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 举起武器:北大毕业生如何求职——101次面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5:29

北大毕业生如何求职——101次面试

郑黎励 女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01级本科生

    毕业去向: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私人银行部门”

    求职特色: 面试经验极其丰富

    如果说找工作像求偶,那么面试便是相亲甚至求婚了,精彩刺激,也最令人魂牵梦萦、提心吊胆。每次和面试官“约会”完等待下一轮电话通知的那几日,都心急火燎、望穿秋水。遇见过我很有感觉的公司,但偏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经历过对方“一见钟情”立即许诺,我却犹犹豫豫最终放弃。总结整个过程: 准备是辛苦却满怀憧憬,面试是紧张而熟能生巧,等待是焦急又无可奈何,选择是痛苦和忍痛割爱。

    我一共拿到7个offer,全部是咨询公司、外资银行和外企,面试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也最有感触。求职过程只持续了短短50多天,却被狂轰滥炸地面了近40回: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fit interview……活生生地把我从一个“菜鸟”练成了准“面筋(精)”。

    10月下旬的太古地产是的“处女面”——套着生硬的正装,我的笑容有点“僵”;11月初在波士顿咨询第一次作案例面试,我手心出汗思路混乱舌头打结词不达意;11月中旬面汇丰时,考官已笑着说“你怎么看上去一点都不紧张”;11月底我更能够一天之内连赶三家咨询的案例面试,仍然面不改色侃侃而谈;12月以后offer纷沓而至,再没有密集的面试,轻松之余,我居然有一丝失落……

    这么多面试里,我经历得最多也最有挑战性的是咨询公司的“case interview”——案例面试——每轮历时90分钟,包括讨论简历和案例分析。对于志在成为一名顶级公司咨询顾问的毕业生来说,这是道必过的坎。我参加了几乎所有外资咨询公司的面试,积累了不少“面经”和体会,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每年11月和12月,是各家赫赫有名的外资咨询公司到几家传统“牛”校猎人的时候。今年,麦肯锡、贝恩、波士顿、AT科尔尼、罗兰贝格等都通过校园招聘吸收了不少新鲜血液。如果你的简历能从浩如烟海的几千份申请中被相中,那么恭喜你,快准备好开始一场惊险刺激、披荆斩棘的咨询面试之旅吧。

    §Pretalk

    咨询公司面试的第一关,5~15分钟左右,形式通常为一对一或二对一的“闲聊”,也有个别的安排五分钟的即兴英语演讲(现场抽题,准备5分钟然后开讲)。内容不外乎深入了解简历中公司感兴趣的部分,考察候选人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并确定你的仪容不至于“吓死客户”。

    在这一阶段,我觉得流畅的英语表达和出众的个人气质是过关的法宝。“阅人无数”的面试官会在短时间内浏览大量候选人,因此从进门的第一秒钟起你就要打起精神,把最professional,最qualified的一面展示出来,在短时间内迅速征服考官。自信的微笑、优雅的仪态、眼神的交流、平稳的语速、生动的描述、自然的幽默,当然还有一篇早就烂熟于心却不是背书的能夺人眼球的自我介绍。也许在你开口说三句话之内,面试官就在下意识里决定了对你的喜恶与取舍。通过这一轮,一般会有50个左右的候选人进入下一轮。

    §Case Interview

    入咨询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咨询公司挑人的看家法宝。各家公司一般会安排2~3轮案例面试,每轮90分钟,分别和两位面试官讨论两个案例。面试官设置一个仿真商业情景,要求被试者在与面试官的互动交流中,以结构性的思维破题、联想、提问、分析、推理、列举、计算、归纳,最后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常见的问题如: 估算北京共有多少加油站,分析某公司利润下降的原因,判断某企业是否应该进入中国市场等等。每一轮的淘汰率大多为百分之五十以上,能幸存到最后的往往只有不到十人。

    说起备战案例面试,网上相关的书籍和介绍非常多,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成堆的资源。如果早作准备,不仅能在案例面试中顺利过关,个人的商业素质和商业意识也能提高一大截。但是如果时间紧迫,没有办法从头学起、系统准备,只想临时抱佛脚的话,我推荐大家看一看Vault和Wetfeet的case interview guide(是一系列成套的教材,不少网站上都提供免费下载),是非常不错的案例面试速成指导。

