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明发广场好不好:临泽县废旧农膜污染情况的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11:34
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临泽县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农用地膜在带来广泛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农村环境的危害和土壤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近期我们就临泽县地膜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临泽县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
临泽县最早是从1980年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最初由于广大农民对地膜覆盖技术认识不够,县上投资进行推广面积较小,随着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以及加工番茄、棉花等作物的种植、制种玉米面积和设施农业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到如今发展到几十万亩,覆膜作物品种已经涵盖了棉花、玉米、瓜类、蔬菜等几乎适宜种植的所有农作物。
不可否认,农用地膜的推广利用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特别是对于像临泽县这样干旱少雨地区来说,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尤其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地膜覆盖技术后,各类作物增产率可达20%-30%,所以农民使用农用地膜的积极性很高。据统计,2010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已达33.39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49万亩,使用地膜约2000吨(含棚膜约700吨)。从80年代初推广至今,全县累计使用各类地膜、棚膜约25000多吨,按90%计算的拣拾率计算,农民自主回收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堆积的地膜量大约有近22500多吨(这部分主要是焚烧为主,少部分被废品收购人或相关企业回收),土地地膜残留量约为2500多吨(依据2008年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得出),而且还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临泽县种植业主要污染源之一,可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污染土壤。
但在回收利用方面,临泽县能够大量回收加工废旧地膜的企业一直没有,除部分被农民焚烧和填埋,一部分被个别个人收购后交外县加工企业外,绝大部分散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沟渠湖滩,既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
二、废旧地膜的危害
废旧地膜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回收再利用,对农村环境的危害也将日益严重。一方面,大量散落在田野道路、街头巷尾、湖泊沟渠或悬挂枝头的各色农用地膜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造成了视觉危害。另一方面,散落在自然环境中的废旧塑料地膜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潜在危害正在逐步显现,特别是会对土地环境构成严重污染。
据分析,残留地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二是影响作物的出苗;三是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四是对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带有地膜的饲料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五是造成化学污染。
目前大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残留地膜的危害,开始清除地膜,但处理方式方法比较简单,除了焚烧和填埋外,很少集中回收再利用(只有部分棚膜回收利用)。乡村基层组织也借每年农村环境整治活动的开展,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捡拾、清除,但是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加之地膜使用量大,污染面广,仍有大量的地膜残留在土地中,直接威胁着农业的持续发展。
三、治理对策和措施
治理“白色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必须引起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重视,充分运用行政、科技、经济的手段,在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实行减少用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可降解)等多法并举、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建立“白色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临泽县每年有近2000吨的农用地膜“白色污染”需要治理,仅靠某一个部门的努力和每年组织一次集中清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白色污染”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的治理目标和任务要求,分年度、分阶段组织实施,通过各级组织的不懈努力,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村组为单位,由各乡镇具体负责实施,根据农时季节定期不定期地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清除“白色污染”,共同做好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2、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废旧地膜清除回收责任制。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是“白色污染”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就临泽县而言,废旧塑料的回收、加工企业和废旧物品回收企业几乎没有,有的也是废品收购站收购,但由于回收价格低,在基层回收点少等原因,造成群众捡拾地膜积极性不高,宁可焚烧、填埋也不愿集中捡拾出售,这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和“白色污染”的治理极为不利。应将废旧地膜清除回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把治理“白色污染”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基层乡镇,把治理地膜污染工作按本年度地膜使用量和回收量制定考核标准,列为考核乡村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由基层乡镇、村组督促,定期进行清除和回收废旧地膜,并与各废旧物品回收企业或废旧农用地膜回收加工企业签订回收合同,在乡村普遍建立集中回收网点,加大回收量,确保白色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宣传教育。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要加强对农用地膜残留物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以及对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的宣传。
4、大力扶持废旧地膜加工企业的发展。鉴于目前该县农膜使用的情况,要在该县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将各类回收的废旧地膜,经过加热、拉丝、切割等工艺,做成塑料颗粒,然后加工为各种型号的管材。这类企业的建成和不断发展壮大,必将为农村“白色污染”的治理创造一个较好的条件。为了鼓励其发展壮大,应通过制定一些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从而使其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收购价格,充分调动加工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新农村建设减少白色污染调研报告
深入农村,心系环保
--记雅安市雨城区新农村建设减少白色污染调研小分队在大兴镇进行白色污染调查
2008年8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迎北京奥运,建生态文明,倡节能减排,促循环经济--雅安市雨城区新农村建设减少白色污染调研小分队”赴雨城区大兴镇开展他们社会实践第五天的工作。
实践小分队在乡政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有特点的村落的农户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队员就垃圾处理、“限塑令”宣传等环保问题展开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并对村民宣传了相关环保知识。
在当地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实践分队不仅达到了调研目的,还收获了当地村民所反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使分队的调研更加完善,达到了预期目的。
经过本日活动,实践分队大致了解了大兴镇的环境问题,宣传了环保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赞扬。
鉴于这是该分队最后一天活动,所有成员们都特别热情特别积极。因为后期他们将各自分开工作,所以对于在一起的时间特别珍惜。
最后,所有的活动在该分队成员的欢呼声中完满结束,所有成员都有了丰收般的喜悦。
领导就治理农村“白色污染”进行调研时指出:要给子孙留一片净土
6月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喜成对金塔县农村废旧地膜、棚膜等的回收、加工、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王喜成先后到金塔县源通再生塑料加工厂等地调研,并与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
王喜成指出,农膜的推广使用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对农村也造成了“白色污染”。随处散落的废弃农膜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废旧农膜不易降解,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并造成化学污染。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焚烧和填埋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白色污染”问题引起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对农村废旧地膜、棚膜等的回收、加工、利用亟待破题。
王喜成强调,我们要保护好已经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对土地的污染,要努力给子孙留下一片净土。他要求,金塔县作为试点县,要积极探索治理农村“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推动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网络的形成,提升农村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率,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文明、整洁的绿色家园。
市农牧局、农技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对焉耆县农村“白色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在栽培经济作物的过程中越来越广泛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春季地温,保墒、保肥, 提高作物产量发挥了显著作用,增加了农民收入,因而很快得到普及。但是,在这项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由于缺乏有力的回收废旧地膜的措施,造成废旧地膜在土壤中残留量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新公害——“白色污染”。为了解我县农村“白色污染”的情况,我们对我县五个乡镇的农用地膜使用和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使用农用地膜的现状
不可否认,使用农用地膜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特别是对于焉耆盆地初春气温偏低的气候特征,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尤其明显,据农民反映增产率可达20-30%。所以农民使用农用地膜的积极性很高。在我县,播种甜菜、棉花、玉米、工业番茄、打瓜等农作物均使用地膜,每亩的使用量在3.5公斤左右,全县地膜种植面积达14.5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4.2% ,使用地膜达508.9吨。根据我们调查,不同作物地膜残留量不同,番茄地、甜菜地平均残留量2.8公斤/亩,玉米地、棉花地平均残留量1.05公斤/亩,打瓜地平均残留量1.4公斤/亩。如此算来,每年残留在地里的地膜达276.5吨,多么惊人的数字呀!
如果这些废旧地膜得不到很好的回收,将会对我县土地环境构成严重污染。据介绍,残留地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二是造成化学污染;三是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四是对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带有地膜的饲料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农民普遍反映,残留地膜严重影响作物的出苗。目前大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残留地膜的危害,开始清除地膜,但是由于采用手段落后,仍有大量的地膜残留在土地中,直接威胁着我县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农民回收地膜的情况
在生产实际中,广大农民已经深刻意识到残留地膜对农业生产的负面作用,开始对地膜进行回收处理,但是由于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这些回收处于自发状态,效果不甚理想。在与农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农用地膜回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就地处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虽然意识到废旧地膜的危害,但是由于考虑到回收成本,一般都只作简单处理。在包尔海乡和七个星镇调研时,当地农民告诉我们:对地膜回收,棉花和玉米浇水之前要揭膜,通常是由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干这活,可以将80%的地膜从地里收上来;番茄、辣子、打瓜由于不好收,一般不揭膜,只是在收获后通过犁地、耙地的方式回收。在永宁镇的农田里,我们同样看见了番茄地里还覆盖着地膜,应该说,全县的情况都差不多。对收上来的地膜,多数是堆在地头上,有的采取了焚烧,有的埋藏于地头林带。这几种方式都存在较大缺陷,留在地头、林带的废膜,遇到吹风下雨,废膜四处飞扬,挂满枝头,影响农村景观,一部分又被吹回地里,形成二次污染;焚烧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是由于燃烧不完全,同样会对土地造成污染,同时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掩埋也不是办法,地膜在土中埋藏数百年不会分解,将会造成长期的污染。
2、小贩收购。在四十里城子镇、永宁镇和北大渠乡调研时,这里的农民环保意思要强一些,普遍认为不能将废旧地膜扔在地头。在湖光毛巾厂里,有人建了一个小型的塑料颗粒加工厂,其主要原料就是废旧地膜,所以四十里城子镇的农民大都将回收的地膜卖给这家小厂,算是给废旧地膜找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在永宁镇和北大渠乡,老百姓告诉我们,他们把废旧地膜堆在地头,经常有很多小贩骑着三轮车来拉废旧地膜。但是离路比较远的地方,三轮车去不了,废旧地膜仍在地头、林带堆放,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有关部门曾经做过测定,每亩土壤含残膜达3.9公斤时,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大豆减产5.5-9%,蔬菜减产14.6-59.2%。随着地膜农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及残留地膜的增加,今后由于地膜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会逐步增大,这给政府出了一道“两难题”,一方面需要使用地膜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地膜残留会带来环境污染和作物减产,因而进一步开展废旧地膜的回收和清理,逐步减少废旧地膜污染,已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防治废旧地膜污染的建议对策
