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荷花亲子中心地址:第八章 别忽视小孩子也会有气血不调的毛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36:08
第八章 别忽视,小孩子也会有气血不调的毛病    人们常说,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一般不会有什么气血的问题。其实大不然,小孩子一样会出现气血两虚的症状,家长们可要注意了。 小儿哮喘:急则治标缓治本,两种方法任你选    绝大多数的儿童哮喘,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系统的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在配合医生处方的同时,请按揉孩子的天突、膻中、定喘、肺俞等穴,平喘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春天是四季里最美的季节,大自然的一切都欣欣然地睁开眼睛,山葱郁起来了,河里的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当然鱼腥发物、花粉、绒毛这些过敏原也活跃起来了;而那些“骨弱筋柔肌肤嫩”的孩子们,也最容易被这些随风而至的邪气和异物所侵袭,打喷嚏,流鼻涕,嗓子发痒,喘不上气来,然后哮喘也就跟着来了……    有一次,我去吃一个朋友孩子的满月酒,酒席摆开,却不见他抱孩子出来,于是众人问,怎不抱小公主出来亮相?朋友满脸愁云,无奈地道:“孩子得了哮喘,怕感染,在医院呢。”在座的几个年轻人好奇地问:“怎么刚出生就得了哮喘?”在他们看来,“哮喘”这两个字应该是老年人的专利,怎么可能与小孩连在一起!这是大错特错了,“哮喘”也很容易缠上我们祖国的花朵。    其实,哮喘是痰液阻塞气道,气流运行不畅引起的。我们知道,儿童阶段是一生之中的生发期,小孩子阳气很足,但是肺、脾、肾三脏比较娇嫩,自身对外界的防御能力比较差,当风寒、风热等邪气侵入体内后,就会导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脏气受损,以至于体内水液滞留,凝聚化为痰液。而小孩的气道又十分敏感,只要外界很小的一点刺激,比如特殊气体、冷空气等,邪气就会乘虚进入体内,将痰液引出来,阻塞气道,导致气流运行不畅,直至引发哮喘。如此反复的折腾,时常让娇嫩的孩子们数年或数十年也饱受哮喘折磨。    我有个13岁的小病人,5岁时就得了哮喘病,8年来,只要一发病就非常痛苦:晚上睡觉不能平躺,必须坐姿入睡,否则,就会引起咳嗽、胸闷、气短,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孩子受折磨,父母也在一边受煎熬,几年来,这对夫妇带着孩子跑了无数的医院,可今天治好了,过一阵又复发,如此周而复始,8年过去了,才40多岁的母亲已差不多成了半老太太。孩子一人生病,全家痛苦不堪,这样的例子可能每天都在发生。    哮喘的病因是“宿痰”,具体来说,内因是肺、脾、肾三脏虚弱,脏气亏损,外因是风热风寒侵袭,此外也可由过敏因素引起,比如吃了海腥异味或者闻到花粉刺激等,因此治疗小儿哮喘就要分两个步骤。    急性发作,首先治标    哮喘发作时,应当以宣肺化痰定喘为治疗原则,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诊断为寒证的,我一般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味,如加紫菀、款冬花、葶苈子、旋覆花等;诊断为热证的,我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如葶苈子、苏子、瓜蒌、鱼腥草、大贝、僵蚕、炒地龙、枇杷叶。    当然,这些中药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的人来说,是比较难操作的。很多人想知道,有没有我们自己就能操作的简单治疗方法?    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来“扶正固本,理气宣肺”。首先你要找到孩子的天突、膻中、定喘、肺俞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5分钟,每天一次,大概10天就会看到效果。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6岁的哮喘病小患者,在穴位按摩的帮助下,短短20分钟,呼吸就通畅了,半年之后哮喘病就彻底远离了他,而且以后也没有再犯。    缓解后,还要治本    当然上面的方法只是治标,一旦哮喘停止,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来治疗,也就是从根本上来调理肺脾肾三脏,调理身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也就是所谓的“除夙根治疗”。    如果是肺气虚弱明显,孩子常表现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出汗多、反复感冒,那应该以补肺固表为治疗原则;如果是脾气虚,孩子常表现出面色没有光泽、吃得少、消化不好、倦怠乏力、总拉稀,这时应该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原则;如果是肾气虚,孩子常表现为发育缓慢、个头矮小,这时应该以补肾为治疗原则。    