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林建新:关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创新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1:31:48


2010-11-14 21:04:51
总结经验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法宝,改革创新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利通区紧紧围绕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实施“勤廉为民”工程为统领,紧扣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探索中完善,在创新中提升,建立健全了农村干部选拔机制、宣传教育机制、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使利通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形成了一批反腐倡廉建设成果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利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夯实基层组织根基
“四差额”选拔乡镇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利通区积极探索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式,研究制定了《利通区科级领导干部差额选拔任用办法(试行)》,并率先对缺额的6名乡镇领导班子副职采取“四差额”方式进行选任。一是在差额推荐环节,根据乡镇领导班子缺额,按照拟任职位与推荐对象不低于1:5的差额比例确定考察人选。二是在差额考察环节,根据考察组考察汇报,以拟任人选与考察对象1:3的比例,差额研究确定酝酿人选。三是在差额酝酿环节,将酝酿人选提交区委书记、政府区长、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五人小组会议,从任职资格、民主推荐、测评排序和现实表现等方面对酝酿人选进行综合评估,差额确定初步人选报区委常委会进行会议表决。四是在差额表决环节,区委召开常委会,各常委按照拟任职位与初步人选1:2的比例,对初步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现场计票,现场公布票决结果,并宣布任用决定。此次差额选任乡镇6名副职领导,累计召开乡镇干部大会24场次,参与书面推荐的乡村两级干部1200多人次,参与谈话推荐的乡村两级干部900多人次。
“四推两评一选”选拔村干部,让农民选出自己满意的好干部。在东塔寺乡率先推出了一套“四推两评一选”选拔村干部的办法。“四推”即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两评”即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直评评议考核,乡领导干部测评评议考核;“一选”即在推选评议考核的基础上,乡党委从中择优选拔候选人,经换届前的使用考察,参加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2010年在二道桥村、刘碱滩村堡拿出5个岗位公推公选,选出了二道桥村1名党支部书记、刘碱滩村1名党支部书记,新接堡村1名党支部书记,二道桥村各1名妇联主任、民兵营长。 通过这种方式选拔村干部,将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选拔到了村干部队伍行列,进一步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活力。
二、建立干部教育机制,打造廉政教育平台
依托五大廉政教育平台,让廉政文化教育“植入”百姓“心坎”。在郭家桥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旧式物件展示的方式,建立乡镇级综合廉政教育中心,收集了过去乡镇干部和农民用过的50多件旧物,设立了勤政教育室,通过思忆过去,新旧生产生活对比,让参观者更加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在高闸镇把廉政文化引入尚德宣传文化中心户,建起了首个以农民个体创办的廉政文化大院,通过定期开展廉政文化演出、廉政书画作品展示、农民歌手演唱会、节日灯谜有奖竞猜等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教育。在马莲渠乡利用方正出版社配送一万册廉政书籍,结合“乡级廉政图书室”的建设,整合马莲渠乡绿色网吧、廉政培训室,建成了全区首家乡级青少年廉政教育中心。在古城镇以“讲革命、讲历史、讲政治、讲法律、讲廉政”为主要内容,建立面向镇村干部的廉政教育中心;在胜利镇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了集“红色教育”、“时代先锋”、“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廉政工作掠影”五位一体的廉政文化教育中心。五大廉政教育中心每月举办一次乡村干部廉政学习培训、每季度观看一次廉政电教片、每半年领导干部讲一次党课,乡镇干部培训面达100%,今年以来有2300名农村党员进行了参观,接受了培训。
利用宗教场所平台,开辟出廉政教育进清真寺新阵地。利通区是回族聚居区,区委、政府结合“科学发展观、党的方针政策、农民健康知识进清真寺、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以及寺务公开”的“三进两创一公开”活动,将廉政文化引进清真寺,利用“开斋节”、“主麻日”等重大节日讲“卧尔兹”,在穆斯林群众中广泛宣传反腐倡廉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有关知识,使清真寺成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又一重要宣传阵地。目前利通区已在45个清真寺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清真寺活动。
三、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干部好坏群众评议
建立“百姓直评村干部”机制,让群众当好监督员。出台了《关于开展“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指导意见》,以“示、访、述、询、评、诺、改”7个步骤,通过村级两委班子、村干部向群众述职述廉,群众当面质询,直评对象作出答复或说明,进行“勤廉”承诺,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其民主测评,制定整改方案等程序,为农民群众搭建了民主监督的平台和干群交流对话的桥梁。目前利通区所有乡镇都开展了“百姓直评村干部”活动,95个行政村中有396名村干部接受了评议,近万名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直评活动。各乡镇针对评议结果,对12名“群众不满意”的村干部进行了处理,其中6名村书记、2名村干部被免职,对4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同时,金星镇、胜利镇借鉴“百姓直评村干部”作法,在社区开展了“居民直评社区干部”活动,提升了社区干部服务居民的意识。
