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百度云限速破解: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7:11:49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 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与唯心

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唯物论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引导学生通过对唯心论

与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比较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础与本质的原理。第

二节主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本质,

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的意义。第三节重点讲授真理与价值的关

系。非理性因素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两部分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二)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要注意几重关系的把握。第一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的关系,说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内容的纵深发展

。第二是在阐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同时着重强调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

第三是通过对真理的客观性和两重性的原理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意义。加深对科学认识和发展过程必须用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指导的理解,深化对实践标准的正确理解。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辩证唯物论与旧唯

物论的重要区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第

一次正确地阐述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

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揭示了人类认识产生及其本质

和发展规律,创立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

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人的认识是从低级向高级

不断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 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就在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实践对认识具有重

要意
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主体通过实践逐

步认
识事物及其属性,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

然等辩证关系,才能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消极被动的直观

反映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属性,才能把握客观事物运动的规律。
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客观事物首先作为实践的对象然后才能作为认识

的对象。也就是说,客观事物必须进入人的实践范围才能被人们所认识。
从自然科学的起源看:原始社会率先发展的是天文学和力学。原因在于当时的社

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出来后,游牧部落对四季气候的变化、水源草地牧

场等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性,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丈量土地和兴修水利等农业的需求促进了古代力学的发展。从我国文字和数字

的起源看,象形文字起源于生产劳动中对具体物象的观察临摹;数字则从计算的

绳结木刻发展而来。音乐和舞蹈也是起源于生产劳动中,原始人在辛苦劳作丰收

之后或在节日,为了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进行的各种祭神仪式和活动,后

来才发展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精神生活的音乐和舞蹈。从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看

:除了受生产实践的制约,越来越多地源于科学实验的实践形式。如对遥远的宇

宙天体的观察、对已经绝迹的远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认识、对非常微小的微粒

子的科学认识等等,都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直接接触和变革它们,只有通过科学

实验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唯一桥梁。通俗地讲就是实践出真知。我们有许多知识和生

活技巧和劳动技能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游泳、骑自行车、溜冰……鲁迅先

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学走路时,再愚蠢的妇人也不会把孩子绑在床上,让他自己

研究得能够飞跑了再下地,因为小孩子学走路就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的。我国古

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曾经提出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格一物而知一物之理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他到一片竹林旁打坐几天几夜,结果一无所获。他不是

从中得出唯物论的结论,而是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提出“万事万

物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为什么得不出唯物论的结

论呢?因为他在竹林旁边的打坐不是去观察竹林的生长规律和在实践中了解竹子

的各种特性,而是闭目“内省”的苦思冥想,当然不可能有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没有否认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的

重要性。由主体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中产生的直接经验与作为书本知识的间接经

验的关系是辩证关系。我们的认识是由我们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

习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的。把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具有

重要意义。
首先,现实中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代人都以前人认识的终点作为自

己认识的起点,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正是有了这种继承

,才有人类认识的发展和进步。每代人的认识都为人类的整体认识增加了新的内

容。如果人类的认识都必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来,人类就只能永远停留在钻木

取火、饮血茹毛的原始时代。间接经验是前人或古人实践经验和认识的结晶,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高尔基认为“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次,在我为间接经

验,在他人为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从人类认识

的根本内容与根本源泉看,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学习书本知

识并不违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的观点。再次,有直接经验能够帮助主体更好地理

解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毕竟是别人从实践中概括而来的,不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

的获得的经验,学习抽象的书本知识,仍然必须注重强调实践,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书本知识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手段(实验课

、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等),把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化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体系。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同样一个格言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因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亲身经历不同,理解

当然有差别。所谓经历,实际上就是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古人认为“少年

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少年对人生的生离死别的直接经验少,为

了写诗只好无病呻吟,写的无非是风花雪月。“而今识遍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

秋”;则是老年人的境界,老年人尝遍了人生的甜酸苦辣,积累了太多的直接经

验,对人世的生离死别能够用达观的、睿智的方式去坦然面对了,也就不会再发

出多愁善感的慨叹了。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是由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的

直接经验造成的。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看,我们既要注重学习书本

知识,也要重视实践,正如我国宋代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从认识的产生发展的根本源泉看,社会实践提出了需要和要求,才能推动认识的

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断给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

,解决新的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

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四卷第

505页)。社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会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促进认

识和科学的发展。主体的认识和科学因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又伴随着社会实

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我国大学的各专业设置和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

一点。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和新兴学科的出现,都是在社会需要的前提

下产生的。社会实践提出要求,促进了各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在社会实践的推

动下,新学科的产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科学发展为日益复杂的

、庞大的、多层次的和多序列的知识体系,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知识

急剧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上升,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的。

20世纪以来,由于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迅速发展;由于利

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

巨大发展;由于农业与医学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现代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的研究

和遗传工程的发展等等。在科学认识发展中,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科学家的“好奇

心”和“科学兴趣”的作用,但这些都属于主观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实践需要的

客观必然性的推动作用比较,是第二位的原因。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要求科学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新的领域、新

的课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实践为人们的认识的产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望远镜、显微

镜、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等工具仪器和设备,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

来的,又成为后认识过程的工具和手段。人类的生理器官是有局限性的,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能力都有些动物比人类敏锐,但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射

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雷达、声纳、遥感装置、高能加速器等等,比动物的感

觉能力优越得多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帮助人类深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促进

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类认识的视野。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离不

开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水平伴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不管是观察、记

忆、想象、判断、推理的能力,还是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

敏捷性,都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实践改变了客观现实,客观现实的改

变又反作用于人脑,促进了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实践越深入、越广

泛、越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也伴随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
2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真理,或者说包含了多少真理性,这在主观领域里是无法得到证明

的。只有实践才具有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能力。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伽里略用两

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自由落体速度与它的质

量成正比”的定律的记载。伽里略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实践的方法去否定亚里士

多德的定义的。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首先陷入了自相矛盾的两难问题。从逻辑

上看,首先假设有两个铁球,A球为100磅的实心球,B球为1磅的空心球,当两个

铁球同时做自由落体的运动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两球的运动速度相差100

倍。但如果把两个铁球拴在一块,悖论就出现了:A球+B球=101磅,比A球重,自

由落体的运动速度应该比A球快;但是力学常识表明A球+B球运动速度的计算是(A

速+B速)/2,运动速度比A球慢。到底哪个公式才是真正反映物质运动速度的真理

性的认识呢?逻辑上无法证明,最后伽里略才想到用实验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意大利斜塔上的实验。实践的结果证明,100磅的实心球和1磅的

空心球几乎是同时着地,实践的结果就这么权威性地打破了亚里士多德流传了一

千多年的物理学的定律,表明了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可见,实践使对认识的检验

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自然科学中,实践检验的权威性十分明显,自然科学家

都非常重视实验。所有的大学、科研机构所拥有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

等等是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客观标准。社会科学的认识是否

真理付诸于实践检验具有滞后性,无法像自然科学似的当场作出检验,比如我国

的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是真理性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历史

阶段完结之后,看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和促进的情况,才能总结经验和正确评

价。但无论如何,历史终归历史才能评说,所谓历史评说,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

的检验。评价我国改革开放的情况也是如此,主要看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无论何种认识,正确与否都必须付诸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3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正是为了改造世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把握它是为了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达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和归宿。理论的价值

就在于它能够指导我们去改造世界。我们今天在大学里学习各门科学理论,掌握

各种技能,就是为了将来我们走向社会之后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如果理论不能

用于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德

国诗人歌德说过: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是灰色的。为什么说理论是灰色的呢?

因为理论只有在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时才有价值,如果理论只是束之高阁,不

能用于指导实践,就是灰色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了。自然科学为生产实践服务,

社会科学为社会实践服务。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真正含义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

重要意义,就不能真正理解和科学揭示人类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在于人的认识的产

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为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提供了许多具体科学的佐证。皮亚杰的

《发生认识论》就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皮亚杰反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先天固

有的、天赋的,他根据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得出结论: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动

力、基础都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即活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通过主

体的活动,把外界的刺激同化到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之后,或者是顺应外界刺激

调节主体原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并通过对儿童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了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缺陷在于他提出

的活动只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社会历史的实践创造。因此,我们吸收皮亚

杰的发生认识论的价值成果时也必须进行分析鉴别。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认识规定了实践的目的。
客观事物是无限多的,确立何种事物作为实践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由实践需

要决定的。但实践提出的需要,又必须从理论上揭示、概括和阐述,充分显示其

价值,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目标。比如我国在发展农业和改造传统农业方面,必

须加大高科技的投入,这是由我国的人口众多和农业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实践的需

要决定的。但是发展“三高”农业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能够获得多少经济

效益,农民能够获取多少物质利益等的理论揭示、概括、阐述和宣传直接影响到

农民愿意不愿意进行农业的改造和投入,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采用行政命

令式推行农业产业结构和高科技含量的改造,农民对农业的改造认识不足就会导

致热情不高,信心不足,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造,在社会实践的具

体改造中就一定是步履艰难的。
人的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这是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的本

