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的:五蕴,六根、六尘、六识 (2011-01-10 17:59:49)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38:26
五蕴,六根、六尘、六识 (2011-01-10 17:59:49)转载 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 〕--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 精神的活动
    〔识 〕---心王 〕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六根    【六根】《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根】《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知道的。

    其实,六根清净四个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个比喻,那么,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那是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镇,贪与镇,是由无明 ──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镇、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

   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字,那是谈不上的。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僧尼们只要不犯淫行,不贪非分之财,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不净,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净。因为除了男女及钱财等的问题,都不容易觉察出来,净与不净,也就很少有人细心地注意它了。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

    又据法华经及涅盘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的读者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为了便于读者的记忆,再将六识、六根、六尘的名目,抄录如下: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六识】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照一识条。

    【六识】《 三藏法数 》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齅香。而未起分别也。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六识】《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六识】《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六尘     【六尘】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 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
  二、声 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
  三、香 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
  四、味 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
  五、触 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谓触尘。
  六、法 谓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谓法尘。
  此之六尘,尚有其他六欲、六入、六处、六境、六贼等名义,兹不繁及。
     十八界     【十八界】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谓界有十八。则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为界。
    二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由无色意处所依,所缘,自类流转差别,当知建立有十八界。
    三解集论一卷一页云:界有十八。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何因界唯十八?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杂集论一卷四页云:身者:眼等六根。具者:谓色等六境。过现六行受用者:谓六识。能持者: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故。过现六识能持受用者:不舍自相故。当知十八以能持义,故说名界。
    四解五蕴论八页云: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意界者,即彼无间灭等。为显第六识,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无为,即法处法界
    五解俱舍论一卷十三页云:若尔;实界应唯十七,或唯十二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应知。论曰:如五识界,别有眼等五界为依。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说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应知各六,界成十八。
    六解法蕴足论九卷十七页:云何眼界?谓如眼根。云何色界?谓如色处。云何眼识界?谓眼色为缘所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诸了别,异了别,各别了别色;是名眼识界。余五三界,随其所应,广说亦尔。
    七解:大毗婆沙论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此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有几?答:此界实体,或有十七,或有十二。若说六识;便失意界。离六识身无别意界。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十七。若说意界便失六识。离此意界。无别六识。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十二。如名、与体;名施设、体施设,名异相、体异相,名异性、体异性,名差别、体差别,名建立、体建立,名觉、体觉,应知亦尔。问:若十八界,名有十八。体或十七,或十二者;云何建立十八界耶?答:以三事故,建立十八。一、以所依,二、以能依,三、以境界。以所依故,立六内界。谓眼界,乃至意界。以能依故,立六识界。谓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以境界故,立六外界。谓色界,乃至法界。问:若以所依能依境界各有六故,立十八界,有差别者;诸阿罗汉最后念心,应非意界。依彼不能生后识故?答:彼亦是意界。依彼不能生后识者,非彼为障;但余缘障,故后识不起。设后起者;亦作所依。如有余缘,不生芽等;岂沃壤地,非芽等依。此十八界,过去未来现在皆具。问:过去可有此十八界。以六识身无间已灭,名意界故。未来、现在、如何亦有十八界耶?答:此十八界,依相而立。三世各有十八界相。若未来现在识,无意界相者;过去识,亦应无。以相无转故
  问:等无间缘,未来未有。现在、过去、亦应不立。此既得立;意界应然?答:等无间缘,依用而立。未来未有等无间法,故不可立等无间缘。设立于谁有此缘用。此十八界,依相而立。未来虽无识所依用;而已有识,可立所依。故此与彼,不可为例。诸阿罗汉最后念心,虽非等无间缘;而是意界。准此应知。余契经中,世尊自说恶叉聚喻。说此喻已;告诸苾刍,有情身中,有多界性。彼亦摄在此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摄故。又佛于彼多界经中,说界差别,有六十二。彼亦摄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摄故。问:何故世尊为众说彼六十二界?答:为对外道身见为本有六十二见趣别故。又世尊告天帝释言:憍尸迦当知,世有种种界,随各所想而各执著。随各执著而各说之。各言此实,余皆愚妄。彼亦摄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摄故。有作是说:彼经诸见,以界声说。皆唯摄在此法界中。尊者左受,作如是说:以四事故,立十八界。一、自性故,二、所作故,三、能作故,四、蕴差别故。以自性故,建立色界,乃至法界。以所作故,建立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以能作故,建立眼界,乃至意界。以蕴差别故,建立十八界。谓色蕴差别,建立十界,一界少分。识蕴差别,建立七心界,三蕴摄在一法界中。如是名为诸界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界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界?界、是何义?答:种族义是界义。段义、分义、片义、异相义、不相似义、分齐义、是界义。种种因义、是界义。声论者说:驰流故名界。任持故名界。长养故名界。应知此中种族义是界义者:如一山中,有多种族。谓金银铜铁白镴铅锡丹青等石白墡土等异类种族。如是于一相续身中,有十八界异类种族。段义是界义者:如有次第安布段物,得种种名。谓次第安布材木等段,名为宫殿台观舍等。次第安布余甘子等段,名阿摩洛迦。次第安布竹篾等段,名盖扇等。次第安布骨肉等段,名男女等。如是次第安布眼等十八界段,名为有情摩纳婆等。分义是界义者:谓男身中有十八分;女等亦尔。即十八界。片义是界义者:谓男身中有十八片:女等亦尔。即十八界。异相义是界义者:谓眼界相异,乃至意识界相异。不相似义是界义者:谓眼界不似余界;乃至意识界不似余界。分齐义是界义者:谓眼界分齐,异余十七界;乃至意识界;分齐异余十七界。种种因义是界义者:谓因此故有眼界,非即因此乃至有意识界;乃至因此故有意识界;非即因此乃至有眼界。声论者说:驰流故名界者:谓此诸界,驰流三界五趣四生,轮转生死。任持故名界者:谓此诸界,任持自性。长养故名界者:谓此诸界,长养他性。是故种族义是界义,乃至长养故名为界。如彼卷五页至七十三卷十页广说。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