前面所说的这位小病人,被他父母带到我这来之前,听说已经看过了很多的医生,其中也不乏名医。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的哮喘久治不愈呢?不是因为医生开的药方有问题,而是孩子父母的信心不够足。对这种病的信心,对医生的信心,对治疗效果的信心!在不断转换医院和医生的过程中,孩子得不到辨证和相对持久的治疗,致使越治越失望,越治越悲观。    因此对于小儿哮喘,既要强调辨证治疗,同时也要强调持之以恒。对于绝大多数的哮喘儿童,如果及时进行系统治疗,都是可以痊愈的。但有些家长认为,小儿哮喘到青春期自然就好了,治不治无关紧要,而实际上,儿童哮喘拖着不治,很有可能发展为成人哮喘。有些家长则担心用药时间太久会有副作用,在孩子哮喘刚得到控制时便给孩子停药。其实,坚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2~3年,重症的也许稍长一点时间,多数孩子到青春期时,哮喘就会痊愈。更有些家长是过分悲观,用药过猛,或者随意更换医生,这样也会影响小孩的情绪和治疗效果。    父母毕竟不是医生,更不能取代生病的小孩,因此让他们为孩子的病做决定,让他们为孩子保持乐观,这是何等的艰难。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我仍然要告诉天下父母,虽然孩子贵为“花朵”,但他们阳气特别充足,肝气足,肾精也足,可以“泰山崩于前而不乱”;那么做父母的,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这一特点,不能过分宠爱,让“花朵”自己经受身心的锻炼,真正结出果来。毕竟,你不能“帮”孩子过完一生。    儿童反复感冒:固本培元才是健康的关键    孩子反反复复总是感冒十有八九是脾气虚弱的缘故,病程缠绵难愈,正气耗损严重,就更加容易感受外邪,形成了越弱越病,越病越弱的恶性循环。解决的方法并不复杂:补脾土、运内八卦、按足三里。仅此三招,就能将反复感冒化为无形。    我有时会忙里偷闲地去广场看活泼天真的孩童玩耍,希望能够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的活力和快乐。广场上许多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尽情地奔跑嬉笑,呼啸的北风也仿佛被这份快乐所感染,变得柔和温暖了些。在这一片动态的美景中,我突然发现了一幅静止的画面。在不远处,有一对母子相依偎着坐在长椅上。我隐约听到孩子带着哭腔的话:“妈妈,我想和他们一起玩儿,好吗?”“不行。”是那个母亲的声音。    我不禁有些奇怪,怎么有这样的家长,阻碍孩子追逐快乐?先是一阵沉默,继而那位母亲的声音又传来:“因为你又感冒了,宝贝,等你好了,再和别的小伙伴玩。要不,坏细菌跑到别人身上,他们会和你一样难受的,你明白吗?”“好的,妈妈,我不想让别人生病,可为什么我总是感冒呢,我不要。”这回孩子是边哭边咳嗽着说。那位母亲一下把孩子揽在怀里,一边拍着他的背,减缓孩子的咳嗽,一边摇着头,没有回答。    我的心颤抖了一下,多么懂事的孩子和善良的母亲呀。心里面的感动促使我向这对悲伤的母子走去。这个四五岁的男孩子缩在厚厚的羽绒服里,脸色萎黄,神情疲惫,病容明显,不时咳嗽几声,鼻涕不断,眼泪汪汪地遥望着健康的小伙伴。我坐在他们的身边,怜爱地问那个孩子:“你生病了,是吗?”“嗯,我不能上幼儿园了,也不能和他们一起玩球。”“你想和别人一起做游戏吗?”孩子的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那你把手给我。”孩子乖乖地把冰凉的小手伸给我。我一边号着他的脉,一边向孩子的母亲做了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问了一些孩子的日常症状。    我得到的回答是,孩子一年里反反复复总是感冒、咳嗽,有时候发烧,有时候不烧,春冬时厉害些,到了夏天又会好些,所以基本只有小半年可以上幼儿园,是全园出了名的“小病号”。家里人都非常着急,孩子稍微一有鼻涕就赶紧吃感冒药、咳嗽药、退烧药,还去医院输液,就这么小心谨慎,孩子还是屡治屡犯。妈妈的言语间充满了心疼和无奈。    听到这里,我已经心中有数了,孩子的脉象细弱无力,形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咳嗽痰多,再加上家长的叙述,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典型的肺脾气虚型“复感儿”。长期的输液吃药,已经明显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其实,小儿反复感冒是一种内在因素与外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儿科常见病,也是我治疗比较多的疾病。    孩子“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五脏六腑的功能都还没有健全,脾常不足,脾胃虚弱,若喂养不当、顾护不周、滥用药物,就会出现运化问题,导致肺的抵御之气不足,容易遭外邪的侵袭。而病程缠绵难愈,正气耗损严重,就更易感受外邪,形成了越弱越病,越病越弱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你家孩子的病因之本。”我详细地给那位听得入神的母亲讲解着。