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ng back to sp:中国直升机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59:21

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历程             

    人类能够在空中飞行要算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了。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很早就有了飞翔蓝天遨游太空的愿望和理想,并留下了诸如奔月和列子御风而飞等众多动人的传说。而关于飞行器制造的探索,我们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比如木鸢,风筝等。而晋代出现的竹蜻蜒,更是螺旋桨和直升机的雏形。然而,中华民族延续两千多年的关于飞行器的探索研究,到了近代却没有被很好继承。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束缚下的旧中国,近乎空白的近代科学研究,导致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泱泱大国本应大力发展的航空工业更是步履维艰。尽管1910年清政府就在北京投资建厂制造飞机,这与欧美国家航空业几乎是同时起步,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直到1949年,我国也没有建成独立的航空工业体系,作为航空业主要分支的直升机工业更是近乎空白。此时,世界直升机工业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伊戈尔.西科斯基首架实用直升机VS300试飞成功起步,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

    工业整合,确立基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新篇章。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航空工业,作为国家工业体系的战略组成部分,也开始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蓬勃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工业的整体进步,无不呼唤着直升机工业的出现。19561016日,航空工业领导机关决定仿制生产苏制米-4直升机,共和国的直升机工业从此诞生,直升机工业的创建也标志着新中国拥有了完整的航空工业。从1956年到2006年,50年来我国直升机工业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开展机型的独立研制,到现在勇敢参与国际合作,与国外大企业展开平等竞争,共担风险,利润均摊,在这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上,尽管其间经历了太多的艰难曲折,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但直升机工业战线的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从来都没有退缩,困难和挫折促使他们进发出更大的激情,鼓舞他们锲而不舍地探索出一条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迎来了直升机工业健康发展的崭新时期。

    建设强大的航空工业一旦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一切困难和不和因素都能被击倒和克服。中国的直升机工业从起步那一天走到现在,无不时时验证这一历史经验的正确性。19514月,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了《关子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主任,李富春为副主任的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并在重工业部设立了以段子俊为局长的航空工业管理局。此后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航空管理局对接收的18个工厂进行整合调整,先后组建了伟建机器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前身)、东安发动机制造厂等6个主机和系统配套工厂,国家拨经费,调人员,并从苏联购买了一大批设备,中国航空工业有了初步的家底,标志着航空工业的诞生。当航空工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航空工业基础初步确立,直升机工业的建立也水到渠成。

     仿制直5,意义重大

    1956年,苏联援建米-4直升机生产线启动,我国直升机工业在仿制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正式起步。195811月,第一架静力试验机试制成功并于12月通过静力试验,同时,供试飞的第二架机也完成总装,1218日按照米-4仿制的第一架直升机首飞成功,我国将其命名为直5型直升机。直升机工业建立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直升机工作者为此付出了极大热情和干劲,这是我国直升机工业能够在短短数年能从一张白纸到具备整机生产能力的重要原因。直5型机首飞成功,对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崛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在北京展览馆上空飞行展示的直5直升机

       1960年底,直5型直升机的新零批4架机制造出来,于1963921日通过了航委会的鉴定验收。作为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开山之作,直5型直升机的发展与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相适应,这使直五型机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军用型和民用型完整的体系,民用型中有客机型、林业型、救护型和航测型等,军用型包括军用运输型和军用战场突击型。就当时直5直升机的整体性能来看,该机与当时其他国家的直升机处于同一技术水平,这也说明中国直升机工业的起点并不低。直5采用1台活塞7气冷星形14缸发动机,功率1770马力。主旋翼直径21米,机长为168米,机高为44米。起落架为固定四点式,前起落架横向轮距153米,主起落架轮382米、前主轮距379米。机舱体积达163,一个侧舱门,一个蚌式后舱门。一次可运载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8个伤员担架和1名医务人员。发动机舱位于机头,通过传动轴驱动机舱顶部的主旋翼和尾部的尾桨。驾驶舱位于机头前上部,两人机组,两人均可独立完成飞行操纵。机舱载荷12吨,吊运载荷135吨。直5的机舱内可装卸北京212A吉昔,该吉普常用于作为7882毫米无坐力炮的载车,为空降兵提供火力支援。后来还可以装备更大威力的75105毫米无坐力炮,其火力足以摧毁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坚固野战工事等,该炮1964年研制,1975年设计定型。火炮由炮身和炮架两部分组成,仍由北京212A轻型越野车携带。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杀伤爆破榴弹)74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1100米;直射距离(破甲弹)580米,射速56发/分。直5尾桨为3片推进式玻璃钢桨叶。

