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讲什么语言:每天学点国学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52:03

中国为何被称为“华夏”

自古以来,中国有过许多名称,如中华、中原、华夏等等。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呢?

公元前2100年~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楚失华夏。”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因。

汉字的发展历史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几个阶段。

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汉字——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国学链接☆

药渣里面发现的甲骨文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他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药店中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王懿荣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甲骨文之父”。

商周时期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西周晚年出现了刻于石鼓上的大篆,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文字,为石刻之祖。大篆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汉字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大篆的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

东汉时期出现了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楷书,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赵孟頫)等。

东汉末年产生了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到了宋朝,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宋体字”也因此产生。

字体的发展和演变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每一种汉字字体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草书风驰电掣;宋体整齐规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周朝的主流文字——金文

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因为“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

金文中的代表作是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国学链接☆

《毛公鼎》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器物,《毛公鼎》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字体结构严整,遒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中国近代书法家)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如今,《毛公鼎》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何谓大篆、小篆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

☆国学链接☆

书同文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

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的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帛书和简牍——古代特殊材料的书

帛书是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又称“缯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现自然恣放之色。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板写的叫“版牍”。

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学链接☆

长沙简牍博物馆

长沙简牍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馆内简牍藏品主要为1996年出土的14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和2003年发现的2万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

隶书是谁发明的

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小官,他因为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用小篆写公文很费时费事,于是想创造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字体。

程邈在狱中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字体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由于程邈原来的官职很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

“草率”到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草书

汉代初期,人们在书写隶书时有时比较“草率”,逐渐就形成了“草书”。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草书”最初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但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书写不变。后来楷书出现,草书又演变成“今草”,即楷书草书,“今草”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

到唐朝时,草书逐渐演变成为“狂草”,是否能让人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作品。

唐代书法家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他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有“张颠”的雅称。有时候,他写的草书连自己都不认识。一次,张旭拿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他的侄子看到后,便问他写的是何字。张旭看了半天,搪塞他说:“你怎么不早问我呢,现在问,我都忘了写的是什么了。”

宋体字不为人知的故事

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代时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印刷出版业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代,雕版印刷业十分兴旺,由此就出现了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便于雕刻的宋体字。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字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

应用如此广泛的宋体字到底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宋体字是由秦桧创造的。

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但是,秦桧却是一个博学多才之人,尤其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字”。

唯一“活”着的古文字

在信息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还有人在使用几千年前人类使用的古文字呢?有。我国的纳西族先民模仿人、兽、花、鸟和山川河流等形状创造的象形文字至今仍有人在使用,因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这种文字创始于何时至今无定论。

纳西象形文字的成批产生,是唐宋时期。汉文化传入纳西族地区后,汉文字成为纳西族日常应用的文字。但长期以来,纳西象形文字由被称为“东巴”的纳西族巫师掌握并使用着,变化极少。东巴主持各种祭祀仪式时,都要吟诵用纳西象形文字记录的东巴经。这使得纳西象形文字没有如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古象形文、古巴比伦的契形文字等古文字一样,淹没在历史前进的潮流中。

纳西族地区至今保留着约1.4万卷东巴经,翻开古老的东巴经,土黄色书写纸上的象形文字生动可鉴。这些文字均是用一头削尖的细竹子蘸墨或带有色彩的矿物粉末写成的。纳西语称纳西象形文字为“司究司鲁”,意为“留在石片木片上的记号”或“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不过,现在刻于木、石之上的纳西象形文字早已不复存在。

迄今收集的纳西象形文字单字有2000多个,因兼有表音、表意和假借的成分,使人感到看东巴经书尤如看“天书”。这种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在南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学链接☆

蒙恬发明毛笔

秦国大将蒙括带兵作战时,要定期写战况报告给秦王。为了提高写作效率,他萌生了造笔的念头。

有一天,蒙括打了几只野兔子,看到滴血的兔尾,他心中一动:“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回到营房之后,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写起字来,可是兔毛不吸墨水,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一气之下,蒙恬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几天后,蒙恬走过山石坑时看到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他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湿的,毛色更白更柔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此就诞生了“毛笔”。

“六书”不是书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象形

象形是指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2.指事

指事是指字含有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

3.形声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4.会意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解”字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字用“口”和“鸟”组成,指鸟的叫声。

5.转注

转注字就是“以部首为义”的字。转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同义词造宇,它不像“六书”的前四种是从事物形象的角度写词,而是直接从意义的角度。

6.假借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例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被后代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国学链接☆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目标2012年达到1000所孔子学院。

