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李滨现在的消息:在复杂局面里稳中求进—展望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22:54

在复杂局面里稳中求进—展望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 刘铮、张晓松、程群)2011年已成历史,在国际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国内经济运行遭遇新挑战的复杂局面中,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发展。

    2012年正待开创,中国经济将在这一年面临怎样的国内外环境?应该怎样应对?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但经济基本面未变

    “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海外订单骤降,而内销受房地产调控影响越来越明显,2012年企业的经营压力会很大。”中国民企500强、室内装饰材料供应商浙江德华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翁天方告诉记者。

    国内部分企业在2011年遭遇的经营难题,已经预示了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2012年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判断,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风险很大;中国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内需弥补外需任务艰巨。

    入世十年的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展,这是发达国家金融财政体制、发展模式等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解决起来需要相当的时间。

    “从2012年开始,也许要延续5到10年,全球经济是低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预计。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报告预测,201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报告把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计从半年前的3.6%下调到2.6%。

    对于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而言,将在较长时期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从内部环境看,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概括为:需求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显现。

    专家分析认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制约了未来投资的增长。而汽车、住房消费将低速增长,新的消费热点一时难以形成。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加之全球流动性充裕,通胀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在建项目资金紧张,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扶持。

    然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于这一点,应当保持坚定的信心。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进一步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张平认为。

    稳政策稳增长稳物价,“稳”是基础

    “现在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工人招不满,我们7条生产线只有4条半在开工。希望政策上能给企业发展更多帮扶,给企业吃颗'定心丸’。”台湾麦斯集团南宁鞋业项目负责人张元亨说。

    面对复杂严峻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总基调。会议指出,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发生根本性大变化的情况下,不对宏观政策做大的方向性调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没有必要在2012年对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

    经济学界普遍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高于9%,而一度快速上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也转为回落,这些都为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2011年增速下滑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也不能忽视世界经济低迷对经济下滑影响的可能在加剧。所以2012年要'稳增长’,但还没有到'保增长’的阶段。”杨伟民分析认为。

    2012年的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双重压力,决策更加需要统筹协调。

    “物价回稳的基础不是很牢固,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货币政策不能转向宽松,但可针对中小企业的困难进行预调微调,同时更多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道。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系列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降低小微企业税负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增值税扩围试点2012年在上海开展。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更是传来消息,2012年将对小微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

    多数经济学家和机构对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计高于8%。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预计,若国际经济不再出现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9%,CPI将上涨4.6%。

    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进”是方向

    “当前的经济形势确实是有非常严峻的一面,翘首看中国,这对中国来说又是机遇大于挑战,不可多得的机遇。”李伟分析认为。

    回顾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处在相对落后境地。这次中国能与主要国家在一个基本同步的、新的起点上参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是重大战略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会议指出,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历史关键时期。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已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速将逐步有所回落,二是通胀压力将较长期存在。解决由此引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的安排,2012年,国家将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发布实施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发布实施“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支持政策。

    “结构调整进展相对较慢,主要是受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制约。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要抓住机遇推进改革。”杨伟民说。

    2012年,国家将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方面,将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实施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更加重视财税改革,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健全增值税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细化、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

    “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尤其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王一鸣强调。

    2012年,国家将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00万套以上,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尽快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等等。

    “2012年虽然会困难一些,但我们提出要把这一年作为科技创新年和管理升级年,'修身养性’。等这段时间调整完后,企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翁天方信心满怀。
  权威机构和部门负责人谈中国经济面临挑战与机遇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程群、江国成)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哪些机遇?需进行哪些政策选择?如何稳中求进促经济发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对此一一解答。

    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复苏的不确定性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当今世界受到欧美债务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政治周期、商业周期、地区动荡三者叠加,多种矛盾及利益冲突不断升级。

    “在世界经济形势处于恶化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难度加大。”李伟说。他说,展望2012年,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倾向更加突出等诸多影响,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总体十分严峻和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

    “货币供给总量仍然偏大,加之成本推动、输入性通胀等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李伟说。

    调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指出,发挥我国的发展潜力,必须做好制度性改革和技术创新,而且要进行结构改革,要把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的能力动员起来。

    “调结构是主要的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的新优势,形成竞争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途径。”李伟说。他建议为调结构创造宽松条件,真正实现较长时期经济健康的发展前景。

    对于物价上涨问题,杨伟民认为,虽然物价涨幅得到控制,但物价反弹的因素还有很多。从长期趋势看,既要防止物价涨幅大幅度反弹,同时也要做好物价会有一定程度涨幅的准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综合目前国内外各种因素,今后两三年是一个转折期,经济将有一个平稳的回调。在今后几年还有可能保持8%至9%的增长速度。

