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百度云分享网盘:带你走出十大退休迷思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42:56
迷思5:趁股市楼市好抓紧“捞一票”,为追求高收益率而盲目投资。

  买股、买房、买商铺、海外投资……张国强涉足过的投资领域还真是不少。今年58岁的他虽然已临近退休,可丝毫没有闲下来的心。

  “我们家可是一点存款都没有的,银行的利息那么低,连抵御通胀的能力都没有,当然要积极投资了!”张国强说,他把商铺出售后,几乎全部的流动资金都放在了股市中,现在,家里除了自住房和少量的现金储备外,只有股票资产了。他希望两年内出现一个大牛市,好让资产翻几番,富足养老。

  “哪个市场有希望,就要进入哪个市场,要不是当初我和朋友联手买卖商铺赚了钱,现在可没那么多本金。”张先生还对海外买房有兴趣,“说不定我股票里赚好了,还能到国外炒房呢!”看得出,张先生是个十足的激进派投资者。

  本刊点评:退休是长期理财,要赚的是稳定的“时间财”。

  当牛市来临时,股票投资越积极,收益可能越高,不过对于自己的养老本,在积极投资之余,还应做好“软着陆”的打算。特别是像张先生这样,还有两年光阴即将退休的中年人,更应该为退休前3年的生活准备好稳定的资金。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让很多人看到了投资的风险,当时有不少参与澳币投资的中年人损失惨重。张先生如此有勇气拿养老本冒险,可万一股票的走势与张先生的判断相反,万一在即将退休的时候摔了这样一个跟头,他能否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又能否爬起来,再在投资的路上走下去呢?

  我们比较鼓励中年人对养老储备做适当的投资,毕竟通胀的背景下,简单地存银行、买债券只会让资产贬值,但对于你所不了解的投资项目,应当尽量回避。如果实在想要尝试,也应当使用其他闲散资金,做好亏损的最坏打算。

  另外,要对退休储备心中有底,不妨根据当前年龄、退休后计划的每年支出反推合适的投资方式。举例来说,假如张先生和太太都是58岁,两人计划在60岁至70岁时,每年旅行1至2次,花费在2万-3万元左右。那么距离60岁还有2年时间,考虑到证券、基金等投资的风险系数较大,为保障61岁至63岁的三年中足够的旅行花销,可以选择存款、债券等稳健型投资方式。如果年收益按照3%来计算,3年中每年2万~3万元的花费,需要在60岁时留出5.7万~8.5万元,这笔费用可以通过58岁时一次性投入5.4万~8万元实现(年收益依然为3%的前提下)。

  而70岁前另外7年的旅行基金则可以通过较为积极的投资方式取得。因为从长期来看,股市、基金的风险并不大。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平均每3年一个轮回,其中最长的一次熊市也只有4年而已。如果张先生夫妇坚持投资,相信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假设预期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0%,那他们58岁时只需要投入6至9万元的资金就能解决63至70岁前共7年的旅游费用。

  这样有针对性的投资方式、资金分配比张先生目前的方法更让人放心,效果也未必会差。

  迷思6:退休规划,就是多买点保险。

  “退休?我当然不愁啦。”谈起退休的话题,曾雨显得胸有成竹,“你看,重疾险、寿险、养老险、意外险,各种保险我几乎都买了。”曾雨说,这些保险每年的保费就要2万多,不过想想以后可以靠它们养老,也就咬咬牙全买了。

  不过,细看曾雨的保险组合倒是让人有些不解了。在他的保障中,除了养老险、重疾险的保险金给付对象是自己,其他险种似乎都是为后人准备的。比如他投保的定期寿险和意外险,就丝毫不能起到补充养老金的作用。

  再看重疾险和养老险的保障能力,前者的保额是12万元,后者提供60周岁后每月1000元的养老金,直到88周岁。以目前的医疗费用来说,曾雨的重疾险还算合适,但多年之后可能就显得少了。而每月1000元的养老金补助亦是如此。以当前的物价水平来说,这笔资金作为社会养老金的补充还算不错,可今年40岁的曾雨距离退休还有20年时间,在通胀的影响下,1000元的消费能力在20年后肯定大大降低,到时候可能只相当于现在四五百元的购买力。届时这样的补充似乎难以满足需求。

  本刊点评:退休金准备不能依赖于保险,需多种方式进行配置。

  说到对退休生活的保障,首推的当然是养老保险。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做到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助于帮助那些消费倾向明显、储蓄率低、投资习惯差的人群获得稳当的养老保障。在低利率背景下,分红型产品比较适宜。被保险人除了享受这类产品本身内含的固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外,一旦将来利率上升,投保人还能通过分红获取收益,抵御一部分的通胀影响。

  除养老保险外,还有一些产品也能对退休生活予以支持。比如重疾险。一些家庭会把重疾险作为退休后的“健康基金”,在发生疾病时,希望借此弥补经济损失。还有的投保人会将投连险作为养老储备的工具,希望借助其投资能力,获取高收益。

  不过,在借助保险养老的问题上,应当注意适度,而不能完全依赖。

  例如,养老保险内含的收益率较低,往往无法产生较高的收益以满足人们庞大的养老需求。曾雨的这款产品需要他从35岁开始每年缴费12445元,缴费20年。从60周岁起,他每月可领取保险金额1000元,直到88周岁。计算后我们发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5%,而这也是养老险市场的整体水平。

  又比如重疾险,虽然对发病率最高的几十种重大疾病给予保障,但并不等于完全保障。当你所患上的疾病不在保障范围之内时,就需要依靠养老储备中的流动资金了。另外,考虑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问题,投保重疾险时还要注意保额的问题,过低的保额其实不能给投保人多少经济上的支援。

  又比如投连险,它的投资账户就与股票账户、基金账户一样,也会出现亏损,对于这一点,中年投保者还要有个心理准备。如果你只是希望借这一险种在短期内凑足养老储备,风险性还是很大的。

  可以说,保险只能作为退休准备的一种方式,养老保险也只能作为退休后收入来源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差不多占到退休金来源地20%~30%,要想过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更应依靠多样化的投资理财储备。

【出处:理财周刊】