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蝎子最先进的工具:中國宏觀調控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34:19

中國宏觀調控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趙文衡

台灣日報,2004年5月13日

 

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要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之說後,造成東亞各國股匯市的恐慌,紛紛以急殺的方式向下修正,其中以台股受創最重。究竟此次中國宏觀調控的影響為何?股市是不是反應過度?讓我們來做一檢視。與1993年朱鎔基所面對的經濟過熱的情勢不同,現今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為3%,而1993年達到20%。目前的情況,在總體經濟上過熱的情形尚未發生,發生過熱的主要是幾個產業部門,特別是在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增加過快,造成過度投資與重複投資等問題。在物價上,現階段也是在生產所需的原物料價格上產生飆漲的情形,但消費者物價指數還算平穩。

 

雖然目前過熱情形僅限於幾個部門,但是若以此趨勢發展下去,可能會擴及其他部門,而產生經濟全面過熱的情形。因此界定此次溫家寶的宏觀調控,應是一種危機尚未發生前的預防措施,而不是處理已經發生的危機。採行預防措施的力度自然與處理危機不同。為解決危機所帶來的立即的嚴重傷害可以採行比較激烈的措施,甚至可以不惜以硬著陸來減緩通膨的殺傷力。但是此次為較緩和的危機預防,採取硬著陸則有過當之嫌,對中國經濟發展反而會得不償失。因此,以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國所採行的宏觀調控,最重要的原則應是防止硬著陸。

 

筆者認為中國產生投資過度情形,根本上是由兩個原因所造成,一為金融體系不健全,二為投資者的過度預期。其中比較嚴重的是第一項。與韓國七0年代末期一樣,此次過度投資是政府藉由對銀行的操控,對特定部門執行大量的投資。比較不一樣的是韓國是由中央政府扮演幕後投資者,而中國則是地方政府。中國地方政府為求政績,大量投資於所謂「政績工程」與「形象工程」,並且放任過度投資與重複投資的發生。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利用此次機會,徹底改革金融體系,讓銀行運作回歸市場,則能斧底抽薪的減少過度投資再次出現的機會,若因此而產生硬著陸也是值得。

 

不過,目前中國的政策方向應不會朝向改革金融體系的方向,而是採行暫時性的治標降溫措施。緊縮上述四大投資過熱產業的銀根,阻止四大產業的新生投資是目前已經執行的降溫政策,至於是否調升利率則尚未決定。有論者認為,中國金融體系人為操控過甚,利率不是借貸時的考量,因此提高利率無法有效降低信貸的數量。雖然如此,對於房地產業而言,提高利率則是一個阻止房地產過熱的方法。中國緊縮投入房地產興建的貸款,降低市場新屋推出的數量,若無其他配套措施,反而會加速現有房地產價格飆升。提高消費者購買房地產的貸款利率,則可有效的讓房地產市場降溫。當然,銀行也可以直接限制貸款來使房地產降溫。房地產業是鋼鐵、水泥的主要需求者,房地產市場降溫則為連帶的使其他產業過度投資的情形減緩。

 

中國宏觀調控對台灣的影響為何?基本上,此次中國的宏觀調控比較像是一種內部調整,調整的目標限於幾個部門的投資。這幾個部門多屬內需產業,與台灣經濟的連動性不大。與台灣經濟連動性較大的是出口部門,然而目前尚看不出中國有將調控的目標擴及出口部門的必要。中國的出口部門,特別是外資廠商,資本運用較有效率,發展也較為健康,在此情形下,出口部門高速成長的泡沫化問題不大(過多外匯存底是政府的問題,不是廠商的問題),而中國政府當然也不需刻意緊縮出口部門的銀根。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成長過快,而是過多的無效率投資,快速但健康的成長仍應是中國追求的目標。

 

中國採行會不會採行全面性的緊縮政策?如果採行對台灣的影響為何?首先中國採行全面性緊縮政策容易導致硬著陸,是一種自廢武功的作法,除非通膨已經失控,在現階段實在沒有必要。但若真的以部門為主的降溫措施失效,導致中國必須採行全面性的緊縮措施時,此時受傷最重的還是內需市場。對於從事出口的廠商而言,除了資金成本提高,影響應不大。只要中國的措施不會進一步入落入通貨緊縮的循環,而造成另一次嚴重的通縮輸出,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應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