1、建立废旧地膜回收责任制。防治废旧地膜污染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注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早在1999年就《转发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全疆农田地膜污染情况和强化污染治理措施意见的通知》(新政办[1999]13号),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执行,把治理地膜污染工作列为考核乡村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按本年度地膜使用量和回收量制定考核标准。县农业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利用广播、电视和“科技之冬”活动,大力宣传地膜污染的危害性和治理措施,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民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快扶持废旧地膜加工企业的发展。要调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上述企业的发展。据悉,我县境内有一些作坊式的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主要是将废旧地膜做成塑料颗粒,然后卖给其他厂家生产塑料制品。为了鼓励其发展做大,工商、税务部门应为其办理有关减免税手续。
3、大力推广应用头水前揭膜技术。据农民反映,头水前揭膜与不揭膜相比较,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差别并不大,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大。同时头水前揭膜由于地膜尚未老化,韧性好,不易破碎,且田间未灌水,土壤疏松,膜上没有淤泥,很容易将膜揭掉,省力省功,回收效率高达90%以上。头水前揭膜是一项回收废旧地膜、防止废旧地膜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
4、加快技术创新,创造废旧地膜回收的新方法。各乡镇场应总结群众生产中创造的新办法,不断加以推广。比如通过手工或用耙子回收农田中的废旧地膜,也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同时,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种前可采用地膜回收机或机械耙子来回收废旧地膜,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白色污染研究过程
活动内容:(第1次)1, 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最近白色污染的状况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3,过程A,教室讨论,分配本日每人任务:二人网络查寻,其余4人查阅资料,记录并整理B,各行其是C,展示个人研究成果:首先从全世界来讲污染状况,再从外国的白色污染及减少污染的方案到我国的情况。得到主要污染物为塑料饭盒,塑料薄膜及包装材料等。这些污染物极难分解。一些高压聚乙烯等需200—400年才能分解。记录者 巢益群第2次1, 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白色污染的原因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3,过程A,分配本日每人任务B,查阅资料后,小组讨论C,白色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有利有弊。虽然便捷,但是引起的污染却是社会的几百年乃至几万年难解决的问题。当然,有了发明出新产品---白色污染后,社会、自然问题便出现了。记录者 巢益群第3次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在农业上,白色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3,过程:在我国,农业上塑料制品广泛。在农村广泛采用的地膜的麦田,由于每亩残留地膜碎片6、9公斤,使小麦减产9/100,若继续使用5年地膜,小麦不久不增产,反而会减产1/4。这些散碎在土地里的地膜难于清除和收集,白色革命成了令世人头痛的白色灾害。记录者 巢益群(第4次)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 构成污染的物质。2.形成(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小组讨论,近几十年来,塑料工业发展得非常快,塑料制品几乎充满了各个角落,应用面之广、数量之大实在很难估计。塑料制品多了,塑料制品的废弃物自然也越来越多。你见过农村的塑料大棚和大面积使用的地膜吗?钻进去看看,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黄瓜、西红柿、菜花、扁豆 、要什么有什么,即使是数九寒冬,也能让城市人民大饱口福。塑料大棚、地膜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改善了大家的生活,也使它们本身成了农业的“宠”儿。然而,奏气温一回升,塑料薄膜便被丢弃在田地里,任风吹,任雨淋。塑料薄膜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也很难再反复利用,那些被丢弃在田地里的薄膜,势必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薄膜、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制品对大地、河流乃至我们的生活空间造成严重污染、造成我们的生活空间被占据。同时,塑料制品的分解产物又会然害人的健康。由于塑料制品多数为白色,所以称这种污染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感到难办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塑料产量还不很高,以城市拉圾中的塑料含量来说,我国只占1.5%(而日本占11.2%),但是可别小看这个数字,以其绝对数来庄稼经可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你不妨做一道小小的算术题,就可以一目了然,我国首都北京有1300万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的生活垃圾是1千克,其中兼按1.5%的比例计算,全市每天丢弃的塑料就是近200吨,这么多塑料要是制成薄膜,足可以将整个北京包得严严实实了!白色污染处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塑料工业的发展。现在处理塑料废物的主要办法一是回收再利用,例如,我们在自由市场上见到红红绿绿的再生塑料制品,就是用咽收的旧塑料制品制成的,这部分实际上仅占很小的比例,因为回收非常困难,处理时的成本又很高。另一种方法是焚烧、掩埋于地下或丢入海洋。然而燃烧塑料时,那一股股难闻的气味、一缕缕烟雾会严重污染空气,埋入地下很难分解,丢入大海更不可取,会对海洋中的动植物造成危害。比如,傻呵呵地海龟常把塑料袋当成海蜇吞进肚子里,而塑料袋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最后,吞了一肚子塑料袋的海龟只能悲惨地死去。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处理白色污染呢?当然不是的!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终于研究出一些新方法,只要在塑料里添加一些特殊的物质,使塑料在太阳照射下或是在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得以分解,生成低分子的物质,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而消除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种添加了特别物质的塑料叫做降解塑料。降解塑料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已经开始生产像购物袋、农用薄膜等降解塑料制品了。塑料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随着白色污染的被征服,工业百花园中塑料这枝奇葩将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查阅资白色污染是什么对白色污染的研究
一、课题开题报告
主 题:生存与发展
课题题目:对白色污染的研究
指导教师:孙丽霞 任立新
课题组成员:刘胜飞、张欣、李佳、江苏凌、孟佳玉、陆春冬、孙建
组 长:徐杰
班 级:高一(7)班
简要背景说明:随着我国塑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大量废旧塑料被随意抛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白色污染现以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又一环境公害。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我们对化学等学科的兴趣,使我们能够初步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不良影响,为将来我们热爱的事业打好基础。
3、 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也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培养我们的交际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放性思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主导课程:化学
相关课程:环境科学、政治
活动计划:①讨论 ②查找资料 ③调查、实验 ④访问专家 ⑤整理资料、结题
(1) 任务分工:
开题报告:徐杰
问卷调查:李佳 陆春冬
实 验: 刘胜飞张新
查找资料: 孟佳玉 姜苏凌
录像摄影:孙建
微机操作: 姜苏凌
(2)活动步骤:分 4 个阶段实施 阶段 时间(周)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六月~七月 准备开题报告 进行答辩 二 七月~九月 调查、实验、 查资料 课题研究 三 十月~十一月 访问专家、调查研究 进一步课题研究 四 十一月~十二月 汇总、整理交稿 结题报告 汇总、整理交稿
结题报告
(3)访问的专家:校内:化学教师 校外:环保局
(4)活动所需的条件:
图书资料:有关环保资料,有关塑料的资料
实验室(设备):化学实验室
交通工具:
其他(如计算机上网等):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
表达形式:文字、照片、录像
二、《对白色污染的研究》调研报告
(一)引言
提起白色污染,可能没有人不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和农用塑料大棚的薄膜都属于白色污染的范畴。但要是问起它的准确定义来,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了。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色污染呢?所谓白色污染,就是指由聚乙烯、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制品在用后被人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它们并不都是白色的,只是由于一次性塑料饭盒、塑料包装袋这些“典型”大多是白色,这才有了这么一个“美名”。
随着我国塑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大量废旧塑料被随意抛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白色污染现以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后的又一环境公害。
我们认为研究本课题可以培养我们对化学等学科的兴趣,使我们能够初步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不良影响,为将来我们热爱的事业打好基础。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也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培养我们的交际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放性思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选择好课题后,经过小组讨论,听取了指导老师的意见,我们小组将课题分成了四个方面。
(1) 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2) 白色塑料用户及用量情况。
(3) 国家有关白色污染的政策。
(4) 白色塑料的取代途径。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1、研究的准备阶段
2004年5月初,课题小组主要是策划开题报告。在老师的指下,我们研究小组总结了假期的初步研究资料,撰写了开题报告。另外,我们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制订了比较详尽的研究计划。
2、研究实施阶段
(1)资料研究
课题小组到中学图书馆和阅览室,查阅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和报道,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大书店查找有关资料,还利用上网等方式查找有关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污染及危害等资料。
(2)调查研究
我们到县卫生院、通河县第二小学、 通河垃圾站、通河镇内以及江边、郊外等地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3)实验研究
课题小组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实验研究。
(三)研究结果
经过课题组七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所得结论如下:
第一:白色污染,危害知多少?
1、社会问卷调查表
① 您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① 您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非常清楚 略知一二 不知道 26% 78% 6% ② 您是否经常使用塑料袋或一次性塑料餐盒?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不使用 43% 55% 2% ③ 您知道它的生产原料吗? 非常清楚 略知一二 不知道 20% 74% 6% ④ 您知道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吗? 非常清楚 略知一二 不知道 10% 80% 10% ⑤ 您知道它对身体的害处吗? 非常清楚 略知一二 不知道 44% 40% 16% ⑥ 您怎样处理使用过的塑料袋或一次性塑料餐盒呢? 焚烧 仍掉 用土埋 48% 32% 20% ⑦ 您知道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这种塑料制品吗? 知道 不知道 --- 60% 40% --- 统计发现:所调查的人群中使用非降解发泡塑料的人竟达到了98%,从不使用的仅占2%,而用户年龄大多在10-35岁之间,其中学生和个体经营者居多。知道白色发泡塑料对身体有害的占84%,而使用后的饭盒80%直接扔掉或焚烧。
2、白色发泡塑料的用户及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废弃塑料物每年总量达5000多万吨。美国1987年为998万吨,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7.3%,到2000年已增至1724万吨;西欧1989年为900万吨,1995年为1100万吨;日本1979年为290万吨,1995年为750万吨;中国自90年代以来,塑料废弃物"突飞猛进",1995年达200万吨。 有趣的是在美国人口数量=0.2518×5个星期塑料垃圾磅数,足见塑料废弃物污染的严重。
3、白色发泡塑料对人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自然界中长期堆放的废塑料,给鼠类、蚊蝇和细菌提供繁殖的场所,易传染各种疾病。混在土壤中的废塑料,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丢在地面和水体中的废塑料,给生活垃圾的处理造成困难;添埋则体积大,长期占用土地;堆肥则会污染地下水;焚烧则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结合用户、用量情况可以看出,中国至少有上亿人正不同程度地遭受着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危害,严重地影响着国民的健康。
第二:白色污染,治理没商量
白色污染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国蔓延,已成为世界级的公害,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他们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最初处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方法是焚烧,但焚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以后采用填埋的方法,但埋在地下的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不能自然降解。现在人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控制和治理白色污染:一是回收利用,二是减少或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三是开发并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纸制品等,以取代那些不易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第三:白色污染,如何解决?
