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拿枪打死猫:学习型学校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7:19
难忘的一刻

案例:

从前有个男孩,脑筋动得快,好奇心强,点子多。学校对他的意义不大,因为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等着他去尝鲜。比如说,他到每一个地方游玩,就一定会高法收集当地的领章;因此,他每天都在脖子上挂一个不同的领章去上学。

有一天,他的老师说:“马修,明天我们要进行一项与金属有关的科学实验。我敢说我们一定能从你脖子上挂的领章学到有趣的东西。”回家后,马修迫不及待地告诉爸妈这个好消息,整晚全家就忙着讨论第二天要带哪一个领章到学校。最后,马修决定选一个镶银边的领章,那是他和爷爷一同去旅行时收集到的。到了早晨,他赶忙到学校去。晚上回家后,马修就把新学到的科学知识告诉爸妈:金属导电各有不同,而他的领章因为镶有银边,所以非常容易导电。

如今,这个男孩子长大了,但他还记得那一天,记得他学到了有关电的知识,记得当时的感觉——他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嗜好很感兴趣,他也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帮助别的小朋友学习,并且受人重视。而马修的老师可能不记得那堂课,但她总会记得一些特别的接触——这些接触的对象有时是某个学生,有时是某位老师、家长、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是其他人——而这些互动的经验也可能使她改变。

在我们的经验中,都有人曾经以新的知识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或者是触动我们的心弦,为我们开启一条未曾经历过的路子。这种经验为什么会有这种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赋之一:我们天生就是热忱的学习者!学习是非常个人化的经验,但在本质上却又需要与他人交流。学习不仅使我们接触抽象的知识,也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若非如此,马修的老师只是注意到这个学生的特殊之处,小小举动怎能对孩子产生如此重大的意义?

如果所有的社会都致力于培养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情况将变得如何?这样的世界可能会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大不相同,届时“学校”、“工作”和“生活”之间,将不存在任何界限。任何身怀一技之长的人,都会固定有一群学徒,老少兼具。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会不断尝试新的努力和冒险,勇于克服障碍,愿意向人求助;而青少年则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花在校园之外,专注于对他们有意义的活动。每一个工作、聚会或娱乐的场所,将不断增加效能,减少浪费,更富生机。

由于时代变动的脚步日益加快,无论是否准备就绪,我们可以说已经朝上述的世界迈进了。有些评论家说,学校将因此变得毫无用处;我们以为事实正好完全相反。孩子永远应该拥有安全的学习环境,以及一个准备出发的地方,让他们能在好奇心的引导下,飞向广大的世界。此外,孩子也永远需要有适当的地点,好让他们从童年生长的家园转移到一个由同侪志成人组成的较大世界。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重视“学习”的文化,会把它的资源投注在最能塑造人们成为“学习者”的机构。这些机构或许不同同现在的学校,但是每一个人,无论老少,都能在里面“学会”如何学习。如果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就需要“学习型学校”(school that 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