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在线 下载:土楼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16:17
民俗风情

  群山高耸,峻岭飞走,这如涛如浪如画如诗的青山秀水,掩藏着多少古朴奇特的客家民风。

  翻开闽西各县的历史,走过这块一万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南国热土,客家人所创造的五彩纷呈的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勤劳智慧的客家儿女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便闽西各县赢得了“文化之乡”的美誉。

  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然而客家人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风情风貌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客家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

[闽西汉剧]

  具有独特风格,广泛流行于闽西客家地区和龙岩、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分生、旦、丑、净四门行当;乐器方面有头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还有二胡、笛子、唢呐、大小锣,铜锣、碗锣、堂鼓、大小钱板、夹板等。经收集记录有本子的传统剧目达200多个。

[闽西木偶戏]

  木偶多至36个,每个木偶由10多条线操吊,木偶身长76.59厘米,头约8.32厘米,眼珠会转、嘴会张合和四肢能活动。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净和文丑等角色。音乐唱腔分“高腔”和“乱弹”两种。“高腔”的基本曲调为“九调十三腔”,以清为主,用客家话演唱;“乱弹”则吸收闽西汉剧的西皮、二黄唱腔,用官话演唱,木偶戏剧目有几百个。50年代,闽西木偶戏代表队曾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荣获“特种艺术表演奖”。

文化底蕴 

  文化积淀最深的土楼当属振成楼,它的大门口有一副对联“振纲立纪”“成德成才”,该楼楼名就是由这副对联简缩而成的。这副对联传达出强烈的儒家入世思想。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铁肩担道义”式的道德吁请。这种思想为历代朝廷所畅扬,褒举。它的副作用自然是培育出了许多“文化鹰犬”与“思想走卒”,把个人意志强行捆缚在一道庞大僵硬的体系上,以貌似伟岸的姿势抿杀作为个人的自主性,独立性。振成楼大厅旁有一副对联“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这里谈到的为人准则,似乎与《论语》有关“夫子为人,温而厉,威而不敏,恭而安。”对联的后半句似乎互相拆台,“奇”“正”乃相生相克的两极,一阴一阳的两端,“奇”则不正,“正”则不奇,类似于武林中的“正”“邪”之立。也许楼主的价值取向是为人为文只须取正,或者“正”到极端变为“奇”,这倒是有“思辨型叙事”的味道,但他是否想过,“奇”到极点是否也会转化为“正”呢。

  振成楼大厅中央有一个笔画复杂的大变体字,据说可以包含10个汉字。这个猜字谜几乎难倒了每一位到此的游客,导游小姐用一脸的深沉吊起人们的好奇心与深奥的复杂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在这儿拍摄了一期,主持人就以中央大厅那笔走龙蛇的变体字来熬广大观众的脑汁。“猜猜看?”演播厅内几百名观众抓耳挠腮也只猜出几个字。

  古洋村有一座土楼,门额上气势挺拔地镌刻着四个大字“鼎耀江山”。这四个字是乾隆皇帝提的。据说,乾隆有一天做了个凶险的梦,一条独角牛发狂地冲向他,狠狠一顶,乾隆踉跄倒地,大呼救驾。独角牛变成了一条龙,腾地冲上天空,落到江南某个村庄去了。乾隆醒来后,一边擦冷汗,一边思忖;“这条龙想顶死自己,莫不是想夺取朕的江山?”这个梦是否暗示着江南某个地方将有武装叛乱发生?出现另一个真龙天子?乾隆寝食难安,决心到江南微服私访,寻找那个村庄。当乾隆几个人来到古洋村,发现眼前的景观好眼熟,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他在村头看见一座突兀而立的山,恰似一头低首缩颈向前狂冲的独角牛,独角牛身后连绵起伏的群山,又象一条腾云驾雾的龙,“龙头”前有一座土楼刚竣工。乾隆发现这就是梦中出现的地方,心想:“此处灵气氲氤,景物佳秀,莫非真会诞生真龙天子?”于是,他指令当地官府派人在“独角牛”的颈脖处挖出一条10几米宽的大壕沟,砍断了“独角牛”的脖子,在“龙山”相连之处也挖出一条大沟,切断了“龙身”。令人惊异的是,这两处缺口挖出的泥土竟是血红色的,就是一滩燃烧的鲜血。乾隆摆上牺牲祭奠一番之后,挥笔泼墨,为土楼提下“鼎耀江山”四个大字。

  现在,永定客家土楼正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正在对它评估之中。

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现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根在中原。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是客家人。在内地,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是东晋时期,第二次迁移起于唐末,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第四次自明末清初,第五次于清同治年间。这5次大迁移都是因中原百姓不堪战乱而为之。

    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从众多的珍贵史料和族谱资料显示,几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迁抵闽西的先祖尊为南方始祖,把闽西作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别中原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地区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是一处世外桃园,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

  由于五次客家移民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中原灿烂的文化和各中原优秀人才的汇集,在客家先民居住的闽西、赣南、粤西等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因此,尽管经历上千数百年的历史,我们从客家人的饮食、语言、民俗、以及建筑中,处处可见中原遗风。

土楼节 客家文化风情浓

  地处福建西部山区的永定县,是闻名遐迩的“土楼之乡”,土楼数量之多,结构之奇巧,历史之悠久,堪称世界之最。据统计,该县现存土楼三十多种、两万三千多座。其中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已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湖坑镇已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洪坑村建成为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

    开幕式上,走古事、舞龙、婚俗、山歌等客家民俗文艺表演丰富多采,民风古朴,吸引了海内外来宾的目光。来自欧美、港澳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界人士参加了上午的土楼节开幕式。

  据称,此次时值“十一”的旅游黄金周举办土楼节,既是展示客家土楼风采和客家民俗风情,也是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造势,进一步提高土楼知名度,把土楼推向世界。

  为展示土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客家土楼书法摄影展、《土楼回响》大型交响乐演奏会、中国客家土楼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同期举行,为土楼节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参加土楼节的嘉宾还在福建的客家风味小吃一条街,品尝客家美食,牛泳浴、牛肉丸、芋子(米+反)等风味小吃,展现了颇具特色的客家观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