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邋遢大王的小女孩:八路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6:51

八路军



八路军,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4.6万人)改编而来,朱德、彭德怀时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按中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改编需要,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194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路军曾参加过的主要战役有: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百团大战等。

纠错  编辑摘要目录
  • 1 历史背景
  • 2 成立经过
  • 3 中共发布改组命令
  • 4 初期作战序列
  • 5 发展历史

八路军 - 历史背景

中共中央通电,呼吁联合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平为北平简称,今北京;津为天津简称)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1937年7月8日,中共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29、30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変)爆发,是中国和日本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报纸对于政府消极抗日的责备

这场战役标志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

战斗在上海市区和郊区进行,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

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月13日到9月11日,国民革命军防卫上海市,阻止登陆的日军;

第二阶段从9月12日到11月4日,两军卷入血腥的巷战,争夺对城市的控制;

最后的阶段,从11月5日到月底,中国军队遭到日本的侧翼攻击,向后撤退,上海于11月12日陷落。

八路军 - 成立经过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改编命令

抗日战争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为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1937年8月22至25日,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分析了抗战开始后的形势,明确抗战必须经过艰苦的持久战,确定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决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11人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书记(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副主席);通过了关于八路军抗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决定。

《论持久战》为八路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方针

1937年8月25日,中共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其要点是:
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3、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4、改革政治机构;
5、抗日的外交政策;
6、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7、改良人民生活;
8、抗日的教育政策;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

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10、抗日的民族团结。

同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红军改编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西安行营代主任蒋鼎文、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电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彭正副总司令。李宗仁、白崇禧贺电“望东指之旌旗,赋同仇而御侮,歼朔方之倭寇,复失地以奏功”。蒋鼎文贺电“率部抗敌,壁垒新增。行见马肥苜蓿,壮秋塞之军容;酒熟葡萄,励沙场之斗志。扬我国威,挫彼寇焰,河山还我,指顾可期”。

1937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改编后党及政治机关的组织的决定》,规定红军改编后共产党的组织,师以上及独立行动之部队,组织军政委员会;师、团两级及总部和师的直属队,组织党的委员会。改编后的政治机关,师以上设政治部,团设政治处。

八路军 - 中共发布改组命令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誓师抗日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了改红军为八路军的命令,原文如下:

“南京已经开始对日抗战,国共两党合作初步成功。为着实现中共中央给国民党三中全会红军改名之保证,推动这一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日革命战争,我们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着将:前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总政治部改为第八路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七十四师合编为陆军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为该师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两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之一部等部,合编为陆军第一二0 帅,以贺龙为师长,肖克为副师长;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等部,改编为陆军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以上各部改编后,人员委任照前总命令行之。各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和发挥十年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决执行党中央与军委会的命令,保证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党的路线及政策而斗争。”

八路军 - 初期作战序列

红军改编后,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 
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参谋处处长:彭雪枫 
政训处主任:任弼时 
副主任:邓小平
 八路军各地办事处:八路军办事处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  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  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主任  太原办事处 薄一波西安办事处 叶剑英南京办事处周恩来 重庆办事处王若飞香港办事处廖承志 武汉办事处  王明桂林办事处李克农兰州办事处谢觉哉新疆办事处邓发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原红一方面军的班底。 
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

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

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连长杨西彬

686团

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

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

688团

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一连指导员:黄薇

独立团

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115师随营学校

校长孙毅

120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

358旅

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

715团

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

716团

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359旅

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

717团

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

718团

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

教导团

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  

129师
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

769团

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

770团

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

386旅

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                          

771团

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

772团

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

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八路军 - 发展历史

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23日,一一五师政委聂荣臻奉命率一一五师一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月7日,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个军区--晋察冀军区(北岳、冀中、平西、平北、冀东),此后,又创建了晋绥(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冀鲁豫、鲁西、湖西)、山东(鲁中、鲁南、冀鲁边、清河、胶东、滨海)等军区。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8月,八路军的3个师分别兼任山东军区、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