    咨询公司对所有被试者英雄不问出处,只看你的business sense(商业意识)和structure thinking(结构性思维)。 我虽为光华出身,商学院学生应有的做案例的积累和技巧却是少得可怜,只有还算敏捷的思维以及比较强的英语能力能为我加分。有些能力需要厚积薄发,案例面试的规律和技巧却可以临阵磨枪。11月初初尝失败滋味后,我在院里的资料室埋头苦读了十几日,啃教材、查资料、理思路、打模拟、找窍门,白天面试、晚上总结,室友说我连做梦都说英语……那大概是我四年中最用心的时光。

    辛苦准备加上一轮轮实战,我对案例面试越来越驾轻就熟。记录其中两场,都是我面试结束后立刻纪录下来的,像是日记,也算面经,让大家管中窥豹一下吧。


M公司第二轮第二场: 面试官是个男生,与第一个人tough的风格完全不同,很是nice的样子。也先要求自我介绍,然后再就我简历上他感兴趣的问题提问。他居然在我实习公司的法国总部干过,于是问了我暑期实习的情况,做了些什么事,有什么收获等等。又聊了一会我在美国的半年交换生经历,我就说了选修课上的一些趣事。他说,啊,你了解了很多美国政治啊,晕。然后又让我讲一件事证明我的leadership。哎,这种问题都回答了100遍了。不是传说中有一家外资银行需要讲100个例子来证明“领导素质”嘛。反正这些都是热身而已啦,真正的战役还没打响!M公司的案例面试和别家不同的一点是,可以选择面试语言。之前我就考虑好了要在这一个小小细节上做得与众不同,不是简单回答中文或英文,而是根据案例中客户的实际国籍来决定,这样更加逼近现实。还算凑巧,我遇到了一家本地客户。习惯了做英语案例,使用母语反而觉得有些怪怪的,有些学术上的词汇居然一时反应不过来。案例的核心是分析一家超市业绩不如对面超市的原因,很常规的题目,但是做得好反而不容易,因为你不太容易一眼看出它的“题点”在哪里。于是我开始中规中矩地用尘收入法分析。尘方面通过提问了解到我们的进货尘比另一家高,因为我们没有他们规模大。收入方面,价格无甚差异,问题主要在销量上。这时他突然问了一个营销方面的问题: 实施一个promotion(促销战略)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立刻回答: 根据不同的目标顾客群制定不同的方案。他未置可否,提示说是不是只要搞促销利润就会增加,我马上反应过来,说最重要的是考虑尘收益比,不能得不偿失。他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他问销量可以怎么分解,我没有直接命中,瞎猜了一会,什么各种不同顾客类型销售额加总啊、高峰段和非高峰段时间营业额加总啊等等。结果他的意思是销量等于顾客数量乘以人均消费量!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推理,发现主要问题是我店的消费者质量不高,每次来店的人均消费很低,顾客构成也主要为附近的居民,而竞争者能吸引到很多住得较远、收入较高的顾客。说到这里我顺势猜到: 是不是对手提供了免费班车啊,他点头表示同意。我分析说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对手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因此吸引了有车族前来购物。这样才基本答全了。最后是总结和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我把它分解为短期和长期。短期见效的绩效改善可以通过收入方面,即增加人均购买量来实现,途径有增造免费停车场,提供泊车服务等。长期可以通过尘方面,即向供应商寻求更低的价格实现。最后向他提了一个问题,请他讲讲他做过的一个最有意思的项目。面试完已经超时十多分钟了。送我出门的时候他抱怨说今天已经面了8个人了,很累……唉,原来面试官也怪可怜的。
    A公司第三轮的第二场: 面试官是个经理,神采奕奕年轻有为的样子。照例先是自我介绍,简单问了一些实习的事,然后就开始案例。问题是中国电信是否应该重新进入中国北方市场。我先连珠炮似的提了一串问题,了解到目前网通占据北方市场,电信占据南方,互不侵犯,市场份额却不尽相同。我思考了三秒,决定隐蔽地套用3C模型,从电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利益驱动进入北方市场,消费者是否愿意付出尘改换固定电话服务商以及网通可能的反应来分析。刚说了个框架,他就打断说,行了,我们再来做一个: 估算每年使用北京机场的旅客数量。我赶紧转换思路,见招拆招,首先敏感地向他求证“数量”指人次还是人数。面试官微笑了一下。我接着分析说把旅客分为入港和出港的,通过每天起降北京机场的飞机数乘以每架飞机的平均载客数。接着考虑到了到机场接送亲友的人,面试官立刻反问他们算旅客吗?遂红着脸作罢。然后把一年时间分为高峰期和低峰期,飞机上座率会不同……说到这里,他又打断说,我知道你的思路了,我们再来做下一个。我惊了,20分钟内做3个case?真有效率啊。不及多想,第三个是估算北京有多少加油站,这可是经典问题,大家一定都准备过的,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答得impressive。我决定“秀”一把,给出两种思路——分别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来估算。供给可以估算北京市区面积和方圆多少会有一个加油站,当然要考虑市郊和城区加油站的密度不同;需求角度是看北京人均汽车拥有量算出共有多少车,每辆车每年需要多少油,每个加油站每年售出多少油,这样就有结果了。他又示意我不用说下去了。嘿嘿,这个面试官还真是不拘细节。由于是招聘进行最晚的一家咨询,他开始问我其他各家的招聘进展情况,还拿出一张纸来记录。我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哪些哪些已经有消息了,哪些还在等……呵呵,就像我后来和朋友在MSN上讨论的那样,“四大”希望你死心塌地,所以不能说我四家都投而且都拿到offer啦,咨询公司却喜欢和别家抢人,你面得越猛offer越多,说明你越牛。

