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产业:颜真卿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草圣:张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9:21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笔下的张旭,活脱脱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他的神采一直为世人所倾倒。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书法欣赏/研究/无非短者张旭书法的责难
书法欣赏-张旭古诗四首
张旭书法,唐代文豪李白、杜甫、高适、韩愈,大书家颜真卿、怀素,书法理论家窦臮、蔡希综等人都有记述。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北宋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米芾即有对张旭草书加以责难的情况如米芾《评书帖》:“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如苏轼《题王逸少帖》:“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
张旭“无非短者”,《唐书本传》:“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这是抄录自马宗霍先生的《书林藻鉴》。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宋人修撰《新唐书》时,其所述“至旭,无非短者”,所依据的很可能就是《国史补》里的资料,只是欧、虞、褚、薛变成了欧、虞、褚、陆。 唐代李肇《国史补》记录:“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颠’。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后辈言笔札者,欧、虞、褚、薛,或有异论,至张长史,无间言矣。”
《唐书》有五代《唐书》和北宋《唐书》两种,《旧唐书》没有专门为张旭立传,只是在贺知章、李白等人的传记后附带提到张旭。对五代《唐书》可以径称《唐书》或《旧唐书》,但是对北宋《唐书》一般则要称《新唐书》。《新唐书》由欧阳修、宋祁等人修撰,就他们当时的见闻,关于唐代书法“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的记载乃是有所依据并与事实相符。
《新唐书》记载:“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初,仕为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宿昔又来,旭怒其烦,责之。老人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尔’。旭因问所藏,尽出其父书,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传其法,惟崔邈、颜真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