一一五师: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及陕南红七十四师合编而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参谋长周昆。下辖三四三旅、三四四旅及师直独立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5000人。改编即日便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工兵、辎重营留守陕甘宁。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10月,聂荣臻改任师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同月,聂荣臻率独立团等

部2000余人留守五台地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师部率三四三旅南下开辟吕梁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林彪受伤,陈光代理师长。1939年,一一五师进入山东地区,1943年,一一五师与八路军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华任政X部主任。8年抗战中,该师共与日作战3800次,歼灭日伪军18.2万余人。抗战胜利后,一部分部队调东北,另一部分编入新组建的新四军兼山东军区。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三四三旅: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成,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下辖六八五团,六八六团,由杨德志、李天佑分任团长。1937年8月22日,从陕西三原出发,东进抗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冬旅主力开赴山东,彭明治率六八五团抵微山湖地区,改称苏鲁豫支队,该旅于1940年改称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后并入冀鲁豫军区。

三四四旅: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十五军团而成,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下辖六八七团,六八八团。1937年8月22日,从陕西三原出发,东进抗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冬旅主力开赴山东,杨得志、崔田民率该旅旅直一部与当地武装合并为冀鲁豫支樱,1938年2月曾归一二九师指挥,1940年2月隶属于八路军第二纵队。南下以后又编入八路军第四纵队,皖南事变后编者按入新四军第三师。

一二O师: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总部特务团、赤水警卫营等合编而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下辖三五八旅、三五九旅及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全师共14000人。9月3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七一八团留守陕甘宁。9月,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李井泉率大青山支队开辟绥西、绥南和绥中创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42年,组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8年抗战中,该师共与日作战2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2万余人,部队发展到8.5万人。解放战争初期,改编为晋绥军区及晋绥野战军。

八路军第一二O师师长贺龙

三五八旅:一二O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二军团和红二十八军改编而成,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下辖七一五团,七一六团,团长分别为王尚荣、宋时轮。改编后于9月3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当月由宋时轮组建宋支队,后与邓华支队会合开辟冀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忻县独立团编为714团列入该旅序列,夏天李井泉带部分部队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由彭绍辉接任旅长,罗贵波任政委(也叫彭八旅)。9月将独二旅也改称三五八旅,张宗逊为旅长,张平化政委(称张八旅)。1940年9月彭八旅改编为独立第二旅,1945年9月,三五八旅及独二旅均编入晋绥野战军。

三五九旅:一二O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总部特务团一营改编而成,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下辖七一七团,七一八团,团长分别为刘转连、文年生。除七一八团留守延安外,其余全部于9月3 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1月平山独立团改编为七一八团、崞县独立团改编为七一九团列入该旅序列,1939年在旅长王震率领下三五九旅主力调回陕甘宁边区驻防,1940年冬该旅开赴南泥湾执行屯田任务。194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三五九旅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支队(也叫南下支队)分别由王震、王首道任司令员、政委,南下湘粤边,打通与广东东江纵队的联系并开辟根据地,后该支队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留驻陕甘宁的三五九旅一部由副旅长苏进率领作为南下第二梯队。

贺龙(后排右)、关向应(后排右)
周士第(前排左)、王震(前排右)

一二九师: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一至四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下辖三八五旅、三八六旅及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3000人。9月30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三八五旅旅部及七七○团留守陕甘宁。10月,张浩任政委。年底,全师越过正太路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张浩调延安,师政委由邓**接任。4月,陈再道、宋任穷等率部开辟冀南,抗战时期,该师先后开创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8年中,歼灭日伪42万余人,部队发展到30万人。解放战争初期,该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及晋冀鲁豫野战军。

