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olcd2002在哪下载:关于“龙文化”的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3:58:49

关于“龙文化”的对话

 

谭汝为

 

记者:谭老师,是否可以说:“龙是中国人最尊崇、最喜爱的动物”?

 

谭汝为:你把两种不同概念的问题放在一块儿说了:“尊崇”和“喜爱”不是一码事。中国人尊崇的动物首推“四灵”,就是“龙、凤、麟、龟”。其中只有“龟”是自然界确实存在的动物,而其他如皇帝的象征“龙”,皇后的象征“凤”,宰相的象征“麒麟”,都是幻想的产物。可列入中国人喜爱的动物之列者,也不能一概而谈。喜欢马、羊、狗、鸡、兔、猴、鹿,属于实体喜爱;喜欢关在笼子里或画面上的老虎、狮子、熊猫,喜欢剪纸上的蝙蝠、肥猪,都属于精神喜爱。

 

记者:那对于“龙”,属于哪种类型的喜爱呢?

 

谭汝为:中国人对于“龙”,完全是精神层面上的喜爱,更准确地说是文化层面的尊崇。“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这属于历史和民俗话题。

 

记者:“龙”是一种特殊的神话动物。

 

谭汝为:是的。《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中国“龙”是一种理想化的灵异神物。它善走能飞善游泳,千变万化能隐身,腾云雾而驾江海,叱咤风雷降甘霖。相传龙是多种动物集于一身的综合体,《尔雅》:“(龙)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相传龙春分登天,秋潜渊薮,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无坚不摧,不可战胜。

 

记者:您介绍一下“龙”的分类。

 

谭汝为:“龙”是中国原始社会形成的图腾崇拜标志。按形体姿态分:身上长鳞的称蛟龙,生有翅膀的叫应龙,头上长角的名虬龙,头上无角的曰螭龙,伏于地作盘绕状的叫蟠龙沉潜深水的叫潜龙。至于“龙生九子”之说,过去庞杂,在此就不细说了。

 

记者:谭老师,龙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谭汝为:我们说龙文化的精神,古人称为“龙道”。所谓“龙道”,就是君子之道。即由隐到显,由静到动,由下居到上达,由一龙独处到群龙协和,由阴阳进取到刚柔相济。从文化角度分析,“龙”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四个基本观念:第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第二,仁者爱人的仁政观;第三,阴阳交合的发展观;第四,兼容并包的文化观。

 

 记者:对“龙”的尊崇,总是和皇权连在一起的。

 

 谭汝为:对“龙”的尊崇,可分四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化身,皇权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其身叫龙体,其脸叫龙颜,皇宫叫龙廷、坐椅叫龙椅,睡床叫龙床,穿衣叫龙袍,乘车叫龙车,坐船叫龙舟、后代叫龙子龙孙。

 

第二,在神话世界,龙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西游记》写四海龙王: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

 

第三,在人文社会,“龙”还象征出将入相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曹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人称未出茅庐的诸葛亮为“卧龙”。称英雄豪杰为“人中之龙”。成语“望子成龙”,就是企盼子女成才,称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第四.在民间社会,百姓不喜欢富贵皇权的龙,却钟爱吉瑞欢乐的龙。每逢喜庆,人们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十二生肖,龙最受拥戴,北方风俗,生肖属蛇称小龙,属龙叫大龙。

 

记者:请您谈谈龙与文学的关系。

 

谭汝为:正统文学“雕龙”,草根文学“雕虫”。今天,我主要谈民间文学。“龙”与“凤”往往相提并论,人们把孪生兄妹称为龙凤胎;饺子面条同煮共食,称为龙凤汤。汉语成语,“龙”“凤”联袂,形容珍贵美好,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肝凤髓、龙雏凤种、龙跃凤鸣、龙章凤姿等。“龙”“虎”结合,比喻轩昂气概,如生龙活虎、卧虎藏龙、龙吟虎啸、龙蟠虎踞、龙骧虎步、云龙风虎、虎略龙韬、人中龙虎等。

 

龙年的春联,洋溢喜庆祥瑞氛围。如“龙腾霄汉开新运,鹊立枝头报好音”;“万水千山凭虎跃,五湖四海任龙腾”;“喜看龙年花千树,笑饮改革酒一杯”;“龙年龙裔看龙舞龙飞天上,春节春风送春光春满人间”等。

 

 记者:民间流传“龙年是大事频出的年份”。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谭汝为:历史上哪个年份出的大事都不少。要说龙年的大事,也算不少,例如 公元前221(庚辰)年,秦始皇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实现了天下统一。公元9年(戊辰年末),王莽篡位,定国号为“新”,西汉灭亡。公元200(庚辰)年,曹操与袁绍两军大战,史称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1616(丙辰)年,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八旗,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他积极做好入关准备,奠定了清朝300年统治的基业。公元1856(丙辰)年,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赶回南京,杀死东王杨秀清。随后韦昌辉与石达开发生内讧,石达开连夜出走。此为“天京事变”。公元1916(丙辰)年,云南都督蔡锷发起反袁护国战争。同年袁世凯病死。公元1976(丙辰)年,唐山大地震,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病逝,“文革”落幕,改革开放遂呼之欲出。

 

     记者:有人说“龙年是凶年”。您的看法是什么?

 

 谭汝为:“龙年是凶年”是一种迷信说法,当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说大自然和人文不是一码事,不能硬性一一对应。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怨人怒”也都是至理名言,所以,不能说大自然和人文毫无关联。我们应当感谢和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就是造福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