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我们对于白色污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大胆提出以下几点治理方法:
(1) 政府法规的确定与执法力度
现在高效能的法制管理成为白色污染治理的对策。主要内容是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控制和减少使用非降解塑料,以阻止白色污染的扩大。
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自1989年起,通过法律、法规明令限制或禁止使用非降解的塑料制品。西欧一些国家提出"塑料制品的减量、再利用、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原则。美国专门成立塑料回收研究中心,并成立100多个废塑料回收加工公司,回收率为25%。日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废塑料的利用开发。
我国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科学决策。自1995年以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1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禁止使用泡沫塑料盒的有关法规。天津已完成“防止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报告"。北京以通过"关于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利用报告",要求"谁生产,谁经销,谁回收”,规定回收率1998年为30%,1999年为50%,2000年为60%。白色污染“大哥大”的铁道部门,自1994年起就严格加强管理,目前铁路沿线已有2.9万千米白色污染得到治理。
(2) 加强环保型快餐盒的开发与推广
尽管全国已经有100余企业投入了环保型快餐盒的开发,但达标产品不多,且原料上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法规日趋完善的同时,产品的质量、种类、外形是否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呢?产品的销售网络是否已经健全了呢?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这是一项长远而又极为重要的计划,我们只能说,环保的意识必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平日的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宣传中去。
(4) 利用科技处理一次性发泡快餐盒
新华网山西频道2月16日电 ,一普通职工十年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2004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一份专利发明证书送到榆次电缆厂退休职工范宸天手中(专利名称:由废旧发泡聚苯乙烯生产聚苯乙烯类产品的方法;专利号:ZL001025732)。得知白色污染难题被一位山西人攻克,山西大学原环保系主任、硕士生导师范文标激动地对记者说:“只有初中文化,坚持十年攻关,老范不容易!没有科研经费,最终破解难题,不简单!”
看过以上这段新闻,您有何感想?
“如何回收利用它”,这个问题有无数人想过,却似乎始终无法解决。
现在好了,科技,这个人类的福音,又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好这项高新技术,建立一个从回收到加工再利用的大规模处理基地,这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它的诞生必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
(5) 我们青少年应该自觉遵守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在现有的禁令还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餐具;在逛超市时可自带购物袋。
2、.不乱扔白色垃圾,提高塑料制品使用率,并尽自己所能,让别人也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最后愿更多有识之士踏上消灭“白色污染”的漫漫征途,共同绘出清洁而又美丽的崭新世界。
附录一:
几类环保型餐盒的简介
(1) 纸盒
纸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类材料。“以纸代塑”自然成为了人们最先想到方案。
以纸代塑技术即采用纸浆为原料,在模具中成型、烘干生产一次性餐具。
优点:这种方法制作的餐具因其无毒无害、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等优点而被冠以“环保产品” 称号,是目前综合评价较好的替代技术。
缺点:从纸的生产使用全过程来评价的话,该技术也有不足之处。一是纸浆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有限,大量的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因而不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纸浆在生产时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有的情况下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塑料。所以从宏观上来讲,以纸代塑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只是将餐具对环境的污染提前到了制作餐盒时对环境的污染而已。再有,纸浆的生产成本高,使得用纸浆生产的纸餐具价格也比较高,因而以纸代塑也不是完美方案。
(2) 可降解塑料餐盒
此类餐盒的制造原料是可降解塑料,所谓可降解塑料就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光敏剂、淀粉等原料。
优点:可降解塑料制品在使用完,并废弃在大自然中暴露三个月后,可由完整的形状分解成碎片,因而至少在视觉上改善了环境。
缺点:这项技术最大的缺陷是,这些碎片不能继续降解,只不过是由大片变成小片塑料,不能从根本上胜任消除白色污染的任务。
(3) 植物纤维餐盒
该技术是以植物纤维,例如秸秆、稻草、甘蔗渣等经过破碎得到纤维粉,然后混入一定量的胶或树脂,再注入到模具中加高压及高温下成型。
优点: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降解性方面较好且原材料来源丰富。
缺点:这种技术生产的一次性餐具由于在生产中没有去除纤维色素(因为要去除色素必须要采取化学的漂白方法,势必造成水的污染),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尽人意。
(4) 生物全降解餐盒
生物全降解餐盒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环保产品。
它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年生长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的添加剂,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制成生物全降解快餐盒。
优点:由于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此外,与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因此可以说它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生产原料淀粉的主要来源,可以是玉米、土豆、红薯、木薯等一年生长期植物。
缺点:生物全降解餐盒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例如,生产原料大部分是粮食作物,且有防霉变等问题尚待解决。
三、过程记录材料
1、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
A、 活动目的:调查我县的白色污染情况。
B、 活动时间:2004年7月16日——2004年8月16日
C、 活动地点:县卫生院、通河县第二小学门前、 通河垃圾站、通河镇内以及郊外江边等。
D、 参加活动成员:徐杰、刘胜飞、张欣、李佳、江苏凌、孟佳玉、陆春冬、孙健
E、 活动过程:我们先来到县卫生院,在垃圾角看到有很多丢弃的发泡塑料餐盒的塑料垃圾袋。又来到二小门前的一个小吃部,看到随处堆放的一次性快餐盒。在通河县镇内、郊外、江边都有到处堆放的塑料垃圾袋。随之我们又走访了路人。
F、 活动结果:通过这次活动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 关于塑料袋、塑料餐盒的实验研究
A、 实验目的:研究白色污染的初步处理方法。
B、 实验者: 刘胜飞、张欣
C、 实验日期:2004年9月12日。
D、 实验地点:一中化学实验室。 E、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三角、石棉网、坩埚钳、火柴。
药品:稀硫酸、0.1mol/L氢氧化钠、酒精、苯、四氯化碳、废弃塑料袋、塑料餐盒。
F、 指导教师:孙丽霞 任立新
实验一 研究泡沫塑料在酒精、苯、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
取粉碎的泡沫塑料,分别投入装有适量酒精、苯、四氯化碳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现象:泡沫塑料在溶剂中被完全溶解,并有少量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溶剂呈黏稠状。
结论:白色污染(尤其是聚乙烯类塑料),是可以运用有机溶剂进行初步处理的。
这种处理方法的缺点是:①所需的有机溶剂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②生成的溶液对水资源也是一种污染。
实验二 研究泡沫塑料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在石棉网上放上泡沫塑料一块,并将其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泡沫塑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淡黄色的烟,并散发出刺鼻气味,最后生成油状黏稠液体(似硫酸)。它在停止加热后迅速凝固成玻璃状固体。
结论:塑料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且放出有污染的气体。
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并不是处理白色污染的好方法,因为它没有最终消除污染。
实验三 研究泡沫塑料的燃烧。
在燃烧匙中放入泡沫塑料,直接点燃,观察现象。
现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浓重的、有刺激气味的黑烟.泡沫塑料迅速变为黑色液体并继续燃烧,在其中可燃物质燃尽后生成不规则的块状黑色固体。
结论:塑料易燃烧,且放出大量有污染的气体
这种处理方法就是曾经广泛采用的焚烧处理法.它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对空气污染大,处理不完全。
实验的结果:我们认为本次实验虽然没能找出很好的治理白色污染的办法,但我们却对构成白色污染的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本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成功的。
3、 专家访谈录
(1)、校内:化学教师
访问者(学生):刘胜飞、徐杰、孙建
访问日期:
被访问者:孙喜军
工作单位:通河县第一中学
职务(职称):校长助理
专业(专长):化学
地点:教务处
方式:面对面
访问主题:你对白色污染有何看法?
访问记录:(面对面)
下午2点左右,我们来到学校教务处。孙老师正在等我们,我们向他表明了来意。对于此次访问,孙老师非常热情,诚恳的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白色污染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结论:通过访问,使我们更多的了解了白色污染
(2)、校外:环保局
访问者(学生):刘胜飞、徐杰、孙建、李佳
访问日期:
被访问者:马洪君
工作单位:环保局
职务(职称):环境管理股股长
专业(专长):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
地点:通河县环境保护局
方式:面对面
访问主题:白色污染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访问记录:
下午3点左右,我们来到环保局。这次接见我们的是环境管理股股长——马洪君。我们向他表明了来意,对于此次访问,马股长非常热情,他向我们介绍了通河县白色污染状况及正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结论:通过这次访问,使我们了解了本县的白色污染情况及政府采取的治理办法。
四、课题组成员心得
陆春冬: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坚持,成功就在眼前。
孙 建: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在这次的课题研究中,我更深切的了解到白色污染对自然的危害。
张 欣: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活动,使我感受到化学的乐趣,提高了我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可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找到了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所带给我们的快乐。
孟佳玉:通过这次活动,我懂得了一个集体团结协作的威力,一个人就象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有所作为。
江苏凌: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避免白色污染。
刘胜飞:在这次实践中,我明白了要勇敢的面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困难,只有这样才会使你快乐地走向成功。
李 佳:通过参加这项课题研究,我已经清楚的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一年中只有一个6月5日,我更希望每天都是环境保护日。
徐 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的更好。
关于白色污染研究性调查报告
标签:保护家园,人人有责,谢谢配合。
调查说明:
一、调查计划
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XX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XX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岸访了塑料袋的生产厂,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XX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XX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三、白色污染 调查问卷
四、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海盐县武原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研究性学习案例:对白色污染的研究
一、什么叫白色污染?提起白色污染,可能没有人不认识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和农用塑料大棚的薄膜都属于白色污染的范畴。但要是问起它的准确定义来,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了。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色污染呢?所谓白色污染,就是指由聚乙烯、聚苯乙烯制成的塑料制品在用后被人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它们并不都是白色的,只是由于一次性塑料饭盒、塑料包装袋这些“典型”大多是白色,这才有了这么一个“美名”。由于一次性餐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白色污染源,所以我们小组主要对其进行研究。 二、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现状及危害如今,聚苯乙烯制快餐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豪华酒店,还是沿街的小吃摊;无论是汽车站,还是飞机场,随处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制造一次性塑料快餐盒的材料是聚苯乙烯,这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它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使它成为制造价格便宜、随用随弃的一次性餐盒的极佳材料。据统计,全国每年消耗的此类餐盒超过100亿只,仅南京一地每天就要使用40多万只,上海攀枝花公园虎馆外每天因此而产生的“白色垃圾”更高达200多吨……一次性塑料盒使用之广泛,数量之巨大由此可见一般。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使用广泛的材料却成了环境保护的一大“恶敌”。由于聚苯乙烯制造的餐盒降解周期极长,在普通环境下,它的降解周期长达20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将“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态不变。那么那些废弃的餐盒该如何处理呢?焚烧吗?不行。它们燃烧时将会产生10余种有毒气体,直接造成大气污染;掩埋吗?也不行。为了使材料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入各类添加剂,时间一长,其中部分有毒添加剂便会逐渐释放出来,对土壤,以及水资源造成破坏;那么回收再利用呢?很可惜,它们的可再生价值极低,更何况每天要回收那么多体积大,质量小的餐盒又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啊!不但如此,用作发泡剂的氟利昂被科学界认可对地球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元凶”。由此可见,一次性塑料餐盒的难以降解正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一大元凶。