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名医经方医案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30:12
名医经方医案3

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临床应用体会 
张明雪 吴东宁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 
康及社会发展的严重疾病,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和致死的主要 
原因。中医药学在冠心病防治中,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费 
用低廉则显 示优势,受到关注。中医学虽无“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这个病名,但历代医家对其早有论述,并散载 
于“心痛”、“胸痹”、“心痹”、“怔忡”等门类, 现普遍 
将其归于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内。胸痹心痛是指心脏本身病 
损所致的一种病证,以“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即膻中部位 
及左胸部疼痛、憋闷为主要临床表 现,并常伴有面白、惊恐、 
汗出等症,持续时间较长。古代文献及临床实践均已表明,冠 
心病的病机主要是心气不足,痰瘀互结。因心气虚,无力推动 
血液在脉道中 运行,则血行瘀滞而导致瘀阻心脉,致阴寒邪 
气,如痰浊、水湿等上乘阳位,痹阻心脉而致冠心病的发生。 
喻嘉言曰:“雄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 一上则 
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阴气上逆之候也。”由此可见,其发病 
基础是心气不足,而痰瘀等邪气均由此派生而来,故病机特征 
是心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因 此,深入研究冠心病,丰富和发 
展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和研究水平,具有 
重要现实意义。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张 仲景认为,胸阳不足是胸痹发生的病理基础,在《金匮要 
略·胸痹心痛短气篇》中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 
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 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一语中的概括 
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刻意强 
调“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 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 
振,“责其极虚也。”“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 
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并专门论述了胸痹的主症特 
点,创制了方 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 
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 
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仲景把本 病的病 

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 
盛,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 
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九首 方剂,取温通散寒、宣痹 
化湿之效,体现了仲景对心痛、胸痹辨证施治的特点。 
瓜蒌薤白半夏汤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扩充,其临床应用 范 
围已日益广泛。据临床报道,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疾病主要涉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痴呆、中风后 遗症、脑动脉硬化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后遗神经痛、神经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肝炎、肝硬化等; 
泌尿系统疾病:如 肾结石、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内分泌 
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外科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等;妇 
科、儿科、耳鼻喉及皮肤科疾病等。 
我们临证时发现,很多冠心病患者在胸阳不振、水饮内停同 
时,多伴有气虚、鼓动无力之证,故加配白参、黄芪,效果更 
著。 
病案举验 
肖某某,男,53岁,汉族,已婚,经理,现居北京市,居处环 
境冬春干燥、寒冷,夏秋湿热、多风,于2004年8月10日初诊, 
发病时令为立秋。 
患 者六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短,曾服西药治 
疗,未见好转,平素时有心前闷痛,胸痛彻背,时发时止,近 
一周因感寒凉后症状突然加重,遂来诊。既往 有冠心病病史。 
现见胸痛发作频繁,每日3~4次,时有夜间憋醒,伴胸闷气 
短,动则益甚,心悸,畏寒,腹胀,便溏,肢体沉重。察其形 
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 腻,诊其脉沉滑。检阅实验室报告 
为:心电图:心肌缺血,右束支不完全传导阻滞。中医诊断: 
胸痹(气虚痰瘀互结证)。西医诊断:冠心病。 
该 患年过半百,心气虚衰,且素体肥胖,痰湿壅盛,又外感 
寒邪,致心气益虚,痰邪益重;心气虚衰,胸阳失煦,血脉失其 
鼓动,又痰浊瘀血痹阻,则不通则痛,发为 胸痹。气机痹阻, 
且病久瘀血阻脉,故见胸痛彻背,感寒则痛甚;气虚日久则阳 
吗?... 