战国时期的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被后世尊为“亚圣”。经孟子的发展,儒家学说更加完备。

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改造和完善,儒家思想发展成汉代的经学。经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西汉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他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因政治之势占有了正统地位。

唐代时,哲学家韩愈再倡儒学,推崇孔孟,力排佛、道,将孔孟学说发扬光大。

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新的儒家文化重新恢复其正统地位,并雄踞中国思想论坛约700年的时间。

宋代后,统治者将《四书》与《五经》奉为儒家正统经典。明清之际的理学家只是推崇或注释理学的只言片语,不求发展和创造了。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延绵2000多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道家思想:何为道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他们为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沿袭,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糅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儒家同等重要,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他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源泉。

☆国学链接☆

道教崇奉哪些神灵?

道教崇奉的神灵繁多,地位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位:

1.三清

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

2.四御

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3.三官大帝

即天、地、水“三官”,或说其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其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其为尧、舜、禹。“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4.玉皇大帝

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

纪律严明的墨家思想

墨家是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是墨家之名的由来。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家是从儒家分出来的。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墨者必须服从矩子的领导,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例如矩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执行“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墨家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墨家的“尚贤”思想,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墨家的“节俭”思想于今而言,更值得我们提倡。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

法家思想:因法制而扬名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

法家主要盛行于战国时的韩、魏、赵三国,而早期的法家学派人物亦来自这三国,如商鞅来自魏国、申不害来自韩国、慎到来自赵国。法家中有三个学派: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这些学派思想由韩国人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

☆国学链接☆

韩非子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

韩非身为韩国公子,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但韩王始终都未采纳。后来,韩非受到秦王的赏识,但是同时也招来丞相李斯的嫉妒,受到李斯等人的陷害,被秦王关进监狱。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觐见。秦王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神奇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阴阳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由它而形成阴阳学说则是周朝以后的事,《易经》对阴阳进行了全面概括,形成系统、完整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的概念最早是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阴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进一步用阴阳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

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有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阴阳对立,即是指自然的万物万象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诸如:电有正负极,磁场有阴阳极(南北极);原子由“正”电子核和“负”电子核构成;建筑物有阴面,阳面,山南为阳,水南为阴等等。阴阳转化,即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种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消彼长,彼进此退,且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易经·系辞》曰:“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俗称“风水轮流转”即是阴阳转化运动产生的结果。

☆国学链接☆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中医认为人体所有结构可划分为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五脏来说,心肺居于上部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

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病症,并且病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五行:金木水火土可以左右的世界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水木火土金五者,相近的依次生成:水生木,木生火……依此类推;五者间隔一个相克,如水克火,木克土,直至金克木……周而复始。这种生克关系是固定的,“逆之则乱,顺之则治”。

五行与阴阳结合,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风水学,乃至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如:中医、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等学科的总原则。

☆国学链接☆

五行学说与中医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学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天人相应。另一层意思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汉儒董仲舒则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由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玄学”之称的由来,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是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士大夫重新寻找的精神家园。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东晋后,玄学已与佛学合流,作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也就渐渐消隐了。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作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

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有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其中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发挥了程颢、程颐以来的“天理”思想,将之视为最高范畴,“理”的表现是“气”,“气”又派生出万物,这样,万物之中皆含有“理”。由于有了这样的万物生成观,因此,朱熹认为要认识世界,找回“天理”,就可从分析万物下手,识其“气”性,最终得其“理”,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朱熹将形而上的“理”标举为牢笼宇宙的万物之本,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与宇宙秩序间的完全沟通,为伦理秩序的存在和永恒不变找到了哲学依据。以此为基础,朱熹提出了道德修养为一切人生根本的命题,描绘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封建士大夫人生图景。

☆国学链接☆

周敦颐创作《爱莲说》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幼年丧父,8岁时随母投靠衡阳的舅父。周敦颐聪慧仁孝,深得舅父的喜爱,又酷爱白莲,舅父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构亭植莲。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后来,周敦颐作《爱莲说》即源于此。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的一个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

古代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不仅记载的时代早,品类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话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上流传,著名的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等。古代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收存古代神话的著作主要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等。其中《山海经》的收存量最多,也是最完整地保持我国古代神话原始面貌的一部书。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神话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类早期生活和心理的钥匙。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韩非子》、《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

汉赋是中国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之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

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赋到西汉时,已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汉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原、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

