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鸟哥私房菜 下载:诗论[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24:47
飘飘花语
凡事皆有道,写诗亦然。菲利浦·拉金的诗论,读来很有意思。这位英国诗歌工程师认为,一首诗的完成须经过三个阶段,其一是必须对某个情感意念着迷,有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要有一个构造完美的文字装置,也就是文本的艺术性,这取决于作者的功力;其三诗中传递的应该是人类的共有经验和感情,这样的话,今后不同时间地点的读者一旦启动这个装置(读到作者)这首诗,就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重新创造诗人当初写作时所感受的东西。
这成诗三阶段之说真是相当到位,是高屋建瓴的诗论。为表达心悦诚服之意我就浅浅地感悟一二。
成诗须历经的三个阶段是互相依存和缺一不可的。
第一阶段:是灵感来临时——“山雨欲来风满楼”。言为心声,写诗,不是无病呻吟,是有一种激情,有一种冲动,不吐不快,欲罢不能,心里真正有话要说,这才想到写,写了才尽兴,写了才痛快。诗言志。情,诗之灵魂。情之所至,诗兴之所至,如雨后春笋,一触即发;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如破茧成蝶,一羽飞化。
第二阶段:艺术创造时——“浓妆淡抹总相宜”。有创作的冲动并不够,心里明白嘴打飙,爱你在心口难开,诗情满怀写不来,岂不白白冲动空耗了荷尔蒙?同一个题材笔者不同,诗质自然迥异——“高下明灭或可睹”。 如果这个阶段做得不好,搞出来的是一个劣质产品,不能让读者有成功的阅读,很难说它的存在是否有意义。所以这第二个阶段是关键的阶段。文字装置的质量水平,考验着作者生活的积累和写作的技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方能薄发,底蕴也。想到《卖油翁》中“此无他,唯手熟尔”句,不禁吟道:“此无他,唯技巧尔。”
第三阶段:读者共鸣时——“天下谁人不识君”。 写诗忌空洞苍白,更忌晦涩难懂,曲高和寡,“西出阳关无故人”。流芳千古的诗篇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脍炙人口,皆为高山遇流水,前路有知音。诗之为艺术,就是真善美的,是如清泉般荡涤心智的,是要有读者群的。那么,写作态度的真诚,情感传递的机智、合理,让读者在接收这个装置发射的信息时,基本可以做到不存在什么障碍,从而与作者激情共振,心灵共鸣。诗意共享,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