    1979年停产,我国共生产了直5各型机558架,基本满足了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保卫祖国边疆的多次反击战中,直五型机出色地完成了人员运输、后勤补给和边境巡逻等支援任务;空军某部还组建了直五型机首长机队,周恩来总理曾7次乘坐直5型机视察工作,在邢台地震、唐山地震等灾难来临时,都能看到直5的身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我国还提供了87架直5型机援助朝鲜、阿尔巴尼亚、几内亚、刚果、也门、马里和越南等国家。

    作为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种直升机,直5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我们拥有了大量可用的,与其他国家处于同等技术水平的直升机,更重要的是在该机的制造过程中,为直升机战线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像种子一样,成为我国直升机工业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同时,使我们初步掌握了直升机全套生产技术,建立了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直5不单单是一个机型,它带动了整个相关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在生产直5型机期间,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现与哈尔滨东安公司合并为哈航集团)等单位刻苦攻关,还成功试制了第二代旋翼桨叶-金属桨叶,替代了木质桨叶,提高了旋翼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适应直升机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派遣优秀学子赴苏联著名大学直升机专业深造,一方面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于1957年在西安航空学院(后改为西北工业大学)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直升机专业。这一阶段,是我国直升机工业的起步阶段。我国直升机工业通过仿制生产先进的米-4直升机及其发动机,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站到了较高的技术起点上,迈出了非常稳健的第一步,既锻炼了队伍,又推动了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这一切都为自主发展直升机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成功试飞的轻型直升机-延安二号

直7型直升机模型,该机因资金不足被迫下马

    自研道路上的积极探索

    5型机的仿制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直升机战线上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的创业热情,他们决定乘胜前进,为加速发展我国直升机工业,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奋力拼搏。然而,接踵而至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都带来了巨大消极影响,正确的国家经济政策无法得到贯彻执行,各个领域的许多生产科研项目半途而废。在这个大环境下,刚刚起步的中国直升机工业也受到了消极影响。之前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无法继续开展进一步研究,匆忙上马的六个型号,有五个无疾而终。但是,中国直升机人艰难探索,曲折前进,不仅锻炼了队伍,也为中国直升机工业承担新的研制任务积累了经验。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国内对直升机的需求逐步多样化,单一机种的改进、改型已无法满足国民经济不同领域的需要,直升机的系列化开始提上发展日程。我国地域辽阔,边防线曲折漫长,而轻型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维护简便、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62年的中印冲突中缴获了一架印度装备的美国贝尔47G3直升机,后来军方将该机交给当时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让其进行仿制。因此在19657月,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哈飞)决定研制701型直升机(代号701型机),以满足国内对轻型直升机的需求。1966年底,哈飞开始组织试制701型机,196811月完成试飞样机总装和地面试车并准备首飞。在准备首飞期间,有关部门指出"双人小机型落后,用途不广,不易装备部队"。无奈之下,197010701型机转厂,1979年,该机在仅完成首飞相关科目后,相关部门下文停止研制。

    701型直升机采用单旋翼带尾桨式布局,安装1台国产691型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为275马力,2个内连的燃油箱安装在机身结构上部重心处,依靠重力自流供油。机身分为中段、尾段和座舱三部分。中段为钢管焊接结构,用于支撑发动机和座舱,尾段是桁架钢管焊接结构,横截面呈三角形,用于支撑尾传动轴、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和尾部减速器。旋翼系统采用2片式全金属铰接结构桨叶的半刚性万向接头式旋翼,下面装有与桨叶成直角的稳定杆,桨叶不可折叠。701型直升机座舱为封闭式,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座舱盖,舱内可以乘坐3人,座舱两侧各有1个舱门,门上带有滑动窗。采用有小地面滑动轮的管状滑橇式起落架,上面有系留牵引环。