☆国学链接☆

一曲“凤求凰”赢得美人心

司马相如好读书,文章写得很漂亮,并且善弹琴,风流洒脱。一日,司马相如来到临邛找好友王吉。

王吉向司马相如介绍了临邛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此女聪明伶俐、才貌双全。

一日,卓王孙设宴,宴会上司马相如弹琴助兴,他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他知道那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了琴声中的意思。

后来,司马相如用钱买通了卓文君的仆人,通过仆人送给卓文君一封求爱信。卓文君接到求爱信后激动不已,一天晚上,卓文君偷偷地跑出来,投奔了司马相如。俩人连夜乘车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

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的韵文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西汉以来辞赋的发展,到东汉开始,初步把文学与一般学术区分开来。至魏晋则出现了对文学基本特征的探讨和认识,文学观念由此日益走向明晰化。

南北朝民歌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俗。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唐诗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俗,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言、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后来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宋词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

在风格上,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婉约、曲尽情态,是情景交融的抒情之作。豪放派的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都成为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国学链接☆

苏东坡和美食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他也很有一手,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东坡肉”。

东坡肉是怎么来的呢?

苏东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时,在西湖上修建了一条长堤,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的功绩,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以后就把这种红烧肉称为“东坡肉”。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魏晋志怪小说中,《搜神记》是保存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搜神记》之后,优秀的志怪小说当数刘义庆的《幽明录》。较好的志怪小说,还有十六国时代王嘉的《拾遗记》,多述历代遗闻;旧题陶潜所作《搜神后记》,内容与《搜神记》相仿。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也以神怪为主,

志怪小说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唐代传奇,首先是在志怪的基础上,加以繁衍扩展形成的。在整个文学史上,志怪小说始终没有消失。其中最有价值的代表作乃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至于六朝志怪中的故事,为后代小说、戏剧所吸收,加以创变,推陈出新,更是不胜枚举。

什么是“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代表作品有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

唐传奇的兴起宣告了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何为“话本”

话本是宋代“说话”人的底本,也简称“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

话本的作者几乎都是无名氏,创作后又经不断补充润饰,多数经过了文人加工。话本的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间亦穿插一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作品的主角多为手工业者、妇女、市井商人等,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

宋元话本有各种不同的派别和名称。小说家的话本称作小说,都是短篇故事,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一般篇幅较长,讲的是历史故事,还有称作诗话的,但有的书并不标明体裁。话本的文字详略也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种类型。

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因此,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话本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即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

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由于“讲史”很难一两次把一段历史兴亡争战故事讲完,“说话人”就分次连续讲述,每次“说话”前用题目向听众提示本次主要内容,这就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阅读章回体小说,经常可看到“话说”、“且说”和“各位看官”等字样,这就是章回体小说与“话本”之间承继关系的体现。

经宋元两代长期的积淀,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到明代中期,章回体小说更趋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的创作达到了这种小说体的艺术高峰。

元曲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曲,一方面是指诗歌新体“散曲”,一方面又指戏曲新体“北曲杂剧”。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都是兼工散曲和杂剧的作家。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有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这些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了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以其作品本身来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其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明清小说

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明代小说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可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长篇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空前,风格流派多样,最重要的是它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在清代,小说在文学领域成为主流,其成就超过了传统诗文和其他文学样式。

乐府双璧

“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叙事长诗之一,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长达三百余字,写的是少女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奔赴疆场、屡立战功而又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女英雄形象。诗的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精妙工整的律句。句型或整或散、长短错落,排句的反复咏叹,比喻的新颖出奇,都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国学链接☆

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这个人吗?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年来有口皆碑。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其人吗?

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曾记载,花木兰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军官,大姐名花木莲,弟名花雄,母亲姓袁。这不仅说明了花木兰确有其人,还记载了她的家庭。中国通俗作家苗培时先生为《沧波珠影》所写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华民族英雄花木兰在长达12年的战场上誓死杀敌、身经百战,多次立下战功,当她凯旋回来,汉文帝召见她,想留她在京城做官,而花木兰仅仅要求做个普通百姓,汉文帝允准了她的请求,成全了她的高尚志气。”

从明清的史料、文章,到现在的史学家、作家的考察论证,可以充分证明花木兰确有其人,代父从军确有其事。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篇名,因其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名。最早见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全诗一千七百多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孔雀东南飞》艺术成就较高,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全诗语言朴素通畅,叙事中兼有浓厚抒情,描写上多用铺张排比,是当时五言叙事诗的代表作品。

这两首叙事长诗,以其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以及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诗歌宝库中一双放射奇光异彩的宝石,被称为“乐府双璧”。