三八五旅:一二九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成,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下辖七六九团,七七○团,由陈锡联、张才千分任团长。旅部于七七○团留守陕甘宁边区,之后将警备第三、七团编入该旅序列,并划归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指挥。1942年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后,又归联防军司令部领导,抗战胜利后编入陕甘宁边(军)区。该旅第七六九团跟随一二九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新的三八五旅在太行根据地成立,由陈锡联任旅长,谢富治任政委,辖769团、独立团、汪乃贵支队。该旅一直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生活战斗,1945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该旅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三八六旅:二九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成,旅长陈康、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下辖七七一团,七七二团,由徐深吉、叶成焕分任团长。9月30日,该旅随一二九师出兵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1月成立独立团,由韩东山任团长,7月,七七一团编入一二九师独立旅,不久独立旅与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合编为青年抗日纵队。1940年改编为新四旅,1942年11月七七一团归冀南第四军分区,1944年春,该团又调往延安,编入新编第四旅。抗战胜利后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940年5月该旅兼太岳军区,对外称太岳纵队,1941年1月三八六旅改为机动兵团,一直在太岳抗日根据地。1943年3月兼太岳第二军分区,抗战胜利后该旅分别编入太岳第十九军分区和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 

山东纵队:由山东地区的各抗日游击队改编而成。1937年7月11日至1938年5月,中X山东党组织在各地发动和领导了10余次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10几个抗日阵地,至1938年夏天,起义部队达4万余人,为加强起义部队的统一指挥,1938年12月,经中央批准,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总指挥,罗舜初任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至第八支队和挺进、南进支队,总兵力5万余人。1941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山东纵队归一一五师指挥。1942年1月20日中央军委指示将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由一一五师统一指挥。1943年3月12日,中央决定一一五师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5个军分区。

八路军在华北向日伪发动夏季攻势

八路军第一纵队:1939年7月初,徐向前、朱瑞奉中央之命率一部分干部由冀南抵鲁南沂水,与山东纵队指挥部会合。8月1日正式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黄河以北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8月9日,山东军政委员会组成,第一纵队归山东军政委员会直接指挥。

八路军第二纵队:1940年2月,根据八路军总部决定,将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晋豫边支队、独立游击支队、决死第三纵队和河北民军第四团合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 

八路军第三纵队:1938年4月,由吕正操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和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7月由程子华接任),下辖第七、八、九、十支队和独立支队、回民支队,共二十一个团6万余人。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归晋察冀军区指挥。1939年1月,一二○师主力抵达冀中,成立了八路军冀中区总指挥部,贺龙任总指挥,吕正操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冀中的游击战争,第三纵队有很大发展。同年8月,一二○师离开冀中后,第三纵队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战争。1943年秋,吕正操奉中央之命,率部到达晋西北地区,第三纵队建制随即取消。 

八路军第三纵队

八路军第四纵队:1938年5月,根据集总指示,一二O师宋时轮支队与邓华支队回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归晋察冀军区指挥,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同时组成党的纵队委员会,邓华任书记。6月,第四纵队经平北向冀东地区挺进,配合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的冀东抗日武装起义,部队迅速扩大到7万余人。

八路军第五纵队:1940年5月,第二纵队政委黄克诚奉命率该纵队三四四旅、新二旅主力共五个团1.2万余人及教导营500余名干部,由冀鲁豫南下支援新四军。6月,在永城以南新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回合。中共中央指示,第二纵队归中共中原局直接指挥。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与皖东北的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韩振纪任参谋长,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辖三个支队共九个团近2万人,执行东进任务。皖南事变后,第五纵队整体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

八路军赶赴抗日前线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八路军主力开赴前线抗日后,中央军委将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一二○师七一八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一二九师之三八五旅(欠七六九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等共9000余人组成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由肖劲光任主任兼政委,辖八个警备团、七七零团及三八五旅旅部等部。10月12日成立了五县警备司令部及两延河防司令部。何长工任五县警备司令员,郭洪涛任政|治委员;陈奇涵任两延河防司令部司令员,白志文任副司令员。同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

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莫文任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1938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陕甘宁边区各部队由留守兵团指挥。此时留守兵团辖三八五旅、警备第一至八团、绥德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部。至1940年,留守兵团直辖三八五旅、三五九旅、警备一旅、关中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等共13个团,31000余人。1942年月13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在关养病期间,由高岗代理),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劲光任副司令员,林枫任副政委。留守兵团归联防军司令部统一指挥。 