不但如此,用作发泡剂的氟利昂被科学界认可对地球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祸首”。一次性塑料餐盒对环境会造成巨大破坏,那么它对人体就是绝对无害的吗?事实告诉我们,答案并非如此。一项新的科研结果表明,制造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原料:聚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物质。实验证明,这类餐具在65℃以下的高温下会引发二恶英(Dioxin)的产生,而它正是前不久媒体不断提及地“最凶狠”的致癌物质。不仅如此,由于我国政府正开始限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生产,所以市面上使用的极有可能是一些非法地下加工厂所生产的餐盒。如此一来,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也成了问题。综上所述,一次性塑料餐盒无论对环境还是对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作用。三、关于一次性餐盒的实验A.实验目的:研究白色污染的初步处理方法。B.实验者:小组全体成员C. 实验日期:2001年12月28日D.实验地点:市三中化学实验室E.实验工具、设备: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火柴、通风橱、燃烧匙、苯、四氯化碳。 实验一.研究泡沫塑料在苯、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取2cm×2cm×1cm泡沫塑料2块,分别投入装有适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试管中。可以发现泡沫塑料在溶剂中被完全溶解,并有少量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溶剂呈黏稠状。这个实验的现象说明,白色污染(尤其是聚乙烯类塑料),是可以运用有机溶剂进行初步处理的。这种处理方法的缺点是:①所需的有机溶剂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②生成的溶液对水资源也是一种污染。实验二.研究泡沫塑料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在坩埚中放入1cm×1cm×0.5cm泡沫塑料一块,并将其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可以观察到:泡沫塑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淡黄色的烟,最后生成油状黏稠液体(似硫酸)。它在停止加热后迅速凝固成玻璃状固体,它可在加热条件下溶于苯。我们发现,该产物与泡沫塑料在苯和四氯化碳中溶解的产物非常相似。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并不是处理白色污染的好方法,因为它没有最终消除污染。实验三.研究泡沫塑料的燃烧在燃烧匙中放入泡沫塑料,直接点燃.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浓重的、有刺激气味的黑烟。泡沫塑料迅速变为黑色液体并继续燃烧,在其中可燃物质燃尽后生成不规则的块状黑色固体,它在加热条件下同样可溶于苯。这种处理方法就是曾经广泛采用的焚烧处理法。它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对空气污染大,处理不完全。 F.实验的结果:我们认为本次实验虽然没能找出很好的智治理白色污染的办法,但我们却对构成白色污染的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本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成功的。 四、结论:1.环保型一次性餐盒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几类环保型一次性餐盒的调查,我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环保型餐盒的生产存在较大问题首先是某些环保型餐盒(如纸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虽然它们在使用上不产生污染,但生产上却对环境造成威胁。既然被冠以“环保”的称号,那么就必须做到:从生产到销售,再到使用,直至废弃,都必须无污染化,否则就不算真正的“环保”。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得不从改进生产工艺方面着手了。其次是生产原料问题。任何生产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如今我国的森林资源匮乏,那么纸盒的生产必定受到限制;我国又属于缺粮国家,那么用淀粉制的餐盒是否合理呢?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最佳的生产方案。最后是成本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环保型快餐盒的价格通常要比塑料餐盒贵20%-30%,有些(如纸盒)甚至贵2-3倍,而且生产厂商的利润极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过高。以一个大型快餐厅为例,以每天用掉1万多个一次性餐盒计,若每个餐盒增加0.03-0.05元,他们每年要增加15-20万元的一次性餐具成本。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归根到底还是产品的推广不到位。市场很大,销量却很小,产量自然不会大,成本又如何降下去呢?与其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还不如好好地做一下宣传,扩大销路。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产品如何宣传的问题。仅仅将环保型餐盒的生产当新闻发布一下是不行的,必须在人们的脑海树立环保型餐盒对环境,对健康生活的良好作用,这样的宣传才算到位。但不得不说一下的是:尽管追求经济效益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起码社会责任,但没有法律或法规来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接受这种有益于社会却无利于企业的新产品。既然环保型一次性餐具价格不具有优势,那么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企业,自然不会主动使用这种环保新产品了。他们共同的语言是,政府又没强制,我们何必自找麻烦!由此可见,仅靠生产厂商唱“独角戏”是没用的,政府法律或法规才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催化剂”。(2)环保型一次性餐具市场广阔仅国内而言,每年一次性餐具的消耗量就高达100亿只,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一次性餐具会逐步走进千家万户,需求量会迅速增长?目前,各种一次性餐具的年增长率为6%。以这个增速推定,10年后我国一次性餐具和水具的年需求总量将是700亿-900亿只。若考虑到人口增加因素,这个数字将写成1000亿甚至更多。不难想象,环保型一次性餐具的市场有多么广阔。不仅如此,在国际上凡是塑料制品包装物料都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都已明确禁用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东南亚国家中,仅日本每天就需要3000万只快餐盒。美国年消耗100亿纸盒三明治午餐具。如果国内厂商能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技术(而不是所谓的“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优势,那么拿下国际市场也是迟早的事了。2.如何解决“白色污染”: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我们对于白色污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大胆提出几点治理方法:(1)政府法规的确定与执法力度:在这方面,广州市政府为我们带了好头。广州市政府曾规定,从9月1日起,凡以发泡苯聚乙烯、聚乙烯等为原料生产的一次性难以降解的饭盒、杯、碗等食品容器不得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和使用。全市一次性餐具的生产、销售纳入环保“绿色产品”认证管理。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宾馆、酒店、饮食摊等餐饮经营单位或个人必须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餐具,对违反规定者将视情况给予警告或罚款。一年后,外地人发现昔日“白色垃圾”堆满角落的广州城,已是旧貌变新颜。这就是加强管理的效果。如今,上海、杭州等城市都相继颁布类似管理条例。由此可见,法规对“白色污染”的约束力是很强的。(2)加强环保型快餐盒的开发与推广:尽管全国已经有100余企业投入了环保型快餐盒的开发,但达标产品不多,且树林上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要,在法规日趋完善的同时,产品的质量、种类、外形是否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呢?产品的销售网络是否已经健全了呢?这些都是急需改善的问题。(3)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这是一项长远而又极为重要的计划,我们只能说,环保的意识必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平日的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宣传中去。(4)利用科技处理一次性发泡快餐盒:“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上面打着100%再生制品的字样。环保局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是北京保绿环保再生处理公司用4只一次性饭盒回收再生制成的。而旁边的那个圆形的绿色笔筒,则是用20只一次性塑料饭盒回收再生而成。而更难以想象的是,用废塑料可以生产汽油,1吨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可制造出0.7吨汽油,废塑料的价格在每吨三四百元左右,而汽油的价格在每吨2000元左右,回收利用完全有钱可赚。这绝不是什么纸上谈兵,北京有家炼油厂已经成功地付诸实践。”看过以上这段新闻,您有何感想?确实,现在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就像“过街的老鼠”,但不可否认,市场使用较多的还是它,“如何回收利用它”,这个问题有无数人想过,却似乎始终无法解决。现在好了,科技,这个人类的福音,又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好这项高新技术,建立一个从回收到加工再利用的大规模处理基地,这当然需要一定时间,但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它的诞生必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5)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在现有的禁令还未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餐具;在逛超市时可自带购物袋。②不乱扔白色垃圾,提高塑料制品使用率,并尽自己所能,让别人也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最后愿更多有识之士踏上消灭“白色污染”的漫漫征途,共同绘出清洁而又美丽的崭新世界。附录一:几类环保型餐盒的简介(1)纸盒纸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类材料。“以纸代塑”自然成为了人们最先想到方案。以纸代塑技术即采用纸浆为原料,在模具中成型、烘干生产一次性餐具。优点:这种方法制作的餐具因其无毒无害、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等优点而被冠以“环保产品”的称号,是目前综合评价较好的替代技术。缺点:从纸的生产使用全过程来评价的话,该技术也有不足之处。一是纸浆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有限,大量的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因而不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纸浆在生产时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有的情况下污染程度甚至超过塑料。所以从宏观上来讲,以纸代塑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只是将餐具对环境的污染提前到了制作餐盒时对环境的污染而已。再有,纸浆的生产成本高,使得用纸浆生产的纸餐具价格也比较高,因而以纸代塑也不是完美方案。(2)可降解塑料餐盒此类餐盒的制造原料是可降解塑料,所谓可降解塑料就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光敏剂、淀粉等原料。优点:可降解塑料制品在使用完,并废弃在大自然中暴露三个月后,可由完整的形状分解成碎片,因而至少在视觉上改善了环境。缺点:这项技术最大的缺陷是,这些碎片不能继续降解,只不过是由大片变成小片塑料,不能从根本上胜任消除白色污染的任务。(3)植物纤维餐盒该技术是以植物纤维,例如秸秆、稻草、甘蔗渣等经过破碎得到纤维粉,然后混入一定量的胶或树脂,再注入到模具中加高压及高温下成型。优点: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降解性方面较好且原材料来源丰富。缺点:这种技术生产的一次性餐具由于在生产中没有去除纤维色素(因为要去除色素必须要采取化学的漂白方法,势必造成水的污染),产品的外观颜色不尽人意。(4)生物全降解餐盒生物全降解餐盒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环保产品。它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年生长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的添加剂,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制成生物全降解快餐盒。优点:由于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此外,与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因此可以说它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生产原料淀粉的主要来源,可以是玉米、土豆、红薯、木薯等一年生长期植物。缺点:生物全降解餐盒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例如,生产原料大部分是粮食作物,且有防霉变等问题尚待解决。 肃省废旧农膜成农村新污染 政府拟斥资千万治理             课题组成员:陈志翔、欧阳川、钟喆、黄圣丘、张
中广网兰州10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甘肃省每年使用各种农用塑料薄膜超过10万吨,废旧农膜成为农村新的“白色污染”,政府拟斥资千万治理废旧农膜。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驻甘肃记者焦健,了解详细情况:   主持人:农用塑料膜对环境会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记者:农用塑料薄膜因为可以保温保墒、减少水分蒸发,在旱作农业区应用很广泛。甘肃省这几年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用地膜使用量快速增长。今年全省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1800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面积的30%,再加上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各种农膜使用量超过10万吨。大部分废旧农膜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农民在收割庄稼后,对残留农膜或填埋,或焚烧,甚至有的直接丢弃。一些大量使用农膜的地区,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看见废旧农膜,形成“白色污染”,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主持人:甘肃省将如何治理这些“白色垃圾”?  记者:甘肃省政府设立了省级废旧农膜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今年将拿出1000万元专款,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及治理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扶持、奖励,以期治理日益严重的废旧农膜污染。对废旧农膜回收初级加工企业,每年根据其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量进行奖励。  要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扶持建立一批有一定影响和辐射作用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构建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回收加工利用网点,基本控制农膜污染,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关于白色污染研究性调查报告
一、调查计划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XX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XX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
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岸访了塑料袋的生产厂,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XX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XX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三、白色污染 调查问卷
1.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是 80%             否 20%
2.是否知道国家在2009年6月1日颁布了“限塑令”?