气虚衰,血行瘀滞,则心失所养,故见胸闷气短,心悸,动则 
益甚;畏寒,舌质紫暗 苔白,脉沉均为寒凝,阳气不运之候; 
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肢体沉重;脾失健运,水 
湿内停,故见腹胀、便溏等症;形体肥胖,苔腻,脉滑均为痰 
浊 壅阻之征;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加重,时有夜间憋 
醒;舌质紫暗,脉沉均为瘀血内停之候。本患为中老年人,气 
血阴阳渐衰,心气不足为本,在本虚的基础上 又形成标实,导 
致气滞,痰凝,血瘀交互为患。此为气虚痰瘀互结所致,法当 
益气养心,活血化痰。方拟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之。 
处 方:黄芪30g,白参10g,瓜蒌15g,薤白15g,法半夏15g, 
(加生姜三片)桂枝10g,枳实15g,厚朴15g,黄连5g,赤芍20g, 
川芎 15g,茯苓20g,仙茅15g,仙灵脾15g,甘草10g。7剂水煎 
服。每剂药水煎两次,混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温服。忌 
烟酒、辛辣食品、恼怒、劳 倦。 
嘱其注意休息,不从事剧烈体力活动,饮食以清淡为宜。 
复诊:服用前方后,患者自觉胸痛明显减轻,发 作次数减 
少,日1~2次,胸闷、气短、腹胀亦减轻,畏寒不显,大便已 
成形,但偶有恶心、口苦;察其舌暗红,苔白黄,脉滑。此乃 
心气得养,阴霾自散,惟邪郁 化火。故前方去仙茅、仙灵脾, 
加竹茹15g,黄连加至10g。7剂水煎服。嘱其减体重,移情易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诊:患 者胸痛基本消失,腹胀、恶心亦除,惟偶有胸闷、 
气短,睡眠不实;察其舌暗红,苔白,脉滑;查心电:心肌缺 
血明显改善。此乃心气虽提但尚不足,心神不宁。前 方去竹 
茹、枳实,加麦冬15g,枣仁25g。7剂水煎服。嘱其减体重,移情 
易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四诊:诸症均好转,舌淡红,苔白,脉平;查心电:大致正 
常心电图。该患年过半百,气血渐衰,为巩固治疗,效不更 
方,继服七剂随诊。医嘱同前。 
体会 
冠 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针对本病本虚标实,虚实互呈, 

治以温阳益心,活血化痰,标本同治。药用瓜蒌、薤白、半夏 
燥湿化痰,宣痹散结。但此乃宿疾,单用经 方,药力尚显单 
薄,扶正之力不足,祛邪之功稍浅,难取速效,故加以白参大 
补元气,补益心脾,振奋心阳而通心脉,资脾化源而杜痰湿; 
黄芪补心气以升元阳,益 脾气以利水湿;茯苓益脾补中,宁心 
安神,仙茅、仙灵脾温补元阳,培先天之本除寒邪,桂枝温经 
通阳宣痹,尤善通心阳,枳实行气除痞;厚朴行气消痰,赤芍 
散行 血通脉,川芎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因痰瘀水湿日久常易 
化热,佐以少量黄连兼清郁热燥湿,同时佐制诸药辛温之性以 
防劫阴之弊;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温 阳益心,活血化 
痰之功。 
二诊心气得充,元阳得培而阴霾自散,惟邪郁化火,故去大 
热之仙茅、仙灵脾,而竹茹甘苦寒、润滑泄而不伐 脾,清邪 
热、涤痰涎而不化燥,凉血养阴,宁神通经以祛郁热且不伤 
正;三诊邪已衰其大半,但心气仍略不足,故心神不宁,加麦 
冬清热益气养阴,降心火,益心 气,退热邪,再防邪郁化热伤 
阴;加枣仁安心除烦,养心安神,助血益脾。本方针对冠心病 
气虚痰瘀证而设,益气养心,行气豁痰以治其本;活血化痰, 
以治其标。 全方以补为通,通补兼施,补而不助其壅,通而不 
损其正,共奏益气养心,活血化痰,兼以行气之功,邪正兼 
顾,标本兼治,故病可愈。 

经方
7.解少阳之代表方剂。 
  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 
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 
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 
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 
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 
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 
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 
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 
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 
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 
敏状态。所谓“往来” 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 
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 
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 
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 
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 
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 
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 
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 
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 
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 
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 
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 
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 
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 
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 “苦满”是患者自觉 
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 
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 
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 
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 
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 
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 
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 
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 
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 
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 
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 
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 
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 
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 
  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 
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 
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 
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 
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 
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 
甘草配黄芩以清热,黄芩所主为“烦热”,如三物黄芩 
汤主“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又如《伤寒 
论》333条“而反与黄芩彻其热”;配半夏生姜以止呕。 
配人参以助正驱邪;配姜枣以调理消化功能,即“和 
胃”。 
  小柴胡汤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张处方,其 
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 
书中就有20条的记载。据不完全统计,现代医家用小柴 
胡汤治疗的病种就有7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 
各科。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就必须对小柴胡汤进行相应的 
化裁。化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 
加减,另一种是与其他方子合方使用。加减方面张仲景 
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但临证不能局限于此。我的加 
减经验是:病毒性感冒高烧,患者面色通红,出汗而体 
温持续,微微恶风,或咳嗽,或咽痛者,加连翘40克;类 
风湿性关节炎见关节肿痛,晨僵,加连翘20克、生地20 