质区别。农民种田、工人做工、学生读书都是有目的的过程,农民种田要达到丰

收的目的,取决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季节气候、植物生长规律、土壤和化肥

的使用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如果盲目蛮干,或者离开自然规律去搞什么“人有多

大胆,地有多高产”,就不可能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工人做工要了解物质的性

能特点及加工的技能手段,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学生读书如果不能掌握学习方

法,死记硬背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人的实践活动带有自觉的能动性,就在于通

过人脑的思维,有计划、有步骤、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运

动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失败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能够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本

质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且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中国革命才能获得成功。正如斯大

林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也就是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做

指导,革命的运动就不能获得成功。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

对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产生制约作用,直接影响到实践的目的。实践的目的性赋

予人类活动自觉的品格,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类的实践活

动越带有经过思考的计划性和按预定目标进行的特征。
(2)认识影响了实践的范围和过程。
    实践的目标确定了,还要有相应的正确的手段方法和道路,实践不是盲目的

过程,而是以认识为指导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不是被动地适

应环境,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世界的过程。实践目标确定之后,采用何

种手段、方法和道路,实践本身无法回答,有赖于主体对以往的实践提供的材料

进行分析、判断、筛选,决定取舍。主体要受到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程度的制约,决定了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探索规律;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如果人的认识没有从客观事物本身出发,没有注重实事求是,而是以偏概全

,就会影响到实践的范围和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成果,必须纳入实践的

过程,采用类似反馈调节的办法和借助物质手段的操作,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困难

和障碍。因此,实践活动受到许多限制,它的范围和过程受制于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和程度如何。
(3)认识影响了实践的结果。
    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发起者,实践主体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都要影响到实践

的效果和成败。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计划性都影响到实践的

成败。实践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过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

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排除

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使革命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

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

认识产生了偏差,尤其是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和左倾思潮的泛滥,导致了重大

的失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表现得错

综复杂,当我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时,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够

顺利进行;当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时,社会实践无法达到预期

的效果。因此,认识影响了实践的结果。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中产生了认识,实践又要受认识的制

约。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论

、旧唯物论和不可知论的重要区别。“对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

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马恩选集》第四卷第221页)。

二     认识的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我们知道,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这是

由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的机能决定的。毛泽东把人脑当作是意识产生的加工

厂,只有加工厂是无法生产产品的,还要有原材料也就是客观对象经过人脑的加

工才能产生意识。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首先划

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

。在休谟的看来,人的认识来源于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事物和感

觉是否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不可知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张桌子放在我们

面前,我们离它的距离远近左右在视觉上都会产生差异,因而是不可知的。康德

则割裂了自在之物(客观世界)的现象与本质,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

,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的本质。他看到了人的认识中存在错觉,但把一切感觉等同

于错觉,感觉就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堵墙,阻碍了人的正确认识。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其次划

清了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可知论的界限。唯物论认识论的核心是反映论,它们

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都是可知论,都把人的认识的产生看作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对人的认识是怎样生产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那么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呢?辩证唯物论认为,人类认识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

起源是同步的。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劳

动在人的认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社会劳动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人类认识活动发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

类的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要求以活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为基础

,这就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性。在社会劳动中,人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

具,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形成关于客体的知识。其次,社会劳动的发展促进了

人类认识器官的进化。从猿到人的进化首先是手和脚的分工,使原始人能够制造

和使用劳动工具,同时劳动促进了猿脑的变化,脑重量和脑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

,成为能够思维的人脑。其三,社会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维的工

具,推动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旧哲学对认识的本质的理解存在三种观点:唯心主义的

先验论、不可知论的怀疑论、旧唯物论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在认识的本质问题

上,存在唯物论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根本对立。唯物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

第二性出发,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唯心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

二性出发,否认认识是物质的反映。列宁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概括为:

唯物论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论的认识论路线是“从思想和感

觉到物”的根本对立。英国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他把认识看作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是人的心灵的自由创

造。德国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则认为,“绝对观念”派生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是“绝对观念”在人脑中的自我认识。唯心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颠倒

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现在认识论上就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还存在辩证唯物认识论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

物认识论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的区别。唯物论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和核心都是反映论

,但旧唯物论认识论的反映论主张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论认识论的反映论最大的特点是把人的认识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单一的

过程,比如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

是照镜子一般,镜子只能消极被动直观地表现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人脑生产认

识,就像照镜子一样只能是对自然物的外部特征的模仿。因此,旧唯物论认识论

有两大缺陷:第一个缺陷是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离开社会实践和历

史发展来理解人的活动,看不到人的社会性,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德

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提到了实践,但他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日常的活动

,就像吃饭穿衣一样。认识的动力不是实践推动的,而是人的“求知欲”推动的

。检验认识是否真理,费尔巴哈提出两个标准:第一个是“类”,即我一个人看

见的不一定是真的,但如果我们大家共同看见的就是真的。把“类”当作检验认

识是否真理的标准的错误就在于不了解人的认识不是对感性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

表面特征的直观反映那么简单;因为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

反映,不是视觉上的“看见”,而是而是要深入事物的内部探讨本质,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由于人们探讨真理是个艰难和复杂的过程,发现真理

的过程的曲折性使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费尔巴哈把“大家共同看见”

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错误的。他认为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第二个标准是“爱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爱,把爱也当作真理的标准就更加荒谬了。旧

唯物论认识论的第二个缺陷是没有辩证的观点,旧唯物论认识论不了解人的认识

的发展是辩证的过程,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的

无限的发展过程,把人的认识看作像照镜子那么简单,既无法科学地解决认识论

的问题,也不能彻底驳倒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
    辩证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论认识论的缺陷,科学地解决了认

识的起源、本质、作用和规律等一系列的问题。辩证唯物论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

进到认识论,强调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

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辩证关系,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客

观物质性实践活动获得的。辩证唯物论其次把辩证的观点引进到认识论,揭示了

人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又回到实践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从实质上来说,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面貌、特性

、本质和规律。认识是主体的精神活动,但这种精神活动不是凭空进行的,必须

以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与现象为对象,由客观对象限定认识的一定指向和内容。

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主体的认识。虽然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内

容往往难于完全吻合,但终归要以客观事物和现象为原型,具有一定的相同、相

似之处。现代信息科学证明,客观事物和现象以信息的形式进入主体成为认识的

内容,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进行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认识

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信息进行筛选、接受、贮存、加工、改造的结果。认识是主体

对客体的反映,是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其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

用的过程和结果,主体不仅要对客体进行直观的描写,而且要对客体作出抽象的

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要“复制”当前的对象,还要对客体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创造出想象或理想的境界来。因此,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既是一种反映,更是一

种创造;它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只有这样理解认识的本

质,才能与旧唯物论认识论划清界限。
其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不通过实践,人对

客体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现象的外部特征上,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探索本质和规

律。只有在实践中,客体的特性、本质和规律才能逐步显示出来为人们所认识,

人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方面吸收了旧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合理因素,另方面又克服了

旧唯物论的缺陷,把彻底的唯物论的原则与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为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
2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论的重要观点。认识相对物质

而言,就是意识,相对实践而言,则是认识。意识与认识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对应物不同,提法不同。意识的起源表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

社会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和语言促进了人脑这一思维器官的发展

,才有了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辩证唯物论关于意识的起源的学说,既从科学的

角度批判了唯心主义和神学的关于意识的起源是超自然的神的启示等的无稽之说

,又与旧唯物论把人的意识的产生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过程划清了界限。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认识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人、集体

和社会。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从整体看,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在人类从动物界

分离出来,形成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之后:古代表现为文字的产生、劳动工具的制

造等等,在现代表现为对科学文化掌握的程度。从个体看,0~20岁为学习主体,

以学习知识掌握经验训练技能为主,20岁以后为成熟主体,进入社会并形成了自

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识主体的基本属性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从自然属性看,人是自

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生命体。社会属性是人类有别于动

物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包括生产关系、血缘关系、社团关系、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等。思维属性指人是有意识的,能够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

内部本质探讨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各方面都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特点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由

自己的自主性决定的。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主体采取什么行动,按什么方式行动

,都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和一定的决断权,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接受客体的影

响,而是主动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客体。创造性是主体的最本质特征。主体对客体

的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的追求,主体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深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

和规律,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创造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来没有的的东西(如

房屋、道路和城市等等)。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大强化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的客体
    认识的客体就是认识的对象,是进入主体的实践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那一

部分事物,是世界上一部分对象化的事物。虽然世界上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可

以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

限制,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的只能是一部分进入了主体实践范围的事物。时代给

我们提供了什么条件,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达到什么程度。当显微镜没有发明之

前,人们对病毒和细胞的认识就受到限制,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对太阳系

的恒星和运动轨迹的认识就受到限制。由于现在人们的实践范围还停留在太阳系

,对银河系、总星系和超总星系之外的宇宙天体的运动的认识就受到限制,对太

阳系之外是否存在外星人和飞碟就仍然是科幻,是猜测。
认识客体的基本类型有:自然客体(日月山川、江河湖泊、花草树木、晴阴雨雪

等自然现象)、社会客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各种现象)、精神客体(前人

和他人的思想结晶形成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尽管人是认识主体,但前人和他人

的认识活动和精神活动也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即认识客体。我们在大学里学习

各门专业课、基础课,都是前人和他人的认识活动的结晶形成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作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因此,认识客体也包括了精神客体。精神客体的形式虽然