孩子虽然并不明白我们在谈论什么,但是心里知道我是在帮助他不再生病,所以睁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注视着我。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呀,”孩子的母亲满脸焦急,“每一次他刚有生病的苗头时,我们都给他吃各种对症的中西药、补品,但还是压不住。药有副作用,这点我们知道,所以当他好些时就赶快停药,生怕有什么后遗症,而且我们还给他吃各种有营养的东西,尽量把身体补结实。一到秋冬,早早就把棉衣棉裤捂上了,而往往到了初夏,才给他脱掉秋衣秋裤,他怎么还是着凉呢?”    孩子母亲的问题令我哭笑不得,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是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的,不能盲目乱来,要不孩子多受多少罪呀。我只能再给她上一堂育儿知识课了:“药物是由孩子体内尚未完全发育好的脏腑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孩子的解毒能力与成人相比还差得太远,况且药物之间有互相冲突的可能,用多了搞不好还会加大副作用,造成内脏的损害。脾为后天之本,‘脾旺则不受邪’,你的孩子脾脏之气已经很衰弱,运化吸收水谷的能力受阻,各种病症当然会乘虚而入。”    看着孩子妈妈不断地点头,我顿了顿接着说:“所以,孩子应该先以补脾固本为重,饮食上多吃一些山药、鸡蛋、牛奶、牛羊肉等。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细细调理,比如让孩子多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根据天气增减衣服,别总是穿得太多,免得孩子身上总是汗津津的,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就更容易受风着凉。另外,有些穴位,对孩子健脾健肺都非常有好处,平时应该多多按摩。”    我边说边拉起孩子的小手,给他的妈妈示范起相关的穴位和动作。    补脾土:脾土在大拇指桡侧边缘,用左手捏住孩子的手,右手指腹循大拇指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运内八卦:内八卦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到中指根横纹处距离的2/3为半径,做圆圈形按揉。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在膝盖正下方三寸再往外侧一寸的地方,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    现在每逢周日,我经过广场时,总可以看到他们--那个跑得最快、玩得最“野”的小男孩,还有他的母亲--喜笑颜开、快乐追逐的身影。对于医生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多动症:让孩子牵手圣贤就能痊愈    老祖宗的圣贤教诲就好比是一剂良药--一剂对多动症孩子特别有效的智慧之药。    总是有年轻的父母问我各式各样关于教养孩子的问题。其中有一个让我颇有感触,不吐不快:怎么才能让孩子表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圣贤。    有人问,何谓圣贤?“圣”是个会意字,《 说文解字 》的解释是“通也”,也就是说无所不通才算是“圣”;贤次于圣,所谓“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圣贤指的是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们心性高洁,淡化得失,很少有烦恼。换个角度讲,圣贤也是一种境界。达到这个境界,才能少一些困惑,多一些智慧。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孔子的母亲在孔子六岁时就教他与小伙伴玩礼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他感受与人相处的礼貌、礼数;曾子为了兑现妻子因独自上街而哄骗缠着她不放的孩子说“你要乖乖等着我回来,一会儿杀猪让你吃肉”的承诺,真的就把猪杀了。    古人讲“父母为镜”。这些圣贤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的影响是颇值得称道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会处处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如同海绵吸水一样,纯净的心灵会没有任何分辨与选择地接纳所有事情,而这些事情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会印在孩子身上。    曾经有两个找我看病的双胞胎男孩,一个叫毛毛,一个叫豆豆。这两个6岁大的混血儿身世比较特殊。他们的爸爸是日本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音乐制作人,妈妈是中国人,歌手。据说妈妈是因为疯狂地迷恋上了孩子爸爸的音乐,才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两个孩子出生时,因妈妈无力照顾,便把毛毛送回中国父母家,把豆豆留在了身边。