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遍地是蛇好不好:高华远行:清白守己摒却学术界流俗歪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1:06:45
2012年01月05日03:23时代周报王珏磊我要评论(17)
字号:T|T
[导读]高华做的学问很冷,拿不到课题费,更无高额津贴。在2001年之前,他只有一间住房,与人共用厨房。很多个晚上,为不妨碍妻儿休息,他搬张小桌子,坐在厨房里,在从天花板垂下来的20瓦灯泡下写作。

2010年3月,高华到广州参加广东美术馆组织的论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不喜拍照的他却很喜欢这组照片,后来还要求编辑将照片寄去。 单雄 摄
高华远行:严谨一生开创近代史研究新路 清白守己摒却学术界流俗歪风
高华 1954.5-2011.12.26
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家,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共党史、毛泽东研究专家,其代表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被赞“震撼无以言说”。另有《革命年代》、《阶级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著作。2011年12月26日在南京病逝,享年57岁。
他可能是当代中国其中一个最有勇气的历史学家。他专注研究冷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党史研究和历史研究泾渭分明的其时,跨界联结两个学科,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范例,仅有的几本著作影响广泛深远。他生活清贫,耐得住寂寞,所做研究不申请课题,不拉项目,甘心守在体制的边缘。未及花甲却罹患绝症,卧床四年多从未中断研究,骤然离世,最大的遗憾却是许多研究还未完成。
罹患肝癌,艰难抗争四年零八个月之后,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华教授于2011年12月26日病逝。被誉为“近代史研究排头兵”的高华,一生著述虽不多,但极具分量,声名广布海内外。正当学术大盛之年,高华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离开得突然
2011年12月26日晚7时多,缠绵病榻的高华开始吐血。晚8时多,他对守候一旁的家人说,他非常难受。不久,他再度吐血,旋即陷于昏迷。晚10时15分,57岁的高华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他是睁着眼睛走的,没有留下一句遗言。”南京学者范泓介绍。
他走得很突然,亲友震惊。清华大学教授秦晖12月25日上午还给高华打过电话:“他的声音还是很宏亮,底气很足。我想找机会去南京,打算住几天,每天跟他聊半小时,我知道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长谈。他说最近身体有些新情况,过段时间再说。对他的辞世,我一点预感都没有。”
高华最后一次入院是在11月中旬。此次入院,并非缘于癌症,家人表示,癌症的控制一直非常非常好,至今都没有发现有转移的情况。而是肝功能出了问题,出现了黄疸,主要是做人工肝治疗,设法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12月16日,北京大学教授杨奎松与沈志华、李丹慧、张济顺赴宁探视高华。杨奎松回忆,“病床上的高华同我们上次探视时几乎没有两样,虽因黄疸面色略黄,人稍显削瘦,却仍旧谈笑风生,两眼炯炯有神。连输了三次血之后,黄疸已经明显消退了,因此看到高华当时黄疸的情况,真的觉得他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
师从高华8年的学生蒋瑞也于11月26日探望病床上的高华,得知就在当月下旬,高华即报了两次病危。但他聊起来像别人的事一样,用南京话说:“我烦不了(我管不了那么多),我还没觉得上气不接下气。”
对病魔一向乐观的高华,也认为自己会闯过这次难关。最后一次住院,他还如往常住院一般,带了厚厚两袋书阅读。其间,高华有时晚上还回家过夜。在走道里遇到邻居,还告之,他过几天就回家了,打算在家里过新年。
12月14日,在病床前,他还告诉去探视的范泓:“你放心,我一定会闯过这关。”“他输血的右臂很疼,而且浑身发痒。他说他第一次知道原来输别人的血是要痒的。”范泓说。
然而,情况并不这么乐观。两月前,医生就已暗示高华的家人,他的生命可能只剩下两个月了。在高华去世前三天,他的好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去探访他,高华的妻子刘韶洪即把张鸣拉到一边,说:“你可能是最后一次见他了,你和他好好聊聊。”“我和他聊了三个小时,他也聊得很多。他脸色蜡黄,严重腹水让他腹部鼓胀,我过去做过兽医,对生命有一种敏感,聊完后,我心情非常不好,预感到他可能不行了。但真得到消息,还是受不了。”张鸣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就在去世前几天,有友人拍下了高华在病榻上的照片,他笑得很开朗。“看他当时的眼神,那种乐观的神情,我自问,我做不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称。
追悼会参加者比院士多
