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海报:论古代师道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1:43

论古代师道观


张世欣

 

    中国的师道观源远流长,在形成社会尊师重教风尚,优化教师队伍 素质方面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古代师道观的丰富蕴涵和历史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当前推行科教兴国主张,优化师德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讨论师道问题,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何为师。周代以教民之官为师,所以师即官师,亦 师亦官。孔子创私学后,官、师分开,师为职业教师。后来在社会生活中,师成为泛称,凡是人格、知识、经验上有所长的即可尊之为师,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代尊称为师的有四种情况。

    一是德高为师。古代以道德水平作为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郑玄把师与 儒分开,即把教师 从一般的知识分子中严格区别开来,认为“师,诸侯之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诸侯之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道德高者为师,六艺好者为儒:育德者为师,教艺者为儒。 扬雄也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也是从道德方面对教师下定义的。王通 说:“度德为师”,也把道德如何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是学高为师。古代为师的基本条件是学识渊博,学业精深,知多识广 ,真知灼见,掌握 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说,为师者不仅要 掌握人类创造的知识,还要有能力去预测未来,发现新知。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而且要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否则肚子里只有陈谷子、烂芝麻,也是不配当教师的。扬雄说 :“君子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法言.君子》),应该无所不知,这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三是技高为师。古代教育文化落后,所以很重视实践中技能的授受,故 以能者为师。古代 一些人虽缺乏文化知识,但往往有精湛技能,甚至身怀绝技,人们即尊之为师为傅。有一技之长即可拜之为师。古代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人群之内,必有一些人有其独特长 处,即可引为师。韩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所以不仅以 道为师,有一技之长,即可从师,也称为业师。

    四是年高为师。古代传播手段落后,信息流通不畅。对人生经验颇为重 视,多以史为鉴, 以实相传,一个人富有阅历就会受到尊重。孔子认为,人四十则不惑,五十则知天命,六十则耳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见《论语.为政》)这是说,人的年龄越高,经验越丰富 ,其为人处世的自由度越大。荀子更明确地说“蓍艾而信,可以为师”,蓍,六十岁;艾, 五十岁。在那个时代,五六十岁是很长寿了。其经验阅历是可以为人之师了。《汉书.高帝 纪》中载:“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师众以善,置为三老。”三老是执掌社会教化的。 俗称尊敬师长,即尊重教师和长辈。

    但古代之论师道则主要是指专职教师的职责而言。

    师道的内涵丰富,包括教师地位、教育内容、为师职责等多个方面。

    (一)师道是指求师就正意识。倡师道是倡求师就正,不耻相师的社会风 尚。《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可见倡师道就是倡尊师、重教、敬学的社会风尚。杨雄在《法言·学行》一文中说:“师哉,师哉,桐子(僮子)之命 也,务学不如务求师。”人的成长应有个务学求师的过程。教师的教育可以使人智力提高,人格提升,使自然人成为文明人,俗人成为雅人,力者成为智者,常人成为君子。《荀子.儒效》篇中说得更明确:“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 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通则速威,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可见,师教可以化众,人要尊师,社 会要重教,才能完善自己。《吕氏春秋》有篇《尊师》,是讲述为什么要尊重师道的,文章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师教可以改善人性的重要作用,“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 大盗也,学于孔子;段于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墨子,索卢参,东方之钜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 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正是为师者的教育使本该判刑受戮的人改变恶习顽性,不仅避免了刑戮的处置,而且成为 一个有益于社会,并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名望的显要人物,可见师之道在于使人性改顽劣为优良,所以人应主动求师就正。而且,也只有通过师之教育,才能使人成才,走向事业上的成 功。柳宗元十分推崇师道,认为才因师而成,无师难以成才。他在《师友箴》一文中感叹: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没有教师的热心教育,人怎么会有成就呢?他切身 体会到,务学就师,是人成才、人有成就的基本条件。王符在《潜夫论》中列举了中国远古 时代从黄帝到孔子十一位帝王圣人成才建功的经过,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人不可以不就 师”。师教不仅教人以才,而且教人以才建功。孙中山在上李鸿章痛陈救国大计书中说:“ 所谓人尽其才,在教养有道。”教师教育有道,人才能尽才建功。