是 23%             否 77%
3.是否注意平常所使用的塑料袋、饭盒等一次性用品是否可降解?
是 16%             否 84%
4.在超市购物时,是否使用环保袋?
是 14%             否 86%
5.周围的人使用环保袋居多还是购买塑料袋居多?
环保袋 32%         塑料袋 68%
6.周围农贸市场、早点摊、私营小店等地是否还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是 11%                否 89%
7.自己每天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大约有多少?
没有 73%    一个到两个 26%   三个到四个 1%    五个以上0%
8.选择购买塑料袋的原因是
自备购物袋太麻烦 32%     忘记带购物袋 38%    纯粹是一直以来的习惯 6%
塑料袋很便宜,不在意21%      买来的塑料袋用完后还可做其他用途3%
四、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海盐县武原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校园白色污染现状调查报告课题组长:××
课题组员:××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⒈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⒉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份,占%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的人经常购买,只有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人占.%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一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二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三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四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五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六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七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八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量。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近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个塑料瓶,个发泡饭盒,个易拉罐铝制。不难看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意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十二中为例,每天十二中要产生个左右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一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二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月日地球日、月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 组长   叶燕强组员   张  红  潘德顺  梁政平  李茹雪  符  铭  吴卓谕  王妹
前言
当你繁忙的学习、工作后,是否想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呢?
然而,呈现在你眼前的又是什么?浑浊的空气,满地狼籍的垃圾,随风乱舞的垃圾袋,散发着腥臭味的泥土……作为一名追求幸福,希望享受生命的世界公民,你是否为这样的地球而感到不安,甚至为此担心,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它是全世界六十亿人民,唯一赖以生存的环境。为此,我组成员从白色污染的研究开始——提纲:
1.白色污染的概况
2.构成污染的物质
3.白色污染事例
4.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事例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却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国农村,广泛应用的地膜覆盖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旧地膜回收措施,造成旧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加,这些塑料薄膜,大部分以高压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材料,需要200~400年才能分解掉。这些材料物品是一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等。据统计,每亩土地残留的塑料薄膜和其他废弃物达4千克,会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10%~16%,大豆减产6%~10%,蔬菜减产60%左右。近年来,残留在农田里的废弃物以达几十万吨。当然,还有一些工业生产上所用的工业塑料。它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上若干助剂,在一定温度并受到一定外力作用下,可塑制成形。而当这些条件消失后,仍能保持人们所需的几何形状的高分子材料。如果这些工程塑料一经废弃,便成了“白色污染”。此外,还有一些生活塑料,例如塑料饭盒、食物袋……白色污染的概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工农业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也进步极快,但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渐严重。除了一些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些状况,众所周知的当然还有环境问题。
尽管任何国家都有环境保护法,但环境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种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些污染问题。首先,从白色污染的调查
研究开始—
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一些塑料制品、橡胶、涂料、纤维、黏合剂等。
几十年来,合成树脂和塑料工业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着。1993年时,世界塑料制品产量已经和钢的体积产量相当了。预计到21世纪初,世界塑料制品产品以重量计算也将超过钢产量。在我国,1992年时,合成树脂产量已居世界第13位,塑料产量已居世界第6位。
在我国,据轻工业部门统计,1995年全国共消耗快餐盒16亿只,人均1只以上。一些大城市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其中,上海的塑料饭盒的消耗量高达50万只,全年近1.9亿只。人均已达10只以上。上海现在每天处理的垃圾中,废塑料达350吨,其中快餐盒的日消耗量就占200吨。我国的白色污染如此严重,其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铁路部门。在长达5万多千米的铁路线上,一年要消耗近4亿只塑料饭盒被抛弃在万里铁路线旁。铁路部门每年为消除它们,都要花费上亿元资金。
当然,在外国白色污染也较为严重。例如,德国每年生产120万吨塑料包装材料,而目前的再循环能力每年只有数万吨,其余只能上放任自流。这就是人类为了追求方便,而不知不觉已带来了如此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无论是交通沿线的白色污染废弃物,江河湖海表面漂浮的塑料垃圾,田间的白色地膜,还是人们生活中的包装材料、厨房等用品。以至儿童玩具,工业器材等,都与塑料相连,几乎人迹所到之处,就有塑料制品及塑料垃圾。
在白色污染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们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白色污染的来源物质及危害,并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及更好地防治污染。塑 料
—构成白色污染的物质
人们天天和塑料打交道,究竟什么是塑料呢?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它的组成中除了合成树脂之外,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能提高塑料的增塑剂,防止塑料的老化剂等。
有些合成树脂具有热塑性,用制成的塑料就是热塑性塑料,这种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相反地,像体型的酚栓树脂,具有热固性,用它制成的塑料就是热固性塑料,这种塑料一旦加固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这些塑料都是具有耐水,耐化学腐蚀,抗霉的特点,因而具有许多用途。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而使得污染产生,致使发展。
塑料大都由于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几种类别。
乙烯
许多塑料是由乙烯制成的。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乙烯。
在通常状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工业上所用的乙烯主要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厂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在实验中,通常是通过加热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使酒精分解制得乙烯。
由于乙烯含碳质量分数比较高,燃烧时由于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所以有黑烟产生。
聚乙烯
在适宜的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乙烯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分子间通过碳原子的相互结合形成很大的碳链,生成聚乙烯。
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由于它性质坚韧,低温时仍能保持柔软性,化学性质稳定,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聚氯乙烯
是一种合成树脂,用于制备塑料和合成纤维。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还有耐化学腐蚀、耐水、耐油等特点。聚氯乙烯可制成硬度塑料和软度塑料。其使用过程中,若不注意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老化现象,时间久后,变硬、发脆、开裂、长霉等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解决白色围绕的措施
白色污染日益严重,面对如此形式,解决它是很迫切的。目前,解决的快速方法还未得出。但还是有一些可以实施的措施。下面就介绍几种:
我国用稻草和麦干等为原料制成草纤维薄膜达到了化学标准。把其埋入土壤8个月可以解成无“遗毒”且能“造福”的肥料。又美国一杜邦化学公司研制乳酸聚合物作原料的新型塑料,由再生资源如干酪乳清和玉米制得,用完后,在空气,水和细菌的作用下,半年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利用这些高新科技的材料来代替现用的“白色污染”物,以达到使用率,-从而减少白色污染。
其次,“绿色塑料”——可降解性塑料,一般可分为化学降解与光降解,生物降解和光与生物双作用。光与(化学)可降解塑料的制作。是在塑料制品表面喷洒一种特制的配方溶液,使它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被水冲洗的无害物质,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白色污染”问题。
我国科学家使用纤维素及稻草和麦干,研制出了生物降解聚乙烯地膜。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也利用农作物下脚如豆干等制成了可降解农用地膜,不仅粘拉的强度高达40千克每平方厘米,且成本也较为便宜。如此好的发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那该是多么可喜的成果,不仅解决问题,也不用限度使用等。一举两得,多好!