克、黄柏10克、白芍12克且甘草的量应适当增加;过敏性 
皮炎、荨麻疹、异位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其发病具 
有休作有时的特点,此外,患者大多对风冷过敏,属往 
来寒热的范畴,可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加荆芥10克、防风 
10克、石膏30克、连翘15;支气管炎、迁延性咳嗽服用抗 
菌素无效者,加五味子、干姜;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 
腺瘤,出现有胸胁苦满者,可用小柴胡汤加牡蛎、知母 
等。本人曾治疗一位甲亢患者,因服用他巴唑等,导致 
药源性肝损害,并全身消瘦,两眼外突,手抖心慌。服 
用小柴胡汤加白芍2月后,不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而 
且突眼症也明显好转;突发性耳聋、中耳炎、鼓膜炎等, 
用小柴胡汤加连翘、山栀等;甘草大剂量使用时,要加泽 
泻、茯苓以防出现水肿。小柴胡汤合方使用的经验是: 
精神症状明显见情绪低落或伴有梅核气时,与半夏厚朴 
汤合用,此即是柴朴汤;肿瘤手术或化疗后,病人体质虚 
弱见汗出恶风者,与桂枝汤合用,此即是柴胡桂枝汤;肺 
炎见咳嗽痰多而粘黄,心下有压痛者,与小陷胸汤合 
用,名柴陷汤;伴有水肿或腹泻水样便者,与五苓散合 
用,谓之柴苓汤;伴有舌苔白厚,不欲饮食者,与平胃散 
合用,称为柴平煎;泌尿系肿瘤如前列腺癌见小便不利及 
血尿者,与猪苓汤合用。 
  小柴胡汤的剂量、剂型及用药品种也同样是值得重 
视的问题。柴胡10~30克、黄芩10~20克、党参5~10 
克、半夏6~15克、甘草6~10克、生姜6~10克、大枣6- 
15枚。如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热性疾病如病毒性 
感冒,则柴胡的用量一定要大,成人至少要20克以上。 
小柴胡汤有振汗作用,随着通身的汗出,病人发热也随 
之而退,身痛也随之减轻。对此,本方有类似于西药激 
素样作用,可以看作天然的激素。如果用于作为免疫调 
节剂而长期服用治疗慢性肝炎和肿瘤病时,则要小剂量 
使用,柴胡用6~10克、黄芩用6克。需要指出,小柴胡 
汤是不能作为散剂来使用的。宋代名医朱肱曾治疗当时 
太守盛次仲疾,诊断为小柴胡汤证,但仆人给以小柴胡 

散,不仅病不愈,反而有胸满,后朱肱亲自煎煮,进二 
服,是夕遂安。方中柴胡,我用的是北柴胡,人参用的 
是党参而不用红参。有人认为张仲景所用的人参就是今 
天的党参。传统观念认为党参健补脾气多用于消化道功 
能低下,本方证的“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即是属 
于消化道功能低下,因此用党参。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用 
党参效果也同样满意。 
   
上述的“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心烦喜 
呕”和“默默不欲饮食”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我把 
它叫做“小柴胡综合征”。这是由中国古代先贤发现的 
综合征。它的产生既有外部的因素,更有内在的体质特 
异性。我把这种很容易出现“小柴胡综合征”的体质称 
为“柴胡体质”。其特点是: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 
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 
坚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另外,临床发现 
较多患者眼裂小,多为细眯眼(柴胡眼)。患者主诉以自 
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 
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 
乳房胀痛结块等。在日本,小柴胡汤和小建中汤也常常 
作为改善体质的药物来使用。看来小柴胡汤的使用着眼 
于“证”,而非“病”;在“病”和“人”之间,更注重 
于特定体质的“人”。 柴胡体质对于正确地使用小柴胡 
汤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小柴胡汤在很多人眼中仅仅是作为感冒发热 
药和肝炎药来使用的,就连成药小柴胡冲剂的说明书也 
是这样写的。他们的着眼点都是抗病毒。这种认识无疑 
限制了小柴胡汤的使用范围。小柴胡汤能够直接杀死病 
毒么?我想更多的还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抗病 
毒吧!日本学者发现爱滋病人服用小柴胡汤三个月以后, 
T淋巴细胞开始增加,说明小柴胡汤预防爱滋病有效。 
药理试验也证明小柴胡汤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其实,病毒侵犯人体之所以对人造成伤害,大部分还是 

