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好看的食腐鸟宝宝:细小杠杆撬动世界之一--草根经济学家在波士顿和剑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52:06
细小杠杆撬动世界之一--草根经济学家在波士顿和剑桥
- 吴迪

(我在国外发表的经济评论是我公民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公民外交使我文章的足迹遍布全世界。我劝阻奥巴马发动中美贸易战的事迹被大陆港澳台东南亚北美的很多大报杂志发表,先后接受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凤凰卫视,亚洲新闻频道,华尔街日报等许多国内国际媒体的采访。我尽一切可能宣讲劝人为善的全球贸易观货币观。我写的评论文章先后被英美的Wall Street Journal,Business Insider,Huffington Post,Financial Times Tilt,Zerohedge,FXstreet,《世界日报》;印度的First Post,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台湾的《人间福报》和香港的《信报》《苹果日报》发表。在海外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因此获邀参加了今年11月于西班牙瓦伦西亚举办的全球中国经济会议并作通货膨胀的主题演讲。新年伊始之际,为感谢读者,我决定发表我的公民外交系列四篇文章,揭示用公民外交这根细小的杠杆尝试撬动世界的努力,不要被自不量力的可笑吓到,勇敢地放下你的赌注,赌生活和世界都会更美好。)

2011年1月25号,我应美国公共外交中心和波士顿Newman学校等机构的邀请赴美去做公民外交访问。

中国在崛起,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但创造了中国空前绝后的繁荣,更解决了亿万中下层人民的就业问题。可是在危机爆发之后的世界,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在我们的各主要贸易伙伴国抬头,中国庞大的制造业面临有产无销的国际困境,中国庞大的劳动力人口面临巨大的失业冲击,社会的稳定可能要经受前所未遇的考验。我来自一个农民的家庭,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亿万农民离开了他们变成了高速公路和拔地而起的广厦楼盘的田地,他们变成了农民工,用自己的血汗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咱们世界工厂的经济奇迹。可是我们伟大的农民也是各种贸易争端和货币争端中最脆弱的人群,他们缺乏知识技能去从容面对人民币大幅升值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他们工资微薄缺乏足够的积蓄在失业的情况下去养家,去供孩子上学。我在过往的贸易争端当中读到了太多太多关于农民工的悲剧。因为这样一些原因,我才于去年十月初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呈信劝阻中美货币战,并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捍卫中国货币政策的评论文章“美国贸易战必败”,从而展开了我那以经济学为切入点的公民外交之旅。

我的第一站是波士顿Newman学校。Newman学校的校长Harry Lynch和我算是不打不相识的朋友,因为我在他们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上撰文抨击华盛顿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让他很受震撼,惊讶于一个中国人何以对美国经济的困境有如此深刻的解读,就这样通过华尔街日报我们成了朋友。所以我鼓励英文好的朋友,运用自己的学识去国外发表文章,这样可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收获很多公民间的友谊。

在Newman学校,我主要是给学生讲国际经济学和中美公民外交,同时和学校的老师和管理层探讨如何把公民外交的元素注入到日常学习当中去,让学生活用自己的所学,去关心社会关心世界,去帮助解决矛盾和对立,去促进互信和互助。美国人是一个非常感性的民族,而我们讲究“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是论“理”的输赢往往会伤害美国人的感情,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同情支持和帮助,嘴皮上快乐了,却解决不了实际的矛盾和问题,会让美国人更加的“恐华”和“惧华”。所以在讲中美贸易冲突和公民外交的时候,我没有讲中美之间的对错,而是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开了头:

有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农民工兄弟,他在一个香港人开的玩具厂工作。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洲不再给他们的厂子下单子,香港老板就把玩具厂给关掉了。这位农民工兄弟除了做毛绒玩具之外没有别的技能,他的再就业前景是绝望的,女儿也只能休学了。每次他徒劳无功的找工回来,他女儿都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学校,什么时候可以吃红烧肉。他们已经半年没有吃过肉了。终于这位农民工兄弟放弃了再就业的希望,把所有的钱凑在了一块买了猪肉,回家炖了一顿红烧肉给全家人吃个痛快,一家人特别开心,以为爸爸找到工作了。事实上他在这红烧肉里下了毒药,全家人在希望的喜悦当中死去了。这就是贸易争端所带来的小人物小家庭的悲剧,这是血淋淋的事实,不只是总统圆桌上的一纸文件。我在英国时也在饿死的边缘徘徊过,也曾有在接到母亲突然去世的电话躲到打工餐馆的员工厕所痛哭失声的经历。这也就是我写信力劝奥巴马总统不要和中国打贸易战的情感原由。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很多人眼中都出现了泪水。这证明我对美国人感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要不然大家还在吵得不可开交,产生不了共鸣。随后我就呼吁大家能和我一样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参与到社会矛盾冲突对立的解决中去,这是公民意识的崛起,是人性的崛起,也是宗教的慈悲。就这样我们大家放下了意识形态的不同,放下了民族主义的对立,站到了促进和谐世界的同一条跑道上。很多人告诉我美国人有很严重的“isolation tendency”,他们不关心其他国家的事情,他们只在乎自己国家的财富创造和就业创造,公民外交并不是美国民众热心参与的事情,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同的美国:虔诚强大的宗教信仰,感性大于理性的人文文化,我们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打动和团结美国人民,就能让他们关心让他们在乎,就能够开展广泛的公民外交。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公民外交的策略问题:如果想通过公民外交影响美国的决策层,就必须了解美国作为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媒体对执政的强大监督力。我知道美国总统也许不屑于看我这样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的信,但他必须对媒体和媒体代表的选民和利益集团作个交代。华尔街日报是美国社会乃至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一个代表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传媒机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给他们投稿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我认识了哈佛大学体育竞技的一个传奇人物Tom Tiffany,他是一个为哈佛大学划船项目赢得过无数荣誉的人,前麻省理工大学划船项目主任,剑桥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私人会所“Cambridge Boat Club”的董事会成员。他很欣赏也很赞同我对公民外交的观点,因此他把我带到了他们会所的一次相当重要活动当中,他知道我算是一个公民经济学家,所以他告诉我这一次活动会有2010年诺贝尔奖经济得主Peter Diamond教授的出席,席间还有许多在美国社会相当有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和政客。我知道和这样一个精英阶层交流,我不能采取对美国普通民众的那种沟通方式,我必须引入一些学术性的观点和理念,同时尽量避免在政治上沾边,用学术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去吸引来自左中右的精英人群。所以我在这次活动中第一次提出了我在公民外交上所做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双边关系赤字(两国在以货币为单位和以思想为单位的交流之间的不平衡)和代表赤字(政府系统的执政所为和构建政府权力基础的人群对政府执政期待之间的不平衡)。我指出双边关系赤字和代表赤字会带来过度的民族主义,对立冲突,军备竞赛甚至是战争,会在上层建筑中制造巨大的权力真空,加深社会动荡,威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茶党的兴起,中东的动乱,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公民外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两方面的严重赤字。结果我这一关于公民外交的理论提法引起了与会人员极大的兴趣,我还和Peter Diamond教授探讨了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把双边关系赤字和代表赤字通过指数的形式加以量化的可能性,从而为决策层的政策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期间有大学机构说有兴趣帮我设立这样一个研究项目,如果这能成行,将对中美公民外交会有很大帮助,也会帮助中国对国际主流经济学界完成我们的贡献,实现我们的理论输出。光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输出不足以使我们成为一个有话语权的大国,我们还必须有理论的输出,特别是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输出。中国一定要出像Peter Diamond教授这样的经济学家,不一定要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著作在国际经济学界拥有充分的影响力,因为你仔细看一下西方政府,有很多集足轻重的成员都是经济学家出身,他们决定的不光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甚至是为这些核心政策服务的军事政策和外交政策。

至此我在波士顿和牛津的公民外交之旅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不管是美国的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阶层,学者精英都意识到了中美关系可能偏离互信合作的严重后果,都意识到了公民外交的重要作用,代表中国知识分子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使他们意识到中国人不仅善于创造经济的奇迹,也善于在学术上理论上为世界做出有创造性的贡献,中国的崛起不光是物质的崛起,更是有强大精神内涵的崛起。

在这里我要感谢福布斯杂志邀请我写这个专栏,和大家分享我对经济学理论和公民外交的一些探索。“公民经济学家”这个称谓是福布斯杂志的熊剑锋先生给我的,我特别喜欢,因为我是一个农民出生的人,这种很草根的感觉很贴切,也反映了我的追求:我希望用我的经济学知识代表农民工,在国际贸易冲突当中保护他们的利益和就业机会,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稳定和繁荣,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支撑起了行销世界的“Made in China”,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波士顿之后,我去到了洛杉矶,会见了美国公共外交中心的管理层,访问了南加州大学,会见了一些研究公共外交的学者,还有在白宫,五角大楼,国务院工作的一些人员;之后又去了纽约,见了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凤凰卫视等媒体的朋友,还有一些华尔街的大律师和投行家,还有在坐地铁的时候向纽约人宣传公民外交。我会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把这些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

这次去美国深感中国是如何孤立,在中国的崛起面前人们是多么恐华。这已经不是中美之间的争端问题,中西之间的争端问题,而是中国和the rest of the world的争端问题。身为中国人,如果不再做些什么,不破除主要贸易伙伴国对我们的恐惧和戒备,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又何以立足,人民的就业有如何得到保障。公民外交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中的中国人的参与,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喜欢有一天我这颗公民外交的水珠会加入到中国公民外交的汪洋大海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