图书的由来

图书,顾名思义,即指有图之书。有插图的书在古代早已有之,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

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

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的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世代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

珍本、抄本、孤本

珍本:即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珍本贵在“难得”。

抄本:也叫做写本,指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抄本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显得十分珍贵。

孤本: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我国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

☆国学链接☆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书的几种版本

影印本:覆在原书上影写而成的书本。用质薄而坚韧的纸张,蒙在所据底本上,照其点画行款,一笔不苟地描写,酷似原本,非常精细。

套印本:几种颜色套印的书本。最早为朱墨两色套印,明代以后发展至三色、四色,乃至五色。

百衲本:用不同版本的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的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

别本:同书的另一来源的本子,也称“异本”。

节本:指图书经删节后印行的版本。

洁本:某些有参考价值的书刊需重印,但其中有些淫秽、荒诞的词句或章节,在重新审订时,将其删去后印行的版本。

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是相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

副本:同一书籍抄出的复本;同书同一来源的另一本子,亦称副本,是对正本而言。过去藏书家得一罕见图书,依样重写,也称作副本。

古人写作的体例

古人写作的体例,大致可分为著作、编述、抄纂三大类。

著作:古代称“作”,是专指创造性的文章而言的。前人没有阐发过或没有记载过的,第一次出现的文章或书籍,才算是“著作”。

编述:古代称“述”,是在许多可以凭借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文章,如同现在的“改编”。孔子的“述而不作”的话,就严格区分了这两种体例。

抄纂:古人叫“论”,是指资料的汇编。“论”的本字应是“仑”,是排列、编纂成辑的意思。

史书的种类

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分正史是官撰的。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

蓝本

“蓝本”原是古籍版本的一种形式。

明清时期,书籍在雕版初成以后,刊刻人一般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分,以供校订改正之用,相当于现代出版印刷中的“校样”,定稿本再用墨印。《书林清话》载:“其一色蓝印者,如黄记《墨子》十五卷……此疑初印样本,取便校正,非以蓝印为通行本也。”

☆国学链接☆

《书林清话》

《书林清话》的内容包括古代雕版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诸如刻书源流、版本名称、校勘掌故等等。由近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1864~1927)编著。全书用笔记体裁撰写,问世以后,一直广泛流行。对于古籍整理者来说,《书林清话》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书。

由于蓝印本是一部书雕版之后最早的印本,因此就有“初印蓝本”之称。后来作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意义上的“蓝本”一词,就是从“初印蓝本”引申出来的。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的诗、赋、散文俱佳,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他们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瑀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创作优秀的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

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国学链接☆

嵇康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国时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贤”之一。他善于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他创作的《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此外,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他们“王杨卢骆”。

王勃明确反对当时的“上官体”,主张“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在《诗镜总论》载:“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国学链接☆

欧阳修快马追回两个“而”字

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但他反复吟诵后,才发现个中妙处。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由此可见欧阳修治学之严谨。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异的成就。

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曾巩的兴趣主要在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国学链接☆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富有个性的关汉卿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一个超凡脱俗、个性十足的人物。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且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白朴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以《汉宫秋》最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

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

“红学”的由来

很多人都知道“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一门学问。但是,“红学”一词最早从何而来呢?

自清乾隆以后,社会上不少人热衷于研究“经学”,他们埋头钻研《易》、《诗》、《书》、《礼》、《春秋》等几部经书。当时有个叫朱子美(昌鼎)的人,他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但他却对经学不感兴趣,而喜欢看小说,特别是《红楼梦》,他更是爱不释手。有一次,他的朋友问他:“你怎么不研究'经学’?”他说:“我也在研究'经学’,只是少'一画三曲’而已。”友人不解,问他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我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就是'红学’呀!”

原来,“经”字在当时写作“經”,朱子美研究的“经学”少了“一画三曲”,自然便是“红学”了。

此后,“红学”这个词就流传开来,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太学——古代最高的教育机构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此后,太学中的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等的课程。及至唐初,太学规模完备,盛极一时。宋代时期,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古代教师的称谓

师长:老师与长者。《周记·地官》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用“师长”为教师的尊称。

师傅:教师的通称。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即称太子师傅。

师父:教师的尊称。《白虎通·封公侯》载:“人有三尊,君、父、师。”师父含有教师如父母之意。

教习:明代翰林院学官兼教师,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沿称教习。

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其后各代均在国学中设助教,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用作教师的尊称。

经师:汉代指儒学学官,后指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王文宪集序》载:“经师人表,久资复实。”

