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绿幽灵冠号:太极杂说4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42:17
太极杂说46


太极网罗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3



求证难,并不是技术困难,只是机会难得.一旦有机会交流切磋,你的东西就全得到证实.


l         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重要的技术和理论进步是有武李二人完成的,由于武李二人的努力,太极拳才逐渐走向艺术的层次。


l         太极拳本身是一套补实的,有自己特点的拳功体系, 无需其他的气功扶持使其更完美. 它不同于大成拳以站椿为主要训练手段, 它讲究活步椿的练习, 拳諺有: 拳打千遍,其理自现. 拳打万遍,神灵活现.太极拳就是要在大自然的空气中练习, 在一呼一吸之间长功夫, 在行拳走架中体会劲由内换, 意动气动, 一动无有不动.


l         也就是那种性格内向,静的下心来,不愿出名而又单纯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l         习练时间不长,但已经体会到自己发力时的变化,比如平时偶尔一握拳,以前是力在手和臂,这两处是紧的,现在是手送身紧,感到全身的力在整合。


l         杨澄甫输给万籁声一事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那是万籁声偷袭而出的一场把戏!据说万籁声很崇拜杨澄甫想拜他为师又想试试他有否真功夫,在一个早晨见杨澄甫正起床在门口刷牙,万籁声趁他不备双手突然向杨猛然推去,由于根本就无防备的杨当然被很冤屈的匆了几步差点摔倒;这事出现后,很多老拳师前辈们都批评万做此事太不应该(包括万师杜心武),分分要万向杨师赔礼道歉呢,最后迫于无奈,万还是向杨赔礼道歉而告终。


l         我理解撑命门的目的是要让气贴背,把气沉下去。从形式上看,要有虎背熊腰的意思。气沉下去,才能不倒翁,重心落实在基座,上虚下实,行拳时才能动如江河,静如山岳,有帝王之相,有大将之风度。


l         練拳走架每完成一勢,要細細體會是否做到提肛收腹撐命門,即肛要提收,腹要縮收,掌开命门,让氣貼背。一定要让气先沈下去,然后再接下一个式子。这就是我认为太极拳要慢练的原因。


l         練拳秘決:

    提肛收腹撐命門。

解釋:練拳走架每完成一勢,要細細體會是否做到上點,即肛要提收,腹要縮收,氣要貼背。練太極拳要慢,關鍵在此,目的在此,好處也以此。


l         发劲时,腿脚由地面的反弹劲是直劲不是复合劲,太极拳的特点是要用好复合劲,即腿脚蹬地的同时,根据与对方接触点的实际情况加上螺旋劲(左旋右转,上翻下滚),实际上就是位移加旋转的球体运动,这还不够,发劲的瞬间,除了腿部的蹬地外,其腰部、双臂同时展开这就是所谓的爆炸劲。现在很多练太极拳的,一是由于推手工夫不到家,掌握不好在和对手接触的一瞬间不是顶,就是软,不能避实就虚,形成人背我顺的事态,感觉不到发劲的最佳切入点,所谓听劲不灵,一味发劲,即使将对方发出,起码也承担和克服对方劲力的百分之四十,自己实际发挥出百分之二十的功力。理想的发劲是能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功力。二是发劲的劲力不整,也就是不合,蹬腿和腰部、上肢发劲不能同步进行,腿先蹬地,上肢再发劲,有先后,容易造成引进落实的后果,即使将对方发出去,也是推出去,发劲不脆快,效果不理想,这种烦恼是许多玩了多年太极拳的“高手”所共有的。


l         傅钟文的扬式81式,有两种(只是口授没有有力证据),一种是守中带攻的,一种是攻中兼守的.


l         心在腔子中。


l         《浑元太极内功及散手》中讲的腿脚由地面反弹的劲,以此击倒对方,这个反弹劲假如被对手所用,则会被动. 因此不光要有反弹劲,而且要配螺旋劲,这样才能更好地发人.


l         下丹田注重肌肉的屈伸、升降、沉浮、稳固,以调整自身的重心与平衡,是力的主要来源。中丹田则注重肌体的开合、收缩、膨胀、蓄放、打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与传递的中心。

    含胸拔背与舒胸展背是下丹田与中丹田作用的体现。因此二者不可偏注一方,更不可分割开来,否则将会影响上下完整,支撑八面,机动灵活的动作,使身体迟缓.僵硬,即不能化,又不能打,产生双重诸病。

    在与敌交手时,只要全身放松,不紧张,一搭上手,身体如通电流,对手只要用力,我即沾粘住内吸用力者,“散之成气,聚之成力;散之无形,聚之有形。对手有动作有形就有力,我只要放松身体,用不断变化的接触点将对方的来力,通过皮肤毛孔、穴窍等吸入体内进行气化,好似向我体内不断充气。同时,我将气由上而下地降至地下,与地气相接,然后身下沉,足腿迅速下蹬由地面向上反射(如跳高、跳远等起跳的反弹原理)而形成的作用力,骤然向对方冲击,便能够轻易地将对方击倒。这个全身整体力的形成过程,仅仅在呼吸开合之间便已告完成。

功夫愈深,反应速度愈快、愈短,愈灵敏阻力也就愈小,劲也容易发透、通畅,效果就愈好。


l         练武秘诀只有两个字,即“炼”和“悟”,芗老用“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说明,很形象。


l         人才确实非常重要,一个门派,如果得不到人才,真谛难免失传,不是老师不教,是人才撑不起本门派内涵,而使门派逐步衰败。所以古人有求贤若渴之行为。也只有求贤若渴的门派才发展的好,家族式传承难免衰落。


l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l         我与别人推手时,一般顺势而为.但也有不顺势时,那就是发劲,靠功力发人,但这样耗能最大,不是最佳方法,所以善太极者收也.

有一次,遇散一拳友(少林派),他见我推手说:这有何用?你搭我手时,我起用腿脚,早把你踢倒了. 我说不如试一下,他手与我搭上后,始终没能提起腿,一旦提腿就被跌倒. 这就是粘沾劲的功夫.


l         太极拳是一门艺术,而散打只是一种技术。技术和艺术有质的不同,对从学者的智力要求和时间要求也不同。如同中专和研究院不同。技术短时间就可以掌握,而艺术则是终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