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al日本官网:女子与小人为何难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27:36

女子与小人为何难养

  作者:月月鸟   出自: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语出《论语·阳货》。此话给孔子光辉、伟大的形象抹上了不少污泥,如旧式衣服不合时髦,也如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遗憾。连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话说错了。”

 

在相当人的眼中,大概之意是“女人和小人最难缠,与之亲近就不尊重你,疏远了又会怨恨你。”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沸沸扬扬之间就会有人为孔子鸣不平,好不热闹。

 

有人说,“女”应翻译为“汝”,即“女子”为“你们几个弟子”之意,这样就没有亵渎女性的意味。但这种解释又不太站住脚,在《论语》里“女”作为人称代词有16次,但作为“你们”之解,尚未出现。

 

  有人认为,“女子”,并非现在所指的“女人”。古代传统称儿子、女儿为“子”,“子”也指女儿,这里说“女子”,在“子”前加一“女”字,是特别指明是“女儿”。《说文解字》解:“与,赐与也”。“与”在这里为“嫁与”,意为: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近之,其品德低贱,行为无赖,近不得;远,心系女儿,远不得。

 

  也有人抛出一典故,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孔子的卫国之行, “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大意是指,当时孔子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教化卫国民众的。于是最后叹息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于是,“女子”与“小人”各指“南子”和“卫灵公”,而非泛指。但这样还缺乏佐证,想想如果孔子就因为这点而对卫灵公夫妇如此厌恶,说不过去,也不符合他“中庸”之道。不管怎么说,卫灵公对孔子还是很不错的,南子夫人虽然爱慕虚荣、小心眼儿,但是也并没有不尊重孔子。

 

   甚至前两年,于丹在《百家讲坛》里为此话做过这样的辩护:“小人为襁褓中的婴儿,把小人单纯地理解成小孩,因为女人与小孩有共同的心性。这样更有性情,更贴近我们当下的社会现象。”这样解释算差强人意吗?

   ……

 

  不管怎样,我认为这话的“养”不是养育、不是难缠,而是朱熹所言的“谓涵养熏陶,使其百化中”,即道德上的教育。教化,在儒家宣传中历来不可磨灭,荀子在《王制》中提到“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而孔子周游列国,也是为了教化民众。要知道,在封建社会时代,受儒家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一直极其低下,为男性的从属品。

 

《礼记》中曾经列出休妻的七大理由,亦即“七出”,触犯其中任何一条,都是会被休掉的。这实际上就是古代妇女的“七宗罪”。因此,愚昧落后的人确实难用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来教化的。

 

孔子是懂得教化的,在《论语·季氏》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只不过是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说出了当时藏在人们内心的话语——只有女性和小人难以教化,靠近了不尊重,靠远了又怨恨。

这样的话不失真,不违心,又怎么谈得上歧视女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