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道闸系统:紫?阳?县?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2:41:18

 

寰宇浩浩,九洲茫茫。紫气东来,遍地祥光。洞天福地1,惟我紫阳!西枕蜀渝,东接荆湘,巴山还拱,秦岭回翔。其城为山也,其山为城也。石阶构小径,形盘曲而逶迤;民居多瓦舍,依山势而跌宕。半是山色半是城,满眼神秀满眼春。客曰:山城虽小,欲夺重庆之美;一江风月,堪比江南水乡!举目四顾,非凡气象:淳淳民风兮春日载阳,山河壮丽兮雄风浩荡。汉江任河交融兮,清碧泱泱。神峰文笔对视兮,山色苍茫。群山嵬峨,地蕴丰富物产。擂鼓奇峻2,山藏道家光芒。佳茗青山滴玉翠,幽幽其芳;后皇嘉树垂金桔,江渚飘香。水上百舸争流,浪激清响;四野山风劲舞,民歌飞翔。一方宝地,美哉紫阳!

紫阳属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明滥觞于仰韶3,皇皇七千年;置县起始于正德4,悠悠五百载。北宋之际,有张平叔者,云游至此。瓮儿山下炼金丹,仙人洞里日月长。独创南派称宗师,《悟真篇》里道阴阳5。仙人去矣,美名存焉。遂取道号,县名紫阳。蓦然回首,五百年峥嵘岁月,兴衰成败,几多沧桑!凄风苦雨,灾厄嚣张。痛疫病之肆虐,恨“三藩”之祸殃6,怨兵马战火乍起,哀百姓泪洒汉江。尤不忍睹者,饥馑之年人相食7,土匪山贼害一方。时有湖广“棚民”8,潮涌入境,垦荒稼穑,难以自养。山河破碎,百孔千疮。民不聊生,岂言兴邦!

有县令陈仅、张志超者9,为政以德,仁爱施张。捐俸置田,兴起蚕桑,创办乡学,文教倡扬。救民众于水火,布德泽于穷乡。吏民立碑,以志德政。碑虽不存,青史垂芳!

星移斗转,乾坤朗朗。刘邓大军10,途经紫阳。革命号角,山城嘹亮。红军播火种,城门布规章。星火燎原,群情激昂。迎来改天换地日,东方升起红太阳。

今之紫阳,灼灼其光。政通人和,物流其畅。革故鼎新,膏泽斯乡。锐意进取,乘风破浪。看桑梓之崛起,纳四海之客商。兴文重教,道德高扬。一片广场开福地,真人宫里聚瑞祥。北五省会馆,清代壁画,丹青之瑰宝;遗址犹存,繁华之景象。怀古抚今,无限畅想。保护文化遗产,壮民族记忆之根脉;振兴紫阳民歌,传国际影坛之余响。茶乡,歌乡,桔乡,声震宇内;公路,铁路,水路,联通八方。高速凌空,大道穿山而来;长桥卧波,碧水绕城而去。三山两水一川,构建中国硒谷。三十五万儿女,齐绘汉江画廊。凭栏远眺,神驰八极,醉心于斯,物我两忘。欲听天籁之音,请上茶山;欲观山城神韵,请来紫阳!

 

注释:

1洞天福地,道教术语。紫阳是全国唯一用道教命名的县。故称。

2擂鼓奇峻,擂鼓,指擂鼓台,紫阳县道教胜地。

3文明滥觞于仰韶,紫阳县马家营发现仰韶文化遗址,为紫阳文明发祥地,距今七千年。

4正德,明朝正德七年(1512),紫阳置县。

5悟真篇里道阴阳,张紫阳作《悟真篇》,讲阴阳法术,为道家经典。

6恨“三藩”之祸殃,志载:康熙十四年(1675)“三藩之乱”波及本县。七月,紫阳成城失守。至此,紫阳全境为吴三桂部将占领,盘踞5年。康熙十八年(1679)十月,清军收复紫阳。吴三桂军吴世幡部裹胁大批民众逃往四川。

7人相食,志载:顺治三年,六年,二十六年,紫阳均为大饥之年。嘉靖七年(1528), 道光十二年(1832),大饥荒,人相食。

8湖广“棚民”,志载:乾隆二十年(1755)本年后,江,淮,川,鄂,湘,粤大批流民来紫阳定居,开荒伐木,是为“棚民”,紫阳县人口大增。

9陈仅、张志超,二人分别为清代不同时期的紫阳县令,离任后老百姓均为他们立德政碑,以颂其功。

10刘邓大军,1948年,中原军区刘伯承、陈毅、李先念、邓小平等率领的部队途经紫阳,在东城门上写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布告》,现存。

注:本文原载2011年12月21日《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