以上说明了白色污染是可以解决的,不过因技术,资金等问题,解决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加上国家经济的发达,一定有能力把白色污染问题解决。
现在作为公民的我们不仅应从自身做起,不乱扔白色污染物品,而且应该大力宣传,让你周围的人也懂得保护环境,不仅我们公民应努力,而且我国领导也应如此。为此我国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北京1999年5月施行的《北京市限制销售,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管理办法》对防治白色污染作了具体的规定。“消除白色污染,倡导绿色消费”,成为1999年“地球日”环境宣传活动的主题。启动菜篮子计划,发放环保购物袋等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共同的行动。可见,我国已重视起“白色污染问题,并尝试去解决。这些条文的颁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
作为祖国的一员,应大力配合国家把问题解决,“治理白色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减少“白色污染”,建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子孙后代和不污染环境的绿色文明,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让我们建设一个美好的绿色家园而共同努力吧!活动内容:
1,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最近白色污染的状况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
A,教室讨论,分配本日每人任务:二人网络查寻,其余5人查阅资料,记录并整理
B,各行其是
C,展示个人研究成果:首先从全世界来讲污染状况,再从外国的白色污染及减少污染的方案到我国的情况。得到主要污染物为塑料饭盒,塑料薄膜及包装材料等。这些污染物极难分解。一些高压聚乙烯等需200—400年才能分解。
1,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白色污染的原因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
A,分配本日每人任务
B,查阅资料后,小组讨论
C,白色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必然有利有弊。虽然便捷,但是引起的污染却是社会的几百年乃至几万年难解决的问题。当然,有了发明出新产品---白色污染后,社会、自然问题便出现了。
1, 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 在农业上,白色污染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2,形式(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在我国,农业上塑料制品广泛。在农村广泛采用的地膜的麦田,由于每亩残留地膜碎片6、9公斤,使小麦减产9/100,若继续使用5年地膜,小麦不久不增产,反而会减产1/4。这些散碎在土地里的地膜难于清除和收集,白色革命成了令世人头痛的白色灾害。1.目的(想解决什么问题) 构成污染的物质。
2.形成(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
3.过程:构成污染的物质是塑料。
乙烯塑料中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
研究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优、缺点),生成方式,及使用方式和范围。
心得体会:叶燕强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张  红
让我们人人树立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来消除校园里的白色污染及其它污染,把学校建设为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潘德顺
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梁政平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李茹雪
治理“白色污染”,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塑料袋,拒绝白色污染,与绿色牵手。符  铭
经过查资料和实际调查采访,我感受很多,收益非浅。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也懂得了:我们是社会的主人,应该自觉改善地球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吴卓谕
建议大家要做到“地球是我家,环境靠的大家”的行动。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个饭盒;少用扔一个垃圾……地球会为你而刚到骄傲的!王  妹
“白色污染”对社会和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来消灭“白色污染”还地球一片净土。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性”向“消费性”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但市民回收废弃物的积极性运不如五、六十年代,同时由于人们对塑料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缺乏认识,因此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由塑料袋等引发的“白色污染”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环保课题。
“白色污染”一词最早来自对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喻,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地膜产量和覆盖量最大的国家,地膜的广泛应用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农业资材,曾一度被喻为“白色革命”。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包括发泡的塑料餐具、器具、包装材料和薄的塑料袋、农用地膜等),在其使用后被弃成固体废弃物。由于缺少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我市风景,旅游区周围,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以及城镇的各个角落,这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这种由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其实,“白色污染”一词在提法上不太科学,也不够严谨,但作为一种现象的描绘,作为反映广大群众对治理环境污染的关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前把“白色污染”一词仅指一次性塑料废弃物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替代品,如纸质、纸浆、模塑、植物纤维、全定粉等餐饮具,它们虽是采用天然材料为原料,比较易腐烂降解,但由于加入了防水防油剂,又增加了腐烂降解和回收利用的难度,实践证明它们在用后回归自然仍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其降解快慢又相当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因此对任何一类降解的一次性餐饮具和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均应加强收集处理,不应乱扔,才可避免新的“白色污染”重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前车之鉴,应引以为戒。由此,“白色污染”的确切定义应是:无论地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物如不妥善回收处理,而听任其随地丢弃,对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把“白色污染”和塑料材料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必须对塑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材料。它既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消费品,总的来说,它也是一种物质。任何一种物质均有其生命周期,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终了的全过程便是降解过程,塑料本身也是可降解的,但其降解过程可以根据产品应用要求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加以延缓,抑制或加强促进。我们平时看到的塑料老化(发脆、硬化)便是降解的一种表征,但其达到降解终点,周期较长。而且日常常用的塑料制品,已经通过稳定化技术,即加入光、热、稳定剂、抗氧剂等延缓或抑制其固有的可降解性,而且大部分塑料是热塑性塑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此,塑料产品坚实、耐用,用途十分广泛,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促进各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丰富方便人们生活起了积极作用,当今它已和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四大支柱材料,这便是塑料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又可在一次性塑料中加入促降解剂,塑料制品在完成它的使用功能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加速降解。因此它已成为塑料家族中带有环保功能的一名新成员。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或漫天飞舞或是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它破坏了城市、农村和风景区的给人的景观美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它也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给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的不良刺激,被称为“视觉污染”。人民群众对此反应相当强烈。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其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0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簿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日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种塑料袋。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2、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00年。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还有农田里的废农膜等长期残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若牲蓄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病症,甚至死亡。若将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方可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3、污染水体。,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还有垃圾的堆放过程中,其有害成份经雨水冲入地表水体。同时,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的有机污染物把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渗入地下水或经雨水冲冼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4、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座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而且垃圾在自然界停留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缸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如果利用填埋作业处理垃圾的话,由于塑料密度小,体积大,它会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的处理垃圾的能力,从而更加长了其停留的时间,占地更多。5、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或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平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塑料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污染空气。6、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放,而在长期堆放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7、有害生物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根源。8、耗费资源大。随着人们的需求量大,垃圾的不断产生,厂家也不断地生产塑料制品。但由于一次性塑料制品难于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物素能被微生物分散,但用纸制品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源。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此外:塑料袋的表亲-------农膜为例,它们是如何危害环境的呢?美国的农业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农用地膜在加速农作物成熟的同时,也加速了土地的侵蚀,以及土地中杀虫剂流失,并对流经的地域造成更大的危害。在美国的许多地方,用塑料膜来覆盖土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可渗透的塑料膜不仅有助于保持土地的湿度,而且暖和了土地,使塑料膜里的作物提前成熟,这对农民来说是大有好处。然而,这样的好处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许多农民已经注意到,与被植物的残余覆盖的土地相比,更多的雨水从覆盖的土地间的小沟里流失。然而,“没有人操心究竟有多少水因此而流失。”美国马里兰州农业研究中心的一些无机化学家们却提出了这个问题,在2年的时间里,他们收集了从番茄地里流走的雨水,测量了流量,以及里面的污染物。在1998年,他们发现每立方米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流失量是63公升。这是用巢菜属植物覆盖的土地流失量的4倍,在1999年8月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化学会年会报告中,化学家Hapeman说,更严重的问题是每年每公顷(1公顷=15亩)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失去大约4950公的土壤,这是用巢菜属植物覆盖的土地的15倍。她进一步评论说,对于像土地这样一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生的资源,“不能长时间地承受这样的损失。”然后,她又观察到化学物质的流失,两个用于试验的土地都撒上同等量的杀菌剂CHLORTHALONIL和杀虫剂ENDOSULFAN。因为在用塑料膜覆盖的土地里,暴露在外的用于凝固杀虫剂的泥土比用植物覆盖的土地要少,雨水冲失的化学物质前者是后者的19倍。研究人员将流失的水放入装有本地水产物如硬蛤和硅藻的容器里发现,从塑料膜地里流失的水比从植物膜地里流失的水对它们更有毒。使用塑料膜可以使农民提前3到4周收成作物,这样的蔬菜得到高昂的市场价格。Hapeman进一步说:“然而,用泥土和杀虫剂的大量流失,去换取提前3周的收割,很难让人相信是明智的行为。”三、“白色污染”现状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坚实耐用,价格低廉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不断增长趋势。据有关材料介绍,全世界塑料产量1998年已达1.5亿吨,比1990年增长51%。我国1998年塑料原料产量约为676万吨,进口量800多万吨,塑料制品近1600万吨,比1990年产量增长3倍多,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第二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国内包装塑料近400万吨(包括自我套用的在内 ),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以30%计,则每年生产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约120万吨;塑料地膜产量40多万吨,其废弃物由于混入了大量沙土,较难回收利用,通常农民把它们捞到地头烧掉,回收量甚微;一次性塑料日用杂品及医疗卫生用品约40多万吨,综合上述各项,塑料垃圾年产量达200多万吨。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交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大幅度增长。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中的塑料废弃物也迅速增加。按重量计算,约占3-10%,按体积计占20-30%。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2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含量约为3%。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1.1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量约为7%,每年总产量约为29万吨。天津市生活垃圾日产量为0.58万吨,其中塑料含量约为5%,每年总产量10.6万吨。近几年,“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铁路沿线、旅游景区、长江、大中城市的城乡集合部等地区的白色污染尤其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同时也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治理。 四、“白色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治理“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管理部门要从行政、经济、技术三个手段并用。从现实情况看,还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治理“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在某些方面应有强制措施,要对市民和餐饮部、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比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塑料废弃物的个人或单位进行处罚。(2)缺乏相关的经济政策调动塑料废弃的回收、再利用和发挥企业回收利用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此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弃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作为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作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在我国这类经济政策还欠缺或还不太完善。(3)管理工作跟不上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等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善引起的。餐饮业、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弃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弃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很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很普遍。(4)各地的管理思想还不统一。有的地方对“白色污染”的防治尚不够重视,还未将这个问题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通过“以纸代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有的地区强调依靠回收利用来解决:但如何进行综合防治,思想上尚未获得共识。(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大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弃物,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缺乏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产生塑料废弃物的生产、经营单位没有责任感,没有认识到自身应履行的义务,没有回收、利用、处置的压力。
