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濑里子ed2k:迎“福”到家说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41:00
又到春节,到处都见“福”字,贴在墙上,写在门上,正着站立的,倒着头朝下的。也不知谁想出来的,把福字倒贴,让人说:“哎呀,福倒了!”于是真的就福到家门了。人啊,真会拿自己开心,幸福这个词,也是人一辈子想得最多,说得最多,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什么是幸福?哲学说它,心理学讲它,道德论它,革命也为它。我这里其实没有什么新说法,只是把一些可能是人们忘掉和忽略的关于幸福的浮现在脑子里的话说出来。主要是记下自己此刻的思绪,如果你读到这短文,也请您掂量一下,是这么回事吗?
有人说“幸福”这词说得多了也就贬值了,落伍了,不吸引眼球。其实,幸福这词,在不同的地方冒出来,分量也不一样。比方说,祝您幸福,这话吉祥,但没分量,算是便宜的馈赠,手机上可以群发,每条一角钱。当然,千万不要嫌它不实惠,这个世界上有人记住你,也是福啊。如果把祝你幸福,变成给你幸福,这就不一样了。祝愿变成承诺,必须付诸行动,不易,也别轻易说出来,别人说出来,也不要轻信。这时的幸福就有分量了。
幸福是什么?现在有人搞“幸福指数”,我就想,幸福指数真是难把握。幸福常常是一种心理氛围,一种人对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可度。教室之于教师,如果这个教师热爱授业解惑;洞房之于恋人,当彼此相爱而不论草舍寒窑;大礼堂之于长官,如果不仅仅是喜欢坐主席台;手术室之于医生,当生命在无影灯下获得拯救……对于不同经历的人,也许同一个环境会产生幸福与不幸的相反感受。记得有部电影《牧马人》根据张贤亮小说改编,说是一个大城市的“右派”到了西域马场变成牧马人的情感故事。与张贤亮同游三峡时,我告诉他,我第一份工作就是马场的牧工,但由于境遇不同,我从插队的农村到了军马场,在深山沟里放马种地,也就是个现代苏武牧马人,却没丝毫悲凉心境,反倒有幸福降临的兴奋。为啥呢?在陕北农村插队吃不饱,在马场白面大米;插队挣工分基本没钱花,到马场每月发27元算挣工资了;插队早起晚归没有准点,现在8小时下班还发工作服……就这么点幸福感,让我白当了一回牧马人,只好让张贤亮写出了《牧马人》。我也明白了,当年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就幸福而言,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幸福”的党,穷人对得之不易的温饱最能产生幸福感,呼儿嗨哟,翻身做主人的感觉,最直接的结果就把“三座大山”掀翻下海了。
幸福也是最容易被误读的词,读成金钱,读成权力,读成地位,也读成名誉、声望、美女、豪宅……追求幸福变成角逐财富和权力的比赛。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就被策动“追求幸福”。每个人确实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无论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只怕误读幸福的本意,追求就走上歧途,不幸就往往在迈出了第一步开始。
幸福是什么?有各种答案也有各种生活。只是许多人不明白,幸福最真实的存在往往是人们最没有感觉到的存在,也就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痛,无冤无仇,无债无欠,还有个最当紧的,无私无畏。
幸福是个什么样子,都在说,各人都有各人的样子,你的幸福啥样?(叶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