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人民史话:人生应善读“五种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8:54

从蒙学幼儿起看图识字,到负笈求学时寒窗苦读,读书不可谓不认真,涉猎不可谓不庞杂。然而,在工作学习中,每每还会碰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这固然与当下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时代背景有关,不会读书、不知道要读什么样的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细细想来,人生当善读“五种书”,则至少可以“书尽其用”,少走很多无谓的弯路。

 死书活读。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因为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知死记硬背、照搬照套圣人语录,结果皓首穷经读出来的都是些满嘴之乎者也、不知民生经济的书呆子。幸运者固然可以科举及第,一跃入闱天子臣,但更多的则是终生布衣,沦为孔乙己式的“臭老九”。读书多并非坏事,但是只知死读书、读死书就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比如苦读十年兵书的赵括,以自己的纸上谈兵要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算得上是两千年来死读书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其实孟圣人早就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惜世间读书人都被“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谎言所蒙骗,以至教育依然在沿袭老路,一味地教学生死记硬背、不知变通,以所谓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头脑,更有甚者还在以教小孩背圆周率、百家姓为荣。陆游说的很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在书本上是绝对学不来的。人生须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拓万丈胸”,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活学活用,运用到工作生活中,才能真正体现读书的巨大价值。

 厚书薄读。中国最早的书是竹简做成的,然后用牛皮绳穿起来卷成一卷,一卷也就百十个字,通常一部书起码得几十斤堆出半人多高。所以早期除了官家修的史书,作家大都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后来蔡伦同志发明了纸张,再到北宋印刷术的流行,书本的成本和厚度都一再下降。没了成本的限制,后世的书未免多有注水的嫌疑,动辄数十万的大部头,要做到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几无可能,而当代人对于专利权的漠视和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忍卒读的书更是俯拾皆是。作为读者,要想有限的时间不浪费在翻看无谓的表面文章上,就得锻炼出“吹尽风沙始见金”的火眼金睛,就得培养起把厚书读薄的本事,否则费时费力不说,更可能败了读书的兴致。清代大才子袁枚就曾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如果不能一目十行、厚书薄读,怕也是难以持之以恒下去的。厚书薄读并不仅仅是要学会看该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将看过的内容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 把书越读越薄,而书中的精华悉数吸收。换言之,就是看待问题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善于将形象的概念抽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长书短读。欧阳修对读书有过“三上”的精辟言论,即“马上、枕上、厕上”,所谓“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将寻常人眼中的边角料时间都利用来读书,可算是爱书如命的典范。国人现在马上、枕上玩手机的居多,读书的倒是少了,但厕上读书的优良传统却沿袭至今。单看看粉墙上的随手涂鸦,多半是读书的人生感悟或是大脑里的灵光一闪,总可博人一笑。正如“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一样,能在零碎时间看的书多半也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所以要排书籍排行榜,完全不必到书店,到厕所里走一遭便大致清楚了。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速度和竞争的时代,讲究的是短平快,流行的是快餐文化,一般人要挤出大段时间来读书怕是相当困难。因此,将大部头化整为零,长书短读是必须的,哪怕只是看看时文短篇也是好的,至少可以多一些与三五知己在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对于当代人而言,学会长书短读,把“三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读书,与其说是爱书如命,倒不如说是没有整段时间来读书的无奈之举。至于“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情画意,最多是留在历史中供人瞻仰的传说罢了。

 好书品读。读好书,就如同交友,可以长学识、增见识。所谓“不用开门,明月自然来做客;无须会友,古人多少是同心。”读书就要多读好书、多读经典,正好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多了粗粮杂粮,换上美味珍馐,才会更觉妙不可言。现代人喜欢品酒、品茶,其实好书也是要细细地品味的,在书香中潜心静气、全神贯注、神我两忘,唯有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心得来。如果只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不仅味同嚼蜡,也白费了读书的大好时光,时间一长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是记忆规律告诉我们的必然结果。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原因无它,熟能生巧而已,自然就能将书中的精华化为己用。经典之所以成其为经典,在于其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毛泽东谈《红楼梦》时就曾说过:“读过一遍没有资格参加议论,最少要读五遍。”这就是好书的魅力所在,就像好酒越陈越香,口感越丰富。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态度、心境的不同,同样的一本好书往往可以读出不同的意境和感悟来,所以孔老夫子不远千年地谆谆教诲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闲书泛读。宋元以降,除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需要读的四书五经外,对于其他所谓的闲书是不屑一顾的。所以自古读书人满口的道德文章,满眼的功名利禄,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读书功利至此实在是为祸不浅。今人读书,这样的倾向依然大行其道,君不见从政者要学为官之道,从商者要学MBA,人人皆忙忙碌碌,却依然逃不脱名利二字。不过,读书毕竟是要学以致用的,所以功利心必不可少,就像上大学是为就业做准备一样。只是各人的境界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大相径庭。比如青年孔明“躬耕南阳、心忧天下”,少年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是成大事者。自然也有如林语堂所言者,“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或为求爵禄。”两相对比,高下立现。其实,书本无所谓必读书或闲书,只是我们人为地设置了太多的框架,将自己绑定在一棵树上,结果读文科者不识霍金、萨缪尔森,读理科者文章写得文理不通。就算术业有专攻,作为社会人,我们也并非单面的人生,也需要积淀起码的社会常识、伦理道德和人文修养。有句话说得很好,“当你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全部遗忘后,才能具备拥有服务于社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试问如果我们只是狭隘地理解知识的积累,那么当知识被忘却后,我们还能剩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