    其实在组织701型机研制之前,1965年春,国防科工委就给西北工业大学下达了研制延安二号轻型直升机(代号Y2型机)的任务。西北工业大学于1967年试制出0102架机,1969年研制出改进后的03架机。1970年随着直升机专业调整,Y2型机的研制工作转到了南京航空学院,19759Y2型机完成全部试飞科目,后因经费来源等问题,于1978年停止研制。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直升机开始由装备活塞式发动机向装备涡轮轴式发动机发展,这主要以美国和苏联的技术为代表。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为了与世界直升机技术保持同步,我国直升机工业迅速做出反应,决定将Z5型机的活塞式发动机改装成涡轮轴发动机,以提高直5型机的性能(后改名为直六运输型直升机,代号Z6型机)。1966年,直六型机被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并于196912月在哈尔滨首飞成功。但直六型机存在着"三高一振"的关键技术问题(振动大,滑油系统、驾驶舱、动力舱温度高),为此,虽取得重大发展,但并未投产交付用户使用。直6型直升机是我国为发展第二代直升机技术进行的积极探索,也是在直升机方面迈出的自主研制的重要一步。

直八直升机进行水上起飞演练,旋翼带起的水雾在阳光下绚丽多彩

1985年12月,直八直升机首飞

    直8-风雨后的彩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历十年"文革"冲击和风雨洗礼的中国直升机工业,具备了更强的抗挫折能力,这同时也意味着,只要抓住历史机遇,中国直升机工业就能茁壮成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全党从思想上拨乱反正,迅速实现工作着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79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全面整顿,要求国防工业压缩战线。"保军转民"、"以民养军"。

    在"文革"中立项的直8型直升机研制计划,从一开始就遇到了诸多波折,但是这些都吓不倒中国直升机战线的劳动者。他们是一支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队伍,是一支为了国家直升机工业的进步,甘于奉献一切的队伍。为创造直8型机研制尽快上马的条件,昌飞等单位艰苦奋斗,用开发民品创造的利润支持直8型机研制不间断,终于迎来研制工作走出低谷的机遇。198512月,直8型机首飞成功,19894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11月通过设计定型,同期为直8研制的涡轴6发动机也于1988年通过技术鉴定,199410月通过设计定型。广大直升机战线工作者的努力奋斗,最终换来了回报。

    8采用常规直升机总体布局,单旋翼带尾桨。旋翼为6片矩形铰接全金属桨叶,位于尾翼顶端的尾桨为5片式设计。为适应水上用途,采用船形机身,水密舱,两侧有固定水陆两用短翼浮筒,可以进行水上起降。在陆上采用不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直8采用3台涡轴6型发动机,两台在减速器前,一台在后,单台最大起飞功率1128千瓦(1550马力)。机内主油箱由38个软油箱组成,总有效容积3900升。燃油箱及相关舱室均有通风系统,每组油箱有一个重力加油口,位于机身左侧。直8可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航程700千米,最大载重情况下可载运39人;也可以载运一辆吉普及有关人员;或装载3000千克货物飞行500千米,或外挂运送5000千克货物到50千米外的目标区域,然后返回原地。作为海军舰载机,直8可装备吊放声呐、搜索雷达,可采用的武器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的时速扫雷两小时,布雷作战时则可携带8250千克的水雷。

    F型是直8的最新改型,换装了进口PT6B67A发动机,最大起飞功率从1190千瓦提高到了1448千瓦,升限提高到4700米,有效地效悬停由原来的1900米提高到2800米。F型能在4500米高原启动,发动机大幅度增加了首次大修时间,达到了3500小时。进气口增装防沙装置,改善野外使用性能,因此座舱上方机体外形上有所变化。用有防冰除冰能力的复合材料桨叶替换原先的金属桨叶,提高了悬翼的寿命效率和性能,改装新的航电系统。由于直8的总产量特别少,所以我国陆航很少装备,而直8F有望大量生产,并装备陆航部队。

  

直9生产线

哈飞公司在直9基本型基础上改进来的直9炮兵侦察校射直升机

    直9-真正实现一机多型

    走过创业时的小心翼翼,走过"文革"间的徘徊彷徨,20世纪80年代,中国直升机工业开始向世界直升机先进技术进军。由子之前失去了多次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的直升机工业决定借船出海,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满足国内对4吨级直升机的需求,三机部党组决定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引进法国SA365NN1"海豚"直升机及配套的"阿赫耶"1C1C1涡轴发动机的生产专利。主机和发动机分别由哈飞和南方公司承担专利生产,国内编号直9型直升机(代号Z9型机)、涡轴8(代号WZ8)发动机。

