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影视服务器:15.“文化”的软约束功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35:27

15.“文化”的软约束功能

【原文】葵丘之会,天子使大夫宰孔致胙1于桓公曰:“余2一人有事于文武,使宰孔致胙。”且有后命曰:“以尔自卑劳,实谓尔伯舅3毋下拜。”桓公召管仲而谋,管仲对曰:“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桓公曰:“余乘车之会三,兵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貉,拘泰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吴、越、巴、牂柯、长沙、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而中国卑我。昔三代之受命者,其异于此乎?”管子对曰:“夫凤凰鸾鸟不降,而鹰4567丰。庶神不格8,守龟不兆,握粟而筮者屡中。时雨甘露不降,飘风暴雨数臻9。五谷不蕃10,六畜不育,而蓬蒿藜1112并兴。夫凤凰之文,前德义,后日昌,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13,河出图,雒14出书,地出乘黄15。今三祥未见有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乎?”桓公惧,出见客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恐颠蹶于下,以为天子羞。”遂下拜,登受赏服、大路16、龙旗九游17、渠18门赤旗。天子致命于桓公而不受,天下诸侯称顺焉。

【译文】癸丘大会诸侯时,周天子派大夫宰孔送祭肉给齐桓公说:“我一人祭祀于文王武王之庙,因此派宰孔送来祭肉。”并且后面还有命令说:“因为你谦卑劳累,告诉你伯舅不必下拜受赐。”桓公召来管仲商量,管仲回答说:“做君的不像君,做臣子的不像臣子,是混乱的根源。”桓公说:“我乘车之会有三次,兵车之会有六次,九次会合诸侯,统一匡正天下。北征到孤竹、山戎、秽貉,拘获大夏国君主;西征到流沙西虞;南征到吴、越、巴、牂牁、长沙、不庾、雕题、黑齿。荆夷各国,没有谁敢违背我的命令,而中原国家却轻视我。从前夏商周三代受命为王的,难道比我还特殊吗?”管子回答说:“那凤凰鸾鸟不来降临,而鹰隼鸱鸟猫头鹰却很多,众神不来显灵,龟甲不露征兆,而拿着粟草卜筮却屡次卜中。时雨甘露不降下,狂风暴雨经常有。五谷不繁衍,六畜不生育,而蓬蒿藜草却遍地茂盛。那凤凰的花纹,前面是德义,后面才是日昌,从前受命为王的,总是龙龟来到,黄河出图,洛水出书,地上出现乘黄神马。如今三种吉祥物都没有出现,虽然是受命为王,岂不是失策吗?”桓公畏惧,出来接见宾客说:“天子威严就在面前不离咫尺,我小白承奉天子之命不须下拜受赐,我担心造成礼节混乱,而为天子增羞。”于是下堂叩拜,然后登堂接受赏服、大车、龙旗九旒、大门赤旗。天子传令于桓公称王而桓公不敢接受,天下诸侯都称颂桓公顺从周天子。

【说明】齐桓公功劳大不大?当然大!(公元前 651年)在管子的竭力辅佐下,齐桓公九会诸侯,一匡天下,安定人民,传为天下美谈,流传至今。他有些恃功而傲,也是情理之中。但得管子提醒,幡然悔悟,亦是难得。换着今人,哪管周天子那一套,老子天下第一了。周天子有没有法律规定呢?没有。这只是当时的“文化”,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影响。由此可见“文化”的软约束功能,是何等的强大。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以姬姓者为最多,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在长期的相互混战之中,不少小国被强国所吞并。见于《左传》的一百二十余国,到春秋末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东迁后的周,起初尚占有今陕西东部和豫中一带的地方,后来这些领土渐被秦、虢等国所占据,周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四周。疆域的缩小,使周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能力,各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的收入因此而减少。周经常向诸侯求车、求赙、求金,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已和一般小国无别。西周时各诸侯都要定期对周天子纳贡,春秋时因周衰而此制渐废。随着大国争霸的出现,各小国都要向霸主国交纳贡奉。特别到春秋晚期,霸主国为了加紧对小国的勒索,甚至规定出贡赋的标准,如鲁襄公几次到晋国去听政,就是去听取晋对鲁赋的具体数目。霸主为了能保证有这种收入,时常对小国施加军事威慑,小国为了不致遭受战争的灾难,故必须不断地对霸主交纳奉献。而齐桓公重新提高了周天子的威信,使各诸侯国都向周天子纳贡。尽管时间不长,但齐桓公还是对社会安定做出了很大贡献。