    关于案例面试就说这么多吧,接着讲讲我遇到过的其他类型的面试。有些感受和技巧我可是“首次披露”哦。

    §小组讨论

    这种“群殴”型的面试据说是人见人悚,我也不例外,感觉尺寸拿捏上很难把握,不善言辞显然不好,太咄咄逼人了也容易露怯。而且不同的公司和考官欣赏的风格也不一样,真像买彩票撞大运一样。不过基本的原则还是相通的,那就是,尽力展现个人的长处,不一定要做team leader,却一定要做到态度积极、反应敏捷、善于表达更善于倾听。


这里告诉大家两个我个人的小小经验: 一是座次。我参加的小组讨论一般为8~10人不等,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桌边,面试官坐在一旁观察。我总喜欢坐在长桌的“宽”边上,也就是董事会开会时董事长坐的位子。坐在这里会有一种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心理暗示,在你发言时大家都会安静下来侧转头看着你,十有八九能起到团队核心的作用。二是在否定组员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时,不妨先礼貌地说一句“我非常同意刚才×××的观点,我想补充的是……/我想这样他的方案可能更完善……”,第一表示你认真听了别人的发言并且能立刻进行思考和反应,第二也显得谦和有风度,不至于引起组员的反感。要知道很多情况下讨论结束后面试官会要求被试者互相打分的,如果成为众矢之的就被动了,不讨人喜欢怎么说也不是一件好事。观点犀利就够了,语气千万要温柔平和,特别是女孩子。不时停下来想一想,选择什么句式和字眼、该用什么语速和音量。怎么说有时候比说什么更为重要。
     小组讨论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在每个团队中,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leader”和“supporter”的角色。那么怎么做才是小组的“头”呢?我的经验是: 第一,控制和提醒讨论的时间。第二,在话题分散时把大家拉回到主线。

    §一对一面试

    这样的面试最常见啦,是一般各个公司的初始轮次都会采取的形式。面试官可能是HR,也可能是部门经理。内容大多是先让你自我介绍,然后问与简历相关的问题以及专业问题,最后接受你的提问,关于行业、公司、职位、培训、招聘过程以及一切你关心的问题。

    先说说自我介绍吧。这应该是大家面试前准备得最充分的部分。稿子肯定是改了又改,背了又背,可总会觉得写不出新意来,讲也讲得干巴巴的。我觉得,整个自我介绍最好有一个逻辑上的框架,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重要程度排列,这样自己好记,听众也容易抓住重点。为避免干巴巴地背诵,我从不把自我介绍一字一句写成文,只把提纲挈领的几句话记熟,每次去面试的路上默想一下具体的遣词造句,这样临场发挥时不会被准备好的东西框死,听上去也更自然更口语化,让事前的准备不露痕迹。另外,记得对着镜子多练习几遍,观察一下自己说话时的表情是否自然,仪态是否落落大方,有没有什么下意识的不雅动作,比如歪嘴巴、翻白眼之类的。和求职的战友一起模拟练习并互相提意见也是好办法,旁观者清嘛。其实说白了,自我介绍就是让面试官有机会观察一下你整体的言行举止,同时让他有时间再看一遍简历,为下一步的提问作铺垫。

    接下来,就是面试官和求职者你问我答了。在这里把我多次遇到的一些经典问题列举出来供参考:

     你为什么选择××行业、××公司?