五、“白色污染”治理技术1、管理方面(1)对包装废弃物的立法199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固体废弃物处理法》其中对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和制品、塑料地膜等明确规定应当采用回收利用、易处置或在自然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在起草《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实施条例》,对固体法中有关包装废弃物的原则规定做进一步的细化。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2)将铁路沿线的长江的白色污染列为优先治理的重点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单位对运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直接往车外、船下倾倒。随着交通运输的增大,这种粗放经营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此,1995年起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关于维护旅客列车、车站及铁路沿线环保卫生的管理规定》。规定:严禁乘客、乘务员向车外抛弃废弃物,实施垃圾袋装化处理等。现各项管理制度基本落实:旅客、工作人员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得到了基本控制:铁路沿线积存的垃圾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理,重要铁路两侧的“白色长廊”基本消失。随着三峡地区的发展,船舶垃圾产量增长很快。这些垃圾全部被倒进江中,不仅影响水质,而且影响到葛洲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对此1997年12月,交通部、建设部、原国家环保局联合颁布了《防止舰舶垃圾和沿岸固体废弃物污染长江水质域管理规定》。规定:禁止向水中抛弃垃圾。船上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要有船舶垃圾记录簿及垃圾管理计划等。1998年7月18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对治理“白色污染”做了重要指示。要求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流域、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问题。根据这一要求,国家环保局与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于当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弃物管理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有:铁路车间、车内,长江及太湖等内河水域航运的船舶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铁路沿线、长江、太湖流域沿岸禁止倾倒垃圾;对已在沿线(岸)堆积的、水中漂浮的垃圾要求在限期内清理干净;交通运输工具上及旅游景点、景区要配备足够的垃圾收集容器等等。(3)强制生产者回收包装废弃物的试点1997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选择北京、天津两市面上作为试点,要求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回收使用后的餐具。具体收集、处理工作由回收公司承担。生产企业根据各自的产量向回收公司交纳收集处理费。两年来,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北京市的回收率已达60%,天津已达50%。2、技术方面我们大家都用过或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塑料制品,它们有许多优点,强度大、坚实耐用,还可以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但它们在完成使用周期后较难降解,从环保角度出发,这些优点又可以被认为是缺点或不足,但是塑料的发展历史还不到100年,比起其它传统材料几百、几千年的发展史来说是短暂的,因此存在一些缺点或不足也不足为奇,问题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是采取消极的办法、一刀切淘汰禁用?“以纸代塑”?还是采用积极的办法,正视其存在的问题,采用科技进步和综合治理的办法去解决。后者是新世纪赋以我们的环保重任。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运用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当前应在加强管理、制订有关政策法规,扶植有利于环保的企事业发展,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抓好舆论的正确导向等前提下,借鉴国外3R1D,即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的治理对策,初稿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多法并举、防治结合的对策和措施。(1)资源化(减容、减量)省资源化即减容、减量,是减少或抑制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量,包括少用,即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或少用;或通过填充天然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减少塑料用量,不仅节省有限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或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功能、延长寿命、一物多用,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消费量;减薄,即在保证应用性能前提下,通过改变原材料配方和产品结构设计,使产品达到轻量化、薄壁化;减容,即通过压实、溶解、消泡等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体积,随之也节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也是防患于未然和从源头抓起的办法。(2)再资源化(回收利用)再资源化即回收利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更重要的包括从立法、回收、生产、检验、销售等一整套系统工程问题,是各国积极开发,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有效办法,从塑料废弃物总体而言,相当一部分是易回收利用的。但对一次性塑料废弃物而言,必须根据各废弃物的种类、质量、数量、流向及处理方法,易回收又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经济合算的应尽最大力度去回收利用,包括材料、热能、燃料油、化学品等,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从节约地球有限资源,有效利用再生资源的角度均具有重大的意义。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但目前回收利用无论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回收体系的建立,高效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以及回收料的产品方向等均会面临许多技术经济方面的难题,有待于政府和民间加大科技投入,通力合作作为重点问题研究解决。  (3)无害化(可降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是很难收集的,如堆肥袋、垃圾袋、超市和早市用的轻型塑料包装袋等,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益的如中餐餐具、地膜等,这些领域采用可降解塑料就比较适宜。经过近十年的跟踪应用实践证明,我国开发的降解塑料具有以下特点:①实用性:其应用性能和卫生性能与普通塑料相近或相当;②降解性: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地降解,成为易被环境消纳的无害化碎片或碎末;③安全性:降解过程中产生和降解后残留的物质对环境无害或无潜在危害;④经济性:价格与同类普通塑料制品持平或略高。我国降解塑料具有代表性的是当前天津某有限公司开发的淀粉基生物降解技术和系列产品,其工艺特点是淀粉液态下真空脱水,微细化处理及覆羟改性技术等,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其薄膜中淀粉含量可高达50%以上。育秧钵和注塑制品可高达80%,这意味着产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而且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塑料垃圾一半以上,符合省资源化从源头抓起的原则,另外由于加入了大量淀粉和促降解助剂,其废弃物有利于垃圾堆肥化处理,是回收利用的一种独特方式,符合再资源化的措施。因此,根据国外经验对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上不合理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推荐采用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最佳选择,在短期内可降解碎裂成无害化碎片,从而达到塑料垃圾减容、减量、减轻或抑制环境污染的目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可以完全降解回归自然。综上所述,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的工作。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先例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快普遍开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举手之劳,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清除垃圾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使北京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间。对农田"白色污染"进行专题调研
近年来,各类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应用,由于回收不善,使大量残膜碎片散落田间,造成农田“白色污染”。为防止农田“白色污染”,5月22日至23日,景洪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环保、农业、科技、热作所等单位的负责人对部分乡镇进行专题调研。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普文、勐养、勐罕和嘎洒4个乡(镇),了解了罗氏果业有限公司和富达公司等企业在种植西瓜和香蕉时,所使用的塑料薄膜和塑料袋情况。通过实地视察和听取情况汇报,视察组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号召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杜绝“白色污染”;要及时、彻底地清除已废弃的农用塑料薄膜和营养袋,减少它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危害的研究简    介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开始实施了,到超市、商场买东西都得自掏腰包买袋子了,为什么要下达“限塑令”,塑料对环境究竟有多大的破坏力,这些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在老师指导帮助下,我们开展了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危害的调查研究。在白色污染对黄豆、红豆、绿豆发芽、生长的影响的活动中,我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十分严重。然后,我们深入各个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白色污染的有关知识十分欠缺,更有甚者认为白色污染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而且还认为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我们又通过上网和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发现很多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于是我把我们的实验体会和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向全校的同学进行宣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呼吁人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提出了三点建议指导大家养成维护环境的习惯。
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危害的研究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白色垃圾也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到到了社会,破坏了大自然。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白色垃圾不得一次次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白色污染猖狂地破坏大自然,毁坏大自然,作为热爱环保的小学生的我们怎能袖手旁观!白色污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决定通过实验研究来证明,看看我们的行动吧!二、实验材料准备3个杯子,红豆、黄豆和绿豆各6粒,纸巾若干,肥沃的土壤,含有白色污染的泥土,含有燃烧过的白色污染的泥土。三、实验过程1、杯子底部戳好洞,以便排水,再把3个杯子里的四周围满纸巾,然后把杯子分别标记为1号,2号和3号。2、采集不同的土壤样本。在1号杯子里放进肥沃的泥土,把2号杯子里放进含有白色塑料袋的土壤,把3号杯子放进含有燃烧过的白色污染的泥土,。3、播种。在3个杯子里分别放进2棵红豆、緑豆和黄豆的种子,然后浇水。4、每天按时观察、测量,做好记录。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们通过分组观察、测量得出结果,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再进行比较。几个星期之后,我们发现以下结果:(注:1号:一般土壤;2号:含有白色污染物的土壤;3号:含有白色污染物燃烧后的物质的土壤)实验一:    绿豆
记录
温度
(度)
1号
(一般土壤)
2号
3号
2008-10-21
18-28
未发芽
未发芽
未发芽
2008-10-22
20-29
有一棵发芽
有一颗破壳
未发芽
2008-10-23
18-26
全部发芽
一棵发芽
全发芽
2008-10-24
20-24
一棵芽长2厘米
一棵烂了,一棵0.5厘米
一棵长4.5厘米
2008-10-27
17-23
一棵烂了,一棵长14厘米
全烂了并长了两条虫子
一棵烂了,一棵长8.5厘米
2008-10-28
17-26
一棵长16厘米长了4片叶子,一棵腐烂
全部腐烂
一棵长13厘米长了4片叶子,一棵腐烂
实验二:    红豆
记录
温度
(度)
1号
(一般土壤)
2号
3号
2008-10-21
18-28
未发芽
未发芽
未发芽
2008-10-22
20-29
未发芽
未发芽
未发芽
2008-10-23
18-26
全发芽
全发芽
全发芽
2008-10-24
20-24
一棵长2.5厘米
一棵长10.5厘米
一棵长4.5厘米
2008-10-27
17-23
两颗长21厘米
一颗出土,一棵长3.5厘米
一棵长17厘米,一棵长20.7厘米
2008-10-28
17-26
一棵到26.3厘米,一棵长26厘米,都长了4片叶子
一棵长10厘米,一棵长12厘米,都长了2片叶子
一棵长28.5厘米一棵长24.5厘米,都长了4片叶子
实验三:    黄豆
记录
温度
(度)
1号
(一般土壤)
2号
3号
2008-10-21
18-28
未发芽
未发芽
未发芽
2008-10-22
20-29
未发芽
未发芽
未发芽
2008-10-23
18-26
全发芽
一棵发芽
一棵发芽
2008-10-24
20-24
一棵长2.5厘米
一棵长4厘米,一棵变绿
一棵发芽,一棵长3.5厘米
2008-10-27
10-23
一棵长14厘米,一棵长15.5厘米
一棵15.5,一棵被虫子吃了
一棵长16厘米,一颗烂了
2008-10-28
17-26
一棵长21.5厘米,长了2片叶子,一棵20.5厘米
一棵长20厘米,长了2片叶子,一棵腐烂
一棵长22厘米,长了5片叶子,一棵腐烂
由以上三个小实验可以看出,白色污染对土壤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危害。四、讨论分析从实验中我们了解了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土壤里所含的白色污染越多,对植物的生长危害越大。2号含有白色污染的土壤种植得植物不仅腐烂,还生了虫子。被火焚烧过后的白色污染危害虽然没有白色污染的危害大,但还是可以使一半植物腐烂。总之,肥沃的泥土是种子最好的归宿。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塑料袋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还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位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要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还查找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有三点:1、白色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2、造成环境污染。薄膜中的增塑剂主要是一种苯二甲酸酯(DEHP),可占薄膜总量的百分之六十。由于DEHP很难分解,会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最新的研究表明DEHP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对植物具有有毒作用。3、造成环境的视觉污染。五、活动体会通过实验和资料查找,不仅知道白色污染的威力有多大,还知道白色污染可以间接危害人得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少用塑料袋,支持限塑令。作为一名热爱环保得学生,我们有责任去保护我们的环境,确实做到:保护绿色植物,不乱丢塑料垃圾,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在此发起如下倡议:1、 减少塑料袋、饭盒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可以用手拿或用书包盛装的东西不用塑料袋装,尽量一袋多用,发挥每个塑料袋应有的或超值的功效;2、保护绿色植物,杜绝白色污染。特别是注意维护绿化带的污染,发现白色垃圾及时清理,不让白色污染影响植物生长。3、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维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小手牵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大手,牵出绿色长城,牵出绿色希望,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附件一:观察记录表附件二:倡议书附件三:研究体会
附件一:观察记录表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危害的研究观察记录表时  间:         温   度:           天 气:    植物
记录
1号
2号
3号

发芽
情况
观察员
时  间:         温   度:           天 气:    植物
记录
1号
2号
3号

发芽
情况
观察员
