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ted time:禅茶与茶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00:21
禅茶与茶具 (2008-04-01 09:59:53) 标签:文化   

  饮茶能提神,醒脑、治病;佛教僧人在坐禅饮茶中,融合“清静、空灵”的思想,在饮茶中使身心得到解脱,即茶中有道;因此,“茶道”、“茶禅一味”首先由禅僧提出,并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佛教使茶文化兴盛,并传到世界各地,在日本称茶道、南韩称茶礼、中国称茶艺、茶技。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还可用来招待香客,为之解除疲乏。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就曾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

  大慈寺从魏晋间的宝掌禅师朝峨眉、礼普贤,归大慈,到唐代无相禅师驻锡大慈寺,无相禅师在坐禅饮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开创了“无相禅茶之法”。

  禅茶的基本特征:是在茶艺中融入了禅机,或以茶艺来昭示佛理。在禅茶的每一道程序都融汇一个佛理或昭示一种禅机。

一、茶具:

  炭炉 水壶 杯盏 茶洗茶道组

  茶巾 茶筒 茶海 茶杯 盖碗

二、基本程序:

  1 、静心:在梵呗佛乐(“赞佛曲”、“心经”、“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悠雅庄严平和的佛乐声中,像一只温柔的手把我们的心牵引到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从而放下世俗的烦恼,抛却功得之心,以平和、虚静之心领略“禅茶一味”的真谛。

  2 、步入禅堂(演台):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几位僧人身着袍子,缓步入禅堂(演台)。

 3 、焚香祈愿:先点三支竖香:僧众分两班站好,主法师三拈香、三顶礼,同时唱诵“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后念“大悲咒”一遍,同时加持水,用柳枝洒水,台上绕三圈,问讯归位。

焚香祈愿意义:祈求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身心安宁、吉祥如意,恭敬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法、僧、宝护佑。

  4 、圣水洗凡尘(涤具):水喻指佛法,面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洗杯时眼前转是杯子,心中动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坐禅饮茶目的是使心中洁净无尘。

  5 、佛祖拈花(观茶):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我们借助“佛祖拈花”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叶。

  6 、菩萨入狱(投茶):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典记载为了救度众生,地藏王菩萨表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空成佛”。投茶入壶,喻菩萨入狱,赴汤蹈火,免众生渴恼,不惜牺牲自己,而救度众生。

  7 、漫天法雨(泡茶):佛法无边,润泽众生,泡茶冲水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如“文醍醐灌顶”由迷达悟,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淋春风,心萌善念。

  8 、菩萨点化(分茶):禅茶讲究,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细听偃溪流水声、斟茶之声亦如偃溪水声,可启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9 、普渡众生(敬茶):菩萨是上求大觉大悟——成佛,下求有情——普渡众生,敬茶意在以茶为媒体,与众生结缘并去除自己烦恼,故称为“普渡众生”(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第三、第四杯敬师、敬来宾)。

  10 、禅茶一味(闻香观色):闻香观色时,做深呼吸,尽量多吸入茶的香气,并使茶香直达颅门,反复数次,这样有益于健康,在闻香同时,观赏茶汤色泽,暗喻要从深层次去看达到“物、我双忘”。“明心见性”

11 、即心即佛(品茶):品茶也是应随缘接物,随波逐浪去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厌僧,对甘爽不偏爱,只有这样品茶才能心性闲适,旷达洒脱,才能从饮茶中品悟出禅机佛理。

  12 、畅叙禅机:茶要常饮、身心常寂、禅要常参。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而佛教则规定“五戒”“六度”这种推崇精神修养和简朴生活贯穿在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