    (二)师道是指正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师道之道是就为师者施教的 内容来讲的。郑玄注《周礼》中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道即教人以道,师因教人以道而尊。杨雄《法言.问明》中说:“师之贵也,知大知也。”李轨注曰:“大知,即圣道。”圣道即以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包括对历史趋势、社会大局、人生 真谛的理解与见解。为师之道在于知识传授过程中,一要恪守圣道,二要传承圣道,三要弘扬圣道,坚持、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为师的首要职责。《荀子.性恶》篇中 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为师之贤在于传承尧舜禹汤之道。历史上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的文化传承系统称为道统,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为人们所接受的,能促使社会进步、人民安定的文化思想。《中庸》中说:“修道之谓教 。”教师施教的本质就是正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师者在阐述传统文化中会各有千秋,但都坚持以“圣道”为宗。《韩非子.显学》中指出了这一点:“但道尧舜,而取道不同 。”都以先王之道作为阐述政治制度、伦理规范、文化思想的依据。在历史上师道旗帜举得 最高,倡师道也最有力,社会影响也最大的,要推唐朝的韩愈了。韩愈针对唐朝佛学盛行,儒家正统文化受到冲击,社会风气颓靡的情况,他写了《原道》、《师说》等文章,旗帜鲜 明地提出了师道观,认为“传道”即传授“先王之道”,是为师者的首要职责,为师者要以坚持、传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有勇气与各种背离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象 作不懈的斗争。与他同时的柳宗元认为有明师才有明道,道因师而传,有教师进行比较好的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社会上才会有比较好的传统文化风尚。他在《送易师扬君序》中说: “世之学易者,率不能穷究师说,本承孔氏,而妄意乎物表,争伉乎理外……离其原振其末 ,故羲文周孔之奥,诋冒混乱,人罕由而通焉。”如果为师者或为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真谛理解不深,就会离原振末,造成社会思想混乱。

    (三)师道是指教师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责任意识。古代往往把为师之道 与社会之道密切联系起来,为师者要有倡导社会文明风尚的自觉意识。古代本以教民之官为师,为师者的本来责 任不仅是对贵族子弟的文明教养,而且是对社会上百姓的文明教化,负有官与师的双重责任,教师是文明的化身。《周礼.天官.大宰》中以为“以贤得民”为“师”,郑玄注曰:“ 有德行以教民者”为师。可见那时的教师首先是官,其主要责任是对社会大众的文明教化。到了孔子那个时代,私学产生,专业教师出现以后,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倡导社会文明的责任 ,而且强调教育对社会文明进化的重要作用,教育思想更深化了。《学记》中强调了教师施教对民风民俗的推导作用,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才能改善社会的道德风尚,社会文明因师而化。古代传播手段缺乏,国家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制与 机制,都要靠教师的口头传授,才能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责任。古代思想家多以为只有弘扬师道才能使社会道德风尚净化。《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废,则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这段话揭示了一个真理,社会的法纪秩序、道德风尚在于教育之中,正是靠教师的传授,政府的法纪制度才会转化为社会秩序。《荀子.修身》篇中还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这是说传统的道德礼制,靠教师 的热心传承,如果没有教师的礼制教育,人们就不知道礼制的是非界线。可见教育的地位、教师的权威与社会秩序、道德风尚密切相关。柳宗元在《师友箴》一文中高度评价教师对于 社会道德文明风尚建设的重要作用,认为师与道、师教与民风关系密切,说“举世无师,故 道益离。”如果没有教师对社会文明的热心倡导,则社会风尚会更差。《吕氏春秋.尊师》 篇中列举神农师悉诸、舜师许由,周文王和周武王师吕尚和周公,齐桓公师管夷吾等十圣人 六贤者成圣成功的事实,说明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会使人身危、世乱、国亡,结论是“说义 必称师以论道”。可见师道也即为师者对社会文明负责的自觉意识。