通过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诸如曾经肆虐全球 
的“SARS”,就是侵犯了免疫系统。其病变在肺,表现 
为高热、呼吸窘迫等,与本方证的发热、胸胁苦满的表 
现很相似,想必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化裁。另 
外,“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小柴胡汤也 
同样可以治疗此类疾病。如《苏沈良方》记载:“元祐 
二年(1087),时行无少长皆咳,本方(即小柴胡汤)去人 
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干姜各半两,服此皆愈”。 
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小柴胡汤就是天然的干扰素,加 
猪苓茯苓就是中药的“猪苓多糖”;而对于象胃癌、淋巴 
瘤等肿瘤来说,小柴胡汤就是中药的胸腺肽和白细胞介 
素Ⅱ。当我们把小柴胡汤作为免疫调节剂来看待,那么 
这张千古良方在今天的临床运用中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 
景,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常用中成药:小柴胡汤 
  提起感冒,平常而普遍。世上不患感冒者几无;且 
随电扇、空调、冰饮等的普及有增无减。虽直接夭亡于 
此者不多,但由它引发的急病、重病、大病、传染病不 
少。其危害性不可低估。惟其如此,才有“小题大 
做”、深究细侃的必要: 
  94年4月,某银行行长酒后酣睡,一觉醒来昏天倒地,头痛如裂, 
呕吐频作。即送医院吊水,罔效。全院西医会诊,复请上级医院西医 
会诊,唯独不叫院内中医。试遍院内贵重西药,仍无济于事。“头痛 
原因待查”,拟转诊省城。公费报销,费用不计。患者及家属疑 
为“脑癌”,恐慌无比。经院内开明西医力荐,转请中医一试,因得 
小柴胡汤2付,特嘱停服一切西药(接而不用)。药后病情迅速缓 
解,出院调养数日而愈,省城之行随之取消。因是“秘密”进行,连 
诊断未及确立的院内外西医大师们恐无人知晓此病人是如何峰回路转 
的。 
  93年10月,某茶场党委副书记吴某,因国庆节在山坡场部值夜 
班,当风受凉,寒热往来头痛如裂,呕泻双行,数日未沾水米,神情 
极度疲乏。入院经西医内科主任亲治无效,拟转省城。因不任路途颠 
簸,暂住中医老干病房。其时我任老干保健医师,因得有缘相遇(中 
医在西医院里工作,被束之高阁——三楼或更高,很难收到如此危重 