     你的职业规划。

     说一个例子证明你的leadership。

     你遇到的最大失败是什么?

     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说说你所遇到过的一个两难困境,你是怎么解决的?

     你对公司的期望是什么?

     说说你在××公司的实习经历。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说说你在××社团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你选修过什么课程?说说你最喜欢的一门课。

    ……

    这些问题基本上涵盖了大学阶段甚至二十几年来点点滴滴的积累——工作学习上的,生活经验上的,认知水平上的。想要回答得出彩,一定要找到自己独特的经历,组织好具体的故事,用有说服力的细节和有深度的视角去打动对方。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回答任何问题都不妨围绕两个主题: 1. Your interest——你为什么来应聘这个行业、这家公司、这个职位? 2. Your qualification——你为什么适合这个行业、这家公司、这个职位。每一个故事差不多都是为了说明这两点。如果不是,你就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离题了。只要思路开阔,视角独特,你会发现二十几年来有无数的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回答问题的素材,只要稍作加工和整理,每一件都能讲得生动。比如对工作压力很大的职位,我会讲自己平时花了很多时间旅游和购物,work hard, player harder,说明做事效率高并且善于管理时间;应聘银行,我就提起家中有从事金融行业的长辈,因此从小耳濡目染;应对咨询需要很强适应力的特征,我又拿出高中毕业去西藏自助旅游,和当地人打交道的经历……当然前提是一定要真实!面对经验丰富的面试官瞎编乱造,无疑是玩火。

    既然提到面试官了,索性八卦一把,说说我遇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面试官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面官儿的各种表情
     冷若冰霜

    这种“酷”劲十足的面试官是让初出茅庐的我最犯怵的一种,可面得多了,这类人反而成了我的最爱。要知道他们的真实个性本不是如此令人不快,种种“铁板面孔”、“冷言冷语”、“恶腔恶调”、“左右刁难”都是故意摆出来“虚张声势”的,不过是想测试候选人在逆境之中的表现,这便是所谓的“压力面试”了,所以也难为他们啦。因此只要你“识破真相”,不被他们的气势所吓倒,保持镇静和幽默感,这类面试并不难。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你对面坐着一个这样的人——神情冷峻,姿态僵硬,语速快,短句多,反问多,拒绝重复,连续发问,问题跳跃,经常否定答案,不断追究细节……嘿嘿,恭喜你!我一共遭遇过三次“冷面”,初遭冷遇时我通过自作聪明的察言观色,料定自己没戏,几乎万念俱灰,抱怨流年不利,和面试官不来电,后来便一次比一次胸有成竹。最后一次我甚至观察到面试官忍不住转头悄悄露出微笑,煞是可爱。所以,“冰雪面官”并不是最可怕的,只要增强心理承受力,镇定自若地展现自我,撞上再冷的冰都不会翻船。

     和蔼可亲

    这是最常见的一类啦。也许是考虑到面试的难度系数本来就高,所以大部分的面试官都会尽量表现得亲切随意,安抚台下可怜巴巴抖抖索索的被试者,以利其发挥出最高水平。比如在正式面试之前会先互作自我介绍,详述整个面试的流程,和候选人聊聊简历等等。有个别公司还允许被试者挑选用中文或英语进行面试。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也会经常给出提示,并作些正向的鼓励和引导。遇见这样可人的面试官大家都会感到如沐春风、通体舒畅,但是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哦,因为他可是博爱至上,对每个人都同样和蔼,绝不是因为对你青睐有加才大发慈悲,千万别自作多情呀!破解这种情况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宽松的环境,和面试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提高发问技巧,注意利用提示,及时调整思路,不断寻求正面的反馈,确保整个谈话过程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倦容满面