是第二性的非物质的东西,但在形成了思想体系和书本知识之后,就具有了物质

的属性和客观的属性,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就成为人们认识和研究的对象。
认识客体的基本属性有: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客观性是客体的首要属

性,无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对于认识主体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就是认识客体的客观性的表现。认识客体的对象性是指客体并不是自在的事

物,而是认识主体进行认识活动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社会历史性是指客观事物只

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才成为现实的客体。我们不能参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的诸子百家的争鸣,因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只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

阶段存在。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客体的范围不断扩大,客体的内容也不断

变化和充实。
在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规定的,主体是认识者,是从事一切认识活动的

承担者;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只有在与主体发生联系时,才具有客体的规定性。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等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本体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意义上使用,相当于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的关

系。在本体论上,物质是客观的东西,是第一性、根源性的世界本质;而意识是

主观的东西,是由物质所派生的第二性的东西。主体与客体是在认识论的范围探

讨问题,主体并不等于主观,因为主体首先具有自然属性,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

体,同时具有意识和思维能力;而客体也不等于客观,客观事物只有进入主体的

实践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才能成为客体。所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是物质与

意识的关系,不是本原与派生、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认识主体的存在也是第一

性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相互规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的认识是

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了解认识的产生与发展,就必须研究主

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看法。有唯

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也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主观唯心主义者夸大人的

主观精神,把人的主观精神当作是世界的本原,主体就成为人的意识,客体就是

人类精神的创造物。就像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万事万物不外

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客观唯心主义者则夸大客体精神,把客

体当作是客观精神或神的创造物。就像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可

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都用精神性的主体淹没了物质

客体。旧唯物论站在反映论的立场,承认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但

是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离开实践探讨认识的问题,主体对客体的反

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反映。形而上学性影响了旧唯物论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是

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不了解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否认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去解决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

系问题,认为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主体对

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的关系是双

重关系,即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
   (1)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认识的主体要

与客体发生联系,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实践。实践是主体联系客体的纽带,是沟通

主客体的唯一桥梁。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如果把主体通过实践

作用于客体产生认识的过程比喻为弹钢琴,手指就是主体,钢琴就是客体,音乐

就是认识。手指作用于钢琴的实践,才能产生音乐。若言声音在指上,与君何不

指头听?若言声音在琴上,与君何不匣中听?只有主体作用于客体,手指作用于

钢琴,音乐才能产生。通过实践,主体才能从事物的外部联系深入到事物的内部

本质。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来源、动力、

标准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
  (2)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对客

体的反映和认识是一个能动的辩证的发展过程。认识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

动态的发展的,人的认识当然也必须随之发展。实践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

,决定和推动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不断加深。同时,主

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的认识能力也不断提高。实践的水平越来越高,决

定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越来越强。马克思主义把辩证的观点引进了认识论,科

学地揭示了认识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
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以实践为中介,形成了双向运动,主体通过

实践改造客体,客体反作用于主体,促进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两者相互作

用相互促进,推动了人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深化。
主体自身素质对认识的影响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论的重要观点。但考察主体的认识

过程,我们常常发现,同样的认识对象,同样的认识条件,主体的差异导致认识

事物的范围和深浅、本质和规律及效果的差别很大。比如在同一间学校,同等的

学习生活条件,同样的教材和同一个老师,有些同学学习进步很大,有些同学学

习效果不佳,原因何在?根本原因是主体的自身素质影响了认识的过程。
从现实中看,认识主体先天的素质的原始差别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搬运工与

哲学家的原始差别不会大于家犬与猎犬,他们的差异是后天造成的。搬运工从事

的是重体力劳动,哲学家从事的是抽象思维的脑力劳动。没有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也没有人天生就是搬运工,他们的差异是后天造成的。
认识主体都有完善的自然结构,我们称为身体素质。作为劳动器官的手与脚、作

为感觉器官的眼耳鼻舌身、作为思维器官的大脑;这些劳动器官、感觉器官和思

维器官构成的认识主体的身体素质原始的先天的差别不大。除了自然结构的身体

素质,主体还有精神状况即主体的精神素质,这就是主体自身条件的重要差别的

根源。主体的精神素质分为认知结构和非理性因素,这两部分对主体的认识过程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主体的认知结构对认识过程的影响:主体的认知结构由思维方式、前知识

结构和价值观念三部分组成,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
思维方式决定了主体认识的个人风格。在现实中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与思维特点是

长期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凝结积淀而来的。不同的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

有较大的差别。有人偏向于形象思维,对图象色彩音律文字等感性的东西领悟很

快,记忆力理解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有人偏向抽象思维,对空间概念和数

字逻辑的领悟力很强,但对记忆和背诵的东西不感兴趣,能力也比较弱。一般情

况下,偏重于形象思维的人在早年容易出成果,比如小画家、小音乐家、小书法

家等等,人们常常用早慧或“少年得志”来形容他们。偏重于抽象思维的人成功

的时期较晚,人们常常用“大器晚成”来形容他们。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更多的人介于两者之间,而且既没有少年得志,也没有大器晚成。认识自己的思

维方式的偏差,才能针对自己的缺陷进行调整。如果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

点了解不足,或盲目地跟风选择热门的认识客体,往往就会出现扬己所短,拿自

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成就和有重大的突破。在大学

里面,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有些同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比较合适学文科,但

在各种因素的干预下,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选择了理工科,

结果不仅高考考不出好成绩,进入大学后对本专业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个人的兴

趣爱好和专长更无从发挥。由于没有注意扬长避短,学习当然是事倍功半了。
我国的文坛巨匠鲁迅先生早年曾经弃医从文。一方面是因为鲁迅先生认为治疗国

人的心灵麻木比治疗国人的肉体疾病更为重要,另方面也与鲁迅先生的思维方式

与思维特点有关。我们把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鲁迅先生的思维方式

做个比较,看看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何使他们的认识过程带上明显的个人风格


           毛泽东                               鲁迅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祥林嫂》
毛泽东采用抽象思维理论论证抨击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劳动人民尤其是中国的劳动

妇女身上的四大绳索(族权、神权、君权、夫权)对劳苦大众的压迫,揭示了中

国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鲁迅则采用形象思维塑造了祥林嫂这一

被迫害被侮辱的典型形象,控诉了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吃人不吐骨头,同样抨击

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毛泽东                                鲁迅
《青年运动的方向》                            《阿Q正传》
毛泽东采用了抽象思维理论论证评价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并指出青年在革

命运动中应该坚持什么立场采取什么态度发挥什么作用;鲁迅采用形象思维塑造

了阿Q这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同样评价了辛亥革命的成败。
在毛泽东运用理论唤起民众起来投身中国的革命运动,并且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把旧中国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而成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领

袖的同时,鲁迅先生犀利的文笔奋进的精神,从教育和审美的角度激励中国人民

推翻封建专制,追求真理和光明进步,从而成为中国的一代文坛巨匠。无论在中

国革命的历程中还是中国的文学界,毛泽东和鲁迅都是两颗巨星。他们的思维方

式和思维特点使他们的认识过程带上了明显的个人风格。
在现实中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思维方式的差别使认识主

体的认识过程带上了主体的个人风格和打下了明显的个人烙印。主体的思维方式

可以认识,更可以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倡导“知识就是理论”的培根在《说文解

字》中提到,通过读书和思考,可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

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

成性格。凡有所学,都有助于主体认识和调整、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自己的

思维方式的认识和调整,最关键的就是通过调整完善扬长避短。
前知识结构影响了主体后认识过程的深度和广度。所谓前知识结构是人们在以往

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知识物化在我们的思维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面

。知识是意识的主要存在方式。每个人的认识都不是从空白处开始的,前知识结

构制约了主体的后认识过程。前知识结构是主体以往所掌握的全部知识物化积淀

于思维深处,形成了我们的知识面广博与否的问题。主体的前知识结构直接参与

主体的后认识过程发挥作用。如果主体的前知识结构偏科的现象严重,科学认识

的含量不高,就会影响到主体的后认识过程的成效。如果主体的前知识结构广博

而科学,就会促进后认识过程思维的触角更为敏捷,反映更为迅速,更能准确抓

住事物的本质。
在我国古人看来,前知识结构对后认识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温故可知新

,举一可反三”。但如果主体的前知识结构不科学,不全面,则无法从故中温出

新来。主体的知识面太窄,对新事物一无所知,就会影响到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宋玉能言,登徒子蒙好色之冤千年;孟子善辩,齐桓公只好顾左右而言它;苏秦