【六根】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十八界】
梵语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

分享

1

(2011-01-10 17:59:49) 转载 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五蕴

一、五蕴:
    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二、众生的意义: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

三、五蕴简表:
      〔色 〕--色法----物质的活动
      〔受 〕    
五蕴:-〔想 〕--心所法 〕
    〔行 〕      〕-- 精神的活动
    〔识 〕---心王 〕  

四、详谈五蕴:
(一)、色蕴: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二)、受蕴: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三)、想蕴: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四)、行蕴: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五)、识蕴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六、五蕴的真相: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七、观察五蕴: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六根    【六根】《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根】《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
  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做六根清净?他们是不想知道的。

    其实,六根清净四个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如果要下一个比喻,那么,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甚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那是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六根清净呢?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镇,贪与镇,是由无明 ──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镇、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

   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字,那是谈不上的。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僧尼们只要不犯淫行,不贪非分之财,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不净,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净。因为除了男女及钱财等的问题,都不容易觉察出来,净与不净,也就很少有人细心地注意它了。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

    又据法华经及涅盘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的读者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为了便于读者的记忆,再将六识、六根、六尘的名目,抄录如下: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

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六识】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照一识条。

    【六识】《 三藏法数 》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齅香。而未起分别也。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六识】《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六识】《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六尘     【六尘】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 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
  二、声 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
  三、香 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
  四、味 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
  五、触 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谓触尘。
  六、法 谓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谓法尘。
  此之六尘,尚有其他六欲、六入、六处、六境、六贼等名义,兹不繁及。
     十八界     【十八界】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谓界有十八。则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为界。