    (四)师道是指为师之道,即为师的道德人格。师道是为师者的人才至上 意识,为才献身,以才兴国的积极进取精神。古代知识分子要么出仕为官,要么隐世自守。遁迹山林,离群索 居。为师者则不放弃入世思想,不遁世,不离群,主动施教,通过教育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学术思想,通过人才培养,参与政治,影响社会。因此师道是一种为国育才,积极奉献的 精神。师道也是指为师者在教与学、言与行中的自尊自重。《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 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的自尊自重才会有教育的严肃性。《吕氏春秋.劝学》一文中认为:“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为师要自尊自重,才能其 道行,其身尊。许维癚在《韩诗外传集释》中认为:“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 为师者要自尊自重,只要知识渊博,人格高尚,即使“不言”、“不怒”,也会有崇高的信 誉和权威。所以古代一直反对轻自为师,好为人师。师道也是指为师者坚持自身素质全面优 化的追求。“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社会的普遍认识,是教师在社会上的形象,也是社 会衡量教师的尺度。《吕氏春秋.劝学》篇中说:“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 立则道尊矣。”为师者在理与义上都有优势,师道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学记》提出“记 问之学”,不足为师,没有思维活力,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浅薄知识的积累是不配当 老师的。为师者学业要精。思维能力要强。为师者要坚持教育公正,有教无类,不论地位尊卑、家道贫富、智力愚敏,都应热心教育,高度负责,育人成才,只有教育无私,才能受到 社会的尊重。荀子在《致仕》一文中对为师者提出了要求,他说:“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蓍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不凌不乱,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是说为师者一要有较高的权威与信誉基础,二要有丰富的阅历与经验,三要有诵读与演说的清晰思路,四 要有深及细微的认识能力。总之,师道即为师者在各方面都能为人模范。

    古代不仅有明确的师道观,而且十分强调师道尊严,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强化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崇高性,有利于知识崇拜风尚的形成。中 华民族早就高度评价教师在社会进化、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给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不仅表现在社会 意识之中,还以理论形态出现。《尚书.秦誓》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君、师 并列,要求人们事师如事君。俗话说“一朝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并列,要求人们事师 如事父。《荀子.礼论》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 也。”这是说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可没有君治之,父生之,师教之三个基本条件。如果 说君所代表的是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则师是代表文化上的崇高地位。无师教难为明君,君王面前,师不行臣礼,帝王也要祭孔祭圣,亲自倡导尊师风尚。这种师道尊严的社会意识有利 于形成知识崇拜,人才崇拜的社会风气,也有利于形成重教敬学的社会意识。

    (二)强化了教师施教内容的神圣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孔子以前 官师合一,教师所传政统为主,重的是政治意识的传扬。孔子首创私学,此后政统、道统分开,文化传承从政 治中独立出来,此后教师重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汉朝很讲究师法师传,重的是学术思想的传承。唐朝韩愈强调师要传道,这道的内涵丰富,强调教师必须遵守政治意识、文化精神 、学术思想的历史传承关系。在不同层次上保证施教内容的神圣性。所以师道即师所传之道,外为成王之道,内为成圣之道;外为治世之道,内为修身之道。师道尊严即教师要把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的职责,社会要把尊重教师的文化传承作为神圣义务。

    (三)强化了教师道德人格的典范性,有利于教师培育人才的素质优化。 师道是指为师者的道德人格,师为表率,师为人范,是师道的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 是为人师表,这是教师执业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桃李不言,下自成 蹊”,教师应清晰地意识到,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比语言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教师只有把教育要求转化自身的品格,才能唤起学生对高尚人格理想与信仰的 强烈追求,教师人格是学生才质优化的动力源。而且随着教育开放性的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教师的人格品质将通过学生作用于家长与社会,其影响越来越深广。教师 人格形象不仅要受到学生的评价,还要受到社会的评价,没有教师的人格的典范性,就没有学生才质的优化,也就没有教育的神圣性。

  尽管古代师道观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多消极因素。但古代师道观在倡导尊师重教风尚、传承 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优化教师素质方面,都起过很好的作用,值得今天认真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