持合纵之论,挂六国相印;张仪建连横之说,为秦国一统大业奠定了基础。至于

李斯的《谏逐客书》,触龙婉言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或含蓄委婉绵里藏

针,或直言不讳慷慨激昂,或谈笑风生挥洒自如,为君王定国安邦出谋划策,为

个人一展抱负各显其能,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话题千古风流。如果主体的前知识

结构欠佳,就会影响到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的理解


    价值观念影响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主体在产生认识之前,预先要对认识客

体进行选择。谁也不会选择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研究认识对象。

学生在高考时选报志愿就是在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对客体的选择的过程。毕业就业

又是一次在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对客体的选择。从主体对客体的选择的情况看,一

般居于两种考虑:第一是对主体自身的兴趣爱好专长和自身发展前途的考虑,如

何扬己所长力争早日获得成功;第二是对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和分析。谁也

不会选择社会即将淘汰的行业作为自己的研究认识对象。主体在选择客体时一般

有几种情况:有人愿意选择社会热门的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热门吃香,在

社会的发展的潮流中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有人愿意选

择冷门,因为自信自己有于反常处走惊雷的能力,成功“爆冷”的机会比选择热

门更大;也有人选择偏门,因为危难正可图大功,在边缘学科的空白地带更容易

出成果。主体的动机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对客体的选择就不同,认识当然也就

有了深浅和广窄之分了。同时,认识主体运用价值观念对客体进行选择时出发点

是考虑个人和金钱多一些,还是考虑社会需要和实现人生价值多一些,也有了人

格的高下之分。鲁迅当年弃医从文,不仅与他的思维方式有关,更与他认为文学

可以唤起民众促进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观的影响有关。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看到中

国的百姓麻木不仁的精神状况极为痛心,他认为治疗国人的心灵麻木比治疗国人

的躯体麻木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做出了弃医从文的选择。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在

原子弹试制即将成功的关头抽身退步,投身到当时前途未卜的计算机研究中,并

为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人们称为计算机之父,也是受其价

值观的影响的结果。纵观科学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在即将功成名就的情况

下改行的并不少见。一般来说,科学家的改行都是受他们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对自

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特长分析之后的理性决策,并非主观冲动轻率而行的举止。
认知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的认识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

,主体的认知结构可以认识、可以调整、可以优化。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自我认识

,扬己所长克己所短,才能真正提高认识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过程的影响:非理性因素也是认识主体的自我素质的重

要表现之一。非理性因素又称为非逻辑因素。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是

可以逻辑化精确化的因素,比如概念、判断、推理等等形式。非理性指的是认识

主体的个人意志、情感、直觉、想象、本能等精神和心理因素。这些精神因素不

是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的,但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发挥激励、调节和控制等重要的

作用。同样制约了主体认识的全过程。
意志是意识的悟性核心。现实中每个人都有意志,但人的意志是有坚强和怯懦的

区别的。有些人面对困难和挫折越战越勇,百折不挠;也有些人一碰到问题和困

难就怨天尤人,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开脱。意志的坚强与怯懦影响了认识主体

的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效。主体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艰苦

的过程,马克思曾经将学习的入口比喻为地狱的入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下地狱

的决心和毅力,是无法攀上科学的高峰的。主体的认识过程是个艰苦的过程,要

克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体自身的惰性,要战胜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还要克服

理论的抽象和枯燥性带来的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的。

我国清末学者王国维曾经把做学问和成就事业的艰苦性概括为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认为古之成就大事业和大学问者,都必须经

过这“独”、“苦”、“悟”的三种境界。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与困难时,意志坚强者会自我控制,克服惰性,艰苦探索而达到目的;意志怯懦

者则寻找借口,放纵自己,怨天尤人,自甘平庸。能否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主观

与客观的困难,是主体的认识能否达到“顿悟”的关键。因此,意志在主体的自

我素质中是认识产生的悟性核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的99%是血汗。有坚强

的意志,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能够坚持长期的寂寞和无人喝彩,

才有达到成功的一天。如果急于求成,走马观花,是不可能在认识上获得重大的

突破的。
情感是意识的特性成分。在现实中每个认识主体都有自己的情感,情感也有强弱

的区别。主体在认识过程的情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望的强烈与否。科学家罗素曾

经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三种激情主宰了我的一生:爱的

渴望,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极度同情”。古往今来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超越

了名利桎梏和对人类的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同情促使他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的

,使我们后人在读到他们的名字时禁不住肃然起敬:伽里略、布鲁诺、牛顿、爱

因斯坦、居里和居里夫人……。科学只关心“真与假”,科学家却必须面对“对

与错”。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可以成为社会进步和为人类谋福利的工具,也可以

成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还可以成为战争狂手中屠杀人类的工具。人类社会面

临的许多生存危机,都以人类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有关。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

,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道义感,科学技术的成果才能只用于造福人类

而不是危害人类。这就需要人们对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的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

道义感。
综上所述,认识主体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在认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在

辩证唯物论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就要注重自我认识

和自我完善,才能提高我们的认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人的认识过程概括为“两变”,即物质变精神

,精神变物质。这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列宁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

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

证的途径。

一. 一般认识的展开过程
1 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
认识的辩证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

,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包括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不同的阶段。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对事物的现象、

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

表象。感觉是对事物的表面特征的个别反映,视觉是一定的光波作用于我们的视

网膜反射到大脑皮层下的枕叶作出的反映,听觉是物体震动的声波作用于我们的

外耳—中耳—内耳,直到大脑皮层下的颞叶作出的反映。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等,是各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个

别反映。知觉是感觉的综合,感觉的产生是个别,发展到知觉就是把感觉综合起

来,对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作整体的把握。比如我们看到一朵玫瑰花,如

果只是停留在感觉的视觉上(花的形状与颜色),我们不知道花的真假(鲜花、

绢花、塑料花),但如果我们把感觉综合起来形成知觉(视觉感知玫瑰花的色彩

与形状、嗅觉感知玫瑰花的清香、触觉感知玫瑰花的质感),我们就可以知道真

假。表象是知觉的再现。也就是说,感觉与知觉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

面特征的直接感受,表象则是认识主体离开了客观事物,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

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感觉、知觉和表象都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我记得…

…我感到……我觉得”、“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

是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所以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

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

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和一般属性的概括。它是抽象思维的“细胞”,理性认识的其

他形式必须借助概念才能进行。而概念本身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概括出来。

比如“水果”这个概念,就是对苹果、香蕉、葡萄等具体事物的概括抽象,才形

成“植物的果实,有较多的水分,无毒,美味可口,可以生吃”这个概念的。我

们的思维都必须借助概念才得以进行。判断是概念的展开,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

物之间以及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对事物及其属性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有些

玫瑰花是白色的”(特称肯定判断),“天下乌鸦一般黑”(全称肯定判断),

“玛丽是女孩”、“约翰是男孩”、“波比是狗”(肯定判断)。我们一般用单

词表达概念,用句子表达判断。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过渡到新的判断(已知推出

未知的过程)。它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已有的联系,而且可以推测事物发展的趋

势。推理比概念、判断更进一步显示了人类理性的思维能力。由于理性认识是以

抽象思维的形式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因此实际上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

反映客观事物。理性认识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推理多为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有或然性,说明理性认识虽然来自感性认识,仍然有可能产

生错误。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结论一定正确。但理性认识本身不能保证前

提一定正确。如果前提以偏概全,或推理方法错误,结论就会产生错误。推理在

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中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需要进行

推理,找出客观事物的真相。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和深刻性。抽象

是理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无论概念的形式、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还是推理的进行

,都必须采用抽象思维才能进行。概念的形成展开和推理的进行都是在人们的大

脑思维中进行的,这就是间接性的表现。由于理性认识是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

面征象的感性认识的反映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本质,因而是深刻的,是认识的高

级阶段。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但两者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

透、相互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

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特征和属性的反映,是直接的过程。理性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反映,是间接的借助抽象

思维才能完成的认识过程。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两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其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理性认识虽然抽象,但

却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变成主观自生的东西。无论是概念判断推理,都必须从大量的感性认识概括

而来,如果感性认识不全面,就会影响到理性认识的正确性。例如没有弄清楚共

青团员与青年的隶属关系,就会出现“共青团员是青年,小王不是共青团员,所

以小王不是青年”的逻辑错误推理。
第二:由于人的认识任务是经过感觉达到思维,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

因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是事物的外

部联系的认识,虽然是直接生动具体,但不发展到理性认识,找不到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就没有意义,就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在科学史上的开普勒定律就说明了

这一点。开普勒的老师第谷用了整整30年观察天象,纪录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但

他不擅长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到行星运动的规律,这个工作是由他的弟

子开普勒在整理他的感性材料中完成的。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的发现就以开普勒

命名。后来才把他们合并称为“第谷—开普勒定律”。许多歌唱家在舞台上已经

成名,还要再进行音乐学院再学习深造,因为舞台上获得的是感性认识,只有把

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声学乐理等知识的科学掌握和运用,歌唱家的艺术生命才

能长久。流行歌手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流星”,就在于他们一瞬而逝,只有舞台

的感性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艺术生命就不长久。
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区分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但实际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是相互渗透的。如

“她穿着一件红衣服”,这是我看见的一个事实,但在表述的时候,必须运用概

念“衣服”。我们通常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

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充分表明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渗

透。
   (4)现实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促进

我们的认识产生这个飞跃呢?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深入实践,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在学习辩证法使我们知道,量的积

累才能引起质的飞跃,要避免理性认识以偏概全走向错误,详尽占有感性材料是

重要的基础。如果只凭一两个现象就进行判断,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认识。
所有的物体都热胀冷缩            凡导电的都是金属
冰块是物体                      水是导电的
加热冰块将增加体积              所以水是金属
    这两个错误都是没有详尽地占有材料。
    其次,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制造。感性材料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反