    19868月,总参谋部陆航局成立,我军在陆军中开始建立直升机部队,更为我国直升机工业提供了强大的用户支持。作为以直升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新兵种,陆航成立后,立即提出了研制武装直升机的要求。作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机种,国外武装直升机最先是用一般运输直升机改装,而后发展专门设计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当时经国防科工委、空军、陆航和兵器部等部门及研制单位的反复论证,决定在直9直升机的基础上加装我国自己研制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改型研制直9武装型直升机,即直9B,作为我国在武装直升机研制方面的突破口。该工程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担任总设计师单位。根据国家多个部委和军方联合批准的研制任务书,零批生产2架用于各种试验。19881031日,首架直9型武装直升机在景德镇首飞成功,后来经过长期技术攻关,解决了直升机和武器相容的技术难关。19965月,直9武装直升机转入批生产并开始装备部队。直9B武装直升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研制武装直升机的宝贵经验和知识。1998年陆航提出在现役直9运输直升机基础上加装无控武器,改装直9攻击型直升机。199919日,直9攻击型直升机通过技术鉴定。在国庆50周年的阅兵典礼上,直9B和直9G一起编队飞跃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极大地推动了直9型机国产化的进程。经过四个制造厂和研究所有关单位的充分论证和艰苦攻关,到1992年,直9直升机国产化率达到75%,并顺利通过技术鉴定。199771日,装备驻港部队的直9直升机,正点准确地越过深圳口岸,降落在东方明珠-香港的土地上。

     

直11武装直升机

H425型民用直升机

    直11-成功的轻型机

    2吨级轻型直升机在各机型中独显优势,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在军、民两个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于是,1988年初,航空航天部与陆航商定,采用参考样机自行研制,并确定了研制方针:性能适中、安全可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军民通用、以军为主设计同步、试验结合、先军后民、适航跟踪198925日,国家计委、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批准直11型机立项研制,并作为轻型直升机列装。107日,航空航天部命名配直11型机的发动机型号为WZ8D19941222日,直11型机实现混装首飞,199612月通过混装技术鉴定并开始小批量生产。608所和331厂为直11型机配套研制的首台国产化WZ8D发动机也通过技术鉴定,进入小批量生产。在研究所和制造厂捷报频传之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改型设计了"蜜蜂"16型共轴式单座直升机,并于19968月成功首飞。不久,该型机研制在国家计委立项,按批复要求完成了以CCAR-27部为审定基础的适航符合性审查。

    这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直升机科研、生产条件配套建设的投资。直升机科研、生产条件基本配套,完整的直升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并具备了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直8型机、直9型机、直11型机系列和配套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能力。

    这一阶段,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实施的直升机系列发展规划和有关领导机关为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针和举措,为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1991年,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航空航天部下发了"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发展政策";1992年,中央军委下达了抓紧对俄合作的紧急指令;1993年,航空工业总公司制定"航空工业腾飞计划"时,第一次将直升机与军机、民机并列纳入发展计划;199517日,中央军委刘华清副主席接见航空工业总公司朱育理总经理时指示,新型机是重点,同时要在直8、直9、直11型机上大做文章……从此,我国直升机工业走上了总体思路明确、规划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进入了空前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三个基础平台和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良好局面,设计、研究、试验、试制、试飞、生产和使用等多个领域,都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拓宽了国际合作的渠道,为迎接直升机工业跨越发展阶段的到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国际合作的S-92型直升机

昌河/阿古斯特CA109警用直升机

    加强三大平台建设

    换装先进发动机是Z9型机改进改型系列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200061日,中航二集团与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签订了Z9A型机换装阿赫耶2C发动机验证项目的协议及进口2台阿赫耶2C发动机的合同。哈飞公司与透博梅卡公司密切合作,历时25个月完成了换发、验证、取证工作。2002710日,国内直升机首次安装电调控制发动机的H410A型直升机(代号H410A型机)获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同年10月,国家海洋局与哈飞公司签订首批1H410海监型机定货合同,20048月交付使用。