2011年12月27日上午,高华病逝的消息开始广为传布。“头脑一片空白”,是高华的许多知交好友和学生的第一反应。上午9时刚过,杨奎松正叫快递员上门,给高华快递太太为其特制的相册,电话响起,噩耗惊闻,杨奎松称,他的头“嗡”了一下,一时没能明白怎么回事,不知所措。放下电话,他在书桌前闷坐了好长一段时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教授周永明也著文称,“噩耗传来,仍然觉得高华走得太早,太快。告诉妻子时,一时竟不知说什么为好。大哀无言,唯有一幕幕回忆在脑中跳跃飞转。三十多年的跨度,在那片刻,我只感到沉重和心痛。”
著名经济学家、年逾九旬的冯兰瑞老人,当天恰好致电南京晓庄学院教授邵建,回忆当年为高华在云南买药的情形。邵建告知哀讯,老人一时竟半晌无语。邵建说:“我过45分钟再电话您。”第二次在电话中,老人已撰好一副挽联。
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以“无限惊骇”来形容初闻此事的感受,“前日高华兄还发来‘大可圣诞快乐’的短信。惟愿只是误传……”
在江阴工作的高华的学生范敏,中午时分接到了短信。“我当时正走在街上吃肯德基汉堡,听到消息,手一下子软了,汉堡掉到了地上。实在控制不住,我蹲在地上就大哭起来。后来我跟几个同学交流过,他们也都感到很突然和伤心。”
微博上,高华病逝的消息也迅速发酵繁衍。短短一天,仅腾讯网就有1.5万条相应微博,许多普通人都为高华点燃一盏烛光。一时间,高华的名字从学术圈内迅速漫溢至公众空间。“南大小百合BBS上的一条悼念高华老师的帖子,一天之内竟然有了800多条回帖,这是一个很少有的景观。很多南大现在和过去的学生那天都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悼念高华老师’,真的很感人。这其中大部分学生可能没跟高老师有过直接交往。”蒋瑞告诉时代周报。
12月30日上午8时30分,高华教授的追悼会在石子岗南京殡仪馆举行。“29号我从深圳赶到南京,参与追悼会准备事宜。那天,我们估算了一下,有600-800人自发来悼念,其中200多亲友和同事,别的全是学生,很多是从外地特地赶来。”蒋瑞说。
记者亲见,宽敞的大厅挤得满满当当,许多人甚至只能挤在门外,面色哀戚,更有不少悼念者泣不成声。据当天从南大开来的校车司机说,高华教授追悼会的规格和南大的院士相当,但参加者的规模甚至可能超过了院士。
一副副旧友新知的挽联,尽显惋惜与悼念。著名历史学者余英时教授挽联称:“读过高华先生的书,很佩服。”学者崔卫平与徐友渔痛挽:“高风亮节/华章永存。”张鸣的挽联则深蓄友情:“神聊定交你抽烟来我喝酒奈何烟酒日月竟有期/胡侃学问天掌灯兮地为床悲哉灯床空余人无踪。”历史学家章立凡挽联:“斯人有斯疾一朝穹宇逍遥羁卧庙堂烦厉鬼/青史得青烟半世阳燧磨砺炳燃社火化凶神。”
里程碑式的研究方法
被誉为“近代史研究排头兵”的高华,一生著述虽不多,但极具分量,声名广布海内外。他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代表作有《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身份的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其《革命年代》一书2010年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相应研究领域,高华是国际一流的专家。他的文章从史料出发,这是研究历史的人的最基本的特点。他的整个研究都是非常客观的。他的史料解读的功夫在国内是一流的,从史料的解读,到整个历史还原,他做得是非常漂亮的。另外,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有一种开拓性的意义,成果是最深入的。我们现在讲的国史,最早的研究是党史范畴,主观性很强,而且基本上是以党为基本线索,不是国的概念。他的研究是历史学界第一个,用历史学的方法来做国史的研究。”杨奎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12月30日中午,在《看历史》杂志举办的高华教授追思会上,众多学者也对高华的学术地位高度评价。
“上世纪90年代,我们一帮学界朋友,想参照《剑桥中国史》的模式,携手重新书写中国的近现代历史,高华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的《红太阳》一书是里程碑式的,他以自己出色的历史理解和想像力,还原出权力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对已有的历史正当性是摧毁性的。高华本不是一个豪杰,他只是一介书生,但他内心里面有书生的纯粹和意志的韧劲。”许纪霖表示。
美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傅高义在发来的悼文中也表示:“高华逝世,当代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失去一位最杰出的学者。高华善用迄今可获得的资料,将史料的原始素材,如此完美地建构为学术表述;他对延安时代的研究,令大家重新认识了这段历史。”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系教授爱德华·弗里德曼也在悼词中称:“高华人格纯美,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甚至是我的良师,我有幸成为他的朋友。他心胸宽广,头脑敏锐,他现在并将永远鼓舞着勇敢追求真理的人们。”
12 上一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