八路军收复长城岭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942年5月13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建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并任命贺龙为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关休养期间,由高岗代政委),徐向前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林枫任副政|治委员,下辖八路军第一二○师、留守兵团、晋绥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保安队以及炮兵团等部。6月10日,联防军司令部正式成立。9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联防军司令部与留守兵团司令部合并,增任肖劲光为副司令员,张经武接任参谋长,不久,又任命谭政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但对外一律不用联防军司令部的名义。抗日战争进入反攻时,联防军领导人分赴山东、东北就任新职,中央机关任命王世泰为联防军司令员,习仲勋为政|治委员,王维舟、阎揆要为副司令员,张仲良为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为参谋长。此时,联防军仅指挥陕甘宁边区部队。

东进纵队:1937年12月17日,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一二九师以七六九团4个步兵连队、1个机枪连队、1个骑兵连队组成东进纵队,由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任司令员,东进冀南,开辟抗日根据地。1938年7月东纵兼冀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辖8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1939年1月,冀南军区与东进纵队分开,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任纵队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卜盛光任参谋长,钟汉华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5、6月间,一二九师又新编了6个旅,其中东进纵队被编为新七旅,旅长易良品,政委文建武。至此,东进纵队番号撤销。

1945年8月13日,解放兴和城

大青山支队:1938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由一二O师派兵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师部决定以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师直绮兵营一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由该旅政委李井泉任司令员兼政委,姚吉吉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7月底大青山支队正式出发开支赴绥中、绥西大青山地区。为加强绥远地区武装力量,1940年,贺龙、关向应决定将大青山支队的3个营扩大为3个团,姚喆任司令员,1942年10月,中X共晋绥分局根据中央决定,将绥远(大青山)和雁北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以姚喆为司令员,高克林任政委,统一指挥塞北区的军事行动,同时撤销支队番号。

冀热察挺进军:1939年2月,在八路军第四纵队基础上与冀东起义部队合编而成,由肖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挺进军下辖2个支队和1个抗日联军。1942年,晋察冀军区精简整编,挺进军番号取消,平西、平北、冀东各成立军分区,肖克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八路军战士编草鞋

冀鲁豫支队:1939年2月,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旅直一部、一个警卫排、一个工兵排、一个迫击炮排,挺进直南地区。4月初,将活动在该地区的八路军特务团、独立团、黄河支队、冀鲁豫第五支队合编为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司令员,下辖4个大队,至年底发展到7000余人。1940年4月底,奉总部命令,八路军第二纵队由黄克诚率领,从太南地区进入直南地区与杨得志会合。随即,冀鲁豫支队与第二纵队合编,仍称为第二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下辖三四四旅、新二旅、新三旅、河北民军第一旅。至此,冀鲁豫支队番号撤销。

山西新军:山西新军是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由薄一波同志负责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组织起来的一支抗日武装。包括"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工卫旅、暂一师、政卫旅、二一二旅、二一三旅和在牺盟救国会领导下的各地游击队等革命武装。1937年8月1日,决死第一纵队(第一总队)

八路军的兵工厂

在太原成立,政委薄一波,纵队长鲁应麟(旧军官),政|治部主任牛佩琮;10月下旬,决死二总队成立,11月,改编为二纵队,政委张文昂,纵队长陈庆华(旧军官),政X主任韩均;1938年2月,相继成立了决死三、四纵队。决死三纵队,政委戎子和,纵队长陈光斗(旧军官),政X部主任董天知;决死四纵队,政委雷任民,纵队长梁浩(旧军官),政X部主任李力果。分别开赴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晋西南开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后又相继成立了政卫旅(旅长张韶芳,政治部主任廖鲁言),工卫旅(旅长郭挺一,政X部主任侯俊言),二一二旅(旅长孙定国,政|治部主任李成林),二一三旅(旅长郝玉玺,政委程国梁,政X部主任牛佩瑄),暂一师(师长续范亭,参谋长张希钦)。