首推群众评议乡镇站所活动,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为了加强对乡镇基层站所监督和管理,利通区在各乡镇开展了“勤廉双诺双述三评两公开”群众评议乡镇站所活动,通过与评议对象签订《勤政廉政承诺书》;开展了以述职述廉为内容的双述活动和以上级评、群众评、党员评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真实找出了各站所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了乡镇基层站所工作作风的转变,提升了他们服务“三农”的主动性。今年以来,各乡镇共召开述评会议13场次,116名乡镇基层站所负责人公开述勤述廉、接受评议,有千余人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评议,各乡镇基层站所共制定了225条整改措施,有效促进了乡镇基层站所服务群众的意识,乡镇基层站所综合满意率分别为90%以上。通过群众评议站所活动的开展,各乡镇基层站所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创村务监督委员会,让群众管家理财。利通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板桥乡首推后,区委高度重视,今年在全区进行了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制度的创新和推行,强化了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使村务监督由单纯的财务监督向全面监督拓展,由侧重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向村公共事务公开延伸,由侧重于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公开延伸,由一般性问题公开向实质性问题公开延伸,完善了村民权益的自我保护机制,弥补了现行村民自治组织架构中监督制约制度的不完善,逐步形成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的浓厚民主氛围。目前,全区2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对112件(次)村级重大事项进行了监督,给村“两委会”提出建议243条,被采纳227条,召开新闻发布会32场次。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实现了从区到村纪检监察工作的贯通对接,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形成了快捷有效的农村惩防网络体系,走出了一条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
推出宁夏首位村务新闻发言人,建起村干部与农民的“连心桥”。为认真开展勤廉为民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根本上解决村级民主管理有漏洞、村务不透明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利通区纪委在板桥乡洼渠村首推“村务新闻发言人”制度。村务新闻发言人制度规定:村务发言人发布的内容以定题和选题相结合。定题为村务公开的规定内容,选题则由村民现场提问,村务新闻发言人须当场或在一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不能答复的,提交村“两委”集体研究后,在下次村务发布会上解答。“村务新闻发言人”制度运行后,社会反响好,群众评价高,认为这项制度不仅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更是打造阳光村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好制度,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利通区全面推广定期公布村情村务,解答村民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各类疑惑。
四、强化民主决策机制,大事小事群众参与
推行村级“四权治理”机制,村级民主决策实行流程化管理新模式。2008年利通区马莲渠乡岔渠桥村推行了“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权、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保证农民群众的监督权”的“四权治理模式”,创建了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实施的村治新模式,在村上实现了零上访、零欠债,干部零违纪,也促进了村级集体纯收入的增加。“四权”治理模式也在自治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得到肯定。2010年利通区结合马莲渠乡“四权治理”模式,在全区推广“以村党组织领导权为核心,以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权为根本,以村民委员会的执行权为关键,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权为保证”为内容的“四权治理”机制,建立起“制度+流程”的村级管理模式,形成各类制度相互联系、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各个组织层层制约的机制。通过村级“四权治理”机制运行,各村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保障作用更加明显、工作关系更加顺畅,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09年利通区村级集体纯收入达2300万元。
创新民主决策机制,让权力在群众看得见的方式下运行。在村级“四权治理”机制运行中,板桥乡创新实行“一部三会”制度。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强化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村委会承诺执行机制、村民代表质询评议机制、村监会监督约束机制,体现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执行权、党群议事会的参与权和质询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权、“三会”议政的决策权,使“一部三会”真正成为村级民主议政的重要酝酿和商议载体。 2010年金积镇在17个行政村推行了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村级民主议事制度、村干部评议考核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议政日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党务村务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的“四制三会两公开”机制,进一步扩大了村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