映,虽然是真实的,但不可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进入理性思维,进行

概括判断推理。科学思维方法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对感

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上升到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在哲学认识史上,对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存在两种错误观点:其一是唯理

论,夸大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

感性认识。其二是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人

的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两者都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都是错误的。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轻视实践,轻视

感性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到处套

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轻视理论,否认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把狭隘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两者都是违背马克思主

义认识论的。
2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我们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尚未完成,还必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

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与第一次飞跃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为重要。
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1)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

正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但由此产生的认

识或理论并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必须通过第二次的飞跃,才能达到目的。认识和

理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理论回到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

,为实践指明方向和道路,摆脱实践的盲目性。正如斯大林指出:没有革命的理

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做指导,革命的运动就是盲目的,就不

可能获得成功。
    (2)理论需要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在第一次飞跃中产生的理论是否真理,

有多少真理性,在第一次飞跃中是无法解决的,理论回到实践中: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获得成功被证实是真理性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遭受失败被证实是谬误的认识并得于改正。
    不完善的认识指导实践——未达预期效果在实践中得于进一步完善。
    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认识回

到实践,既是实践本身的要求,也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

这里面也要经历错综复杂的过程。完成这个飞跃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1)理性认识必须正确。正确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果理性认识是错误的,用于指导实践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相反会遭受重大的失

误。我国的大跃进、文革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2)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理性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

认识概括而来,但仍然要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理论的概括有一定的

适用范围,不能当作教条到处套用,而且实践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只

有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理论要为广大群众所掌握。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论要付诸于实

践,就必须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向人民群众作宣传,转化

为人民群众的观念和行动,才能达到目的。不能搞愚民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物化到劳动者身上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经验、劳动技能。
    认识回到实践中,不是口头的理论,而是成功的事实去证明。
3 主体认识活动开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全过程。但这个过程

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

识到实践,也是个否定之否定的不断反复的过程。所谓再认识,就是主体对以往

的认识客体及其认识成功的重新认识,它不仅包括认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

而且包括鉴别真伪、修正谬误,是认识在原有基础上连续的和不断更新的过程。

比如人们对物质结构层次的认识:1808年道尔顿发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到

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原子里的中子和质子,前后经过了124年,人们对物质结构层

次的认识才向前推进了一步。人们对微观客体和光的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样:在17

世纪牛顿提出“粒子说”,17世纪末惠更斯提出“波动说”,到底是粒子性还是

波动性,科学史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1922年爱因斯坦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

了“波粒二象性”的学说,这个矛盾才得以解决。
    为什么人的认识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呢?
认识的产生必须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客观条件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事物,当生产力

水平低下,人的智力水平就受限制。在没有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人们的认识往往

是错误的(我国古代的九重天、嫦娥奔月、河伯娶妇等);在没有显微镜之前,

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就受到限制;在没有望远镜之前,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

识就受到限制。同学们在大学里的学习,如果实验室的条件差和设备落后,就会

限制同学们对本学科的知识的掌握。
第二是客观事物的限制。客观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存在着,有它产生、发展、

灭亡的历史。而且在现实中,本质深藏在现象中,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

不是一次反复就可以认识全部本质的。
主观条件主要是主体自身素质的限制。我们在前面已经强调过要重视认识主体自

身素质的修养。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实践范围、能力和水平都是有

限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还要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

响。
因此,我们实际上是在双重困难下认识事物的:
首先是通过有限的事物去认识无限。也就是说,我们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认

识只能从有限的具体事物入手,透过有限把握无限,需要辩证思维作指导,离开

辩证法,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坑。
其次,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是由每个无论生命力还是认识能力都非常有限的

个人组成的,也就是说,从个别中把握整体。离开辩证思维的指导,就无法得到

正确的认识。
人类的认识史证明,无论是对大自然的认识,还是对社会领域的规律性的认识,

都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在科学史上,人们对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认识也

是如此。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严格地说还带有假说的性质,虽然

有一些实验的证实,但以原子量为基础的学说仍然是不完备的。1913年摩斯莱以

原子序数代替原子量的排列,才解决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所未能完满解决的矛

盾。经过7年的科学探索,查德维克发现了原子序数实为原子核的电荷数,进一步

深化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对某一具体对象需要经历

多次再认识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探索,就经历了

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增添新的认识的曲折过程。五十年代

后期,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我们急于求成、盲目冒进,对社会主义成熟程度估

计过高,对社会主义不成熟阶段估计过短,在条件不过具备和不充分的情况下,

急于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过渡,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理论的和路线的失误,并在现实

生活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国走向改革开放后,吸取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败

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的认

识。这些认识仍然是初步的,仍然要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从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

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

》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作了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明真理

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

命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了高一级的程度”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96页)。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路线我们把它概括为“实践——认识——实践”,党的群众

路线可
以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什么说两者是一致的呢?
    ——从实践到认识                   ——从群众中来
  在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        把群众在实践中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
  上升到理性认识              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认识到实践            ——到群众中去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
  指导实践检验发展理论        的社会实践并验证发展理论
可见,认识论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认识论路线的具

体运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形成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

指导作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  认识的辩证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是一个相当复杂要花大力气的过程,必须采用科学思维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要

完成这个飞跃,我们必须掌握科学逻辑的思维方法,自觉地提高思维的有效性和

科学性。这部分我们重点学习几种科学逻辑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在人类认识史上,归纳与演绎是最早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广泛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从人的认识过程看,就是“个别——一般——个别”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

归纳与演绎来完成的。
归纳法——从个别走向一般的推理方法。
归纳法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运用极为广泛,它是从许多的个别事实出发,找到它

们的共同点即一般的特性加于概括得出一般的结论的方法。自然科学的许多定义

、定理、公式都是通过归纳法得出来的。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

概念的建立就必须借助归纳法。
具体事物:苹果、香蕉、桃子、葡萄、李子……的共同点概括成“植物的果实,

有较多的水分,无毒且美味可口,包含大量的维生素,可以生吃”。形成了“水

果”这一抽象的概念。
(1)归纳法的特点:前提中的个别现象(元)所涵有的各子集的属性,通过推理

,推及到结论:同类对象所有(集合)子集都有这属性。(个别推出一般)
(2)归纳法的形式: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两种。
完全归纳法: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考察的对象确定且不庞大,其二是逐一考察无

一遗漏。方法:考察某类现象的所有各子集(元)都具有某属性,然后推及全体

(集合),所有此类事物都具有某属性。完全归纳法实际上是命题的逻辑变换,

不提供新的知识,是使命题明确化。在科学思维中,数学和几何用得最多。比如

复合证明、数学归纳法等等。
不完全归纳法:真正意义的归纳法。我们的认识对象往往是无限多的,从有限中

把握无限,就必须采用不完全归纳法。方法:尽可能多地考察某类现象的子集(

元)都具有某属性(无一反例),推及全体(集合),所有的某类事物都有某属

性。这种推理方法的结果是:前提正确(无一反例),推理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但不完全归纳法不能保证前提是否正确。因此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具有或

然性。不完全归纳法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原理的建立和论证方面被广泛运用,由

于其结论具有不可靠性,被称为“假说”“猜想”等。
由于归纳法推理本身带有或然性,黑格尔认为是尚存疑问的推理方法,必须有其

他方法进行补充。
演绎法——从一般推出个别的推理方法
演绎法是从已有的一般概念原理出发,推导出个别结论,产生新的认识的方法。

它主要采用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出发点是已知的原理或结

论,通过推理,得出新的原理或结论。在自然科学中演绎推理运用得非常广泛。
欧几里德几何学就是在十一条公理概念的基础上,演绎出一整套几何定理,建立

了严密的阐述体系的。理论力学是从牛顿的三大定律出发,演绎出整个力学体系

的。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演绎推理,就没有各门自然科学的建立。自然科学的

体系,都是借助演绎推理建立的,在现代数学中,公理化的方法就是高度发展了

的演绎推理,它是自然科学理论建立与理论验证不可缺少的手段。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了人的思维从“个别——一般——个别

”的深化发展。
自然科学对归纳与演绎的运用是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样要借

助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社会科学的理论采用了归纳与演绎之后可以增强理论

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有说服力。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许多运用归纳与演绎

的方法增强说服力和可信性的优秀经典范文,李斯的《谏逐客书》就是其中之一


在秦嬴政没有统一中国之前,有许多国家的人在秦国谋事,被称为“客卿”。秦

嬴政想要统一各国,称霸中国,别国的人才在秦国谋事,影响到秦国的贵族的利

益,他们劝秦王逐客,理由是这些人都是为了自己或本国的利益做说客的。李斯

是楚国人,如果要逐客,也在被逐之列。他向秦王上了一个奏折,就是著名的《

谏逐客书》。
李斯一开始就采用了通过回顾秦国的历史看客卿的作用的归纳推理:
秦穆公起用由余和百里奚,兼并20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起用商鞅,扩地千里;
秦惠王起用张仪,拆散了六国抗秦的同盟;
秦昭王起用范睢,具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而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都不是秦国人,他们却为秦国的兴旺立下了