边纵(简称):1938年底,根据集总命令,晋冀豫军区改称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倪志亮任司令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新亭任政X委员,下辖第一支队(支队长桂干生,政委张南生)、第二支队(支队长唐天际,政委方升普)、第三支队(支队长张贤约,政委杨树根)、第四支队(支队长赵基梅,政委谭甫仁)。1939年秋,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改称晋冀豫边游击纵队。边纵在太行根据地的抗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40年6月,晋冀豫边游击纵队在整编中撤销,成立太行军区。

南下支队:1944年,9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华南,随即以三五九旅主力一部5000余人,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委,挺进湘鄂赣边,创建根据地,三五九旅留下的部队约5000余人,作为第二梯队,待机南下。11月9日从延安出发,渡过黄河,越过陇海铁路,于1945年1月29日到达鄂豫皖根据地的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

冀中回民支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斗在河北中部地区的回族人民抗日武装。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回民教导队,与回族共产党员马本斋领导的河北游击军联合组成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9年秋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司令员。1940年发展到2000多人。支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转战在冀中和冀鲁豫的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后该支队编入冀中军区。

八路军 - 军区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收复察哈尔省会

晋察冀军区:1937年平型关战斗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开辟吕梁山抗日根据地。该师政委聂荣臻奉命率领独立团、骑兵营等共2000余人,留守五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1月7日,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X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军分区。到1939年年底,全军区部队发展到127000余人。1942年2月起,晋察冀军区实行精兵简政。2月,撤销挺进军,成立了1至13个军分区,1945年 8月,根据中央编组野战军指示,军区迅速扩编主力团,将区队、支队、区小队编为团,发起战略反攻,直至日本最后投降。8年抗战中,晋察冀军区部队对敌作战共65000余次,毙伤敌伪230000余人。军区部队由2000余人发展到300000余人。1945年9月,主力编为晋察冀野战军。 

冀热辽军区:晋察冀军区所辖的1个二级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成立了冀晋、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区,并以各区部队为基础,组织了野战军。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副司令员詹才芳,副政委李楚离,参谋长彭寿生,政治部主任李中权。辖5个军分区:第十四军分区,司令员何能彬(兼),政委李子光;第十五军分区,司令员李雪瑞,政委傅西河;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政委王延春;第十七军分区,司令员王耀南,政委王世煜;第十八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政委焦若愚。新编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团。

八路军在插箭岭召开群众大会

冀晋军区:晋察冀军区所辖的1个二级军区。为便于指挥作战并为大反攻作好组织准备,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成立了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区,并以各区部队为基础,组织了野战军。冀晋军区司令员唐延杰,政委王平,副政委兼政X部主任张连奎,参谋长张开荆。

辖4个军分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曾美,政委张连奎(兼);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李湘,政委黄文明;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马龙,政委丁莱夫;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陈坊仁,政委刘达。新编第四十六、第四十七、第四十八、第四十九团。

冀察军区:晋察冀军区所辖的1个二级军区。为便于指挥作战并为大反攻作好组织准备,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成立了冀察、冀晋、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区,并以各区部队为基础,

解放山海关

组织了野战军。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政委兼政X部主任刘道生,参谋长易耀彩。 辖4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肖应棠,政委杨士杰;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肖文玖,政委杜存;第十二军分区,司令员覃国翰,政委段苏权;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何能彬,政委吴光。新编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团。

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所辖的1个二级军区。1938年4月,与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第三纵队机关兼军区机关,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后由程子华继任),孟庆山任副司令员,孙毅任参谋长,孙志远任政|治部主任。 辖4个军分区 

晋西北军区:1940年11月7日成立,一二O师兼军区机关,贺龙兼任司令员,关向应兼任政X委员,续范亭任副司令员,周士第兼任参谋长,甘泗淇兼政X部主任。 

晋绥军区:1942年10月,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统一领导晋西北和绥远地区的军事工作,属联防司令部建制。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副司令员续范亭,副政治委员林枫,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部队攻克涞源东团堡

