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魂斩鼠标:《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读书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58:33

 

博客地址:http://yzu3102.fyfz.cn/

小组成员:房格宇(负责人)、马晶晶、刘姗姗、王蓉蓉、陆青青、陈礼娟。

一、书名:《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二、作者:君毅。

君毅先生(1909-1978)为当代新儒家巨匠,学贯东西古今,思维方式兼具中国优秀传统及现代严格训练,思想内容广涉人生、哲学、宗教、道德、教育、历史、文化,而层层相连又不失本根。先生终身以复兴儒学的精神价值为己任,民族情怀深厚,躬身践履,其文化理想与道德理想,学问与人格,堪称典范。

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君毅先生最具代表性之学术著作共十册,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1977年),这是他毕生学术的一大总结,也是其超验唯心主义心路历程的最后归宿。

四、页数:775

五、内容概要: 

在巨著《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先生融会中西而贯通儒佛道,收摄哲学、宗教,建构起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实可以比照于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如今,这部著作不仅已经成为了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已成为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一部新经典。它无疑是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哲学形而上学进行现代转换的一个典范。那么,在这个我们说先生的体系实可以比照于黑格尔哲学全书’”,绝非虚言。黑格尔的体系可谓把西方哲学与宗教一网打尽了,但基本上还是限于西方而已,而先生的体系所一网打尽的东西却涵盖了东方与西方,涵盖了东方的中国与印度;并且这里所涵括的内容并不是一种杂凑的拼盘的博大,而是出自用心运思的精深,融贯诸家,归宗儒学。这个体系是一种三维立体系统,由三个维度(三观)组建起来:1.横观种类(事体、性相、功用);2.顺观次序(客观境、主观境、超主客观境);3.纵观层位。纵观其实就是综观,即横向三观与顺向三观的综合观照,如此的结果构成九境,亦即九级层位、九种境界:万物散殊境,依类成化境,功能序运境,感觉互摄境,观照凌虚境,道德实践境,归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天德流行境。

六、读书心得:

君毅先生前后酝酿三十余年,两易其稿,终著成规模庞大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本书以论证人类的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文化都是人类生命存在与心灵活动所形成或所感通之境为主旨,将人生境界分为九境,分别为心灵之内外、前后、上下而起观、再观之以体、相、用三义为九境,即万物散殊境、依类化成境、功能序运境、感觉互摄境、观照凌空境、道德实践境、归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我们可以通过对次九境 的学习,加深对生命存在的感悟,提高对心灵境界的升华,成长生命。这些文字,点点滴滴,皆是蕴涵人生哲理的雨,落与我辈心灵之上。

一、读“万物散殊境”

这是生命活动的第一境。人一出生,便作为客观实体而存在,有内外之分。有内向外,与外物相接,便成横观;内外相通,再从感通之次序与层位,便有前后相与上下相,合成三度空间,则万物散殊境即成。
  先生说,吾人之心灵,分指三方:向外建立他者,向内建立经验的自我,向上建立超越的自我。人依于超越的自我便可将经验的我客观化为非我或世界之一人一物,于是构成一纯粹散殊境。人要不断的从无明中超拔,以向于明。

二、读“依类化成境”

万物散殊是直接以个体为对象的,然而个体有本性,一方面可互相区分,另一方面亦可分类。人如果能使用的概念,而又超越之上,这便是依类化成境了。即超出于个体存在,两类化事物,一切事物皆可类化。余窃以为可比之道家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既生之于八卦、于四象、于两仪、与太极,即天地万物既为个体,亦可类化。因此,认为二者对次问题之阐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唐老先生认为人能依类已观万物,更由于不断超化其原有之类概念,以形成另一类概念,于是人就能够依类通过。这一思想,较之其它,在同一境界上便又高出一层了。 

三、读“功能序运境”