    二解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由无色意处所依,所缘,自类流转差别,当知建立有十八界。
    三解集论一卷一页云:界有十八。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何因界唯十八?由身具等能持过现六行受用性故。杂集论一卷四页云:身者:眼等六根。具者:谓色等六境。过现六行受用者:谓六识。能持者:谓六根六境,能持六识。所依所缘故。过现六识能持受用者:不舍自相故。当知十八以能持义,故说名界。
    四解五蕴论八页云: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意界者,即彼无间灭等。为显第六识,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无为,即法处法界
    五解俱舍论一卷十三页云:若尔;实界应唯十七,或唯十二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应知。论曰:如五识界,别有眼等五界为依。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说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应知各六,界成十八。
    六解法蕴足论九卷十七页:云何眼界?谓如眼根。云何色界?谓如色处。云何眼识界?谓眼色为缘所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诸了别,异了别,各别了别色;是名眼识界。余五三界,随其所应,广说亦尔。
    七解:大毗婆沙论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此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有几?答:此界实体,或有十七,或有十二。若说六识;便失意界。离六识身无别意界。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十七。若说意界便失六识。离此意界。无别六识。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实体十二。如名、与体;名施设、体施设,名异相、体异相,名异性、体异性,名差别、体差别,名建立、体建立,名觉、体觉,应知亦尔。问:若十八界,名有十八。体或十七,或十二者;云何建立十八界耶?答:以三事故,建立十八。一、以所依,二、以能依,三、以境界。以所依故,立六内界。谓眼界,乃至意界。以能依故,立六识界。谓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以境界故,立六外界。谓色界,乃至法界。问:若以所依能依境界各有六故,立十八界,有差别者;诸阿罗汉最后念心,应非意界。依彼不能生后识故?答:彼亦是意界。依彼不能生后识者,非彼为障;但余缘障,故后识不起。设后起者;亦作所依。如有余缘,不生芽等;岂沃壤地,非芽等依。此十八界,过去未来现在皆具。问:过去可有此十八界。以六识身无间已灭,名意界故。未来、现在、如何亦有十八界耶?答:此十八界,依相而立。三世各有十八界相。若未来现在识,无意界相者;过去识,亦应无。以相无转故
  问:等无间缘,未来未有。现在、过去、亦应不立。此既得立;意界应然?答:等无间缘,依用而立。未来未有等无间法,故不可立等无间缘。设立于谁有此缘用。此十八界,依相而立。未来虽无识所依用;而已有识,可立所依。故此与彼,不可为例。诸阿罗汉最后念心,虽非等无间缘;而是意界。准此应知。余契经中,世尊自说恶叉聚喻。说此喻已;告诸苾刍,有情身中,有多界性。彼亦摄在此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摄故。又佛于彼多界经中,说界差别,有六十二。彼亦摄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摄故。问:何故世尊为众说彼六十二界?答:为对外道身见为本有六十二见趣别故。又世尊告天帝释言:憍尸迦当知,世有种种界,随各所想而各执著。随各执著而各说之。各言此实,余皆愚妄。彼亦摄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摄故。有作是说:彼经诸见,以界声说。皆唯摄在此法界中。尊者左受,作如是说:以四事故,立十八界。一、自性故,二、所作故,三、能作故,四、蕴差别故。以自性故,建立色界,乃至法界。以所作故,建立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以能作故,建立眼界,乃至意界。以蕴差别故,建立十八界。谓色蕴差别,建立十界,一界少分。识蕴差别,建立七心界,三蕴摄在一法界中。如是名为诸界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界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界?界、是何义?答:种族义是界义。段义、分义、片义、异相义、不相似义、分齐义、是界义。种种因义、是界义。声论者说:驰流故名界。任持故名界。长养故名界。应知此中种族义是界义者:如一山中,有多种族。谓金银铜铁白镴铅锡丹青等石白墡土等异类种族。如是于一相续身中,有十八界异类种族。段义是界义者:如有次第安布段物,得种种名。谓次第安布材木等段,名为宫殿台观舍等。次第安布余甘子等段,名阿摩洛迦。次第安布竹篾等段,名盖扇等。次第安布骨肉等段,名男女等。如是次第安布眼等十八界段,名为有情摩纳婆等。分义是界义者:谓男身中有十八分;女等亦尔。即十八界。片义是界义者:谓男身中有十八片:女等亦尔。即十八界。异相义是界义者:谓眼界相异,乃至意识界相异。不相似义是界义者:谓眼界不似余界;乃至意识界不似余界。分齐义是界义者:谓眼界分齐,异余十七界;乃至意识界;分齐异余十七界。种种因义是界义者:谓因此故有眼界,非即因此乃至有意识界;乃至因此故有意识界;非即因此乃至有眼界。声论者说:驰流故名界者:谓此诸界,驰流三界五趣四生,轮转生死。任持故名界者:谓此诸界,任持自性。长养故名界者:谓此诸界,长养他性。是故种族义是界义,乃至长养故名为界。如彼卷五页至七十三卷十页广说。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

【六根】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十八界】
梵语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

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