对笔法的解释大体可分为执笔和用笔。

执笔:公认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

执笔有法。虞世南云“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

运笔:前人运笔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指运法:

指运法通称枕腕式。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固定腕部,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用于蝇头小字。长篇巨制进入草书创作后,因毛笔运动的速度和大幅度运动的特点,指法的使用必然弱化,而代之以用腕、用臂,发力方式亦有改变,总之,指运法书写时最稳且牢固,可作为练习运笔的第一步骤,由此而进步至提腕或悬腕。

二是腕运法: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三是肘运法:

古人言:“寸以内法在腕指,寸以外法兼臂肘。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

肘运法是腕肘均不放于案上,以悬空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较为灵活,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

心运法:依个人所悟,小字用腕,局部用指,大字动臂,这是书法的基本。书法还须用心书写,提笔进入心手两忘的状态,运笔始能契合自然,故提出心运法。

心运法是两足著地,挥臂而书。指、腕、肘、臂协调动作,死指、活腕、肘动、臂运、体运。臂运以肩膀为中心,体运以足跟为中心,身心贯注笔端。心运抒情,尤其草书为佳,书法的抒情性在此法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总之,心运法是运笔的极致用法,纯熟方能尽善尽美。

古人云:“夫身者,元帅也,心者,军师也,手者,副将也,指者,士卒也”(穆项《书法雅言》)。“是故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肩也,肘也,腕也,指也,皆运于右体者也,而右体则运于左体。左右体者,体之运于上者也,而上体则运于下体。下体者,两足也,两足著地,……下体实矣,而后能运上体之虚”。钱鲁斯执笔,“指腕皆不动,以肘来去,屈曲真草,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作书用全力,笔画如刻,结构如铸。“不解执笔,以指腕代运,故笔力靡弱”。(《书学格言》)。

 “笔贵中锋,全自毫尖写出,始得正传”。运笔最关键的是把力用到笔尖,凌空取势,这样柔毫才能达到“笔到曲处还求直”的刚健,健毫才能达到“气掀墨海笔吞鲸”的生猛之气。能提而重、能按而动者,是为高手。重提与动按,便是对用笔力作用的微妙理解。又与运笔速度之徐疾相关。速度快则线迹爽,慢则线迹缓,但若只知快慢,不知快慢的调节(速度中的节奏、线律等),则快枉为快,慢易成死笔。提按(重力)与快慢(速度)的协调把握,构成用笔的主要内容。重按若用笔写死,线形固然能粗实,但少灵动,可能得不偿失。许多从碑者写《张迁碑》写得很粗糙,便是死按且用蛮力的缘故。所谓蛮力,是依赖于速度的猛利来显示力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固然能获取力感,却是古人所言的“鼓弩为力”,不入味,不耐看,一个词:不古。凡笔锋按下程度越大,毛笔便越难回提(容易提空),也越难使转。重而不滞,要在柔运过程的节奏上有变化,动作不可机械。如此,以柔表雄,古意便存。对待碑刻线条的古意,不少以颤涩法为之,但失之造作。方笔翻转,显得尖刻而时见单薄;重中带燥,被讥为烂草绳。笔的运动可以组合出秀美、雄强、古朴、稚拙等不同风格的作品,尤其是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肘腕指的默契运动来完成。悬臂运肘使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肘在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力的传导,作用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转变幻。笔不压笔,墨不淹墨,下笔“凶”而“敏”,合得拢,放得开,天骨开张。不能哆哆嗦嗦,要落笔混成,方入“重”“拙”“大”之意境。字要奇,奇才能贯,贯才会通,具气势,出行气,随位就势,异形奇致,易方易圆,让观者有字外之画之想,不能耍花脸,做怪,雕琢。有“篆味”“隶味”方古,万不可直来引去,得轻佻,纤巧之病,要涩不变顺,要辣不要甜。笔少“忍”性存不住气,少篆隶之功,则气韵不凝,不铸墨,没精神,笔不狂放;少行草诗情之性,则无动人之处;不抒情,则神不扬;变熟为生,自然和谐,可至高格,才能有大气象。

       凡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精,水为墨之髓,锋能将副毫,则水受摄。副毫不裹锋,则墨受运。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不按则血不溶,不提则筋不动,不平则肉不匀,不颇则骨不俊,园则按提,出以平颇,是为绞转,方则平颇,出以按提,是为翻转,知绞翻则墨自不枯,而毫自不裹矣,此使转之真诠,古人之秘密也。

摘自:了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