前文所说的万物散殊是观个体,依类化成是观个体之性相由次而通于其它性相以成类,功能序运则是观个体之功能、力用,及与其它个体、其它类别所构成之力用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历史上关于因果关系的理论非常多,而先生将中国之论与西方之论甚至印度之论相比较,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因初者因承、因果,即前后事件相承相继,彼此互相为用,并借《易经》来阐述,将中国的因果论扩充为圆满之因果理论。这可以说是先生的一大创见。包含了法相唯识亲所说的开导依,又回归一《易经》传统,分阴阳、隐显。并谈及功利主义,将之在功利心之外,兼有公德心,就超出了功利主义,亦超出因果,即可入更高之境

.感觉互摄境

从这一境起,便进入了主观境界。这一境界与前三境其实是对应的,主观境界共包括感觉互摄境,观照凌虚境及道德实践境。将这三以为是客观存在之境转化为一不与人之心灵相对,并皆属于此能自觉之心灵之所有,所以也能说是心灵自觉的观其自己。
   感觉互摄,初即指吾人以视听嗅味触诸感觉机能,摄受通常所谓物之色声香味触,而知其性质形相等所成之境。人人皆有感觉,所以整个世界就在才一个互摄境中。离感觉外,是否尚有一不能感觉的事物存在?把一切对外的感觉列为一系列的印象或观念,而无所谓外物存在。先生指出:这便把人生视为一场大梦,人的行为或活动,只是一系列印象或观念的集结,其实是把过去的经验重加回忆或反观所致。
  在这一境界中提到了哲学上之身心问题:感觉心与感官是何关系?对此,先生认为:当是视此一切可能之相,皆由一统一之中心,而沿不同之方向,次第对各方向中之观者,而分别散发射出者。
  先生进一步解释:感觉相之异,可理解为体所发出之作用不同,由能观与所观二者关系而调节。最后,先生回到平易处,把感觉互摄境同向日常之行为与生活。以此,先生的这一境界形成了由深而易,由里及表,将哲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此境界可谓是主观境界的初步境界,凭借人的感觉器官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探讨各种现象。

凭此境界,善解其中道理,升进其义,亦可以成一人人皆能成圣之和者之理想社会,使人人皆有自觉的道德生活。但真要进入此圣贤境界,先生说,就必须翻过此感觉互摄境,再经在其后之观照凌虚境,知其意义,然后可至。

五、读“观照凌虚境”

观照凌虚境居九境之中段,一方面总结前五境之世俗生活,一方面开启后五境之超世俗生活,本自可上可下。这是为什么?先生指出:一切知识,减除其外指之意义,皆可升华为此纯意义的知识,并遍运用于世间知识而涵摄之,以形为高一层界之境;此亦即此处所提出的关照凌境之关注所在。

所谓观照凌虚,即是从感觉互摄中,将所感觉的物之性相,极其所附属之客观实体,自吾人之感觉心灵游离脱开,一方面提升吾人之心灵,就其纯相而观之,以见此相不黏附隶属于任何一心,而凌虚呈现。先生论观照凌虚,下文即转从语言文字何以能表义的问题,开始其探讨。先生还提出一语言哲学,认为语言之表义,初非积极的表义,而是消极的表义。换言之,在语言之外,始终尚有一人要表达之意义世界存在。

在艺术上,先生举音乐为例,证明一文学`艺术作品,必有种种相类与不相类,方能烘托出一独立存在之美的意境。

最后,先生在此境中讨论哲学思维。哲学是从其所肯定根本观点出发,以求应用于宇宙人生一切事物,以行成一哲学思维之境界,或思维系统,所以也是人思想上的自由创造。

六、读“道德实践境”

先生在讨论观照凌虚境之哲学活动时,已指出人若欲永住于纯意义之虚灵境界,亦须有一生活之修养工夫,故无论自觉不自觉,都须有一道德实践以支持其存在,所以道德实践境其实是一无所不包,无所不涵之世界。

先生提出:人安成就道德生活,须本于其本有之自然理性,深察其之所以如此取舍之故,于是能够自定原则;这也就是良心的判断,自然能够裁决出何种生活更有价值。

当人与人相接时有一念之省,生起同情共感,人即能超越自我,放下自我,所谓推己及人,完全是性情问题。若从知识论人,则如何逃于唯我主义亦比易答。道德行为的起点原来就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对他人的情意。情意有实感,不须再问证明,只能自内而说。所以一切道德境界,都与别人无关,只能自感,自觉,自信,自行,而日渐提升扩大。