    稳中求进 深化改革促发展

    李伟说,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中国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要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要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应该着力调整各项政策,鼓励实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形成结构性减税政策,来鼓励实业的发展,鼓励技术的创新。”李伟说。

    对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吴晓灵也认为,应鼓励实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完善公共财政,科学界定政府边界和职能。

    杨伟民建议,稳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统筹兼顾处理好各项目标。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在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方面,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

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给世界一个“定心丸”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综合驻华盛顿记者王宗凯、纽约记者牛海荣、伦敦记者王建华、柏林记者胡小兵、东京记者冯武勇、莫斯科记者刘恺、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冯俊扬、墨西哥城记者杨光、新加坡记者陈济朋、内罗毕记者郭倩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明确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稳中求进”成为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海外媒体和专家对本次会议给予积极评价,认为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中国确保经济“稳中求进”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稳中求进”普获赞誉

    英国《金融时报》14日说,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维持稳定”,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与社会稳定。

    新加坡《联合早报》15日在焦点新闻版面以大字标题报道中国经济明年总基调为“稳中求进”。报道说,这一基调中“稳”字当头,稳增长和稳物价是基础,而“进”则指调整经济结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等方面。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教授认为,这次会议传递的主要政策信号是中国将尽一切努力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稳’字当头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一个宣示,对于被各种危机弄得惶惶不安的世界经济来讲,中国的‘稳中求进’应该会起到一个‘定心丸’的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稳中求进”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形势下尤显重要。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恩里克·杜塞尔认为,“稳中求进”的经济政策基调将有利于中国平稳渡过当前的世界经济困难期,并实现自身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阿根廷托尔夸托·迪特拉大学新兴市场研究专家马里亚诺·图尔兹称赞中国强调明年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他认为,这对于中国经济“软着陆”和世界经济加快复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望保持一枝独秀

    美国《华尔街日报》14日刊文说,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全球经济风险明显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将通过扩大国内消费和增加社会支出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辜学武认为,通过降低对外部经济依赖、打造以内需为主的中国大市场,从而降低中国经济波动性,这个思路是他长期以来所期待的,“相信这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会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他同时指出,明年外部经济走势很可能进一步恶化,中国需要应对热钱外流和出口下滑的双重风险。从这个背景来看,这次会议开出“稳中求进,内需为主”的药方,如果执行得当,会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年继续保持一枝独秀的地位。

    日本《每日新闻》说,中国明年要更加重视国内的景气和内需,这是因为中国最大出口对象欧盟地区的债务危机对中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取大规模财政支出和金融宽松措施,可能引发通胀卷土重来的不安,中国政府需要处理好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明年世界经济整体复苏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金砖国家和东亚各国预计有较好的经济表现,中国将有能力完成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相关目标。不过,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需要中国持之以恒付出努力。

    杜塞尔说,会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思路显然是中国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作出的慎重选择,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自身的免疫力,解决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高耗能、低回报”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尔兹说,他注意到中国政府在此次会议上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居民消费,加大培育中产阶级的力度,这是非常正确的政策选择,也是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重要的是这些措施需要得到坚持和落实。

    继续推动世界复苏

    杜塞尔对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而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实现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肯尼亚前交通部常务秘书盖里雄·伊基亚拉博士说,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将助力明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并对世界经济应对复杂形势作出贡献。

    图尔兹说,世界经济明年会面临严峻挑战和很大变数,中国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但调整结构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中国和阿根廷在内的所有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后危机时代做好准备。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表示,展望明年,发达国家需求放缓将更加明显。不过,由于中国经济比较多元化,中西部地区的需求还有很大潜力,因此中国有能力应对挑战。中国的政策空间目前还比较充裕,可以通过政策刺激内需以抵消外部需求不足的影响。

楼市 股市 汇市 债市--从四大市场展望中国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楼市调控考验犹存、股市承压低迷盘整、汇市激荡暗流涌动、债市创新后效待观,2011年,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四大市场不乏亮点,也凸显政策难点。

    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之时,四大市场形势如何演进承载着百姓的密切关注,也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考验。

    楼市:调控“不动摇” 理性回归尚需时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这让百姓对房价坚冰继续松动颇有期待。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与国家以控通胀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相叠加,在年初“国八条”、限购、限贷及限价等措施之下,“屡调屡涨”的楼市得以初步“降服”。

    10月被视为楼市分水岭,当月70个大中城市的价格平均环比指数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有楼市“温度计”之称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比10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33个百分点,创近27个月以来新低。

    央行发布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房地产市场接下来将完全不同,要和发展势头过快、有暴利可图的时代告别。”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这次调整可能意味着:房价“只涨不跌”、投资“只赚不赔”以及房价“屡调屡涨”的终结。“在持续实施严厉调控的同时,必须尽早打破市场僵局,尤其是要满足大量自住购房和合理改善购房者的需求。”