晋冀鲁豫军区:1945年8月20日成立,刘伯承任司令员,***任政X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薄一波、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任政X部副主任,李达任参谋长,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军区。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王秉璋,政委张玺,副司令员刘志远,副政委赵健民、潘复生,参谋长潘焱,政治部主任王幼平。下辖第一、二、三、四、五、六军分区。冀南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政委李菁玉,副司令员王光华,副政委兼政X部主任刘志坚,副政委马国瑞,参谋长陈明义,下辖第七、八、九、十、十一军分区和独立四旅。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李雪峰,副司令员黄新友、赵辉楼,副政委黄镇,参谋长何正文,政X部主任袁子钦,下辖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军分区。太岳军区,司令员王新亭,政委王鹤峰,副司令员孙定国,副政委裴孟飞,参谋长邓仕俊,政X部主任桂绍彬,下辖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军分区和一个独立旅。 

冀鲁豫军区:1940年4月,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从太(行山)南进入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之直南(今河南北部的濮阳、清丰、南乐、长垣等地)地区,与冀鲁豫支队会合,并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两部合编,仍称第二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辖三四四旅、新二旅、新三旅、河北民军第一旅等部;同时成立了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兼冀鲁山豫军区,黄克诚任军区司令员,崔田民任政X委员,辖第一、二、三军分区。6月,军区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石友三部的进攻。至此,包括豫北、直南、鲁西南地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已初步形成。1941年春,冀鲁豫军区部队粉碎了日伪的多次“扫荡”,巩固了根据地。7月7日,为加强鲁西和冀鲁豫边区的军事指挥,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仍由第二纵队兼军区机关,军区司令员崔田民,政X委员苏振华(兼),辖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军分区。

行军中的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

晋冀豫军区:1938年4月下旬成立,对外称八路军一二九师后方司令部。司令员由一二九师参谋长倪志亮兼任,黄镇任政|治委员。下辖5个军分区。

冀南军区:1938年4月成立,宋任穷任司令员,文建武任参谋长,王光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5个军分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徐绍恩,政委李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周光策,政委余品轩;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宋树权,政委周发田;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余伦胜,政委王心高;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葛桂斋。1939年1月16日,集总又任命王宏坤为冀南军区副司令员。

太行军区:1940年6月成立,一二九师兼太行军区,师领导兼军区领导。下辖5个军分区,几经调整,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秦基伟,政委高杨;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张国傅,政委赖若愚;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郭国言,政委王一伦;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石志本,政委王孝慈;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政委鲁瑞林。1942年1月15日,一二九师颁布整编令及新编制表。按新编制,一二九师仍兼太行军区,师领导为军区领导。

太岳军区:1940年6月成立,由三八六旅兼该军区,旅长兼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周希汉,政|治部主任苏精诚。下辖3个军分区,几经调整后,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之;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张淇涵,政委史健;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王清川,政委王储。

八路军山东军区战士在接受对空射击训练

山东军区:1942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归一一五师指挥,陈光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司令员,袁也烈任参谋长,江华任政|治部主任。山东纵队所司令员部队除一部拔归一一五师建制外,大部改为军区和军分区的基干武装。同时,山东纵队机关一部组建为鲁中军区,第二旅机关改为滨海独立军分区,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机关改建为冀鲁边军区。1943年3月,一一五师和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仍保留一一五师番号),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为一一五师政|治委员、代师长,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肖华任政|治部主任。统辖鲁南、鲁中、胶东、清河、冀鲁边、滨海等6个军区。一一五师和原山东军区所属部队番号撤销,统编为13个主力团,分属各军区和军分区,坚持所在地区的斗争;一部充实地方武装。

1944年5月2日八路军进驻察哈尔赤城县

鲁西军区:1940年4月成立,军区机关由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兼,肖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勇任副司令员。同年冬,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1941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军区。