附件二:倡议书告别白色污染,保护绿色植物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知道吗?当今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白色垃圾也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到到了社会,破坏了大自然。今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白色垃圾不得一次次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白色污染猖狂地破坏大自然,毁坏大自然,作为热爱环保的小学生的我们怎能袖手旁观?“白色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在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饮用具中含有有毒物质。专家提醒: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可能致癌、内分泌毒性等。发泡塑料制品的制作原料是聚苯乙烯,所用的发泡剂是氟里昂。除污染问题外,它里面还含有“二恶英”及其他一些有毒物质。有关资料显示,“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一旦进入人体,较难排出,长期食用会造成严重危害。同样,发泡餐具的原料聚苯乙烯本身也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物质。当温度超过65℃以上时,有害物质将渗入食品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一些毒素和“二恶英”就会析出。吃掉用发泡餐盒装过的热食物就等于吃掉了“二恶英”等毒素。所以我们提醒广大学生,拒绝使用发泡塑料餐具,选择使用各种可降解材料制品和环保餐具,特别是不要将食物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同时加热,防止有害物质渗入食物,伤害人体。不论如此,白色污染更是危害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质量无法保证。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有责任去保护我们的环境,确实做到:保护绿色植物,不乱丢塑料垃圾,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在此发起如下倡议:1、 减少塑料袋、饭盒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可以用手拿或用书包盛装的东西不用塑料袋装,尽量一袋多用,发挥每个塑料袋应有的或超值的功效;2、保护绿色植物,杜绝白色污染。特别注意维护绿化带的污染,发现白色垃圾及时清理,不让白色污染影响植物生长。3、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维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小手牵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大手,牵出绿色长城,牵出绿色希望,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地更绿,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                                                                                  ﹡﹡﹡﹡六(2)班环保组                                          2008年10月     附件三:研究体会 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危害的研究的体会 这次的实验活动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更合适。让我知道了植物在泥土中生长吸收的养分是最多的,所以为植物调整了合适的生长环境,因此我们一定要少用塑料袋,好好地保护生长环境,让植物能生长在更好的环境里。                                         ——向  雪从这次的活动中, 我才知道了1号土壤没有放什么东西长得最好,二号杯中方塑料袋芽长得一般般,还长了虫子和虫子的卵,三号杯中放了燃烧后的塑料袋,三号杯还开始有毒气散完,虽然后来毒气散完了,但是和一号杯还是有那么一点差别,就是有些烂了,总得来说白色污染对植物还是很严重的。                                       ——姜冰芳这次的活动让我了解到白色污染有多么的严重,这个活动对于我,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意益非凡的活动,防止白色污染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家园里,清鲜的空气中不再杂交着白色污染的气味,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了大家更应该一起来防止白色污染继续下去。                                       ——梁红玲这次的活动让我懂得白色污染有几种,白色污染是什么,还知道装有泥土的杯子里的泥土好一些,装有白色污染的杯子里的泥土会生小虫子等,装有燃烧的物质泥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还从这里的知道种子需要泥土和氧气,还需要好的环境,例如,把种子播种在到处是白色污染的地方,种子就会生小虫子。甚至腐烂,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易均霞做过了这次实验后,我体会到白色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我们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被火焚伤过后的白色污染会比白色污染的污染稍微轻一些,虽然说是轻一些,但还是会使植物坏死或腐烂。其中白色污染最为严重,只要有它在,不管在多肥沃的泥土里,它还是会对害虫的生长做了合适的环境。所以我呼吁大家少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物品等白色污染,对植物或人关的生长制造好的生态环境。                                         ——金君丽这次实验中我发现白色污染对环境有多么的严重。让我知道了我们种下的种子,虽然已经发芽了,可是2号种子的杯子居然长了虫子,因为土壤里有白色污染,可想而知的白色污染是多么的严重,3号杯子是焚烧过的物质,总得来说还是比2号种子好一点。这个让我们意识到了白色污染的威力,所以我们要开始行动起来,让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要让他们知道白色污染对植物以及种植的东西的危害是多么的大,我们一定不可以再用了。                                         ——梁盼盼
我国入世后实行“绿色包装”、突破“白色污染”的对策我国入世后实行“绿色包装”、突破“白色污染”的对策 蓝 楠* 摘要:“绿色包装”是国际贸易的需要,也是突破“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探讨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和法律规定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实行“绿色包装”是突破“白色污染”的迫切要求,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绿色包装 白色污染 绿色标志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由于商品包装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不利影响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法规条例正在世界各地悄然产生,在规范包装行业的同时也成为了突破“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对“绿色包装”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是环境保护国际化和贸易活动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包括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及农用薄膜等废旧塑料制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因此被称为“白色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口塑料量为600万吨;1996年我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574万吨。据汉威机构预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中国将成为世界塑料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平均增长率为8.3%。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却没有一部专门防治“白色污染”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只是在第17条原则性地规定:“产品应当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和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可以回收利用的产品包装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第18条对农用薄膜污染的防治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国家鼓励科研、生产单位研究、生产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农用薄膜。”“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农用薄膜对环境的污染。”而没有具体规定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法律责任一章中也没有任何条款规定对“白色污染”行为的制裁。同时,我国尚没有颁布全国性的有关防治废旧包装物污染的行政法规或者规章,对塑料包装物的污染防治管理仍属空白。就连最近由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也属于行政措施。由于这些行政《通知》缺乏法律规范中的“制裁”部分,因而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这样,法律规定的不足极不利于我国“白色污染”的防治。 二、我国“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实行“绿色包装” 相比之下,虽然我国人均消费塑料制品的数量很大,但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制品的数量与我国相比更多。早在1985年,美国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为13.2公斤。从数字上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当更严重,实则不然。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和欧洲包装业的发展都密切关注到了自助型零售业对消费品包装的需求,及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直至到他们的废物处理系统的合理性,并越来越注意到包括包装废弃物在内的环境问题。 加拿大在80年代建立了“全国任务动力委员会”,它的总目标是:到2000年包装废弃物减少50%,此目标成为“国家包装草约”的一部分。减少废弃物源一直是主要的任务:如使用更轻的包装材料、去除不必要的包装等等。于是,在世界绿色浪潮的冲击下,“绿色包装”作为有效解决“白色污染”的方式,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涌现出来的。同时,西方国家则均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来规范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处理。诸如美国在《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德国在《循环经济法》、《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等对废旧塑料包装的生产、销售、回收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而,加强法律规定,实行“绿色包装”是突破“白色污染”有效途径。 三、实行“绿色包装”,突破“白色污染”的对策 “绿色包装”亦即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它要求商品包装无害于生态平衡,且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具体而言,“绿色包装”泛指限制某些包装材料的使用或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厂商采用对环境有利的包装,以达到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源的双重效果。实行“绿色包装”,突破“白色污染”须符合“4R”要求,即:Reduce:减少材料起始浪费量,在保证包装的保护、运输、贮存、销售功能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总量,提倡无包装的散售产品等、Refill:大型容器再填充使用,即考虑全部包装或者部分包装在使用过后,进行回收、处理、再度使用。这样,减少包装物的需求量,从而减少最终进入环境的包装废弃物总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和减轻包装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即包装物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还可以节约制造包装物的资源,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Recycle:回收循环使用,绿色包装应当重视包装物的再循环处理,把使用过的包装回收,进行处理和再加工,使用于不同领域。这样,减轻最终废弃物对垃圾填埋和焚烧的压力,并使制成品使用较少的资源和能源、Recover:能量再生,为了不形成永久垃圾,造成新的“白色污染”,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要能自行分解腐化。 基于此,主要对策为:(一)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白色污染”,要立足于“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不仅要治理已造成的污染,更要在污染产生之前,运用法律手段来防止“白色污染”的出现。针对包装工业企业、包装服务行业制定法律法规定有成效,因为它们是包装废弃物即“白色污染”产生的“源头”。基于此,不少发达国家制定了包装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包装行业的不合理行为。如德国在1992年6月颁布实施的在《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中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整个生存周期的各个环节,且在技术条件许可并与商品有关规定一致的情况下,必须使包装有两次使用的可能,若无再次使用的条件,包装材料可经过再加工后利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又如丹麦1987年出台了一部废弃物处理的法规,具体规定了废弃物处理的各种方法,采取“谁污染谁付费”,处理垃圾的企业获利,企业同时还免征所得税;而美国的纽约、加利福尼亚等10个州还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我国包装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解决的方法是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这主要是通过直接管制或经济刺激两种方法。直接管制就是国家制定法律,规定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和方式,并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以威慑违法者。与此相适应,我国应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增设有关防治“白色污染”的原则性规定。诸如明确废旧塑料包装物要回收利用,明确塑料制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并在法律责任中,增设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国务院应颁布《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其中应明确规定: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获利的基本原则,以实现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具体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对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包装物的企业要给予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权颁布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性规章的城市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实行“绿色包装”,防治“白色污染”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性规章。这样,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二)开征包装物污染税包装物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绿色包装业”作为环保产业,必须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引导,经济刺激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开征或即将开征包装物污染税。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州禁止不能分解的食品塑料包装上市。许多欧洲国际对包装废弃物会造成环境影响的产品收取包装污染税。这样,可以筹集资金用于包装物的污染之路,体现税负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提高那些包装废弃物特别处理或不易回收的商品成本,相对降低了那些使用易于再生利用包装的产品的价格,用市场价格机制激励、迫使产品生产者从设计生产的最初环节就考虑包装使用后能否易于回收,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三)加强包装科技开发依靠科技进步,研究易降解、无污染的新型塑料及提高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等技术水平,从生产源头开始抓起,实行“绿色包装”,实现“白色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才是根治“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出口包装上看,存在的问题是材质差、衬垫不良、运输捆扎不合理和外观不清洁以及卫生标准不过关等。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包装”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包装科技的开发。提高包装行业中的科技含量以改进包装实现“绿色包装”,突破“白色污染”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节约和简化包装。包装的用料与设计主要以保护商品和便于运输等为目的。节约、简化包装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和采用新技术来实现。如欧共体国家的一些大公司都相继开发了重量轻、强度高的玻璃瓶、玻璃罐,设计了节约铝材的薄壁啤酒容器。在美国已开始流行简化包装。1994年上半年,美国超级市场上简化包装产品的销售额增加了2.6%。第二,包装回用和回收再生利用。包装的回用和回收再生利用是合理利用包装材料的有效方法,目前世界上玻璃、铝、纸等包装材料的回用技术比较成熟,回收率也较高。1989年,美国易拉罐回收率已达61%,香港为90%;纸的回收率是:日本14%、美国22%、欧共体超过了50%。而对较难利用的塑料,日本也实现了26%的回收率。在许多发达国家超级市场上过去不多见的纸袋、纸包,近两年也多了起来。如在日本的食品包装领域掀起了用纸包装取代塑料包装的“绿色”浪潮,中国的一些涉外服务行业也开始用布袋代替原来的塑料袋。这些都为包装的回收和回收再生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白色污染”的产生。(四)加强配套研究回收和再生利用涉及范围很广,需各方面的有机配合与协调,要有资金、材料、人员和技术保障。发达国家都有专门机构进行产品包装研究。法国拥有由2000—3000名专家组成的全国性的包装研究所;美国有几所大学设有包装系;还有一些国家成立了包装协会。这些都成为开展“绿色包装”研究的基础条件。我国也应加强“绿色包装”研究和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及包装专业教育培训等。同时还应把回收再生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比如进行环境益损分析,把包装废弃物的外部损失内部化,即把包装废弃物污染的环境成本计入经营成本中,这样既利于消除“白色污染”、也利于经济收益。(五)完善环境标志制度和ISO14000国际标准环境标志制度已日益受到各国重视,我国也推行了“绿色标志制度”。1994年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现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标志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1996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55家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环境标志”成为国内外贸易合作的“通行证”。 环境标志制度的完善,可以改变过去出口商品的包装因无环境标志,损失惨重的局面,也有利于消除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1996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正是我国利用“绿色包装”应对“白色污染”的最有效的武器。我国应加快制定和实施与ISO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把ISO14000环境体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加强1997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与ISO14000系列标准等同的五项国家标准(GB/T24000—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力度,促进“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突破“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