秦国的贵族无法建立的功勋。而秦王自身喜欢的珠玉、犀象、丹青、骏马、漆器

、音乐等也并非秦国之物。
结论:用人惟才,不必本土。
李斯在归纳之后又进行演绎:任用六国人才,才能跨海内而制诸侯(大前提)
                          秦国想跨海内而制诸侯(小前提)
                          就必须重用六国人才而不是逐客。
再进一步发挥:如果在这个时候逐客,就等于把武器和粮食奉送给敌人,就太危

险了。
结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地无四方,人

无异国,才能无敌于天下。
有了李斯这一精彩又精辟的论证,秦嬴政就被完全说服了,他不仅没有逐客,而

且任命李斯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的一统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谏逐客书》

对归纳与演绎推理的运用可见,这种科学逻辑的思维方法运用得当,是可以发挥

很大的作用的。
2 分析与综合
在理性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与综合才能透过大

量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从人的认识过程看,是一个“整体——部分—

—整体”的辩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分析与综合达到的。
分析法——把对象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其特殊性分别进行研究

,抽出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方法。即从整体走向部分的逻辑思维方法。
任何客观对象都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存在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必须把整

体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进行研究,深入内部,了解细节,弄清内部结构,才能抓住

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确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法最常见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综合法——把分析之后的部分再综合联系成整体进行认识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是

认识的必经过程。如果只是把对象分解成部分,不从整体上把握,就无法认识事

物的本来面目。比如,把人体进行分析,分解成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

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不把它联系成整体进行把握,就无法认清人体各

部分的联系,也就无从判断人体的生理和健康状况。
                     动力机        零件
     机器(整体)——传动机(部分)部件——机器(整体)
                     工具机        器件
                     控制机        元件
前一个“机器”和后一个“机器”比较,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

,在思维中把握了机器的本质(性能、特点、使用情况、产生能力等)。
如到一家百货公司进行市场调查:
                    经营范围、商品来源
百货公司——日销售量、价格利润——百货公司
(混沌整体)  员工素质、企业文化 (理性的清晰的整体)
在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前后都是整体,但两个整体有质的区别。现实中每个人的分

析综合能力都有差别,这种差别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不断实践和锻炼培养出

来的。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对立:两者起点不同,方向相反。整体通过分析走向部分,部分通过综合走向整

体。
统一: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和前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综合是分析的归宿和终点,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在我们

的认识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相互渗透,没有绝对的界限,共同导致了人类认识的

深化。《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采用分析与综合结合的典范


文中提到:邹忌身材修长,容貌漂亮,常常对镜自赏。齐国有一美男子徐公,邹

忌与他从未见面。邹忌一日问妻、妾、客三人,邹忌与徐公比美的话,谁更美。

他们都说徐公不如邹忌(没有分析先综合,得出结论:邹忌比徐公美。)
后来邹忌见到徐公,再回家对镜自顾,发觉自己确实不如徐公。
分析:妻觉得邹忌比徐公美,因为爱邹忌;         综合:求直言不易。
      妾觉得邹忌比徐公美,因为怕邹忌;
      客觉得邹忌比徐公美,因为有求邹忌。
邹忌据此向齐王上了奏折,以己为例推出:整个后宫都宠爱齐王,所有的大臣都

害怕齐王,全国百姓都有求于齐王,齐王求直言更加不易。齐王接受了邹忌的意

见,广征批评,结果齐国大治。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通过分析综合,可以排除谬误,结论超出前提。
3 抽象与具体
在认识主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从感性具体到科学抽

象再到理性具体的思维过程。所谓感性具体就是感性认识,是直接的过程。在感

性具体中,事物的大量的外部特征都包括在其中,不进行抽象,就无法进入理性

思维。
科学抽象——认识主体有意地排除认识对象中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取出本质

属性加于研究的逻辑方法。不同的思想家对抽象的表述不同,但意思相同,有些

称为“舍象”、有些称为“撇开”,就是把主体认为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有意地

把它排除之意。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和原理都从抽象而来。比如光的本质,在1666年

,牛顿用三棱镜析解太阳光,发现不同的色感是因为波长不一的光波作用于人的

眼网膜造成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牛顿排除了在人的感性直观中的五光

十色的现象,抓住了作用于人的眼网膜这个共同的特点,从而确定光的本质就是

电磁波。
自然科学中许多“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都是对思维抽象在实验室的感性再

现。科学抽象的作用是通过抽象,大大简化对象从而得到更接近真实的结论。
自然界的客观对象都是体系庞大、现象繁多、多变易逝的,如果以一切现象为研

究对象就什么也得不到,认识主体必须对无限的客体现象进行精简,有意地排除

和撇开非本质的东西,才能抓住共性进行研究。按自然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并

不是说按照自然呈现的现象直接的反射,要认识自然,必须离开自然,在思维中

对对象进行简化抽取本质才能进行研究。不能按自然界所呈现的本来面目直接去

认识和把握它。人的认识的革命性能动性也就表现在这里。真理和谬误的分水岭

也在这里。如果只是按自然的直接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就不会产生谬误,只是

自然的翻版。主体要在思维中进行抽象,而每个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

都不同,如果抽取的正好是本质,撇开的是次要的东西,认识就可以达到真理性

,如果相反,以偏概全,撇开的才是本质的东西,就走向了谬误。
从人的认识走向谬误看,有三种情况,第一是假象导致错觉,对错觉的抽象概括

就形成谬误;第二是把握了真相,但采用了以偏概全的思维方法走向谬误,第三

是真相抽象成为真理性认识但到处套用成为谬误。无论是在真理产生的过程还是

在谬误产生的过程中,人的抽象能力都起重要作用。
理性具体——经过抽象之后对象的多种规定性在人的思维中再现。
理性具体是在科学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经过抽象就不能有理性具体的形成

,我们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具体上,无法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上升到思维中

理论化的再现。我们的认识过程就是:
混沌的感性具体——科学抽象——清晰深刻的理性具体的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

门科学理论都必须完成这个过渡,才能从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和规律。
科学逻辑的思维方法还包括散发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多种形式,我们在这里只

介绍几种最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方法。
第三节 认识过程的动力机制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

真理的过程。在真理问题上,也存在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一.真理过程的绝对与相对的矛盾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问题的唯物论。所谓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1)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真理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人的一种认识,它的形

式是主观的,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的内容就是客观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坚持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才能正确了解真理面前人

人平等。人类历史上许多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的内容的客观性付出了代价。
在数学史上,著名的“椭圆函数论”的提出是在1826年,由当时挪威大学数学系

二年级的学生阿贝尔提出的。阿贝尔将他的长篇论文《关于函数论》提交给当时

法兰西科学院的数学权威柯西,但柯西一看是挪威大学的二年级学生的论文,没

有拆开就放进了档案柜,直到15年之后,在另一位数学家雅可比的坚持下,这篇

论文才重见天日,并确认了阿贝尔在数学上的贡献和地位,“椭圆函数论”被命

名为“阿贝尔定律”。但阿贝尔却因贫病交加去世12年,连大学学业也没有完成


在科学史上,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既有来自科学的

敌人宗教的迫害:如哥白尼、布鲁诺、伽里略等等科学家;也有来自科学权威对

小人物的压制;还有在社会变动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如阿基米德和爱因斯坦等

等。发现自然科学的真理的客观性,需要科学家克服认识上的许多主客观的困难

,坚持自然科学真理的客观性,需要科学家付出甚至生命的代价。
在社会科学方面,为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社会科学家付出的代价更大。为了坚

持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理的客观性,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无产

阶级革命运动中,革命先烈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的豪情壮志,为无

产阶级革命事业谱写了一曲曲热血春秋。
真理的内容的客观性告诉我们,真理没有阶级性,任何人都能发现真理;真理目

面前人人平等。在今天,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虽然无须付出被宗教裁判所迫害和

被火烧、被砍头的代价,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仍然需要有勇气和魄力,因为发现

真理的往往是少数人,坚持真理会与专制制度、传统观念和陈规旧习相冲突,无

知与强权拧在一块,在特定的条件下比真理更有力量,也正是如此,坚持真理的

客观性而不惜代价的人,才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的无限崇敬。真理的内容的

客观性,是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权威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都能够认

识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运用真理性的认识为人类改造世界服务。
真理的客观性其次表现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是否真理,不是

由任何人的意志或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依靠社会实践的裁决。在中国革命的斗

争中,毛泽东同志的许多理论贡献是真理性的认识,为中国革命成功地探索出从

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并且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在社

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在文革期间,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导致了在认

识上理论上的偏差,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把中国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与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混为一谈,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也是由

社会实践检验的结果。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对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一穷

二白的现状心急如焚,提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采用了在革命战争时期

的人民战争的方式,以“大跃进”的形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结果适得其反。中国走向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使中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创造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到,真理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认识是否真理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

裁决。
其三,主观真理论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形态,唯心主义的真理观都主张真理是主观

的。它的表现形式有:第一,以个人主张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我国古代,有

以圣人言谈为是非标准的真理观(以孔子是否为是非)。在现代,有文革时期林

彪提出的“天才论”以及“两个凡是”。在西方,有在十九世纪罗马教会提出的

信条“教皇永无错误”。在社会生活中,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官本位等等都是

唯心主义真理观的表现形式。第二,多数人的看法就是真理,这也是唯心主义的

表现形式,只是把个人换成多数人,仍然是以人的主观意愿作为真理标准的唯心

论。俄国的波格丹诺夫和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也持这种观点。由于真理是客观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不是停留在感性的直观的看法或认识上,把“多数