鲁南军区:1940年10月成立,邝任农任司令员兼政委,不久,张光中任司令员,邝任农政委。

胶东军区:1942年7月由山东第五支队机关改称,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副司令员王彬。1943年3月以后,吴克华任副司令员。

鲁中军区:1942年8月由山东纵队机关一部组建,王建安任司令员(兼),罗舜初任政委,周赤萍任政治部主任,辖3个军分区。

滨海军区:1942年8月,山东纵队第二旅机关改为滨海独立军分区,何以祥任司令员,王叙坤任政委,辖第五、第六团。


1944年八路军再次光复紫荆关 

冀鲁边军区:

1942年8月,由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机关改称,司令员周贯五,政委王卓如。1944年1月,与清河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 

清河军区:1942年3月由山东纵队第三旅机关改称,司令员杨国夫,政委景晓村,副政委刘其人,参谋长袁也烈,政|治部主任徐斌洲。下辖第一、二、三、四军分区。统一领导清河区的八路军部队。1944年1月,根据中X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决定,该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

渤海军区:1944年1月,由冀鲁边和清河军区合并而成,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

河南军区:为加强豫西八路军的力量,王树声等奉中X中央军委之命,率领由留守陕甘宁边区的三八五旅七七○团和警备一旅二团组织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三、四支队共2000余人,于1944年11月初由延安出发,经晋西北、晋东南向豫西挺进。

八路军 - 八路军、新四军将领

上将: 
朱德 1937.9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 
郭沫若 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周恩来 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叶剑英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参谋长 
贺 龙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师长。 
刘伯承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师长。 
叶 挺 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宣侠父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总参议。 
彭德怀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副总司令。 
林 彪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师长。 
萧 克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副师长。 

少将: 
左 权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副师长。 
周 昆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参谋长。 
陈 光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 
彭绍辉 1938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陈伯钧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 129师385旅副旅长。 
王 震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 赓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 
陈锡联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6旅副旅长、385旅旅长。 
项 英 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副军长。[1]

八路军 - 各级将领军衔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委任状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后,八路军各级将领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原则,先后被国民政府授予了相应的军衔:

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将领名单:
朱德(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叶剑英(八路军参谋长)、林彪(八路军第115师师长,一说1938年1月挂少将军衔)、贺龙(八路军120师师长)、肖克(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刘伯承(八路军129师师长)、宣侠夫(八路军总部总参议,一说少将军衔)、周恩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烈士

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将领名单:

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徐向前(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周昆(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后携款脱队)、周士第(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倪志亮(八路军129师参谋长)、陈光(八路军343旅旅长、后代理师长)、周建屏(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徐海东(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黄克诚(八路军344旅副旅长)、卢冬生(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张宗逊(八路军358旅副旅长,后旅长)、陈伯钧(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后旅长)、王宏坤(八路军129师385旅旅长)、王维舟(八路军385旅副旅长)、陈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再道(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

授予陆军上校军衔将领名单:
120师参谋长周士第、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359旅旅长陈伯均、副旅长王震、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为少将军衔;120师参谋处长彭绍辉、359旅参谋长郭鹏、385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715团团长王尚荣、716团团长贺炳炎、770团团长张才千、支队长宋时轮。

八路军 - 主要战役

平型关大捷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加的主要战役战斗:

115师主要战役战斗:平型关战役、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 
晋察冀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

山东纵队主要战役战斗:孙祖战斗

山东军区主要战役战斗:郯城战斗

120师主要战役战斗: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三分区二团在涞灵战役中,二团一连连长李永生

129师主要战役战斗: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 

其中影响重大的战役:

百团大战,又名晋南游击战,是指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12月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与中国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以破袭战为主的对日战役,参与作战共军番号达一百零五个团,战役地点在中国华北地区。 

连环画:“五一”反扫荡

平型关战役:又称平型关大捷,指太原战役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林彪部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成功伏击日军辎重队的战斗,歼灭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