遗传导致两个孩子在6岁时同时出现了哮喘,家人托关系找到我看病。初见两个孩子时,酷似的外貌让我几乎无法分辨,但是相处了才10分钟,我已经可以很准确地把他们区分出来:毛毛思维非常活跃,有条理,讲话时落落大方,性格也很开朗、积极,无论对我、对同胞兄弟还是陪同来的姥姥、妈妈都很热情有礼貌;豆豆则截然不同,他整整10分钟基本都缩在角落里不与人接触。开始时我以为他听不懂普通话,但是妈妈表示他从一出生就开始学讲普通话。当我尝试着与他讲话,他干脆捂上了耳朵,即使妈妈不停地叫他,也不予理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被妈妈勉强抱着让我号了号脉,才有几分钟就很不耐烦,最后居然要打掉我的手。这属于并不少见的儿童多动症。    这对漂亮的双生子截然不同的表现激起了我的好奇。细问下,我才知道,孩子的姥姥是国内知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一辈子和小孩子打交道,退休后更是把毕生的经验都倾注在毛毛身上。当毛毛还在襁褓中时,姥姥就给孩子在饮食起居、交往、学习等方面做了科学而精心的安排,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坚持每天给毛毛讲些智慧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久而久之,孩子长得越来越健康、喜人。而豆豆呢,因父母经常到各地演出,居无定所,对他的照顾仅限于饮食起居,其他的根本无暇顾及,使孩子无法获得亲情的温暖和精神上的稳定感,再加上孩子父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接触的人和事非常复杂,两个人又一味强调个性、自由,也就难怪豆豆会沾染上不好的习气,在品格上差强人意了。    相同的父母,同样出色的基因,唯独不同的是养育的方式和态度。可见,当好父母,责任大啊!我经常告诫父母们,必须主动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和良性性情的滋养,给他们最积极的东西。比如,在抱着孩子或陪其游戏时,动作要轻柔,要面带微笑,让他们感受到深层次的安全;与孩子讲话时,应尽量保持平和的态度,不要把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和情绪无意中传递给孩子,要经常给他们好的信息和精神的激励……当父母的,还应该对孩子进行愉快的赞美,每天至少3次。因为这种肯定的态度,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孩子的骨子里。    除了给孩子开中药调理多动症外,我还建议他的父母:想让孩子内心有阳光和自信,就不要忘记给他们创造些美化、完善自己的环境。父母们可时常为孩子播放些优美的古典音乐,以让他们有优雅的性情;让孩子看些名画、风景,以促使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敏感;经常领着孩子诵读些有良好寓意的故事,以帮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让孩子耳聪目明的画画和音乐,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游戏、运动等,都是能让孩子治学修身、尽快找到自信的好东西。    咱们的老祖宗中,公认的圣贤众多,尤其是他们的思想,更是众人精神上的一味养生良药。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妨让他们多接触这些可以帮他们踏入阳光正路的观点和想法,好比《中庸》《论语》等,帮孩子形成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优良品性,同时还会训练他们良好的记忆力、领悟力、执行力,使他们在未来社会的为人处世中更加游刃有余。淡淡花香,不见影踪,却能沁人心脾,对这些东西,我们不求让孩子们倒背如流、透彻入理,只求明白其形,产生喜好之心就好。有些影响是无形的,孩子们受了智慧思想的熏染,自然会在言行上有所提升。    所谓“读书志在圣贤”,我们现在虽然不必像古人那样要求孩子成圣、成贤,但也不能像社会上的很多人那样,把怎样赚钱、怎样享受、怎样取得权势和地位当成了根本。因为一旦那样做了,父母就难免会把这些习气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导致小小年纪,不比健康,不比智慧,不比情操,反而盲目地攀比自己穿的衣服漂不漂亮、是不是名牌,自己用的是不是最高档的玩具,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开着高档的小汽车来接自己放学等。这种思想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会使孩子在长大后患得患失,贪念纷纭,处处迷茫,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安宁。    每个家庭都好比一口井,父母们就是一泓泉水,只有这泓泉水清澈、干净,才能浇灌出生机盎然的小树。所以,父母们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还很纯净时,让他们清凌凌地浸润在最智慧、健康的泉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