先生说,尽管事实上人有有德,无德之可能,但终亦必承认道德生活方为当至;利亦可接于义,由此可见圣贤之教可以便接群机,此中即有一定然与必然之理,亦有一辩证的智慧在内。

先生的这一个看法,其实就是指出道德理性有其实践性格,不能空说,不能只求观念的自圆一致,亦即不能只靠知识理性便能完成。道德理性一定要对现实生活中之不德有所承担,有所转化,才能成始成终,才能真正进入道德实践境。

. 读“归向一神境”

归向一神境,先生的思想领着我们进入超主观境界,与前六境迥异。前六境中前三境为心灵分别观于客体观对象之体、相、用而成之境,后三境则为心灵之不同层级(感觉、对照、道德实践)对自己之反观或自觉所成之境,所以两者均有主客之分。

归向一神境乃绝对对境,对立者在此归于统一,二分者在此归于无二,超越主客。

那么此境如何存在?有何根据?先生说,这只能源于人的道德心灵之情,以信其有,然而以理由论证其有,以邀人之信。

目前,西方宗教传统有关上帝存在有三个论证:本体论论证、宇宙论论证、目的论论证,先生则依次对之进行了批评,进而检讨康德对上帝存在的论证,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儒家在面对西方宗教哲学问题时的响应与创新。康得之后,先生再谈到斯宾诺萨与莱布尼兹之上帝观,这一系列论述,可谓精辟,尤其是指宗教之神灵实为一由人类道得心灵所成成之统一的精神实体,虽超越人我而不离我,使人之道得生活与宗教信仰即合而为一,更是圆融之论,对一神境所涵之旨意,予以充分显露。有功于西方宗教,自不待言。

.读“我法二空境”

我法二空境即观一真法界,本境以佛教为代表。先生说,佛教与基督教等一神教不同。佛教在一开始,便能对现实加以正视,知众生之苦恼为事实,而不会像一般神教那样对众生之存在加以掩盖,或说之为主观想象,对众生之苦恼未能升起同情之同情共感,而陷于麻木。

先生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人文学者,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对佛学研究也有其独到见解。本境界中,先生就肯定三世因果,他认为从哲学角度,完全可以理解无量世界义。他一方面相信佛教之因果,受苦有价值,也指出人不能因此对受苦者失去同情共感之心,更不能说此是当其所受二无动于衷。

最后,先生更将佛家普度一切有情之义作一深入理解;指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 读“天德流行境”

归向一神境,我法二空境和天德流行境都是超主客观之境,但观神境是自下而上之纵观,目的在于通天人上下之隔,亦通物我内外之别,人德之成就即同时为天德之流行。这一境界,先生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重视本末,所以儒家先讲孝悌,对父母兄长有意感激回报之情,然后次第及于家庭外之君臣朋友,这就是一天然之序;然后互相响应,以使其情深厚,成一社会风俗。于人格世界中见天德流行,其情方得至乎其极,而播之永远。

根据先生的说法,天德流行境即专言尽性立命之道。天德流行,在个体生命上说,只是一善的流行,开始不需要讲到生命的来处感超越的根源,更不用说它夹带有父母祖先的遗传因子。

人之初生,皆不知之。先生,此不知,即生命的先天空寂性,故生命的创生,只是破空以显一有。这个道理,就叫做道,或者叫做天。人与天,相依相即,又相隔相离。其合而分,便形成了“命”之观念。

由孟子之言命,更重要之一义,是人在遭遇到外境而有顺逆时,人要自主,不可降服,端视义之所在,这就是义命。现实之偶然不足以影响吾人必然而当然之命运;人能自命,即见生命之自由。