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1942年5月1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以5万余人的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拉网扫荡”、“剔块清剿”等战术,对冀中根据地进行残酷毁灭性大“扫荡”。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领导冀中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扫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冀中根据地军民也损失惨重,许多党员干部牺牲,群众被日军惨杀或抓走,冀中区变成被敌细碎分割的游击根据地。针对此形势,6月初,冀中区党委领导机关奉命转移,并组建了冀中临时区党委,继续坚持领导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冀中军民在两个月的反“扫荡”中,作战270余次,毙伤日军1万余人,粉碎了其消灭冀中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企图。

八路军 -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军事、政治组织。1937年11月聂荣臻创立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这些抗日根据地成为193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以下是几个主要的中国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由八路军115师开辟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以五台山为中心,1938年建立了正式领导机构——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选举实行“三三制”。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结束前占有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的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下辖108个县。八年抗战中当地武装与日本军队及伪军作战3.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5万余人。 

1943年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反“扫荡”动员

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八路军120师一部进入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这就是晋绥抗日根据地最早的雏形。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合并而成,1942年合并后,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为正式领导机构。公署主任续范亭。 范围包括山西西北部与绥远东南部,是陕甘宁边区的前卫阵地。八年抗战中当地武装与日本军队及伪军作战1.01万余次,毙伤日伪军约10.07万人。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以太行山为中心建立的抗日根据地,由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的率领下,合并晋冀豫、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形成的。是南北抗日根据地的联合点。1941年领导机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杨秀峰任主席。在1938年曾配合武汉会战袭击平汉铁路沿线日军。 

1939年8月2日,八路军115师在山东梁山泊地区战斗中歼敌600多人,军威大振

地处华北南部和华中北部,分晋冀豫和冀鲁豫两个军事战略区,活动范围包括了济南、徐州、太原、开封、石家庄等战略要地,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八年抗战中当地武装与日本军队及伪军作战3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9万余人。

山东抗日根据地 
最早由山东民兵自主创立的游击队开辟,以沂蒙山区为根据地中心。当地民兵在1938年被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1939年罗荣桓率领八路军115师与山东纵队汇合。于1940年8月成立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作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最高政权,黎玉为首席代表。

活动范围由山东大部与河北、江苏一小部分,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 八年抗战中当地武装与日本军队及伪军作战1.9万余次,毙伤日伪军约15万人。

八路军 - 军服

左:新四军军服 右:八路军军服

对比:中国工农红军军服

八路军军服为上衣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服装基本与国民党军队相同,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却清楚地标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军佩戴“八路”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的臂章。八路军的军服颜色多为土黄色,新四军多为灰色。

不同样式的八路军臂章图例:

1938年使用的八路军臂章  抗战中后期的八路军臂章  八路军臂章(无年份标志)  18GA代表“十八集团军”  1941年使用的八路军臂章 
 
1940年使用的八路军臂章  

八路军 - 军歌

八路军军歌词/谱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钢刀插在敌胸膛。巍峨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深入敌后,进行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军事力量。1939年末,诗人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共同创作了由六首歌曲组成的《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军歌》即其中的一首。这首歌的旋律浑厚深沉,蕴含着内在的力量,讴歌了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人民军队的光辉业绩。

八路军进行曲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此歌作于1939年冬,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为《八路军大合唱》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对歌词作了部分修改,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八路军 - 历史影响

毛泽东、朱德与美军观察组一起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为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作战牵制了日军在华正面战场,对抗战的全局胜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在1937年9月到1945年3月的7年半(华南抗日纵队缺1943年以前的数字)中,总计对敌大小战斗11.5万余次,击毙和杀伤日伪军计96万余名,俘虏日伪军计28万余名,争取投诚反正日伪军计10万余名,日伪总共损失计136万余名。主要缴获:炮类共计1028门,机枪共计7700余挺,步马枪43万余枝,攻克碉堡3.4万余座,攻克据点1.1万余个(参见参考文献1) 。

至1944年5月,八路军建立面积达24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至1945年8月,八路军发展到90多万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