人的看法”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错误的。第三,有用就是真理,这是实用主

义的真理观。实用主义起源于美国,由自然科学家皮尔士首先提出,实用主义的

原意是强调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要注重实效,有用的实验才是有意义的。后来被

詹姆士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超出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范围推广到哲学社会学

的角度去探讨问题,就成为世界观和人生观。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成资本

家为了达到发财致富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理论根据。实用主义逐步成为美国和其

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只要对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是有用的,对

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就成为真理了。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正

是资产阶级人生观的表现。我们批判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并不否认真理是有用的

,因为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认识,在指导我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肯定是有

用的,但不能倒过来说有用就是真理。如果从主观领域看,每个人的“有用”标

准都是不同的。检验真理如果没有客观标准,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也就谈不上真理了。
2 真理的价值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的社会实践

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是反映两种不同关系、两种不同的观察取向的范畴。要从

理论上分析批判“有用就是真理”的错误论调,就必须正确把握真理的客观性与

价值性的关系。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的一致性方面所作的考

察,揭示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的价值

性是从真理的主观效用方面所作的考察,揭示了真理在客观上所固有的效用与功

能。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一般来说是一致的。一方面,真理的客观性是价值性存在

的前提和基础。当我们肯定某一真理性认识的价值时,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对

象的本质和规律,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趋利避害的实践活动。邓小平理论的社

会价值,正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特征,能够为我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和道路。另一方面,真理的价值性又是真理的客观性的

重要体现。真理的客观性是通过实践的检验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某种认识经过

实践检验达到预期的目的,便证实了其内容是客观的,具有真理性。所谓预期目

的,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所确定的价值目标,达到预期目的,就是价值目标实

现了。因此真理的价值性也就成为真理的客观性的体现。当人们衡量某种思想、

观念、计划、方案、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真理性时,就要以价值目标在

实践中是否实现为衡量标准。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

原则,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

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衡量党的工作的得失成败的标准,实际上也就是以

价值目标是否实现为衡量标准的,它不仅是判断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也是判断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实现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目标,也就证明了指

导思想是符合实际的客观真理了。可见,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价值性是统一的


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也称为真理的两重性,指的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

同的方面。如果说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问题的唯物论,那么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

性的统一就是真理问题的辩证法。
(1)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
理的内容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内容的客观性和承

认真理的绝对性都是一回事。其二是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认识无

限发展的客观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人的认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世代相传的接力棒式的发展的,因此作为整体的人类的认识

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人类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人类认识的

事物,现在人类还不能认识,不等于将来人类不能认识,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必须注意的问题是。绝对真理不等于永恒真理。所谓绝对,是

从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以及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无限发展性来说的,不是

指某一个具体真理有永恒的绝对正确的意义。真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

律的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人的认识也必须不断发展和深化,因此

,不存在永恒真理。
(2) 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也
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只是相对的,都只有相对的意义。真理的相对性具有两层含

义:其一是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的正确

反映,从广度看,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具体科学的分门别类正说明了真理有它的

适用范围。其二是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事物的层次和属性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结构是无限可分的,从深度看,任何

真理都有待于发展和深化。
把握相对真理必须注意的问题是,相对真理不等于包含错误。相对真理表明人的

正确认识也要伴随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非指它包含错误。所谓相对真理

,指的是在人们的实践过程可以被深化、被发展,但不能被推翻。如果人的认识

被后来的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所推翻,就说明这种认识本身是

谬误而不是真理。如人们对物质结构层次的认识,从1808年道尔顿发现物质是由

原子构成的,到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再到现代物理学对物

质结构的无限可分的认识,可以说是把人类对物质结构层次的认识向前推进了几

大步,但并没有推翻道尔顿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个真理性的认识,只是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而已。有些认识一开始被人们误认为是真

理性的认识,但在后来的实践中被推翻了,说明它一开始就是谬误。如亚里士多

德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的定义,一开始就是对物质运动

的曲解,被推翻具有必然性。
(3)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属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

系。
两者的对立:真理的绝对性即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有条件性,有

限性,
对于具体真理来说,两个不同的含义是界限分明不容混淆的。
两者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

渗透的。首先表现在相对真理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

统一。“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的认识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到,它首先是相对真

理,人们对物质结构层次的认识有待于发展;但同时又包含不能被推翻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又是绝对的。其次是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

出来,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包含在人类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发展的内容,对绝

对真理的把握,必须从相对真理的总和入手,才能有正确的理解。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真理是一个

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绝对真理比作是一条长河,相对真理就是长河中的水滴,无

数的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我们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为绝对真理的

长河增添新的水滴。人类的真理性认识就是在相对真理不断地转化为绝对真理的

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更多的表现在真理是一个从相对走向绝对的不断

发展的无限过程。理解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把握对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这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思想武器;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具体论断,是马恩在19世

纪中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

深化和发展,不能把它当作教条到处套用。
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诡辩论的相对主义,都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

证关系,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

认真理的相对性,把现有的真理当作终极真理,是认识的顶峰,无须再发展,从

而导致思想僵化。相对主义则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把真理

看作是没有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的纯粹相对的东西,导致了怀疑论和诡辩论。对

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存在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做法。绝对主义把马克思

主义理论当作教条到处套用,照搬照抄,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旺盛的生命力;

相对主义夸大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借口时代条件的变迁否认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客观真理性和指导作用,同样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旺盛的生命力。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真理的问题上,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从主观的领域与范畴去寻找认识是

否真理的标准;旧唯物论虽然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

作用,不能把唯物论的原则贯彻到底。辩证唯物论为什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呢?
(1) 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定义可见,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认识的哲学范畴,也就是说,人

的认
识是否真理,要看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而要检验人的认识

与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否一致,检验的标准就必须符合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

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条件。
    从主观领域看,科学理论与逻辑证明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从理论或逻辑

出发去验证认识,就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经院哲学,伽里略在验证亚里士多德的定

义时,已经证明这个方法行不通。无论是理论还是逻辑证明都是纯主观的东西,

都无法把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对照。我们再从客观领域看,能否寻

找到验证认识的标准。客观领域存在客观事物及其客观规律,也不能成为验证理

论的标准,因为客观规律虽然是客观的,同时又是盲目的,“客观规律走自己的

路”,人们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它要发挥作用;人们对它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甚至违背了客观规律,它也照样发挥作用。很明显,客观规律也不具备作为检

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的条件。
主观和客观领域都找不到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就只剩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物质性活动——社会实践,它是否可以担当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的重任呢?

社会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唯一桥梁,就在于社会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

,相互沟通,当然也可以相互对照,因此,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担当验证认识是否

真理的重任。
(2) 实践的品格决定了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品格也是实践的优点,主要有两个

方面:
第一是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实践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却包
含一般性、普遍性和共性的东西。所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对抽象的理论进

行验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十万部蒸汽机并不比一部蒸汽机更

多地向我们证明,我们可以加进热而获得机械运动”。因为一部蒸汽机的实践就

已经足以证明物质运动在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了。假定我们要论证是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只需要将不同种类的麻雀分别解剖几只就足以证明,

没有必要把普天下的麻雀都解剖完毕才得出这个结论。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决定了

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活动可以对抽象的理论进行验证。因此,不管理论有多深奥

和抽象,最终都可以付诸于实践的检验。
第二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能够直接引出

一定的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在验证理论的过程中,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实践成功了就证明理论是正确的,实践失败了就证明理论是

错误的。这个过程是直接的和具有权威性的,也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伽里略之所以能够用一次实验就打破了亚里士多德流行了一千多年的物理学的定

律,就在于实践对理论的验证是直接的,不容置疑的。因此,实践是区分认识是

否真理的客观尺度和评价的标准。
(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人的一切认识都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是否真理性的认识,这是辩证唯物论的

重要
观点,但是实践检验真理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因为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

性。这个问题是列宁提出来的,他认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使

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那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

种进行无情的斗争。怎样理解列宁的这段话呢?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指的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是无

条件的,绝对的。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别的标准。人的认识是否真理和具有多

少真理性,最终都只能通过实践来裁决。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尽管不能完

全证实或驳倒这个时期的一切认识,但发展中的实践最终能够对所有的理论进行

验证,承认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就是承认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如果

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的立场。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指的是实践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实践活动是具体的、

历史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能一次就全部证实理论的正确与

否。在微观客体与光的本质的问题上,爱因斯坦提出的“波粒二象性”就是经过

了科学家几个世纪的不断的反复的实验,最后才由爱因斯坦解决这个难题的。客

观事物是无限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当然作为检验人的认识是否真

理的实践活动也是无限发展的,这就是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根源。如果我们不

能正确认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坚持唯物论的立场,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

是坚持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
(4) 逻辑证明在认识中的作用
逻辑证明在我们的认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科学逻辑的思维方法”的

章节
中已有论述。它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首先,主体的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是借助逻辑思维完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必须通过逻辑思维才有可能做到。没有逻辑思维,连最简单的两件事物