    但不少城市“成交量持续走低”与“大幅降价便引起抢购”并存的局面表明,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厚,市场的预期尚未完全调整到位,一些地区限购政策出现变相松动,表明房地产调控任务仍非常艰巨,房价离“合理回归”尚有距离。

    保障房作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是明年楼市的“重头戏”,但如何规范保障房质量、分配、配套和退出机制,将对明年的保障房建设提出较高要求。

    股市:股指跌回“原点” 走势还看实体经济

    回顾2011年,“跌”成了A股最明显特征。截至12月16日,上证综指全年下跌超20%,收盘点数不仅创三年半来新低,更是让股指“一夜回到十年前”。

    面对一路下跌的A股,众多中国股民直呼“看不懂”,为何中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表现优异,而股市表现却可以用糟糕来形容。有着十多年炒股经验的上海股民张顺调侃:“现在谁还好意思说自己手里有股票?多闹心啊。”

    沪深两市研究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宏观经济面上国内外经济面临调整和风险、流动性收紧;微观上出口受阻、房地产市场调控对上下游企业效益亦构成影响。

    一方面股市“缺血”,另一方面扩容、“抽血”也给股市造成一定压力。最典型的是9月底中国水电的百亿元IPO计划,给当时已经疲弱的A股增添了很大压力。

    A股“重融资”轻“分红”也不利于股市繁荣。统计显示,A股中坚持年年分红的企业只有十来家,而10年来没有任何分红的企业至少有100多家。股民质疑,为什么上市公司融资是零风险零损失,面对投资者应得利益却是“一毛不拔铁公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专家认为,短期内对股市影响偏中性,有一定支撑,但长期走势仍有赖实体经济情况。

    在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钟华看来,中国在2012年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模式转变期,传统的产能扩张很难超预期,增长将由量转为内部的结构优化。

    从股市的制度建设来看,近期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在向投资者传达信号:股市将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分红制度的改革成为完善股市回报的重要举措,而对内幕交易的零容忍则是在斩断通过不法手段获利之手。

    汇市:稳定币值 节奏调整当以我为主

    进入12月,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的势头突然扭转,截至12月9日,在中国外汇即期交易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8个交易日触及交易区间下限,触及“跌停”,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再次站上6.34关口。

    一时间,“资本流出”“汇率套利”“看空中国”等观点相继出现。但专家普遍认为,对于人民币贬值作出的“剧烈”反应更多是由于之前长期的升值预期作祟,此次阶段性汇率波动暗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市场化。

    回顾人民币汇率一年来的行情,可以用“暗流激荡”形容:美参院通过人民币汇率法案、一些国家担忧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主动贬值本币。“大涨小跌”一度成人民币汇率常态,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升值累计近4%。

    一边是海外施压“变本加厉”,一边是国内外贸业利润摊薄,这使我国以众多中小企业参与为主的实体经济饱受压力。温州服装商会副会长蔡欢天等商会负责人对记者说:“外贸企业平均利润只有5%左右,人民币不断升值让企业命运多艰。”

    宏观面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还间接导致国际投机性资本大幅涌入。投机性资金不但推高国内物价,并给国内金融稳定和外汇储备缩水带来风险。

    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的种种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措施定下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李建军称,人民币已开始逼近均衡汇率,“双向波动,进退有序”将成人民币汇率新趋势。

    “我们必须从人民币屡次成为‘话题’汲取经验教训。不但继续探索汇改,而且必须从根源上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说。

    债市:地方债成亮点 期待一同“稳中求进”

    继11月16日上海率先发行总规模达71亿元的地方债,广东、浙江、深圳随后分别发行69亿元、67亿元、22亿元地方债,利率均低于同期限国债水平。

    包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内的一些专家称,四地自行发放地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探索地方融资“阳光化”的进一步尝试,也将推动建立地方政府举债的中长期制度框架建设。

    审计署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但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的畸形发展模式下,近四成是用土地出让收入承诺作为偿债来源的,这就意味着,一旦地价大幅下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偿还风险将增大。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不仅要对之前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保持警惕,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欧美国家过度举债带来的‘慢性毒害’。要将融资到的资金用到关乎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和项目。”

    国债方面,进入7月后随着流动性日益趋紧,国债市场也开始逐步受到影响,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创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但随着四季度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四季度国内债市“变脸”,收益率急速下滑。

    贾康认为,随着“预调”“微调”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财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在未来一年更加显现,随着我国经济在来年力争“稳中求进”,债市也将迎来一波稳定行情。(记者刘敏、叶锋、徐海波、沈而默、岳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