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到冰岛多长时间:股改:一场经典造富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07:47
这是一场财富的盛宴。2007年牛市令此前的“法人股”暴涨,亦催生了诸如刘益谦等“法人股大王”财富篇章。“在当时法人股拍卖市场上,经常见到证大和重阳投资互相争夺的场景。”有私募界人士这样回忆。

  本报记者郑世凤王传晓上海报道

  2003年1月,50岁的李振宁递给了52岁的周小川一份长达2万字的《中国股市治市方略》,在此后的几年里,身为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振宁,以市场人士身份,成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旗手”之一,并屡在股改的微妙时刻,传递着监管部门试探性的声音。

  这是一场财富的盛宴。2007年牛市令此前的“法人股”暴涨,亦催生了诸如刘益谦等“法人股大王”财富篇章。

  “在当时法人股拍卖市场上,经常见到证大和重阳投资互相争夺的场景。”有私募界人士这样回忆当年戴志康的证大集团与裘国根的重阳投资在法人股市场的兵戎相见。

  戴与裘同为人大校友,收藏法人股亦将二人的财富进一步累积。

  “就是因为法人股比市场价格要便宜很多。这就是一个套利行为,低技术含量。”一位当年参与法人股买卖的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其看来,当时持有法人股的企业,特别是金融股权的持有方,“对市场的理解都比较肤浅”。

  据上述人士回忆,“记得有一家浙江的公司,拿了很多金融股权。后来南方证券出事了,他们就觉得风险太大,要全部处理掉。”

  其手中金融股权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法人股,“卖方觉得这些股权不上市就不值钱,其实当时股息率就有10%。”

  但他最后并没有做成这笔交易。由于对方的国有企业机制,决策程序缓慢,“在这个过程中,股改逐渐明晰了,赢利效应显现了,他们也就不卖了。”

  其间经历最为传奇的,当属日后被称为“法人股大王”的刘益谦。这位个体户出身,投资过从国库券到股票认购证、法人股等各种凭证的上海人,目前频繁出没在保利、嘉德等拍卖现场,并在今年以6171万元,将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收入囊中。

  “刘益谦的逻辑很简单,他就是在买便宜的东西。”熟悉刘益谦的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个曾经被广泛报道过的数据是,刘益谦通过旗下的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一度持有15家上市公司累计约2.5亿股的法人股。

  此后刘益谦更是“炒股炒成股东”,登堂入室成为百科药业第一大股东。而随之而来的股改,则将刘益谦送上了2007胡润百富榜上,当时刘益谦以35亿元资产,位列第234名。

  这是刘益谦本人从“炒家”向“投资家”的过渡,2009年6、7月间,刘益谦先后斥资16.8亿元、10.8亿元和4.886亿元,参与了京东方A(000725.SZ)、保利地产(600048.SH)和首开股份(600376.SH)的增发。

  与刘益谦的单骑突进不同,民生银行的股改,更像是一场“权贵俱乐部”的资本狂欢,而史玉柱、张宏伟、卢志强、刘永好等人,也借此将个人的事业推上新的高度,其间亦现纷争。

  民生银行上市之前,其股权更迭就颇为频繁,并形成了“东方系”、“泛海系”和“希望系”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后,史玉柱通过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亦跻身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

  随着股改完成,而今已经全流通的民生银行,也成为上述资本大鳄的“蓄水池”。

  今年第一季度,史玉柱通过健特生物减持民生银行57795.17万股,以一季度民生银行平均股价4.77元估算,这一次套现约27.57亿元。而卢志强的泛海控股集团,也在2007年底2008年初,大举减持民生银行,套现在40亿元左右。

  同样因股改之名而财富暴增的,还有雅戈尔。

  10年前,雅戈尔以3.2亿元参股中信证券2亿股,此后经过股改,降至1.84亿股。其中,1.24亿股于2006年8月15日取得流通权,剩余6000万股于2007年8月15日取得流通权。

  2007年起,雅戈尔开始减持中信证券,所获现金流,对其三大主业之一的房地产板块,驰援颇多。

  李振宁认为,股改的成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消除了同股不同价的现象,统一了价值标准,让中国股市得以与世界接轨,被全世界所承认;其次,解决了悬在股民头上的一把剑。”

  尽管股改成功了,这把剑没能从小股民头上拿开,而是直接掉了下来。

  比如,上市公司五粮液,目前已经接近全流通,但是通过关联交易向集团输送利润的行为仍屡禁不止。

  与大小非减持给市场带来的恐慌相比,大小非减持的比例却是有增无减。

  截至7月底,由股改形成的小非已经解禁77%,而减持比例则高达40%左右,相对于小非而言,大非减持比例也达到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