    咨询公司里容易遇见这样的面试官。我甚至碰到过一位楚楚动人的美女刚从澳洲做完项目飞回北京,时差还没调整过来,就挂着两个大眼袋,满脸憔悴地来“拷问”我。我当时非常担心她没有足够的力气集中精力听我的故事,草草就把我打发了,不过最终这位姐姐的表现证明了她真的是非常professional! 她非常认真和专业地完成了对我的面试,我一下子对这家公司印象大好。言归正传,不光是这类极端情况,和投资银行、咨询、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工作强度特别大的面试官打交道,一定要注意言语的简洁,表达的准确,以及适时表达一下“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忌讳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却又言之无物、无的放矢、东拉西扯,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可以在最后问问题的阶段关心一下对方的工作心得,以晚辈的谦虚真诚请教;或者引出一些轻松的话题,以理解的姿态调节气氛。

    行文至此,自己都觉得文字太过说教,文风太过枯燥,太多死板的“技术性”总结,少了富有情趣的生活感悟和伤逝离别的毕业感言。那就再写写和面试有关的其他一些人和事吧。

    §视角——半踏进职场的青涩学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面试可能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零点五步吧。在校园里晃荡久了,闲适而懒散。面试可不能这个状态。一丝不苟的正装和煞有介事的公文包,只是增加信心的外部包装,心态上的成熟、职业才是真正区别于菁菁校园莘莘学子的关键。车马劳顿地从西北边清幽的象牙塔赶到东边繁华忙碌的CBD,心理距离似乎比实际路程更远。每当我穿得一身僵硬走出校门,或者满心疲惫走回宿舍,见到擦身而过的师弟师妹背着大书包提着大水壶,无比神清气闲并向我投来涵义复杂的一瞥,就会有两种声音在我脑中响起: “哈,我长大啦!”“唉,我老了!”也不知道该为找到工作而高兴,还是该为即将离开校园而感伤。也许我该想,每种生活都各有精彩吧。

    §友谊——面试的收获,除了offer,还有朋友

    真没想到能在求职过程中认识这么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我常自嘲说,大学前三年,我都没怎么出来“混”。社会活动参加得不多,大二遭遇非典,大三去异国交流半年,使我的校园时光大大缩水。无心插柳地,求职和面试竟给了我自然而然扩大朋友圈子的良机。有些素不相识的人,在不同公司的面试中“低头不见抬头见”,交流感想、互通信息,有时结束后还一起“腐败”,顺理成章地成了新交。有些本不熟稔的师兄师姐,经常被我“骚扰”: 取经、刺探情报、发牢骚、事成之后的“报告”……一来二去变得更亲近了。有些久仰大名却一直无缘相见的人,会在某次面试中“不打不相识”,相视而惊呼: 原来你就是那个谁谁谁,相见恨晚地引为知己。拿到offer定了去向后,便又认识了更多“同道”,圈子间常出现交集,只能在心里笑道,这世界很大也很小。

    §亲人——我庆幸,我有世界上最开明的父母

    爸妈常说,当你需要意见时,我们永远在这儿,至于具体的选择,女儿,我们相信你。因此,四年前我能够在别人惊讶的目光中,放弃复旦离开家乡,北上求学;一年前我还是在别人惊讶的目光中,放弃保研,选择职场;现在,香港、北京还是上海,银行、咨询还是其他,父母永远只会给我睿智的建议,却从不左右我的决定。每次重要面试前,我都会和爸爸妈妈通电话,他们的鼓励和祝福给我无穷的力量;面试结束后,无论是喜是忧我都第一时间与他们分享,感觉父母一直在我身边。四年的异地求学让我更自立更坚强,父母对我的宽松和信任也让我更独立更成熟。我庆幸,我成长在和睦和开明的家庭,学习在自由和多彩的北大!

    原本想从找工作写到选offer,从大学生活写到实习经历,结果单单面试就写了这么多。索性就发挥专业化精神,让它specialize吧,反正这本书里有太多的精彩文章和宝贵经验了。一边敲打键盘,一边有无穷无尽的琐碎往事涌上心头。感谢这样的写作,打开了我记忆的魔盒。也许十年后,这篇小文便也安静地呆在盒子的某个角落里了吧。——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