西席、西宾: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宾客至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祭酒:在古代是掌国学诸生训导政令之官,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校长。

司业:协助祭酒管儒学训导方面工作,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副校长。

博士:秦时官职,掌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章,汉代始称太学中的教师,唐宋时有专业学校,故而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之称。

学生为何称“桃李”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友家里躲避。为了减轻朋友的生活负担,子质便开了一个学馆,教一些学生读书。

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在子质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当地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就以“桃李”代指学生了。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博士之称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这就说明,博士在那时是一种官职,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士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

学士最早出于周代。《周礼·春官》载:“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史记·儒林传序》载:“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说明,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

图书馆的由来

藏书之举,起源甚早,大约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朝设“史”这一官吏,专门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

汉代设立国家藏书馆,其中有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并定出标准本。汉朝的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书的地方。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刻书业日益发展,藏书也越来越丰富。南朝梁武帝时,仅文德殿藏书就有二万三千多卷。唐玄宗特设修书院,专掌抄校书籍,在长安抄写了五万一千多卷书。明清时代,国家藏书更是规模宏大。与此同时,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起来,明代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始建于嘉靖末年,原有藏书七万多卷。

☆国学链接☆

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为了保护藏书,范钦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天一阁的藏书量非常大,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意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藏书日益增多,对图书的整理、分类、汇编、辑佚等便应运而生。汉代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之一。

在我国,开始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约在清代光绪年间,正式公文上出现“图书馆”这一名词则是在宣统元年(1909)。

官学

官学是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

中央官学在汉朝正式创办。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步衰败,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朝末年,完全被学堂和学校所代替。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

中央官学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地方官学自汉代开始设立。两汉时期,平帝元始三年(3)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时期,教育事业也空前发展,地方官学除在府州和县设有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设有直辖于太医署的府州“医学”,直辖于中央礼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学”。

宋代地方官学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开始设立,学者200人以上允许设置县学。徽宗崇宁元年(1102)撤销限制,所有州县一律置学。

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路、府、州、县四级均有相应的学校,只是并未普遍设立。

明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兴盛的时代。早在明太祖立国之初,既在全国各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在各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有司儒学。最盛时全国合计有学校1700余所。

清代地方官学基本沿袭明制。依地方区划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并于乡间置社学。各地均设专职学官。

贡院的由来

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的意思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贡院最早始于唐朝。

☆国学链接☆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位于江苏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东接桃叶渡,南抵秦淮河,西邻状元境,北对建康路,为古之“风水宝地”,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袁枚、林则徐、施耐庵、方苞、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众多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

国子监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历代太学、国子监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和方法不尽相同。汉初定岁试,后实行二岁一试。考试分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更定课试之法,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封建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唐代中央官学的旬试、岁试、毕业试;宋代太学的三舍试法;明清国子监一年积满八分为合格的积分试法。

☆国学链接☆

北京城内的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

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北京“六大宫殿”之一。辟雍古制曰“天子之学”。国子监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其建筑风格独特,为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方型殿宇。外圆内方,环以园池碧水,四座石桥能达辟雍四门。构成“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临雍讲学之用。

古代的专科学校

古代教育,除建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系统外,还设立专科学校,培养各种掌握实用技能的专门人才。早在东汉时,就建立了古代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直到明、清,曾设立过律学、医学、武学、阴阳学、算学、书学、画学、玄学、音乐学校、工艺学校等各种专科学校。

私塾

私塾,亦称书塾、学塾、塾馆等,是我国旧时私人办理的学校,一般开展初级教育。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的“私学”可算作是广义上私塾的开端。

私塾老师多为古代科举的落第秀才或老童生。私塾的教材一般是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学生初学时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进一步则学习《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文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即可,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1935年私塾被明令取缔。不过,近些年,随着国学的日益繁盛,现代私塾日渐兴起。例如,上海的“孟母堂”,教授孩子学习《易经》、《弟子规》、《三国演义》等。苏州的“淑女课堂”,又名“复兴私塾”,教授琴棋书画、诗词、对联鉴赏等课程。

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

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清政府在同治元年(1862)设立了京师同文馆,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

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1902年1月京师同文馆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六艺

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设立,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以射、御、书、数为辅的六艺教育。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教、法律、伦理道德、规范礼仪等知识的教育,在六艺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乐教主要是教授宗教祭祀方面的音乐舞蹈知识。射、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包括道德情操、内心志向和射箭、驾车技艺的培养。书、数是有关读写算的知识教育。