——————————————————

【注释】1.胙:(zuò坐)《周礼·膳夫》:“彻王之胙俎。”《管子·小匡》:“成周反胙于隆岳,荆州诸侯,莫不来服。”《管子·小问》:“祝凫已疵献胙。”《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左传·僖公四年》:“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尔雅》:“夏曰福胙。”《说文》:“胙,祭福肉也。”这里用为祭祀用的肉之意。

2.余:(yú鱼)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左传·僖公九年》:“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

3.伯舅: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

4.鹰(yīng英)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

5.隼:(sun损)隼,在我国有小隼、游隼、灰背隼、红脚隼等,是一种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诗·小雅·采芑》:“鴥彼飞隼,其飞戾天。”《诗·小雅·沔水》:“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尔雅·释鸟》:“鹰隼丑,其飞也翚。”

6.鸱:(chī吃)猫头鹰一类的鸟。又名鴞角鸱、怪鸱、鸺鸱。比喻凶残的恶人。《书·吕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诗·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荀子·赋》:“螭龙为蝘蜒,鸱枭为凤皇。”

7.枭:(xiāo霄)《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管子·封禅》:“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矣。”《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这里用为猫头鹰之意。

8.格:(gé隔)古书借“格”为“佫”。《书·舜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汤誓》:“格尔众庶,悉听朕言。”《书·召诰》:“天迪格保。”《书·高宗肜日》:“惟先格王。”《书·益稷》:“祖考来格。”《书·君诰》:“格于皇天。”《诗·小雅·楚茨》:“神保是格,报以介福。”这里用为来到、到达之意。

9.臻:(zhēn真)《诗·邶风·泉水》:“遄臻于卫。”《诗·小雅·雨无正》:“如彼行迈,则靡所臻。”《诗·小雅·菀柳》:“彼人之心,于何其臻。”《诗·大雅·云汉》:“饥馑荐臻。”《国语·晋语二》:“丧乱并臻。”《说文》:“臻,至也。”这里用为到达之意。

10.蕃:(fan反)《易·晋·辞》:“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郑玄注:“蕃,蕃息也。”《管子·五行》:“郁气息,民不疾而荣华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玉篇·草部》:“蕃,滋也,息也。”这里用为滋生、繁殖之意。

11.藜:(li离)《荀子·宥坐》:“藜羹不糂,弟子皆有饥色。”《史记·太史公自序》:“藜藿之羹。”《说文》:“藜,藜草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聚橡栗藜藿而食之。”一种普通的蔓生藜,这里用为野菜之意。

12.藋:(diao吊)藜类植物。《管子·小匡》:“五谷不蕃,六畜不育,而蓬蒿藜藋并兴。”

13.假:(ge革)《易·萃·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易·丰·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易·涣·辞》:“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诗·商颂·玄鸟》:“四海来假,来假祁祁。”郑玄笺:“假,至也。”《广雅·释诂一》:“假,至也。”这里用为“至、到”之意。

14.雒:(luò烙)同“洛”。水名,源于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书·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书·召诰》:“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诗·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说文》:“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

15.乘黄:传说中神马名。《山海经·海外西经》:“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

16.路:(lù陆)通“辂”。《诗·小雅·采芑》:“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诗·大雅·崧高》:“王遣申伯,路车乘马。”《诗·大雅·韩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韩非子·十过》:“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这里用为大车之意。

17.游:(yóu由)同“旒”。旗下悬垂的饰物。《诗·商颂·长发》:“为下国缀旒。”《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18.渠:(qú瞿)通“巨”。《书·胤征》:“歼厥渠魁。”孔传:“渠,大。”《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复兴…封其渠帅为列侯。”这里用为很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