病号),遂劝其行前不妨吃2付中药“调理调理”,特郑重声明无毒 
副作用,医生无病也可先尝。患者因喝白开水都呕,不相信中药能喝 
得进去。但啥药不用,能待何日病情好转上路?实在无法,勉强同 
意。孰料2付小柴胡汤下肚(饮食均呕,偏喝此药不呕,真一物降一 
物),头痛呕泻诸症全消,精神倍增。药既对证,要求续服。住院期 
间即去县里开会,半月痊愈出院。全程未用丁点西药,省城之行更不 
提起。 
  98年3月,退休老教师刘某,女,71岁,体弱多病,复感风寒,由 
全家老小抬至我诊室,瘫软已不任坐;带齐水瓶衣物,要求住院。察 
患者一周前感冒,寒热如疟,呕不能食,心慌气促,气短难续,全身 
瘫软,舌淡苔白,脉结代。已在当地吊水,愈吊病情愈重。素有肺心 
病史。我告其住院还是要吊水。患者脉不好,天气又冷,冷药直接吊 
进血管,更使血脉凝涩(血得寒则凝),加重心肺负担,恐有生命危 
险,落得人财两空,建议最好回家服中药。家属虑及只有住院才有公 
费报销80%。我说还有自费20%,用不完病就会好。问有无把握?我 
说若两付药不转弯再住院不迟。家属反复权衡利弊,终于决定采纳我 
的建议,拎着带来的住院用具打道回府。在家属高度信任、紧密配合 
和精心护理下,6付小柴胡汤下肚,康复如初。每付药洋参(移种) 
用至10克,药费总计亦不足百元。若住院至少上千元,自费200元以 
上;其后果还难以逆料。随访三年无复发。 
  2000年7月,李某,男,30岁,某厂技术员,拖着疲惫的双腿踏进 
足道诊所。问:“我原来身体一直很好,从未打过针,进过医院。怎 
么这次这么厉害,人疲软得就像要掉气了一样。厂里倒闭,老婆外出 
打工,买断工龄的一万多块钱诊病花得差不多了。你说还要做那些检 
查?”医生满怀同情倾听这位下岗(失业)职工诉说患病诊疗经过和 
贫病交加的情况,察看了检诊报告,其中夹有一张刚从医院开出的300 
多元的补药处方,一看就知道是院内那位“戴大红花”(创收第一) 
的医生开的,幸因缺钱未取。医生又怜悯又好笑:钱都花光了还一味 
想着做“高级检查”!说:该做不该做的检查你都做过了,能真正查 
出你这病的仪器还没有发明出来。没必要再花冤枉钱,我可为你 
做“诊断性治疗”——服药观察。患者见这位“个体”医生说话贴 
心,终于打消了对私营诊所的疑虑,放弃了去省城向同学(原省轻工 
学院毕业)借钱“查个明白”的念头,在小小的足道诊所吊起了瓶 
子,同时喝代煎的小柴胡汤——中西会诊(级别自然低得不能再低) 
认定仍是一个失治误治的重感冒。所幸体质素健尚无重大传变。当天 
明显好转。次日复诊,吊水时酣睡不醒,吓坏了医生。推醒询及因惜 
钱未住旅馆,在录像厅呆了一宿。用药三日,能吃能睡,症状若失, 
下午即返家。念其为穷所困,医生欲送200元以为川资,李拒不肯受 
——虽穷但骨气尚存。一月后电话追访,家人告已康复外出打工。 
  2003年5月27日(周二),闻恩师病重前去探望。谭某,男,83 

岁,病三月,咳漱不止,咽痒,神疲,极度乏力,不思饮食,畏风恶 
寒;时值初夏,风和日暖,仍着棉衣毛衣毛裤,里三层外三层;扣上 
发热,脱下畏冷,坐卧不宁。无咯血及胸背痛。曾赴省城作胸片CT, 
疑为肺癌(40年前曾患肺结核留有结核球钙化阴影)。亲属仍急等迟 
迟难出的西医专家确诊报告。弟子拿脉后不禁慨叹,一代名医,医好 
他人疑难怪病万千,自病却难以取效,应了“医不自治”的老话。其 
前自与师兄议服麻杏参苏饮,麻黄用至10克,加附片多达20克,不 
效。又受“肺结核,肺癌?”等西医诊断干扰,加服抗结核西药,更 
注白蛋白,反致病情日重。窃思病发2月寒冬,必是受寒所致。复察 
卫生间,春节与师兄合赠“奥普浴霸”不见安装使用。可怜83岁高龄 
岂有不受寒之理?怨其亲属护理不周之余,愤然指出这哪是什么肺癌 
肺结核?分明是“病虽三月,柴胡证仍在”,遂处小柴胡汤,求服2 
付一试。恩师与师兄见弟子驳析在理,欣然采纳。2付药尽症状大 
减,恩师冬装始卸。三日后(6月1日星期日)招众徒弟聚餐——因病 
延期的春节例行师徒聚会,恩师已宛若常人——看着恩师那轻松高兴 
劲儿,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弟子我爽心惬意的呢! (给恩师处方 柴胡 
5克, 黄芩5克,花旗参(美国原产)10克,炙甘草5克,法夏15克, 
藿香10克,香薷10克,力曲10克,粉葛20克,白蔻10克,川芎5克,白 
芷10克,炙紫苑15克,生姜3片,大枣(掰)12枚。) 
  “拿手好戏”抢滩印尼  2004年4月,应某公司邀请,我来到千 
岛之国印尼。适逢董事长之子头痛、呕恶、寒热交作、无汗;缘起天 
热开冷气过度,外加冰饮。我初来乍到,在四季如夏的雅加达不敢贸 
然使用麻黄。为稳妥起见,姑且拿小柴胡汤一试。当晚汗出烧退,次 
晨脉静身凉。一剂即愈。我原以为自己的“拿手好戏”在“没有冬 
天”的雅加达不会有“观众”。谁会想到随处可见、昼夜不停的“可 
爱的空调“给当今的”文明世界“或”富裕家庭“人为创造出”非时 
之气“,给感冒神汤提供了大显身手的世界舞台和大有可为的广阔市 
场! 
  小柴胡汤源出中国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还在大学念书时我就 
曾听老教师力荐:“有些很有名气的老中医毕生就是一个小柴胡汤加 
来减去。”此言掷地有声,一字万金。个中分量有谁知晓?其时我正 
沉迷于方歌研究,手中捏着成千上万古今验方,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今欲一方独尊,它方全废,颇难理解接受,竟作“耳边风”。待到临 
证有年,才深谙其妙用无穷——和解枢机(表里上下左右),综合治 
理。若用得及时得法,它方实难派上用场。换以兵家言,本方“进可 
攻,退可守”,实为医家(尤其新秀)“必争之地,必据之点”。只 
要在初感2,3日,或虽历时日其证仍存,仍可用之。不效当自省是 
否“对证”;可另行辨证改用它方,但不必担心此方有何害处(药物 
炮制不当者除外)。作为开手第一方,到印尼后我开出不下百剂(自 
然要随症加减)。不少回头客称:服后“头舒服”、“胃舒服”;很 
多“第一付就见效”(否则决不回头)。还遇到有印尼华人因讹传, 