也没有办法联系起来,更谈不上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了。其次,在主体

的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中,逻辑证明仍然要发挥作用。实践活动要有逻辑思维

去指导,被逻辑推理证明是错误的东西,无须付诸实践检验就可以先行排除。有

逻辑思维的指导,可以大大简化实践的过程,提高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实践中的目的性、计划性能否达到,都与实践主体的逻辑思维直接相关。有些在

目前条件下无法付诸于实践检验的理论,必须借助逻辑思维来证明,比如在自然

科学方面大量存在的假说和猜想等等。
但是,逻辑证明只是验证理论的工具,不是检验真理的另一个标准,被逻辑证明

的理论,只是假说或猜想,还不能说是真理,只有经过了实践检验,才能确定是

真理。因此,实践标准是第一性的,逻辑证明是第二性的。逻辑证明必须以实践

为基础,逻辑规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是正确的才发挥证明的工具的作用的。在

逻辑推理中,大前提必须是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原理,前提正确、推理正确(符

合逻辑规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逻辑证明本身无法保证前提的正确,所以

经过逻辑证明之后的理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否则就是假说或猜想。
二.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也
是与谬误不断斗争的过程。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共存

于人类的认识过程中。
1 谬误及其产生的根源
在人的认识中,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性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们
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真理性的认识与产生错误的认识的可能性都是同时存在的。现

实中我们每个人的认识都包含了真理性与谬误性。所谓谬误,就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凡是主观不符合客观的

认识都是谬误,包括唯心主义、宗教迷信、阶级偏见等等虚妄不实的东西。
谬误产生的根源主要有:第一是阶级社会根源。从无阶级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

我们可以看到,统治阶级都在夸大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有“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之说。在阶级社会,各个阶级都在用自己的观点解释和说明周围的世

界,人们的认识首先要受到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奴隶主认为奴隶制就是真理

,他们的理想和所谓永恒的正义就是等级森严的绝对隶属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奴隶

制社会。封建主认为封建制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资产阶级认为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是永恒的合理的社会制度,无产阶级革命就是造反,必须

进行镇压。唯心主义、宗教迷信和阶级偏见等思想体系就是在阶级压迫和阶级统

治的基础上产生的谬误。人的认识不管正确与否,都是精神对物质、主观对客观

的反映,不同的阶级用不同的观念体系去解释周围的世界中的各类自然现象和社

会现象,前提不同,论证方法不同,结论当然也不相同。
第二是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我们都是在双重困难下认

识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我们只能从有限

的具体事物入手,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又必须通过“个别—— 一般—— 个别”

的过程。我们的认识在任何一点上停顿下来,或者不能采用辩证思维从有限中去

把握无限,都会走向谬误。同时,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是由认识能力极其有

限的个人认识构成的,我们只能在此时此地此条件下认识事物,不能超越时空条

件去认识未知,我们的个人认识受历史条件、科技条件和主体自身素质条件的制

约,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就是难免的。正如列宁所说:直线性与片面性、死板与

僵化、主观主义与主观盲动性,就是谬误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谬误产生的根源不同,谬误的性质就不一样。由于阶级偏见造成的谬误,在阶级

社会消灭之后会随之消亡;由于认识过程的主客观原因造成的谬误,则会与人类

认识的发展过程相伴随共始终。因此,某个主体在此时此地此条件下不会犯某种

错误,不等于彼时彼地彼条件下也不会犯另一种错误,因为从个人认识的全过程

看,犯错误是难免的。认为自己或要求别人不会犯错误,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

度。任何政党、集团和个人,犯错误都是难免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错误面前

也同样人人平等。我们承认犯错误是难免的,并不是要为犯错误开脱,而是探讨

如何从犯错误中吸取教训,不要在同等条件下犯同样的错误。承认错误难免,坚

持真理,有错即改,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2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承认犯错误是难免的,还不能对谬误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要把握真理发

展的
规律,就必须了解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根本对立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正确认识,谬误是主

观歪曲或颠倒客观的错误认识。对于确定事物和确定过程来说,在具体对象和特

定条件特定领域中,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与谬误具有明确的界限,不容含糊不清

更不容混淆。
(2)真理与谬误又是辩证统一的。真理与谬误同属于人的认识范畴,两者相互依

存,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比较而存在。倘若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只

有真理,不存在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了,有比较才有区别。正因为对同样的事

物,人们存在不同的认识,才有真理与谬误之分。但是,真理与谬误并不是绝对

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
真理向谬误转化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真理超出适用的范围而成为谬误。我们知道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真理就会向谬误

转化。列宁曾经说过,常识一旦超出日常的范围,就会遇到惊人的变故。也就是

说,常识超出日常生活的范围就成为谬误。比如我们知道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

把温度加热到100度水就会沸腾,但是如果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山,70度左右水

就沸腾了,加热到100度水沸腾的常识在高山上就成了谬误。牛顿的经典力学在宏

观物体机械运动中是真理性的认识,如果放到宇观或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中就变

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成为

谬误。第二是把前一个阶段获得的真理性的认识到处套用,不管事物发展变化的

实际过程,结果真理变成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一

切实际问题都到书本上去寻找理论依据,从本本出发,无视客观实际的改变和实

践的发展,真理也就成了谬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

要矛盾;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落后的生产力和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时候再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

就从真理转变为谬误了。第三是把真理孤立起来,看不见事物之间、现象之间的

联系,无法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质,真理也会变成谬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各

门科学理论,必须融会贯通,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如果一味死记硬背,

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谬误向真理转化也有三种情况:第一是让超出适用范围变成谬误的理论回到适用

范围,谬误就变成真理。把握好我们的正确认识的适用范围,在遇到新情况新问

题时不要照搬照套现成的理论,就可以少犯真理超出适用范围所犯的错误。第二

是从真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看,谬误往往成为真理的先导。我们通常说“失败是

成功之母”,就是说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才能走向真理

性的认识。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真理之川是从错误之沟渠流过的。第三是

真理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真理不辩不明,马克思认为最好把真理比做燧

石,对它敲打得越多,它散发的光芒就越灿烂。在批判谬误中发现真理是谬误转

变为真理的重要形式。真理战胜谬误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下,真理也许会暂时显得很弱小,无知和强权拧在一块似乎比真理更有力量;但

是从真理发展的道路看,真理战胜谬误不在一时一事,而在于实践的裁决,因此

,真理战胜谬误是必然的。
当然,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需要

人类付出许多代价,但是真理终将战胜谬误是不容置疑的。
在真理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经

常会出现几种假说并存争鸣的情况,这是科学认识上的是非之争,必须遵循科学

发展的规律,采取言论自由、总结提高、纠正错误的方法,不能以势压人,只迷

信崇拜权威或书本。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小人物一样可以发现真理,真理战胜谬

误靠实践的裁决,不是由长官意志或权威决定的。其次,必须严格区分学术问题

与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能把学术问题随随便便提高到政治问题,上纲上线,要吸

取我国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对于学术问题,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

园,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

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原理的理解可以提倡思考,注

重说理,倡导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的平等探讨问题的方法;但作为社会主义

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指导思想,则不容许搞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另一套

。这是不同性质的两个问题,也是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其三,对于人民

内部矛盾的处理方法,应当坚持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和矛盾


总之,真理战胜谬误不是靠强权而是靠实践的裁决,强权可以奏效于一时,终归

不能淫威于一世。我们学习辩证唯物论的真理观,就是要掌握彻底的唯物论的立

场和辩证思维的方法,有智慧发现真理,更有勇气和智慧坚持真理,与谬误作斗

争,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真理,都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概括出辩证唯物论的

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把客观实

际当作观察和处理问题与矛盾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与理论联系实际是一致的,

强调从实际出发并非不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只有符合客观实际时才是科学理论,

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坚持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实事求是,把握

客观规律。在这里,实事求是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认识的方法和态度。实事求

是是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全面体现了辩证

唯物论的认识论路线,而最能代表党的思想路线的精神实质的,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

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实事求是看作是马克思

主义的精髓。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所谓解放思想,就是我们的思想从旧的、过时的

、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

相符合,这也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互为前提、相互体现的,首先,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为前

提和体现,客观实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思维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为一种

思维定势。因此,人的思想往往落后于客观实际的发展,往往容易被习惯势力、

陈旧观念和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导致主

观与客观相脱离,这就是思想保守、僵化的认识论根源。要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就必须解放思想,不解放思想就无法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解放思想必须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进行。解放思想不是随心所欲的主

观妄想,不能草率地否认有价值的思想和原则。应该否定的传统观念是已经被实

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认识;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是正确的认识,伴随着历

史的发展已经不适合新的情况和形势的认识,则需要重新作出理论概括,不能照

搬照套,也不能简单否定;对于正确的理论被人们曲解,形成简单的加于拒斥的

习惯势力的,必须正本清源才能恢复理论原有的光辉。要从这些陈旧过时的传统

观念中解放出来,必须对传统观念做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既不能盲目迷信,又

不能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对于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要继续坚持发扬光大;对

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要勇于突破大胆更新。因此,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

前提,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结果和体现。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关系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问题,也是关

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我们学习辩证唯物

论认识论的必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