天命之正道,即是生命流行,物皆能自尽其性,自立其命。但万物无自觉,如何能达致?开始似乎令人困惑。唯有佛家说一切有情众生,皆能成佛,草木亦成佛。先生认为,依儒家仁心之事以充其极,亦可摄此佛家之大悲心于儒者之仁教中,一切无情者皆有情,则此尽性立命境,亦可对之同为有效。

七、评价:

这是一篇启人深思的哲学著作。先生以三观:横观,纵观,顺观构建全书的结构。本书有猎狩佛道两学的部分内容。而佛家的看破有,安于无,谓之空的观点又绝不是先生所完全赞成的,他侧重哲学中知识论和行而上学方面之论述。因此先生所作不失为儒学的经典。

先生作为现代儒生,他博采众长,广泛地批判和吸收了西方与印度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解脱论的成就,强烈声张中国哲学的道德属性.全书确立他所坚持的观点:文化的核心在于道德理想的确立,一切伟大的哲学思想体系首先肯定人的生命内在价值理念。读先生的书,我们必须平心静气,逐句体会,才能感受到其内容的丰富和精彩,一目的是否当怀,亦人之道德判断,道德思想只事(P381)即为先生思想的体现。

全书语言并不华美却尽显文字的魅力,让读者的心灵随之得到提升,读到紧要之处,一句揭示内涵之语,似乎又有超生之感。

八、附注:

小组讨论记录:

一、讨论时间:1110

二、讨论地点:自修室

三、小组成员:房格宇(组长)、马晶晶(副组长)、刘姗姗、王蓉蓉、陆青青、陈礼娟

四、讨论记录

观点一:《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这本书,是先生结合儒佛道等中西各教的经义综合分析评论后,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的阐发,对心灵境界的分析与解释,是论述生命与心灵不可多得的好书。黄玉顺老师评价说:“它无疑是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哲学形而上学进行“现代转换”的一个典范。“

本书共讲述了九个境界,系统的阐述了先生对生命存在和心灵境界的感悟。全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全面的展现了先生的理论系统,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恢宏而又细腻的儒学新天地。

观点二:《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这本书,是一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书.作者运用分析举例的方法向我们阐述了他对生命存在和心灵境界的感悟.刚开始读时会觉得此书语言晦涩难懂,但细细评来,其中韵味无穷,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犹如一股清泉注入脑海.读后仿佛心灵得到了慰藉,使我内心平静,有些纠集在心中的问题也不攻自破了.或许这就是一本好书的价值所在,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意旨所在。

观点三:《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这本书体现了一位当代儒学学者的伟大思想,在此书中,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他对读书独特而又精辟的见解。读书之九境所包含的层层深入,依次递进的哲理,先生同时又借鉴其他知识诸如音乐、绘画等作了深刻介绍。读书是一种乐趣,亦是一个丰富知识的过程,从中我学会了许多,感悟了许多,只希望能与大家一起个分享我所获得的一些收获以及我内心的小小窃喜。

观点四:先生所说的万物皆可成佛,乃至原子电子亦成佛中的佛应该不真为佛家理解意义上的佛。佛家认为有自作自受,因果循环,人受苦是前世作孽所致。而佛家必是有容万物之量,能够一视同仁普渡众生,无论善恶,他们都得爱和包容。这使我想起一个字滥。而先生所说的佛者,应该是受害者同情,作恶者予以鄙视。他强调的是由心而发的或喜或悲。佛与我们无异便是最好的论证。

观点五:

在看了超主客观境中的生命之偶然与死之智慧及生命之本性之善一节后,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生命是无常的、偶然的、有限的,虚幻藏于现实之中。多数自然界中的生命都妄求自己不死不灭,但也有厌倦

其生或杀身成仁,或老而安于死。当一个人求生意识强烈时,则其生命也是顽强的。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应当为了人类的事业奋斗终生。

观点六:唐老先生认为应该坦然面对生命中的生老病死,为人要

和善,不要过分执著生命的长短。当仁心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可以把佛家的大慈大悲之心融于儒学的任教之中,所有无情之人都会变的有情,以此来尽性之命,人生在世,不仅要为了自己而活,也要让同生的人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