律学

律学是古代学习法律的高等专科学校。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仿宋设学馆,招纳后进,置五经及律学博士各1人。这是律学成为专门学校的开始。

隋文帝时虽设律学,但不像其他专科学校隶属国子寺,而属于大理寺管辖。唐代从武德初年始置律学,隶属国子监,中经高宗两次废置,于龙朔二年(662年)恢复后,改隶详刑寺。从此律学才得到稳定的发展。宋初依唐制置律学博士,掌授法律。神宗时锐意改革旧制。有鉴于当官的没学过法,典狱者未习过狱,所习非所学之积弊,因此十分重视培养有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的人才,于熙宁六年(1073)下诏在国子监设律学。置教授4人,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学生毕业后,经过新科明法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律学从梁武帝创立,直到宋末,其间虽几经兴废,仍然延续了700多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专科大学。

算学

算学是中国古代培养数学人才的专科大学。始建于隋文帝时期(589~604),是中国最早的学习研究自然科学的专门学校,隶属国子寺,后停办。

贞观二年(628)重建算学,二年后又废置,将其博士下隶太史局。龙朔二年(662)再置算学,并改隶秘书局。设博士2人,助教1人,学生30人,八品以下子弟以及庶人通算学,年龄在14—19岁之间者皆可入学。学习期限9年。学生毕业后,可参加科举。唐代科举设算学科,其考试内容针对算学课程而定。

北宋元丰七年(1084),刊“算经十书”于秘书省,供学生学习。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设置算学,隶太史局。较唐代规模大,教学内容与唐制无多大变化,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算问,仍兼《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等为本科。

☆国学链接☆

古代优秀的数学著作

古代许多优秀数学家撰写的数学著作,因年代久远,大都已经散失,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已为数不多。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吾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缀术》十部数学著作有《算经十书》之称。这十部书是汉至唐1000多年间的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有的在世界数学史上久负盛名。

画学

画学是宋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创设,后归翰林院图画局。学生分士流与杂流,依三舍法补试。专习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并修《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书。读《说文》,则令书篆字,解音训;其他三书皆用问答法。考画以不仿前人,所画人、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及笔韵高简为工。

宋代绘画艺术水平很高,至今在中外享有盛名。画学的兴建,对于宋朝绘画艺术的繁荣,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音乐学校

唐代的音乐专科学校附设于太乐署,由乐师对乐人分批分程度进行教练,学习各类乐曲,都定有日程和要求,每年进行考课,评定优劣,然后累计成绩,决定升退。

☆国学链接☆

韶乐——中华第一乐章

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孔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韶乐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韶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然而经唐历宋,便再不见韶乐被使用或表演的记载,惜于近代为历史所湮没。

清代七大藏书阁

北京的文渊阁和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内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和杭州的文澜阁为清代七大藏书阁,是珍藏《四库全书》的书库。

七大藏书阁,皆以文为首,第二个字多从水旁,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希望藏书阁免遭火灾。目前,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尚存,而文源阁于1900年随着中外罕见的园林杰作——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抢掠一空之后,被付之一炬。文宗阁和文汇阁在19世纪中叶毁于大火。

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区岳麓山下,四周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为潭州太守朱洞创办。天禧二年(1018),宋真宗亲书“岳麓书院”四字,赐作匾额。

南宋理学家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曾扩建书院规模,并亲自到此讲学,使其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中最有名的一所。保存至今的书院,系清康熙七年(1668)所重建,现为湖南大学所在地。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州石鼓山。宋至道三年(997)始建。宋仁宗景祯二年(1035),赐“石鼓书院”额。原有的楼、阁、亭、祠等建筑物,都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今故址内还有明、清碑刻多处。

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县城。最初为唐人戚同文讲学之地。宋祥符二年(1009),富人曹诚捐资在此建学,事传至京师,赐名为应天府书院。因商丘旧名睢阳,故又称睢阳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最初是唐代李渤、李涉兄弟读书之地。到南唐时,李后主赐地在此建学,称庐山国府。宋初始设置书院,朱熹亲临讲学。现为庐山游览名胜之一。

☆国学链接☆

“白鹿洞书院”名称的由来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傍山而建,唐贞元时期李渤隐居读书于此。李渤隐居时曾养一只白鹿,此鹿相当驯顺,能听从驱使,被山民视为神鹿,所以人们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环合,由山间小路进去有数里之遥,站在山麓,俯看似洞,故而称此地为白鹿洞。建在此地的书院因此被称为“白鹿洞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