    警用直升机是直升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装备警用直升机能够大大提高武警部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提高办案效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恐怖主义势力危害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相当突出。为维护社会治安、打击以三股势力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武警部队迫切需要装备警用直升机。20009月,哈飞公司向武警总部提出了直九A型机改警用直升机建议书和改装技术方案。20011月,武警部队与哈飞签署了4架直9警用型直升机(代号Z9F型机)订货合同。20019月,4架直9F型机交付武警新疆总队。20029月该型机参加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反恐演习,20038月参加中、吉、哈,塔、乌联合反恐军演,表现良好。另外,2005年年底,南京市公安局也装备了一架直9警用型直升机。随着国力的增强,警用直升机投入使用会越来越多,势必为直升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

    为推动我国民用直升机产业升级换代,哈飞公司厂在H410A型机基础上,开发了H425型直升机(代号H425型机)。200111月国防科工委批准H425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立项。哈飞公司、东安发动机公司在研制该型机中采取了一系列新技术,将起飞重量提高到4250千克,同时提高了高原性能,改善了整机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和适航性水平。20041230H425型机取得中国民航CAAC型号合格证。研制该型机,不仅能够带动民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也为军用直升机改型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11军机的研制,也直接带动了直11民用型的发展。2001416日和20021223日,直11型机先后获国家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2002826日第一架民用直升机-直11中继航拍机交付中央电视台使用。为了进一步扩大直11型机民用市场,2002818日,国防科工委批准直11型机改进改型立项,同意直11型机换装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生产的阿赫耶2B1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提高该型机高温高原等性能。直11型机换发改型后称直11高原型直升机(代号Z11MB1机),200338日实现首飞,同年1224日获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0412月获生产许可证,直11MB1型机为军用和民用改型机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直升机工业三大平台的系列发展,也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发动机产业的进步。在直8、直9、直11系列直升机改型发展的同时,我国在引进消化发动机制造专利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将WZ8发动机系列化,形成涡轴8、涡轴8A、涡轴8D、涡轴8E/涡轴8F等型别。到2005年,涡轴8系列发动机已累计生产714台套,满足了不同直升机的动力需求

    

由中法各出资50%联合研制的直十五型直升机模型

    勇敢参与国际合作

    进入新世纪,国家将直升机课题预研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国家高技术研究项目立项上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型号立项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参与国际合作与提升直升机工业自身科研实力相互促进,而自身实力的提升又吸引了实力更强的国际合作伙伴,国际合作研制直升机在积极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EC120直升机自1997年取得适航证以来,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生产销售了460多架。2004年哈飞公司根据国内对该型机的需求,建成EC120B直升机总装生产线,并将EC120B改名为HC1202005年首批交付8架。另外,S92型机于200212月和20036月,分别取得美国FAA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

    2004112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昌飞公司与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签署了生产双发轻型CA109直升机的协议和成立合资公司的合同,2005919日江西昌河阿古斯特直升机有限公司揭牌运转。

    国际合作的锤炼,不仅拓宽了直升机工业参加国际合作的领域,还大大提升了开展国际合作的地位。2005125日中法双方在法国巴黎签订《先进中型(6吨级)多用途直升机研制合作合同》,我国在直升机国际合作中首次拥有50%的合同份额,进入完全平等合作研制的新阶段。

    2005年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多个型号先后投入研制。这一时期,国家在直升机型号研保条件建设和技改方面主笔投资近几十亿元,直升机和配套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科研生产能力得到大规模改造和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中航二集团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燃气起动机等航空中小发动机和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研制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直升机传动部件研制能力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并形成了我国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燃气起动机等航空中小发动机和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研制生产基地。研制保障条件建设和技术改造的丰硕成果,为加快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实现直升机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我国直升机工业50年的历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以我为主,大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创新为我所用的历史。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巨大关怀,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对其发展和壮大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是直升机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作为一个涵盖面极广的工业体系,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更与国务院各部委,各兄弟工业部门,高等院校,专业科研机构所给予的支持.配合与帮助密不可分。以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冶金部为代表的众多部门,在不同时期都给予了直升机工业强有力的支持和协助,这是直升机工业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直升机产品的主要用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各军兵种给予了直升机工业最直接的支持,这是推动直升机工业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