索开“小茶壶汤”的(一语提醒商家:将错就错,以此作为“小柴胡 
汤”的药品或保健饮料商品名,岂不更大众化,“现代化”,易于传 
播,又有何不可?)。 
  京师一代名医岳美中曾在偶遇奇症束手无策时,将小柴胡汤作 
为“权宜之计”竟获显效:李某某,女,10岁,病孩由其父抱持,合 
眼哆口伏肩,四肢下垂软瘫,无知觉状。父诉:病已三日,每至中午 
和半夜子时即现上症,呼之不应;移时苏醒如常人。岳观病状聆病情 
亦感茫然不知所措,讶为奇症。乃深加思考悟出,子时为一阳生,午 
时为一阴生;子午二时正阴阳交替之际。而出现痴迷即四肢不收病 
状,则治疗应着眼于此。虽悟得玄机,却苦无成方。辗转思忖,想到 
小柴胡汤是调和阴阳之方剂,故投以2帖试探。不意其父隔日来告, 
药尽豁然如常人,准备上学读书云(载黄文东《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 
经验》P137,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年9月,1版)。 
  毛李黎曾治一“败血症”:  陈,男16岁,65、8、9入院。患 
者17天前恶寒发热,头晕痛,周身违和,自贴膏药于两太阳穴,而病 
缓,坚持劳动,连续3日暴晒,幅恶寒发热,口渴,头晕目眩,四肢 
灼热,周身不适。又拖5天,症状加重。3天前某医诊为外感,服西药 
并注射,当晚寒战加剧,继而高热,头痛,汗出热稍退。下午2时又 
寒战高热,晚11时汗出烧退。如此寒热往来日发两次。头痛汗出,口 
干苦,食少,胸闷,小便短赤,大便隔日一次质烂色黄。口腔糜烂, 
咽红,全身皮肤灼热,舌红苔白厚而干,脉弦滑数。 血培养发现四 
联球菌,西医诊断“败血症”。中医据“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闷 
纳呆,汗出口渴”,断为“少阳阳明并病,少阳证急”,初与小柴胡 
汤治疗:柴胡9克、黄芩15克、法夏6克、花粉9克、甘草3克、生姜3 
片、大枣4枚。3剂症状未减,大便3日未行,口苦干渴,“热结在里, 
阳明证急”,旋改大柴胡汤。2帖病仍未解;调整药量,每日两帖, 
再服两日,病仍不解。疑为“热入阴分”,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加 
针大椎穴,再治两天。2日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